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柞蚕蛹虫草的高效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193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柞蚕蛹虫草的高效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同属不同种,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的药食两用真菌,卫生部于2009年将其列为了新资源食品。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及提高心肌功能等作用。柞蚕蛹虫草是将野生的蛹虫草菌经分离、驯化后,接种到柞蚕活蛹体内培育出子实体,它是麦角菌科虫草子实体与柞蚕蛹的复合体,从其有效成分的分析来看,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含有虫草素、虫草酸和虫草多糖等活性成分。其中虫草素是虫草中特有的核苷类活性物质,它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等功能;虫草酸(甘露醇)可以显著地降低颅压、促进新陈代谢因而使脑溢血和脑血栓病症得到缓解,并有利尿和止咳等作用;虫草多糖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非常好的免疫促进剂之一,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因此,柞蚕蛹虫草可以替代野生的冬虫夏草,弥补了天然虫草资源的不足,为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提供原料,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然而,虽然目前柞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技术已经获得成功,但由于柞蚕蛹虫草的培育效果受柞蚕蛹质量、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等影响较大,导致目前柞蚕蛹虫草产业化生产中产品出草率较低。据陈丹(食用菌,2006(3):33-34)和马睿(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9(2):97-110)报道,以秋季商品柞蚕蛹为原料,采用常规的玻璃瓶培养方法,柞蚕蛹虫草的出草率分别为64%和65%,产品出草率和生产效率均较低,制约了柞蚕蛹虫草产业的健康发展。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文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生产实际,从柞蚕蛹原料质量、接种部位、接种剂量及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一套柞蚕蛹虫草高效培育方法,使柞蚕蛹虫草的质量、产品出草率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为柞蚕蛹虫草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产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并为辽宁特色柞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柞蚕蛹虫草的高效培育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将刚结茧化蛹处于滞育期的秋柞蚕茧在19-28℃、湿度70-80%条件下处理6-8天,放置于0-4℃中储存17-23天后备用;(2)将蛹虫草斜面菌种接种到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5天,其中接种比例为:取0.2-0.7cm2大小的5-7块蛹虫草斜面菌种,接种到200ml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过30-50目筛后得滤液,按体积比2.5-7.5%转接滤液至液体培养基中获得蛹虫草液体菌种备用;(3)取步骤(1)获得的柞蚕活蛹消毒后,从其背部第3-5体节处,将针头向蛹头部方向刺入约1cm,接种步骤(2)制备的蛹虫草液体菌种0.3ml-0.7ml,将接种后的柞蚕蛹针口向上平铺摆放在培养平面上,再用透明薄膜覆盖,在温度18-25℃、湿度60-80%、光照强度600-1000lux的条件下培养,每天8-12小时光照,每天通风2次,经过45-50天的培养,子实体成熟,即可收获并进行深加工。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210mg蛋白胨3g牛肉膏5g水1000ml,ph值7。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1)中的处于滞育期的秋柞蚕茧培养温度为19-28℃,最佳的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最佳为7天;最佳的放置温度为2℃,储存20天后备用。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2)中将蛹虫草斜面菌种接种到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的步骤,其培养的时间为4天;优选的情况下,步骤(2)中,蛹虫草斜面菌种大小最好是取0.3cm2的6块进行接种,且筛网过滤是40目筛最佳;优选的情况下,步骤(2)中,筛网过滤后的滤液转接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5%;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的柞蚕活蛹消毒方式,通常采用经75%乙醇表面消毒、清洗、晾干的方式。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所述的平铺摆放在培养平面上,再用透明薄膜覆盖的培养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是将接种后的柞蚕蛹针口向上放置于消毒后的塑料盘中,将塑料盘放置培养室中,塑料盘上用透明薄膜覆盖。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瓶式培养,充分利用了培养空间,也大大提高了培育效率。