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错开压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01538发布日期:2019-06-13 17:0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行错开压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苗过程中所使用的压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行错开压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植物育苗过程中,母株苗栽植所使用的压条技术通常采用单行压条,空间占有率低,造成空间浪费;同时,压条时一般采用锯末培土或育苗基质,锯末中缺乏营养,导致锯末培土后,压条株苗生长不好,育苗基质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单行压条空间占有率低,造成空间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行错开压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行错开压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一亩苗床为例进行土地规划

将一亩苗床划分为多个垄,每垄中平行设置两个南北向的栽植行;两个栽植行之间设置一个栽植沟,栽植沟略低于地面,栽植行上间隔设置定植坑;不同栽植行的相邻定植坑错开设置;

2)母株苗干栽植

三月中旬开始,将母株苗干充分浸水并泥浆浸根后栽植到栽植沟的定植坑内,栽植好的母株苗干与地面成25-53°夹角,母株苗干梢部向北倾斜;然后填土、灌水、封土;封土后的栽植沟低于地平面至少3cm;

3)母株苗干压倒固定

母株苗干栽植成活后,等到母株苗干上的多数芽萌发时,顺着母株苗干栽植的倾斜方向将母株苗干压倒在栽植沟内,进行双行错开压条,压条方式为:由南向北开始,第一行的第一株母株苗干压倒后其梢部用第二行的第一株母株苗干的基部压住,第二行的第一母株苗干压倒后其梢部用第一行的第二株母株苗干的基部压住,以此类推,每垄的母株苗干压完后,该垄每相邻的三个母株苗干呈现斜“z”字形;

4)培土

待母株苗干的新梢长至20-35cm时,对压条母株苗喷施促进生长的药物,用中药渣、锯末或育苗基质进行培土;

5)剪苗

步骤4)培土后再过3-5个月,将苗床的培土全部扒开,露出水平压倒的母株苗干及母株苗干上1年生枝基部长出的根系,将每条生根的1年生枝在基部留短桩剪下成为砧苗,而压倒的母株苗干及苗干上留下的一些有根的短桩则留在原处,剪苗后原母株苗干重新培土,灌水越冬;剪下的砧苗分级后,窖藏沙培越冬,翌年春季作砧苗用。

进一步地,步骤1)中,相邻两垄间距200cm±30cm,每垄宽度50cm±10cm;每垄的双行间距30cm±5cm;株距60cm±10cm。

进一步地,步骤2)中,母株苗干栽植的垂直深度为15-20cm。

进一步地,步骤4)中,采用中药渣培土分四次进行;每次培土前对母株苗喷施促进生长的药物;

第一次培土在新梢长至30cm±5cm时,培中药渣厚度不超过20cm;

间隔20天±3天进行第二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

再间隔10±3天天进行第三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

再间隔15天±3天进行第四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

每次培土后灌水,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水,保持苗床内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85%。

进一步地,步骤3)中,用铁丝固定栽植沟内的母株苗干。

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压倒母株苗干的同时,抹除母株苗干基部和梢部的芽。

进一步地,步骤4)中,促进生长的药物为0.2%的吲哚乙酸。

进一步地,步骤4)中,中药渣为堆肥后腐熟的中药渣。

进一步地,母株苗干用量为1110株/亩;母株苗干的高度为80±10cm。

进一步地,所述母株苗干为苹果砧木m26或m9t3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一亩土地上划分多个垄,每垄中平行设置两个栽植行;每两个栽植行之间设置一个栽植沟,栽植沟略低于地面,栽植沟中沿栽植行方向间隔设置定植坑;两个栽植行的定植坑错开设置,空间利用率较好。

2、母株苗干栽植时,垂直深度约15cm,深栽时,基质用量少,且生根效果好;浅栽时,压不住,且不好生根。

3、用铁丝固定栽植沟内的母株苗干,防止母株苗干压倒后中部鼓起。

4、在压倒母株苗干的同时,抹除母株苗干基部和梢部的芽,使母株苗干上的新梢长势均匀。

5、培土时,对压条母株苗干喷施0.2%的吲哚乙酸,促生长效果好。

6、中药渣培土,透气性和保湿效果好。

7、本申请使用腐熟的中药渣,现有技术使用的是锯末或育苗基质,中药渣需要堆肥,对于使用何种中药渣不进行限定;锯末无营养,中药渣富含营养,育苗基质成本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双行错开压条方法对苗床进行压条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栽植行;2-定植坑;3-母株苗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双行错开压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一亩苗床为例进行土地规划

