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3302发布日期:2019-01-18 23: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园林逐渐的增多,其包括花草等,这些花草在日常的打理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洒水,以便使其茁壮的成长。现有的洒水设备无法实现对花草充分有效的洒水处理,洒水效果不理想,同时无法调节喷头的位置,使得洒水区域小,不能满足不同的洒水需求,并且在洒水的过程中无法对水进行试压处理,使得洒水的不充分,且水容易沉积在水箱内,使得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定位装置、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喷头装置、驱动装置、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挤压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固定块、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的第一连接块,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密封框、位于所述密封框上方的顶靠板、位于所述密封框左侧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右侧的第二固定杆,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转动杆、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端的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方的提升板、位于所述提升板下方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下方的推动块、位于所述推动块左侧的限定板、位于所述限定板左侧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推动块上的第一拉环、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环上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右侧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转轴、定位块、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磁铁,所述喷头装置包括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右侧的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移动框、位于所述移动框下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连接框、位于所述连接框左侧的软管、位于所述连接框下方的喷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上的第二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第二拉线左侧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右侧的第二拉环、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第四弹簧,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过滤框、位于所述过滤框下方的铁板、收容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五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上方的支架,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密封板、位于所述密封板下方的堵塞块、活塞、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五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能够实现对花草等进行充分有效的洒水处理,洒水效率高,操作简单,并且可以调节喷头的位置,从而可以显著的扩大其喷洒的范围,使得喷洒的更加全面,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对喷洒的水施压,使得水全面的喷到花草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得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带动框体内的水充分的流动,防止其沉淀,有利于液体全部的排出,同时可以防止过滤框的滤孔被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定位装置2、提升装置3、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电机装置4、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2上的喷头装置5、驱动装置6、框体装置7、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7上的挤压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一固定块12、第一支撑杆1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之间的第一竖杆14、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14上的第一弹簧15、位于所述第一竖杆1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2之间的第一连接块16。所述万向轮11设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第一固定块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块16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密封框21、位于所述密封框21上方的顶靠板22、位于所述密封框21左侧的第一固定杆2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3下方的第一定位框24、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24内的第二弹簧25、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框24右侧的第二固定杆26。所述密封框21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密封框21采用密封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框21上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贯穿所述密封框21的内外表面。所述顶靠板22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顶靠板22顶靠在所述密封框21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顶靠板22可以在所述密封框21上旋转。所述第一固定杆2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右端与所述密封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24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定位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24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框24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及密封框21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2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杆2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6的右端与所述密封框2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提升装置3包括转动杆31、设置于所述转动杆31上端的第二连接块3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32上方的提升板33、位于所述提升板33下方的第二支撑杆3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4下端的第一滚轮35、位于所述第一滚轮35下方的推动块36、位于所述推动块36左侧的限定板37、位于所述限定板37左侧的第三弹簧38、设置于所述推动块36上的第一拉环39、设置于所述第一拉环39上的第一拉线302、位于所述第一拉线302右侧的第一电机3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30上的第一输出轴301。所述转动杆31呈倾斜状,所述转动杆31上设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上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16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转动杆3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转动杆31可以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块16旋转,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右端与所述转动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块3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转动杆3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块32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提升板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块32与所述提升板33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板33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31,所述第二通孔331呈圆形。所述第二支撑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34的上端与所述提升板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4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滚轮35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35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35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旋转。所述推动块36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推动块36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滚轮35顶靠在所述推动块36上,且可以在所述推动块36上滚动。所述限定板3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块36的左表面与所述限定板3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板37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滚轮35向左滚动到所述推动块36的上端时,其顶靠在所述限定板37上,防止第一滚轮35向左脱离所述推动块36。所述第三弹簧38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38的右端与所述限定板3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39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拉环39的两端与所述推动块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0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机30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机30与所述底板1及第一固定块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30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输出轴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30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0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输出轴301旋转。所述第一拉线30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0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拉环39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4包括第二电机4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41上的转轴42、定位块44、位于所述转轴42上方的磁铁43。所述第二电机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机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机4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8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电机4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44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44与所述第二电机4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转轴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转轴42旋转,所述转轴42贯穿所述定位块4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转轴42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磁铁43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转轴42的上端与所述磁铁4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喷头装置5包括定位杆51、位于所述定位杆51右侧的第二竖杆52、设置于所述定位杆51上的移动框53、位于所述移动框53下方的第三固定杆54、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4下方的连接框55、位于所述连接框55左侧的软管56、位于所述连接框55下方的喷头57。