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柞蚕活蛹背部第4体节处是最佳注射位置;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最佳量为0.5ml。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将接种后的柞蚕蛹放入塑料盘中培养,所述塑料盘为长53cm×宽40cm×高10cm,每盘平放柞蚕蛹200个左右。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将塑料盘放置在培养室中,塑料盘上通常用塑料布覆盖;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情况下,步骤(3)中接种后的柞蚕蛹的较优培养温度为19-22℃;最佳培养温度为22℃;最佳光照强度为800lux;每天最佳光照时间为12小时。本方法的应用可使柞蚕蛹虫草的产品出草率达到89.2%,空间利用率提高56.7%,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为柞蚕蛹虫草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并为食品及医药保健品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蛹虫草原料。有益效果1、根据柞蚕蛹的形态结构特点,在蛹虫草生产过程中,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接种剂量对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经研究试验,在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处接种0.5ml液体菌种的效果较好。2、目前,柞蚕蛹虫草的生产普遍采用玻璃瓶(直径10cm×高10cm)培育方法,每个瓶中培育5-6个蛹虫草,瓶口用塑料膜封盖,由于采用玻璃瓶培育法存在占用面积多、空间利用率低、操作繁琐及不易工厂化生产等问题,所以,生产效率较低;而采用塑料盘(长53cm×宽40cm×高10cm)培育法,技术操作简便,空间利用率高,易于工厂化生产,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3、本发明所述方法,其原料资源丰富、工艺方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柞蚕蛹虫草的产品出草率,保证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弥补了天然虫草资源的不足,为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提供充足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不同处理温度对柞蚕蛹质量的影响研究1.1试验方法选取相同品种、相同放养条件下刚摘下来处于滞育期的秋柞蚕茧,试验分4组,每组随机选取1000个柞蚕茧,分别在19、22、25、28℃、湿度60-70%条件下处理7天,然后,割茧取蛹,调查发病蛹个数和正常蛹个数,计算各试验组柞蚕蛹发病率。1.2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1。表1不同处理温度对柞蚕蛹发病情况的影响处理温度(℃)试验茧数/个发病蛹数/个正常蛹数/个发病率/%191000389623.8221000549465.4251000899118.9281000929089.2从表1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在19-28℃条件下作用7天,随着温度的升高,柞蚕蛹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25℃发病率为8.9%,28℃时达到最高值为9.2%,但考虑到温度过高对柞蚕蛹蛹质的影响和能源问题,而且,25℃和28℃处理的柞蚕蛹发病率差别较小,所以,建议柞蚕茧处理温度选择25℃较为合适。实施例2不同方法处理柞蚕蛹蛹虫草出草情况比较1、试验方法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210mg蛋白胨3g牛肉膏5g水1000mlph值7。121℃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0.11mpa后保持30分钟后备用。2、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备案的“冰峪1号”蛹虫草试管母种取0.3cm2大小6块,接种到200ml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25℃静止培养2d,然后于150rpm/min振荡培养3-5d,在无菌条件下用40目筛网过滤得滤液,按体积比5%转接滤液至液体培养基中用于接种柞蚕蛹。3、试验步骤将刚摘下来处于滞育期的秋柞蚕茧在25℃条件下处理7天、于0-4℃冷藏库中储存20天后的柞蚕茧,割茧取蛹,随机取柞蚕蛹1000个,用75%乙醇表面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过滤后的蛹虫草菌液装入连续注射器中,取消毒后的柞蚕蛹,从其背部第4体节处接种蛹虫草液体菌种0.5ml,置于消毒后的塑料盘中,上面用塑料膜覆盖,在19-22℃、湿度60-80%、600-1000lux条件下培养,每天12小时光照,每天通风2次,经约45天的培育,调查统计长出子实体超过10根的柞蚕蛹个数。同时,从未经加温处理,正常储存于0-4℃冷藏库中的滞育期秋柞蚕茧中随机割取1000个柞蚕蛹进行出草试验,试验方法同上,进行调查分析。4、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1。表2不同处理方法对柞蚕蛹出草情况的影响处理方法试验蛹数/个长出子实体蛹数/个出草率/%25℃处理100089289.2正常处理100067467.4从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到,以25℃处理7天后的秋柞蚕活蛹为材料,每个蛹接种0.5ml蛹虫草液体菌种,按上述蛹虫草培养技术培育45天后,长出子实体超过10根的柞蚕蛹为892个,出草率为89.2%;而未经加温处理正常条件下保存的出草柞蚕蛹为674个,出草率为67.4%。加温处理比常规保存的柞蚕蛹出草率提高了21.8%。实施例3不同接种部位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1、试验方法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以25℃处理7天后的秋柞蚕活蛹为材料,试验分3组,每组随机取1000个柞蚕蛹,第1组接种部位为柞蚕蛹头部约1cm,第2组接种部位为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向蛹头部方向刺入约1cm),第3组接种部位为柞蚕蛹尾部约1cm,接种后放入塑料盘中于培养室中培养,蛹虫草培育管理方法同与实例1中1.3相同,培育45天后,分析研究各试验组柞蚕蛹虫草的生长情况。