将一亩苗床划分为多个垄,每垄中平行设置两个南北向栽植行1;每两个栽植行1之间设置一个栽植沟,栽植沟略低于地面,栽植行1上间隔设置定植坑2;不同栽植行1的相邻定植坑2错开设置;相邻两垄间距200cm±30cm,每垄宽度50cm±10cm;每垄的双行间距30cm±5cm;株距60cm±10cm。双行错开压条,空间利用率较好(如图1所示)。母株用量为1110株/亩。

2)母株苗干3栽植

三月中旬进行栽植,母株苗干3高度为80±10cm,母株苗干3栽植前充分浸水,经泥浆浸根后栽植在栽植沟的定植坑2内,栽植好的母株苗干3与地面成25-53°夹角,母株苗干3的梢部向北倾斜栽植,垂直深度约15-20cm,栽植(斜栽→压倒)深度不同;深栽时,基质用量少,且生根效果好;浅栽时,压不住,且不好生根。然后填土踏实,连续灌2次水后封土;封土后的栽植沟平面应低于地平面至少3cm。

3)母株苗干3压倒固定

母株苗干3栽植成活后,待母株苗干3多数芽萌发(约5月下旬)时,顺着母株苗干3栽植的倾斜方向母株苗干3压倒在低于地面的栽植沟内,进行双行错开压条,压条方式为:由南向北开始,第一行的第一株母株苗干3压倒后其梢部用第二行的第一株母株苗干3的基部压住,第二行的第一株株苗干3压倒后其梢部用第一行的第二株母株苗干3的基部压住,以此类推,最后一株母株苗干3压倒在栽植沟内即可。每垄的母株苗干3压完后,该垄每相邻的三个母株苗干3呈现斜“z”字形;用铁丝固定地下的母株苗干3,防止母株苗干3压倒后中部鼓起。在压倒母株苗干3的同时,抹除母株苗干3基部和梢部的芽,使母株苗干3上的新梢长势均匀。

4)培土

待新梢长至25-35cm时,对压条苗喷施0.2%吲哚乙酸,现有技术中吲哚乙酸多用于组织培养,未见应用到压条技术中。用堆肥后的中药渣进行培土,保湿和透气性好,富含养分。每次培土前对苗子喷施0.2%的吲哚乙酸;第一次培土在新梢长至30cm±5cm时,培中药渣厚度不超过20cm;间隔20天±3天进行第二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再间隔10±3天天进行第三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再间隔15天±3天进行第四次培土,培中药渣厚度至少5cm;每次培土后灌水,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水,保持苗床内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85%。使用中药渣(现有使用的是锯末或育苗基质等),中药渣需要堆肥,腐熟后使用,对于使用何种中药渣不进行限定;锯末无营养,中药渣有营养,育苗基质成本高。中药渣的处理过程(中药渣培3-4次,每次厚度不同,培成垄状后覆土)及中药渣湿度的控制(湿度较大,效果则较好)。上述中药渣收集于医院或药厂废弃的中药渣,不具体限定中药渣的成分,只要是中药渣即可,有效降低了成本。

5)剪苗

当年晚秋(即培土后再过3-5个月),将苗床的培土全部扒开,露出水平压倒的母株苗干3及母株苗干3上1年生枝基部长出的根系。将每条生根的1年生枝在基部留1cm的短桩剪下成为砧苗,而压倒的母株苗干3及母株苗干3上留下的一些有根的短桩则留在原处。短桩上的剪口要略微倾斜,以便下一年从剪口下萌发新梢继续培土生根。母株苗干3上长出的未生根的1年生枝可留在原地不剪,翌年春季再作母株苗干3继续水平压条,压倒时应与原母株苗干3平行,并使其有10cm的间距,母株苗干3上长出的未生根的细弱枝全部剪除。剪苗后原母株苗干3重新培土,灌水越冬。剪下的砧苗分级后,窖藏沙培越冬,翌年春季作砧苗用。

上述关于月份的描述均为公历月份。

上述双行错开压条方法更适合苹果砧木m26、m9t337的压条繁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