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4516发布日期:2019-04-12 23:09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工厂化养虾在我国发展迅速,对虾养殖成活率和密度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绝大多数是流水系统,这主要是由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流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主要采用大换水的方式进行生产,养殖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超过系统的40%,排放的养殖废水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因此,设计低成本的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尤为重要。

生物絮团是基于碳氮平衡的养殖环境管理技术,通过向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调节适宜的碳氮比(c/n>15),提供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转化氨氮等污染物为菌体蛋白,从而实现养殖水体的净化。生物絮团系统不需要较复杂的水处理设备,因此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然而大量有机碳源的投入会导致絮团浓度不断增加,据测算,为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控制在较低水平,每投入1kg饲料须添加1~1.5kg有机碳源,而每降解1g氨氮会产生8g的絮团。絮团生物量的累积会加大系统的有机负荷,若不及时去除,水体的溶氧会迅速下降造成对虾死亡。

目前,生物絮团的去除主要依靠沉淀或过滤,移出系统的生物絮团多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生物絮团的主要成分是菌体蛋白,蛋白质含量超过30%,是很好的生物饵料,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与方法,实现生物絮团的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包括对虾养殖池1、卤虫培养桶2;所述卤虫培养桶2内设置过滤管3,过滤管3侧壁具有过滤网3-1,过滤管底部通过管道与对虾养殖池1上方连通;过滤管3沿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曝气环3-2,曝气环3-2与风机4连接;过滤网3-1的孔径小于卤虫的外径;所述对虾养殖池1内设置水泵5,水泵5通过抽水管与卤虫培养桶2上方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3中部和底部各设置一曝气环3-2,且均与风机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虾养殖池1的一侧设置一排卤虫培养桶2。

更进一步的,所述一排卤虫培养桶2的数量为7个,长度与对虾养殖池1侧边平齐。

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采用上述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在卤虫培养桶2内高密度养殖卤虫,在对虾养殖池1内添加有机碳源培养生物絮团进行水处理,生物絮团水通过水泵5进入卤虫培养桶2,卤虫滤食生物絮团降低水体的生物絮团生物量,并将生物絮团的菌体蛋白转化为自身蛋白质;净化后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返回对虾养殖池1,卤虫在卤虫培养桶2内繁殖,幼体继续在对虾养殖桶2内滤食絮团,按时捞取一部分老化的卤虫作为优质生物饵料投入对虾养殖池1。

进一步的,对虾养殖池1尺寸15m×15m,池深1.2m,水深0.9m,池底坡降1:50;卤虫培养桶2直径2m,高1m,每个卤虫培养桶2设置直径160mm的过滤管3一根,采用40或60目的过滤网覆盖,防止卤虫从培养桶进入对虾养殖池,每根过滤管上设置2个曝气环与风机相连,通过气泡冲刷过滤网表面,防止堵塞;每个卤虫培养桶2配备1台流量为2m3/h的水泵5;虾苗投放量为500尾/m2;在卤虫培养桶中进行卤虫卵的孵化,卤虫经1-2周的培养成为成虫,即对生物絮团具有较强的滤食能力;将对虾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水通过水泵泵入卤虫培养桶,由卤虫滤食过多的絮团,净化后的水经卤虫培养桶的过滤管返回对虾养殖池,卤虫无法通过过滤网而留在培养桶内;卤虫在卤虫培养桶内繁殖,其中的幼体在对卤虫培养桶内滤食絮团继续生长,按时捞取一部分老化的卤虫作为优质生物饵料投入对虾养殖池1。

更进一步的,对虾养殖密度达到5kg/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工艺简单、设施简易,能够有效降低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设备投入;

2)通过滤食生物摄食生物絮团降低絮团的浓度和排放量,有效控制水体生物絮团量,降低生物絮团排放,生态效益可观;

3)实现生物絮团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4)培养的卤虫作为优质的生物饵料,可以强化对虾的饲料营养,提高对虾活力和成活率。

5)能够大幅提升对虾养殖的密度,对虾养殖密度一般能达到5kg/m2以上。

6)生物絮团的主要成分是菌体蛋白,蛋白质含量超过30%,是很好的生物饵料;本申请首先以卤虫作为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衔接性的原料,通过将生物絮团蛋白转化为滤食生物的生物量实现絮团的资源化利用;既实现了生物滤团的滤食去除,同时将老化的卤虫给予对虾当做饲料,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系统的立面剖视图。

图3是过滤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对虾养殖池,2.卤虫培养桶,3.过滤管,4.风机,5.水泵,3-1.过滤网,3-2.曝气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实现生物絮团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包括对虾养殖池1、卤虫培养桶2;所述卤虫培养桶2内设置过滤管3,过滤管3侧壁具有过滤网3-1,过滤管底部通过管道与对虾养殖池1上方连通;过滤管3沿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曝气环3-2,曝气环3-2与风机4连接;过滤网3-1的孔径小于卤虫的外径;所述对虾养殖池1内设置水泵5,水泵5通过抽水管与卤虫培养桶2上方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过滤管3中部和底部各设置一曝气环3-2,且均与风机4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对虾养殖池1的一侧设置一排卤虫培养桶2。

继续参见图1,一排卤虫培养桶2的数量为7个,长度与对虾养殖池1侧边平齐。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卤虫培养桶2内高密度养殖卤虫,在对虾养殖池1内添加有机碳源培养生物絮团进行水处理,生物絮团水通过水泵5进入卤虫培养桶2,卤虫滤食生物絮团降低水体的生物絮团生物量,并将生物絮团的菌体蛋白转化为自身蛋白质;净化后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返回对虾养殖池1,卤虫在卤虫培养桶2内繁殖,幼体继续在对虾养殖桶2内滤食絮团,按时捞取一部分老化的卤虫作为优质生物饵料投入对虾养殖池1。

具体实施时:对虾养殖池1尺寸15m×15m,池深1.2m,水深0.9m,池底坡降1:50;卤虫培养桶2直径2m,高1m,每个卤虫培养桶2设置直径160mm的过滤管3一根,采用40或60目的过滤网覆盖,防止卤虫从培养桶进入对虾养殖池,每根过滤管上设置2个曝气环与风机相连,通过气泡冲刷过滤网表面,防止堵塞;每个卤虫培养桶2配备1台流量为2m3/h的水泵5;虾苗投放量为500尾/m2;在卤虫培养桶中进行卤虫卵的孵化,卤虫经1-2周的培养成为成虫,即对生物絮团具有较强的滤食能力;将对虾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水通过水泵泵入卤虫培养桶,由卤虫滤食过多的絮团,净化后的水经卤虫培养桶的过滤管返回对虾养殖池,卤虫无法通过过滤网而留在培养桶内;卤虫在卤虫培养桶内繁殖,其中的幼体在对卤虫培养桶内滤食絮团继续生长,按时捞取一部分老化的卤虫作为优质生物饵料投入对虾养殖池1。

本系统的对虾养殖密度一般能达到5kg/m2,通过设计合理的卤虫培养系统进行生物絮团资源化再利用,能够提高对虾饲料利用率约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