2、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3表3不同接种部位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接种部位试验蛹数/个子实体平均根数/蛹子实体平均长度/cm单蛹平均鲜重/g蛹头部100026.25.17.5蛹背部第4体节100029.05.58.1蛹尾部100022.45.47.6从表3结果可以看到,接种部位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较大。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接种试验组在子实体平均根数、子实体平均长度及单蛹平均鲜重方面均高于柞蚕蛹头部和柞蚕蛹尾部接种组,其中,子实体平均根数分别是柞蚕蛹头部和柞蚕蛹尾部接种组的1.1和1.3倍,单蛹平均鲜重均为柞蚕蛹头部和柞蚕蛹尾部接种组的1.1倍。所以,以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处作为接种部位时蛹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为最佳。实施例4不同接种剂量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1、试验方法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以25℃处理7天后的秋柞蚕活蛹为材料,试验分3组,每组随机取1000个柞蚕蛹,接种部位均为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处,第1组接种菌液剂量为0.3ml、第2组接种菌液剂量为0.5ml、第3组接种菌液剂量为0.7ml,接种后放入塑料盘中于培养室中培养,蛹虫草培育管理方法与实例1中1.3相同,培育45天后,分析研究各试验组柞蚕蛹虫草的生长情况。2、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3表4不同接种剂量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接种剂量(ml)试验蛹数/个子实体平均根数/蛹子实体平均长度/cm单蛹平均鲜重/g0.3100023.54.56.20.5100029.05.58.30.7100027.84.36.4从表4结果可以看到,不同接种剂量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较大。接种剂量0.5ml试验组在子实体平均根数、子实体平均长度及单蛹平均鲜重方面均高于0.3ml和0.7ml剂量组。其中,子实体平均根数分别是0.3ml和0.7ml剂量组的1.2和1.04倍,子实体平均长度分别0.3ml和0.7ml剂量组的1.2和1.3倍,单蛹平均鲜重均为0.3ml和0.7ml剂量组的1.3倍。所以,菌液接种剂量为0.5ml时蛹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为最佳。实施例5不同培育温度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1、试验方法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以25℃处理7天后的秋柞蚕活蛹为材料,试验分3组,每组随机取1000个柞蚕蛹,接种部位均为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处,接种菌液剂量均为0.5ml,接种后放入塑料盘中于培养室中培养。其中,第1组柞蚕蛹培育温度为19℃、第2组柞蚕蛹培育温度为22℃、第3组柞蚕蛹培育温度为25℃,蛹虫草培育管理方法与实例1中1.3相同,培育45天后,分析研究各试验组柞蚕蛹虫草的生长情况。2、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5表5不同培育温度对柞蚕蛹虫草生长的影响培养温度(℃)试验蛹数/个子实体平均根数/蛹子实体平均长度/cm单蛹平均鲜重/g19100023.24.17.122100029.05.58.025100020.03.55.5从表5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培育温度对柞蚕蛹虫草生长情况影响较大。培育温度为22℃试验组在子实体平均根数、子实体平均长度及单蛹平均鲜重方面均高于培育温度为19℃和23℃试验组。其中,子实体平均根数分别是19℃和23℃试验组的1.3和1.5倍,子实体平均长度分别19℃和23℃试验组的1.3和1.6倍,单蛹平均鲜重分别为19℃和23℃试验组的1.1和1.5倍。所以,培育温度为22℃时蛹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为最佳。实施例6不同培育容器柞蚕蛹虫草空间利用率和出草率的比较研究1、试验方法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以25℃处理7天后的秋柞蚕活蛹为材料,试验分2组,每组随机取1000个柞蚕蛹,接种部位均为柞蚕蛹背部第4体节处,接种菌液剂量均为0.5ml、第1组接种后放入塑料盘(长53cm×宽40cm×高10cm)中培育,每盘放柞蚕蛹200个左右,第2组接种后放入玻璃瓶(直径10cm×高10cm)中培育,每瓶放柞蚕蛹6个,蛹虫草培育管理方法同与实例1中1.3相同,培育45天后,调查分析各试验组柞蚕蛹虫草的空间利用率和出草情况。2、试验结果按上述试验方法开展的试验结果见表6表6不同培育容器柞蚕蛹虫草空间利用率和出草率的比较培育容器试验蛹数/个柞蚕蛹数培育蛹虫草个数/m2出草率(%)塑料盘1000200个/盘94091.7玻璃瓶10006个/瓶60089.4从表6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利用塑料盘(长53cm×宽40cm×高10cm)为培育容器,每盘可以培育柞蚕蛹虫草200个,每平方米可培育蛹虫草940个,并且出草率为91.7/%;而利用玻璃瓶(直径10cm×高10cm)为培育容器,每瓶可培育蛹虫草6个,每平方米可培育蛹虫草600个,出草率为89.4/%,塑料盘培育法的空间利用率比玻璃瓶培育法提高了56.7%,而且出草率也比玻璃瓶培育法提高2.3%。所以,采用塑料盘培育法极大的提高了规模化生产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技术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