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林下生态高效循环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8540发布日期:2018-12-22 08:0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用菌林下生态高效循环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菇厂,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相关网站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由全禾菌业、九发集团等单位开发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国内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林下生态高效循环栽培技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qb/t1014食品包装纸;

sb/t10158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2、食用菌仿野生栽培以最大限度接近野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最大限度遵循食用菌自然生长规律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的规模化生产;

木腐型食用菌,包括生长在腐木上的菌类,如香菇、平菇;

蘑菇堆肥用来栽培蘑菇的培养料;

谷粒菌种采用生长在各种谷粒培养料上的菌种;

3、林地位置:应避让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重点保护的林地,不应对现有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林地种类:郁闭度0.6以上的刺槐林地、阔叶林地、混交林地;

水质:水质应符合ny5010的要求;

土壤:种植的林地土壤应是自然土壤,符合gb15618的要求;

栽培点选择:栽培点应选择方便操作、方便采收、土壤腐殖质层较厚、蓄水保水力强、排灌方便的地点;

菌种选择:适宜种类有平菇、香菇;

低温季节常温车运输,高温季节冷藏车运输,运输中用纸箱或塑料箱包装;

蘑菇堆肥的生产符合ny5099的要求;

谷粒菌种的生产符合ny/t528的要求;

菌棒的生产符合ny/t5333的要求;

种植方法:

播种时间,春季:10cm地温稳定在6℃以上即可播种;秋季:以木腐型食用菌为主,8月下旬播种,秋季出菇;

对于林木分布不均匀的地段,依据具体地块挖直径50cm~100cm、深25cm~30cm的坑,浇透底水,水渗下后,放入堆肥,分层或混合播种,总厚度23cm~28cm。播菌种1000g,回填,覆土厚度2cm~3cm,略高于地面,呈龟背状,就近取干草或干树叶覆盖于表面保湿;

对于林木分布均匀的或有较大空地的地段,挖50cm~70cm宽、30cm~50cm深、长度随地段而定的畦,种植方法同坑栽,采用扣拱棚,棚内温度不超过26℃,注意通风管理,出菇后保湿,进入高温期揭去棚膜,自然出菇;

4、菌棒种植方法:

对于林木分布不均匀的地段,依据具体地块挖直径50cm~100cm、深度大于菌棒长度2cm~3cm的坑,菌棒除去塑料膜后竖立放入,间距8cm~15cm摆放,回填,浇透水,覆土高于菌棒表面3cm~4cm,略高于地面,呈龟背状,就近取干草或干树叶覆盖表面,当林地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可以不浇水,摆放菌棒后回填土;

对于林木分布均匀的或有较大空地的地段,采用挖宽50cm~100cm、深度大于菌棒长度2cm~3cm、长度随地段而定的畦,种植方法同坑栽。可采用扣拱棚,方法与菌种畦栽相同;

5、栽培管理

坑栽时一次性给足水分后,正常情况下生长期间无需浇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和林地土壤的水分;木腐型食用菌因种类不同在种植20d~30d后出菇;

对畦栽的木腐型食用菌,在出菇前后视土壤湿度情况进行浇水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浇一次透水,盖棚膜继续管理;

6、病虫害防治

对于培养后期或出菇阶段栽培坑或畦出现的局部杂菌感染,在感染部位撒石灰粉;

发生虫害时,应选用已经在国家登记的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使用的农药应符合ny5099-2002中附录b的要求,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喷洒任何农药;

7、采收根据食用菌的种类和产品需要,确定采收标准、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8、采后处理: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采后处理,去掉菌柄基部的泥土,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归类放置;

9、包装:包装容器、材料和方法应符合sb/t10158的要求,包装纸应符合qb/t1014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范围

本发明规定了林下食用菌栽培的林地要求、菌种选择、种植材料、栽培技术、采收等方面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qb/t1014食品包装纸

sb/t10158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食用菌仿野生栽培mushroomofsimulationwildconditioncultivation

以最大限度接近野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最大限度遵循食用菌自然生长规律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的规模化生产。

