张拉式坐底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9641发布日期:2020-02-14 21:4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张拉式坐底网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养殖的网箱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张拉坐底式的网箱。



背景技术:

海洋牧场的发展离不开深海网箱养殖装备,深海网箱养殖装备涉及到网箱的抗浪性能、饵料投喂、网衣清洗、监控及操作的便利性等诸多方面的工程问题。在深水海域中,风浪一般较大。尤其是我国东海和南海处于台风多发区域,风浪对网箱养殖系统的影响尤其明显。深海网箱的发展是挪威、美国、日本走在世界的前沿。

挪威网箱的主要形式为hdpe材质的圆柱形网箱以及可下沉的张力腿式网箱。圆柱形网箱的优点是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缺点是容积损失较高、操作平台区域有限、需配套工作船只及设备、恶劣天气操作困难;张力腿式网箱的优点是箱体结构简单、抗风浪能力强、可在开放海域作业、锚泊系统占地面积小、风浪大时,网箱会自动下沉,缺点是成本高、没有操作平台、操作困难、锚泊系统安装复杂、需配套工作船只与水下自动投饵系统。

美国网箱的主要形式为蝶形网箱以及球形网箱。蝶形网箱的优点是整体性好、容积保持率高、抗风浪能力强、锚泊简单、网箱可拖移便捷,缺点是成本高、因面积有限不能很有效的投喂饵料,操作时需要较多的配套设备;球形网箱优点是网衣不易变形、容积保持率高、铝管框架结构轻便、强度高、形状为球形、体积大、用料省、网箱可以旋转、可实现自冲洗,缺点是成本较高、框架结构较复杂、需防腐处理和维护、需熟练工人正确操作。

日本网箱的主要形式为浮绳式网箱。浮绳式网箱由绳索、箱体、浮子及铁锚等构成,是一个柔韧性结构,可以随风浪的波动而起伏,网箱是一个六面封闭的箱体,不易被风浪淹没而使鱼逃逸。该网箱优点是成本低、方形箱体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可根据海况调整结构,缺点是柔性绳框架抗流能力弱、容积损率高、无操作平台,操作时需配套工作船只。

深海养殖是全世界渔业的重要产业,相比于世界养殖大国,我国水产养殖生产方式粗放,受外部水域环境恶化与内部水质劣化的影响,内陆和沿海近岸的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养殖产品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走向深远海是推进我国渔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深水网箱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抗浪、抗流能力差,网箱内的水流环境不适于养殖鱼,缺少配套的技术与设施设备。

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张拉式坐底网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张拉式坐底网箱。该网箱通过柔性张力缆和网体将位于网箱底部的基础框架与上部的张力浮框连接,形成具有整体缓冲系统的柔性网箱,具备较强的抗风浪能力的同时,提升了网箱的容积保持率,并适应靠船及养殖操作的需求。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张拉式坐底网箱,包括阻滑桩基础、基础框架、张力浮框、张力缆系统、投喂浮框及网体系统,

所述阻滑桩基础,由筒型基础、限位结构组成,所述筒型基础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底部;

所述基础框架,其底部设置有浮管,所述浮管四角分别设置四组斜撑,形成底面,所述底面与框架立柱、顶部结构管组成所述基础框架;所述浮管四角与所述斜撑之间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

所述张力浮框,由底部浮环、浮框立柱及顶部结构管组成;

所述张力缆系统,为连接所述基础框架与所述张力浮框的张力缆连接件;

所述投喂浮框,为由两层管组成的浮框结构,设置于网箱内部,漂浮于水面;

所述网体系统,为由多片网衣组成的网体系统,呈网池形状;所述基础框架各侧面均设置有网体,所述张力浮框各侧面均设置有网体,所述基础框架与所述张力浮框之间设置有网体,所述张力浮框上部管上设置有顶网,所述顶网与所述投喂浮框上部管连接,各网体连接处设置有防逃网。

所述张力浮框的顶部结构管上部设置有供养殖操作使用的走道、梯子、栏杆、警示灯。

所述网体可采用单层网,也可采用多层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网箱张拉式设计,实现网箱容积保持率高,满足鱼类对溶氧量的需求;

通过网箱坐底式设计,可于接近泥面位置设置双层网体,外网体使用挡流密网,可有效实现减流,从而给鱼类提供恶劣海况下的生存空间,减小恶劣海况对鱼和网箱的影响,适合对水质点运动要求较小鱼类的养殖;同时坐底式设计实现利用底层水体养殖,特别适用于冷水团等冷水海域资源的养殖;

