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9828发布日期:2019-01-16 06:2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中猕猴桃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猕猴桃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精品水果树种之一,全省猕猴桃产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现已发展成贵州省特色精品水果和当地的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遵义市等产业集中发展区。红阳”猕猴桃(占全省43.2%)系中华猕猴桃中的优良品种,其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得到了大力发展现有种植面积近10万亩。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致富产业,近年来‘红阳’猕猴桃在省内外栽培面积逐年扩张,也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把其重点列为“裂变式”发展的扶贫产业。氨基酸是猕猴桃果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果品鲜食、贮藏和加工等的重要因子。当前,针对猕猴桃果实氨基酸的提高方法主要为增施有机肥、油枯等,但这些处理均为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其能有效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总氨基酸含量,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它含有壳聚糖0.5%~2.0%、氨基酸0.5%~1.5%、海藻酸0.2%~1.0%、四霉素0.05%~0.15%,苦参碱0.05%~0.15%,余量为水。它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壳聚糖1.0%、氨基酸0.7%、海藻酸0.5%、四霉素0.1%,苦参碱0.1%,余量为水。

其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壳聚糖为水溶性,脱乙酰度大于95%,分子量为10~50kda;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五种及以上的组合;海藻酸为市售;四霉素为0.3%四霉素水剂;苦参碱为0.3%苦参碱水。

该诱导剂的使用方法为于猕猴桃谢花后浸果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诱导剂采用天然物质壳聚糖、氨基酸、海藻酸、四霉素和苦参碱组成,能有效提高猕猴桃果实总氨基酸含量,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实例所描述的具体物料配比、使用方法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实例:

(1)原料来源:壳聚糖,河南华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氨基酸为自制;海藻酸,河南华商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四霉素,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苦参碱,河北沃德丰药业有限公司。

(2)实施列诱导剂组成及制备

诱导剂配方组成:壳聚糖1.0%、氨基酸0.7%、海藻酸0.5%、四霉素0.1%,苦参碱0.1%,余量为水。制备:将所需质量的壳聚糖、氨基酸、海藻酸、四霉素和苦参碱称量混合,加入所需体积的水充分溶解既得诱导剂。

(3)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试验设未浸果和浸果2个处理,浸果采用诱导剂处理。未浸果和浸果处理分别设4次重复,每重复2棵树,浸果时间为4月14日(谢花时间),共8个小区,各小区及其周围设保护行。

试验地位于贵州修文县谷堡乡平滩村泰峰(26°41′n,106°22′e)猕猴桃园,平均海拔为1324m,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降雨量达1293mm,水热同期。供试果园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壤背景值ph值为6.02,全氮含量为1.47g/kg,有机质含量为29.37g/kg,碱解氮含量为96.58mg/kg,有效磷含量为4.6mg/kg,有效钾含量为0.58mg/kg,速效钾29mg/kg,有效锌含量为1.73mg/kg,有效铁含量为51.31mg/kg,有效锰含量为19.13mg/kg,全锌含量为41.66mg/kg,全铅含量为6.3mg/kg,全镉含量为0.46mg/kg,全硒含量为0.188mg/kg。

果实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待猕猴桃果实达到食用状态时测定果实水解氨基酸,采用hplc法测定。仪器为thermofisheru3000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美国)。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如下:

①样品处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20ml的水解管中,加入16ml的盐酸(6mol·l-1)溶液,真空脱气30分钟并充氮封管;在110℃条件下水解22~24h后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无损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准确取1ml水解液于小瓶中在真空中脱酸抽干,重复抽干3次备用。准确加入1ml0.02mol·l-1盐酸溶液充分溶解。精密量取500μl上述溶液置于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入1mol·l-1250μl的三乙胺乙腈溶液混匀,再精密加入0.1mol·l-125μl异硫氰酸苯酯乙腈溶液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后加2ml正己烷,剧烈振摇静置10min,取下层溶液用0.22μm的水相膜过滤后上机分析。

②样品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a:0.1mol·l-1醋酸钠溶液-乙腈(93:7),流动相b:乙腈-水(8:2),色谱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4.6×250mm,5μm)。流速为每分钟1.0ml,进样量10μl,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

(4)实施实例效果:

表1表明,‘红阳’猕猴桃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诱导剂浸果果实的氨基酸总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未浸果果实。其中浸果果实的脯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未浸果果实。综上表明,浸果显著增加了‘红阳’猕猴桃果实的氨基酸含量,改善了果实的营养品质。

表1未浸果和浸果处理’红阳’猕猴桃果实氨基酸含量比较

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增加红阳猕猴桃氨基酸含量的诱导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它含有壳聚糖0.5%~2.0%、氨基酸0.5%~1.5%、海藻酸0.2%~1.0%、四霉素0.05%~0.15%,苦参碱0.05%~0.15%,余量为水。经诱导剂浸果处理后,极显著地增加了‘红阳’猕猴桃果实的总氨基酸含量20~30%,改善了果实的营养品质。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且易于推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龙友华;吴小毛;王秋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12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