3,2木腐型食用菌woodrottingmushroom

生长在腐木上的菌类,如香菇、平菇等。

3.3蘑菇堆肥mushroomcompost

用来栽培蘑菇的培养料。

3.4谷粒菌种grainspawn

生长在各种谷粒培养料上的菌种。

4林地要求

4.1林地位置

应避让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重点保护的林地,不应对现有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2林地种类

郁闭度0.6以上的刺槐林地、阔叶林地、混交林地等。

4.3水质

水质应符合ny5010的要求。

4.4土壤

种植的林地土壤应是自然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4.5栽培点选择

栽培点应选择方便操作、方便采收、土壤腐殖质层较厚、蓄水保水力强、排灌方便的地点。

5菌种选择

5.1菌种种类

适宜种类有平菇(特抗605、8801)香菇等。

5.2菌种和菌棒运输

低温季节常温车运输,高温季节冷藏车运输。运输中用纸箱或塑料箱包装。

6种植材料

6.1蘑菇堆肥

蘑菇堆肥的生产符合ny5099的要求。

6.2谷粒菌种

谷粒菌种的生产符合ny/t528的要求。

6.3菌棒

菌棒的生产符合ny/t5333的要求。

7种植方法

7.1播种时间

春季:10cm地温稳定在6℃以上即可播种。

秋季:以木腐型食用菌为主。8月下旬播种,秋季出菇。

7.2菌种播种方法

7.2.1适宜播种的食用菌种类

平菇(特抗605、8801)香菇等。

7.2.2坑栽

对于林木分布不均匀的地段,依据具体地块挖直径50cm~100cm、深25cm~30cm的坑。浇透底水,水渗下后,放入堆肥,分层或混合播种,总厚度23cm~28cm。播菌种1000g,回填,覆土厚度2cm~3cm,略高于地面,呈龟背状,就近取干草或干树叶覆盖于表面保湿。

7.2.3畦栽

对于林木分布均匀的或有较大空地的地段,挖50cm~70cm宽、30cm~50cm深、长度随地段而定的畦,种植方法同坑栽。可采用扣拱棚,棚内温度不超过26℃,注意通风管理,出菇后保湿。进入高温期揭去棚膜,自然出菇。

7.3菌棒种植方法

7.3.1适宜种植的食用菌种类

平菇(特抗605、8801)香菇等木腐型食用菌。

7.3.2坑栽

对于林木分布不均匀的地段,依据具体地块挖直径50cm~100cm、深度大于菌棒长度2cm~3cm的坑,菌棒除去塑料膜后竖立放入,间距8cm~15cm摆放。回填,浇透水,覆土高于菌棒表面3cm~4cm,略高于地面,呈龟背状,就近取干草或干树叶覆盖表面。当林地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可以不浇水,摆放菌棒后回填土。

7.3.3畦栽

对于林木分布均匀的或有较大空地的地段,采用挖宽50cm~100cm、深度大于菌棒长度2cm~3cm、长度随地段而定的畦,种植方法同坑栽。可采用扣拱棚,方法与菌种畦栽相同。

8栽培管理

8.1坑栽

坑栽时一次性给足水分后,正常情况下生长期间无需浇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和林地土壤的水分。

木腐型食用菌因种类不同在种植20d~30d后出菇。

8.2畦栽

对畦栽的木腐型食用菌,在出菇前后视土壤湿度情况进行浇水管理,第一潮菇采收后,浇一次透水,盖棚膜继续管理。

9病虫害防治

9.1病害防治

对于培养后期或出菇阶段栽培坑或畦出现的局部杂菌感染,在感染部位撒石灰粉。

9.2虫害防治

发生虫害时,应选用已经在国家登记的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使用的农药应符

合ny5099-2002中附录b的要求。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喷洒任何农药。

10采收

根据食用菌的种类和产品需要,确定采收标准、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11采后处理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采后处理,去掉菌柄基部的泥土,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归类放置。

12包装

包装容器、材料和方法应符合sb/t10158的要求,包装纸应符合qb/t1014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