网箱上部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张力浮框,满足不同水位的需求,便于养殖工船的靠泊,扩大养殖操作窗口;同时张力浮框可设置双层网体,外网体用于挡漂浮物,有效的减少了网体常见的水面附近损伤,延长网体使用寿命;

网箱上下两部分结构之间采用张力缆传力,有效减少了网箱受力,从而有效减少网体损坏率;

网箱内部设置浮框,可以将投喂管接至此浮框下环,从而实现自动化投喂,同时浮框上环支撑起顶网,实现顶网较少入水,同时起到防鸟类的作用;

网箱可坐底进行养殖操作,设备或网箱设施需要进行维护保养时可浮出水面操作。网衣的更换和维护方便,将作业面设计到水面以上,节省水下作业增加的成本;

采用筒型基础作为阻滑桩,安装方便,可以实现自安装,且方便拆除、搬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箱立面视图;

图2为网箱断面(网体系统)视图;

图3为网箱俯视图;

图4为网箱基础框架方形浮管构造俯视图;

图5为网箱拖航运输(或上浮维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网箱系统由阻滑桩基础1、基础框架2、张力浮框3、张力缆系统4、投喂浮框5与网体系统6组成。

阻滑基础1,为一组筒型基础1-1,采用筒型基础形式作为网箱的阻滑系统,具有可靠性较高、安装拆除方便以及可实现网箱重复利用的优势。筒型基础1-1通过限位结构1-2安装于基础框架2底部,基础框架2的各个端角均可布置筒型基础1-1和限位结构1-2。

基础框架2,为以结构钢材为主材的可独立承受荷载作用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可为八棱柱体、圆柱体或其他多边形截面棱柱体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以八棱柱体为例说明;

框架结构底部由围成方形的浮管2-1组成,浮管2-1可通过注水和排水实现网箱的下潜和上浮;拖航运输时浮管2-1内不注水,可为整体网箱设施提供浮力;运输到位后,向浮管2-1中注水即可实现下潜,最后通过贯入阻滑基础1完成安装。网箱后期运营、维保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浮管2-1排水,使网箱整体浮出水面便于对网体系统6及相关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浮管2-1的四角上各有四个斜撑2-2,从而形成了底面,与框架立柱2-3和顶部结构管2-4组成基础框架2。浮管2-1的四角上与斜撑之间设置限位结构1-2。

张力浮框3,为以结构钢材为主材的可独立承受荷载作用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可为八棱柱体、圆柱体或其他多边形截面棱柱体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以八棱柱体为例说明;

张力浮框3由底部浮环3-1、浮框立柱3-2及顶部结构管3-3组成。张力浮框3底部是一个具有较大浮力的底部浮环3-1,通过底部浮环3-1的浮力实现网箱上部结构与基础框架的张拉,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大网箱的容积保持率。浮框立柱3-2高度设置为满足潮差的要求,保证不同水位下上部养殖操作平台均可浮出水面,以满足养殖操作的要求。顶部结构管上部同时设有供养殖操作使用的走道、梯子、栏杆、警示灯等附件3-4。

张力缆系统4,为连接基础框架2与所述张力浮框3的张力缆连接件。

投喂浮框5,为由两层管组成的浮框结构,设置于网箱内部,漂浮于水面,该管线可为hdpe管,也可为钢管。投喂浮框5下部管用于兼做投喂管,上部管与顶网6-7连接,实现顶网6-7较少入水,并可对投喂浮框5进行限位。

网体系统6,为由多片网衣组成的网体系统,呈网池形状。基础框架2各个侧面均可安装双层网体,双层网体的内网体6-1可采用抗海生物能力较强的pet网,外网体6-2可采用阻水率较高的密网起到档流作用,内网体6-1底部和泥面之间安装封底的防逃底网6-3。基础框架2与张力浮框3之间安装八棱柱体网体6-4,八棱柱体网体6-4同样采用抗海生物能力较强的pet网。八棱柱体网体6-4外部设置张力缆系统4。张力浮框3各个侧面均可安装双层网体,双层网体的内网体6-5可采用抗海生物能力较强的pet网,外网体6-6可采用可挡漂浮物的柔网。张力浮框3上部管上安装顶网6-7,顶网6-7同时与投喂浮框5的上部管连接,实现顶网6-7较少入水。在各网体连接处使用防逃网6-8进行网体防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