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567发布日期:2018-12-22 08:02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桑枝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种桑养蚕大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桑枝产生,过去人们往往是把它当柴烧或者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任凭风吹雨淋,不但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了周围环境。如今,这些桑枝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被粉碎成桑枝屑作为主要原料来栽培菌菇。

因为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所需劳动力少,投资费用不高,且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并且还能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减少桑园的病虫害,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农民是小面积栽培,没有专用的栽培房,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并且也会因为管理不善,种植方法不对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环境选择:选择无虫害、无异味,既能通风换气又能保温保湿,有色散光线充足的室内;

(2)容器的选择:将硬体容器消毒后作为食用菌养殖的容器;

(3)菌种选择:春天和秋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中温型品种,夏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中高温型品种,冬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温型品种;

(4)桑枝菌的培养:将暴晒两天后的桑枝破碎成桑条屑,将剪伐晒干的桑枝粉碎成屑,按桑木屑80~90%、麦麸10~20%、石灰3~5.6%、蔗糖1~2%,另外添加营养素2袋,克氯素1袋,料水之比1∶1,灭菌前调ph到6~6.5,混合后装入硬体容器内(每个硬体容器内装0.8~1.0千克),将装好的硬体容器密封放入灭菌灶,在100℃温度下灭菌10小时,把灭菌后的硬体容器在温度降到60~70℃时搬进冷却室,待硬体容器温度降到30℃以下,菌棒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再移入恒温养菌室内进行养菌,接种7~10天后,容器内将长满菌丝;菌丝适度转色后,可进入菇棚,进行变温催蕾,维持容器含水率50%~55%,昼夜温差10℃以上,持续4~5天,形成原基;形成原基后,脱掉容器出菇,每天补水一次,8~10天后待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盖肥厚紧实、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采收后,去菌菇根部连带泥土等杂物,进行产品包装,即可上市鲜销或保鲜处理。

进一步的,室内养菌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灵活堆放硬体容器,确保容器温度25~28℃,防止高温烧菌。

进一步的,所述硬体容器包括陶瓷制品容器,木材制品容器,金属制品容器,纸质容器,竹制品容器和塑料制品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硬体容器侧壁上透明塑料窗。

进一步的,补水可采用雾化器喷水。

进一步的,将所述硬体容器内灭菌冷却后的的菌棒上端面擦净、消毒和整平处理后,用打孔器在菌棒表面均匀打3~4个接种穴,直径1.5cm,深2cm左右。接种后在菌种洞上方粘贴无菌透气膜;将削膜打孔后的菌棒运至出菇房,采用串轴串挂的方式通过菌棒中心孔将若干菌棒立式串挂在串轴上,串挂出菇,按需补水,进行出菇培养,接种采用自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进行。

进一步的,消毒可用气雾消毒剂熏蒸,用量为4~5g/m3。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换气的方法为:向地面浇水和空中喷雾,喷水时间增加到每日4~5次,通风时外部的棉帘使之和通风孔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当菌盖长至2~3cm、盖边缘微内卷、孢子尚未弹射前为采收适期,对丛生菇应一次采摘,采时保持子实体完整,采后应及时整理,并清理好菇房,主要是刮去容器口料面的老菌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和死菇仔,处理完后暂停向料面直接喷水,只喷菇房道路和空间,保持菇房空间相对湿度在7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应用控温库和室外栽培相结合,已形成一套先进的菌菇标准化栽培技术,灭菌效果提高了15%~25%,接种成功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同时充分利用桑植、麦麸等作为生产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2)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解决现有食用菌生产过程不规范、产品品质稳定性差及食用菌产品等食品安全问题。

3)本发明采用控温库和室外栽培场技术,解决现有食用菌大规模生产及品质控制问题,菌种成品率达95%以上。

4)本发明采用催蕾出菇管理技术,解决现有食用菌大规模生产出菇难及出菇不整齐问题,出菇培养时,通过削膜打孔立式串挂的方法,可以实现方便采菇、方便补水,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时的补水效果,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

5)本发明培育食用菌具有子实体脆嫩爽口,菌肉肥厚嫩白,口感鲜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

6)培养料容器采用锅炉蒸汽进行灭菌控制,温度不低于100℃,灭菌时间保持至12h,提高了灭菌效果,与传统土炉方法相比,可提高灭菌效果15%~25%,也降低了整个栽培过程的感染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环境选择:选择无虫害、无异味,既能通风换气又能保温保湿,有色散光线充足的室内;

(2)容器的选择:将硬体容器消毒后作为食用菌养殖的容器;

(3)菌种选择:春天和秋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中温型品种,夏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中高温型品种,冬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温型品种;

(4)桑枝菌的培养:将暴晒两天后的桑枝破碎成桑条屑,将剪伐晒干的桑枝粉碎成屑,按桑木屑80~90%、麦麸10~20%、石灰3~5.6%、蔗糖1~2%,另外添加营养素2袋,克氯素1袋,料水之比1∶1,灭菌前调ph到6~6.5,混合后装入硬体容器内(每个硬体容器内装0.8~1.0千克),将装好的硬体容器密封放入灭菌灶,在100℃温度下灭菌10小时,把灭菌后的硬体容器在温度降到60~70℃时搬进冷却室,待硬体容器温度降到30℃以下,菌棒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再移入恒温养菌室内进行养菌,接种7~10天后,容器内将长满菌丝;菌丝适度转色后,可进入菇棚,进行变温催蕾,维持容器含水率50%~55%,昼夜温差10℃以上,持续4~5天,形成原基;形成原基后,脱掉容器出菇,每天补水一次,8~10天后待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盖肥厚紧实、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采收后,去菌菇根部连带泥土等杂物,进行产品包装,即可上市鲜销或保鲜处理。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室内养菌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灵活堆放硬体容器,确保容器温度25~28℃,防止高温烧菌。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所述硬体容器包括陶瓷制品容器,木材制品容器,金属制品容器,纸质容器,竹制品容器和塑料制品容器。

实施例4:

实施例3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所述硬体容器侧壁上透明塑料窗。

实施例5: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补水可采用雾化器喷水。

实施例6: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将所述硬体容器内灭菌冷却后的的菌棒上端面擦净、消毒和整平处理后,用打孔器在菌棒表面均匀打3~4个接种穴,直径1.5cm,深2cm左右。接种后在菌种洞上方粘贴无菌透气膜;将削膜打孔后的菌棒运至出菇房,采用串轴串挂的方式通过菌棒中心孔将若干菌棒立式串挂在串轴上,串挂出菇,按需补水,进行出菇培养,接种采用自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进行。

实施例7: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消毒可用气雾消毒剂熏蒸,用量为4~5g/m3。

实施例8:

实施例1所述的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中,所述通风换气的方法为:向地面浇水和空中喷雾,喷水时间增加到每日4~5次,通风时外部的棉帘使之和通风孔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当菌盖长至2~3cm、盖边缘微内卷、孢子尚未弹射前为采收适期,对丛生菇应一次采摘,采时保持子实体完整,采后应及时整理,并清理好菇房,主要是刮去容器口料面的老菌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和死菇仔,处理完后暂停向料面直接喷水,只喷菇房道路和空间,保持菇房空间相对湿度在70%~8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