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4968发布日期:2019-03-02 00:3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子包衣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项植物保护技术,它具有综合防治、低毒高效、省种省药、保护环境、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种子包衣是采取机械或手工方法,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工或者机械包衣过后,由于混合的不够彻底可能会导致种子表面形成的膜脱落,如果能够先将一层薄膜附在上面烘干后再均匀混合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

同时,种衣剂由于添加的药物等种类较多,种衣剂珍贵,种衣剂的循环利用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设有振动电机和风扇,在雾化喷嘴将种衣剂均匀地喷在麦种表面后,振动电机工作将麦种上下抖动起来,使得喷出的种衣剂全方位地分布在麦种上,同时风扇可以将麦种表面附着的成膜剂初步烘干,使其表面生成的药膜不易脱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包括包衣仓,所述包衣仓一侧上方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和包衣仓连通设置,进料斗呈倒三角形。

所述包衣仓上端设有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进水管一端贯穿箱体顶部中间位置,第一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上连通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一端贯穿箱体顶部,第二出水管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上连通设有第二进水管。

所述包衣仓内设有平行分布的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平行分布的转动轴,转动轴旋转固定在包衣仓侧壁上,转动轴外侧壁上包覆有传送带,转动轴之间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设置在包衣仓侧壁上,传送带和振动电机相互接触但不固定,运输机构一侧设有风扇,风扇固定在包衣仓的侧壁上。

所述包衣仓底部设有阵列分布的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轴,混合轴上焊接有阵列分布的混合桨,混合桨呈月牙形。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仓侧端开有平行分布的观察窗和仓门,观察窗、仓门和包衣仓均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管贯穿包衣仓,第一出水管下端连通设置有雾化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包衣仓的侧端,第二进水管一端连通设置有进水斗,进水斗侧端附有网格。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机构设有两个,上方的运输机构顺时针旋转,下方的运输机构逆时针旋转。

一种麦种包衣设备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打开第一水泵,箱体内的种衣剂从雾化喷头进入包衣仓内,当种衣剂水位如图所示时,关闭第一水泵;

步骤二:同时打开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包衣仓进水的同时也在出水,包衣仓内水位不变,将麦种从进料斗投入,麦种落入到传送带上表面的同时,雾化喷头将种衣剂均匀地喷洒在麦种上,上方的运输机构顺时针旋转,麦种下落至下方的运输机构,在麦种上下抖动的过程中,风扇将表面附有种衣剂的麦种初步烘干,使其表面存在的成膜剂不易脱落;

步骤三:当麦种落入到包衣仓底部时,混合轴转动,混合桨将包衣仓内的种衣剂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均匀分布在麦种上;

步骤四:打开观察窗,观察包衣仓内麦种包衣情况,待包衣完成,关闭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将包衣仓内剩余的种衣剂抽出至水箱后便于循环利用,打开仓门,取出麦种,包衣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有振动电机和风扇,在雾化喷嘴将种衣剂均匀地喷在麦种表面后,振动电机工作将麦种上下抖动起来,使得喷出的种衣剂全方位地分布在麦种上,同时风扇可以将麦种表面附着的成膜剂初步烘干,使其表面生成的药膜不易脱落;

2、本发明设有第二水泵,包衣完成后,第二水泵能够将包衣仓内剩余的种衣剂抽出至水箱后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3、本发明整体上密封性较强,可以有效地避免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药物对工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包衣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麦种包衣设备,包括包衣仓1,包衣仓1一侧上方设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和包衣仓1连通设置,进料斗11呈倒三角形,麦种从进料斗11投入后在进料斗11底部聚集后均匀下落,麦种可以均匀地落入包衣仓1内。包衣仓1侧端开有平行分布的观察窗12和仓门13,观察窗12、仓门13和包衣仓1均密封设置,观察窗12用于观察包衣仓1内部情况,仓门13可以打开,便于取出包衣仓1内的麦种。

如图2和3所示,包衣仓1上端设有箱体2,箱体2内装有麦种包衣所用的种衣剂,箱体2内设有第一进水管21和第二出水管24,第一进水管21一端贯穿箱体2顶部中间位置,第一进水管21另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22,第一水泵22上连通设有第一出水管23,如图1所示,第一出水管23贯穿包衣仓1,第一出水管23下端连通设置有雾化喷头2301,雾化喷头2301可以将种衣剂均匀地喷洒出来。第二出水管24一端贯穿箱体2顶部,第二出水管24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二水泵25,第二水泵25上连通设有第二进水管26,如图1所示,第二进水管26贯穿包衣仓1的侧端,第二进水管26一端连通设置有进水斗2601,进水斗2601侧端附有网格,第二水泵25抽水时,不会将包衣仓1底部的麦种带出。

如图1和4所示,雾化喷头2301下方设有平行分布的运输机构3,运输机构3设有两个,上方的运输机构3顺时针旋转,下方的运输机构3逆时针旋转。运输机构3包括平行分布的转动轴31,转动轴31旋转固定在包衣仓1侧壁上,转动轴31外侧壁上包覆有传送带32,转动轴31之间设有振动电机33,振动电机33设置在包衣仓1侧壁上,传送带32和振动电机33相互接触但不固定。当麦种从进料斗11均匀地下落到传送带32上表面的同时,雾化喷头2301将种衣剂均匀地喷洒在麦种上,同时振动电机33工作将传送带32上的麦种上下抖动起来,使得喷出的种衣剂全方位地分布在麦种上。同时,上方的运输机构3顺时针旋转,麦种下落至下方的运输机构3,运输机构3一侧设有风扇4,风扇4固定在包衣仓1的侧壁上,在麦种上下抖动的过程中,风扇4可以将表面附有种衣剂的麦种初步烘干,使其表面存在的成膜剂不易脱落,然后再从运输机构3上掉落至包衣仓1内底部。

如图1和5所示,包衣仓1底部设有阵列分布的混合机构5,混合机构5包括混合轴51,混合轴51上焊接有阵列分布的混合桨52,混合桨52呈月牙形,混合轴51转动时,混合桨52可以将包衣仓1内的种衣剂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均匀分布在麦种上。

一种麦种包衣设备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打开第一水泵22,箱体2内的种衣剂从雾化喷头2301进入包衣仓1内,当种衣剂水位如图1所示时,关闭第一水泵22;

步骤二:同时打开第一水泵22和第二水泵25,包衣仓1进水的同时也在出水,包衣仓1内水位不变,将麦种从进料斗11投入,麦种落入到传送带32上表面的同时,雾化喷头2301将种衣剂均匀地喷洒在麦种上,上方的运输机构3顺时针旋转,麦种下落至下方的运输机构3,在麦种上下抖动的过程中,风扇4将表面附有种衣剂的麦种初步烘干,使其表面存在的成膜剂不易脱落;

步骤三:当麦种落入到包衣仓1底部时,混合轴51转动,混合桨52将包衣仓1内的种衣剂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均匀分布在麦种上;

步骤四:打开观察窗12,观察包衣仓1内麦种包衣情况,待包衣完成,关闭第一水泵22,第二水泵25将包衣仓1内剩余的种衣剂抽出至水箱后便于循环利用,打开仓门13,取出麦种,包衣完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