所述定位杆51呈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51的左端与所述密封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5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杆5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杆5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53呈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杆51穿过所述移动框53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框53可以在所述定位杆5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三固定杆5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5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5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框5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5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下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连接框55上设有第三通孔551,所述第三通孔551贯穿所述连接框55的内外表面。所述软管56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密封框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管56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551且与所述连接框5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软管56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框55的内部相通。所述喷头57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框55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框55内的水可以从喷头57向下喷出。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第三电机61、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61上的第二输出轴62、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62上的第二拉线63、位于所述第二拉线63左侧的第四固定杆65、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65右侧的第二拉环6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65左侧的第四弹簧66。所述第三电机6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三电机6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三电机61与所述第二竖杆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6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输出轴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61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机6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输出轴62旋转。所述第二拉线6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线6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拉环6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6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杆65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环64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拉环64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6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6的右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6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6的左端与所述密封框2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7包括框体71、位于所述框体71下方的过滤框72、位于所述过滤框72下方的铁板73、收容于所述框体71内左右两侧的第五固定杆74、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杆74上方的支架75。所述框体71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7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密封框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框体71可以在所述密封框21内稳定的旋转,所述框体71贯穿所述顶靠板2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密封框21对顶靠板22及框体7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过滤框72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过滤框72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72收容于所述密封框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过滤框72可以在所述密封框21内旋转,所述过滤框72挡住所述第一通孔211,所述过滤框72上设有滤孔,可对液体进行过滤处理。所述铁板73呈圆柱体,所述过滤框72的下表面与所述铁板7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铁板73收容于所述密封框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过滤框72及铁板73可以在所述密封框21内稳定的旋转,所述提升板33顶靠在所述铁板73上,以便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磁铁43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31内且顶靠在铁板73上,所述磁铁43吸附所述铁板73,以便使得磁铁43旋转时可以带动所述铁板73、过滤框72及框体71随之旋转。所述第五固定杆74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固定杆74的一端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75呈弯折状,所述知己75的下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7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挤压装置8包括电缸81、位于所述电缸81下方的推动杆82、位于所述推动杆82下方的密封板83、位于所述密封板83下方的堵塞块84、活塞85、位于所述推动杆82左右两侧的第五弹簧86。所述电缸8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8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支架75的上端与所述电缸8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82呈竖直状,所述推动杆82的上端与所述电缸8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8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82上下移动。所述密封板83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82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板8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85呈圆柱体,所述活塞85收容于所述框体7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活塞85可以在所述框体71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塞8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851,所述第四通孔851呈圆形。所述堵塞块84呈圆柱体,所述堵塞块84的上表面与所述密封板8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块84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851内,从而可以堵塞所述第四通孔851,所述密封板8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活塞85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五弹簧8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五弹簧86的下端与所述活塞85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86的上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杆7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活塞8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使用时,首先打开所述电缸8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82、密封板83及堵塞块84向上移动,直至使得密封板83及堵塞块84向上脱离活塞85。然后往所述框体71内倒入适量的水,使得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851流入到活塞85的下方,然后进入到过滤框72内。然后电缸81使得所述推动杆82、密封板83及堵塞块84向下移动,所述堵塞块84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851内,且密封板83顶靠在活塞85上,从而可以将第五通孔851堵塞。然后此时推动杆82、密封板83及活塞85继续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对活塞85下方的水进行挤压,使得水快速的穿过过滤框72的滤孔进入到软管56内,然后进入到连接框55内,最后快速的从喷头57向下喷出,以便将其喷到花草上,实现对其快速有效的洒水作业。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机41的开关,使得所述转轴42及磁铁43旋转,进而使得所述铁板73、过滤框72及框体71随之旋转,使得过滤框72内的液体做离心运动,使得过滤框72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快速的进入到软管56内,以便穿过喷头57快速的向下喷出,使得喷出的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活塞85向下挤压及离心力的双重作用加快了液体快速的进入到喷头57内,节约时间。然后打开所述第三电机61的开关,由于第三电机61为伺服电机,使得所述第二输出轴62可以周期性的调整其转向,使得所述第二拉线63周期性的拉紧放松等,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拉环64及第四固定杆65不断的左右移动,拉伸的第四弹簧66可以向左拉动所述第四固定杆65,以便带动喷头57不断的左右移动,从而扩大喷头57喷洒的范围,使得更大面积的花草得到洒水的处理。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机30的开关,所述第一电机30为伺服电机,其周期性的调整第一输出轴301的转向,使得第一拉线302周期性的拉紧及放松,所述第一拉线302拉紧时,所述第一拉线302的右端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01上缠绕,所述第一拉环39被向右拉动,所述推动块36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滚轮35、第二支撑杆34向上移动,然后所述提升板33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向上推动所述铁板73、过滤框72及框体71向上移动,此时磁铁43脱离铁板73,所述铁板73、过滤框72及框体71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且转速降低,所述第一拉线302放松时,所述框体71、过滤框72、铁板73、提升板3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且推动块36向左移动直至复位,由于第一拉线302周期性的拉紧及放松,使得框体71、过滤框72及铁板73周期性的上下移动,以便带动其内部液体充分的流动,防止液体沉淀,使得喷洒可以顺利的进行,防止过滤框72的滤孔被堵塞,并且可以保证喷洒的持续高效进行。至此,本发明基于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环保洒水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