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4426发布日期:2019-02-01 18:37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扦插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毛白杨作为我国特有的白杨派乡土树种,具有木材品质好、抗逆性强与寿命长等优点,是重要的用材与城市绿化树种。由于存在杂交过程败育严重、组培育苗难以生根等限制因素,其优良品系的无性系化及推广应用,多采用人工促根萌条,进而对嫩枝进行扦插的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插穗生根期的管理。

前人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对毛白杨嫩枝扦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插穗本身状况;2、插壤的透气性情况;3、插穗处理方法。如在《毛白杨嫩枝扦插的育苗方法》中用200ppm的吲哚丁酸进行速蘸;在《毛白杨嫩枝扦插》中分别利用500ppm的naa、500ppm的abt和800ppmq育根素进行速蘸;在《毛白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中利用500ppm的naa蘸一分钟;在《毛白杨嫩枝扦插技术和实用性研究》中利用500ppm的naa蘸10秒或者50ppm的abt1号浸泡1小时。

同时,扦插生根期整个扦插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会对成活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研究中却给出了不同的温度、湿度范围。在《毛白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及实用性研究》中:气温超过35°℃时经常进行喷水降温。喷水降温少量多次在前十天喷水时间在中午10时到下午5时前,头一两天每天至少四次,以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喷水量以叶片不发生萎焉为准,十天后减少喷水;在《毛白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中:嫩枝扦插苗床相对湿度不低于95%,温度不高于30℃每天喷水四次达到降温增湿的目的;在《毛白杨嫩枝扦插育苗》中:扦插后马上喷雾,调节湿度,以后视天气、苗情和土壤湿度情况而定,一般每天喷雾1-4次,天气干燥可多喷保持相对湿度85%以上棚内温度控制在30-35℃,最高间歇气温不超过40℃;在《毛白杨嫩枝扦插的育苗方法》中:最适合扦插生根的温度是18℃-28℃,但不得超过33℃,温度过高不容易生根严重的容易造成插穗的腐烂死亡而湿度一般保持在80%以上,最低不得低于75%,生根前每天喷水1-4次;在《毛白杨嫩枝扦插》中整个扦插生根期间平均温度30℃,相对湿度93%;在《毛白杨优树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中:温度不超过33℃,湿度90%以上,适时浇水。

但是依据前人方法开展毛白杨嫩枝扦插实践,虽然扦插苗的生根率有所提高,但不同批次和不同质量的插穗在生根率上差别很大。特别是,由根繁得到的插穗较细、营养不足造成扦插苗存在小苗根系不发达和小苗茎干较细且易折等问题,导致扦插的时候虽然生根率有所提高,但是存在炼苗入地后适应性差、死亡率较高,而最终成苗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实现对扦插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化管理,提高不同质量扦插苗的生根率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在水中浸泡0.6~1.5h的插穗,蘸生根剂后扦插于基质中;所述生根剂为包括34~45ppm的naa和120~180ppm的abt1的混合溶液;

2)扦插后第0~4d,设置温度20~26℃,空气湿度为75~84%;

3)扦插后第5~15d,设置温度25~31℃,空气湿度为80~90%;

4)扦插后第16~30d,设置温度27~33℃,空气湿度为85~96%。

优选的,步骤1)所述基质为将土壤与高锰酸钾水溶液按照(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后得到,所述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3~0.7%。

优选的,步骤1)所述扦插后还包括每隔4~8d喷施一次多菌灵水溶液,所述多菌灵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2%。

优选的,所述多菌灵水溶液的喷施量为1.5l/100株。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扦插后第13d,喷施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为包含质量浓度0.3%的钾肥和质量浓度1%的氮肥的混合溶液。

优选的,所述叶面肥的喷施量与所述扦插用基质的体积比为(0.8~1.2):(0.8~1.2)。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4)中,扦插后第23d时,喷施叶面追肥;所述叶面追肥为包含质量浓度为0.2%的氮肥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叶面追肥的喷施量为0.5l/100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将扦插划分为扦插前、适应阶段、生根阶段和壮苗阶段,通过联合设置不同的激素、温度和湿度分别对不同阶段的插穗进行处理,实现了对扦插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化管理,提高不同质量扦插苗的生根率和稳定性,使得到的扦插苗根系发达,小苗健壮整齐,后期生长优势更加明显,最终成苗率可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及对比例中生根情况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及对比例中生根情况对比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及对比例中生根情况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及对比例中生根情况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在水中浸泡0.6~1.5h的插穗,蘸生根剂后扦插于基质中;所述生根剂为包括34~45ppm的naa和120~180ppm的abt1的混合溶液;

2)扦插后第0~4d,设置温度20~26℃,空气湿度为75~84%;

3)扦插后第5~15d,设置温度25~31℃,空气湿度为80~90%;

4)扦插后第16~30d,设置温度27~33℃,空气湿度为85~96%。

在本发明所述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中,用在水中浸泡0.6~1.5h的插穗,蘸生根剂后扦插于基质中;所述生根剂为包括34~45ppm的naa和120~180ppm的abt1的混合溶液。本发明所述插穗优选为根萌苗上的嫩枝。本发明所述插穗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优选为0.8~1.2h,更优选为0.9~1.1h,最优选为1h。本发明将所述插穗浸泡在水中,可以有效补充水分,同时减少伤流对扦插成活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生根剂中包含naa,所述naa的浓度优选为35~44ppm,更优选为38~42ppm,最优选为40ppm。本发明所述生根剂中包含abt1,所述abt1的浓度优选为130~175ppm,更优选为140~170ppm,最优选为160ppm。本发明将所述插穗在所述生根剂中速蘸,所述速蘸的时间优选为20~45s,更优选为30~42s,最优选为40s。本发明所述基质优选为将土壤与高锰酸钾水溶液按照(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后得到,更优选为(0.9~1.1):(0.9~1.1),最优选为1:1。本发明所述高锰酸钾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3~0.7%,更优选为0.4~0.6%,最优选为0.5%。本发明在所述扦插后优选还包括每隔4~8d喷施一次多菌灵水溶液,所述多菌灵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1~0.2%,更优选为0.12~0.18%,最优选为0.15%。本发明所述多菌灵水溶液的喷施频率优选为5~7d,更优选为6d。本发明所述扦插优选在温室内进行。

本发明在扦插后第0~4d,设置温度20~26℃,空气湿度为75~84%。本发明优选在温室内设置小拱棚控制温度和空气湿度,将所述温度控制在21~25℃,更优选为22~24℃,最优选为23℃。本发明将所述空气湿度优选控制在76~83%,更优选为78~81%,最优选为80%。本发明对所述小拱棚的设置方法及规格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温室内小拱棚即可。在本发明中,将扦插后第0~4d划分为适应期,在该时期内刚剪下来的插穗代谢旺盛,由于没有了其他部位养分水分的供应,极容易从下部向上腐烂,降低温度和湿度,有利于降低插穗的代谢速率和蒸腾速率,维持插穗吸水和蒸腾失水的平衡,减少养分消耗和蒸腾失水,逐渐适应新环境以提高成活率,尤其是对于储存营养少的细插穗,该阶段温度、湿度的控制会显著提高其生根率。

本发明在扦插后第5~15d,设置温度25~31℃,空气湿度为80~90%。本发明将扦插后第5~15d划分为生根阶段,在此阶段,同样利用温室内小拱棚控制温度和空气湿度。本发明所述温度优选为26~30℃,更优选为27~29℃,最优选为28℃。本发明所述空气湿度优选为82~88%,更优选为84~86%,最优选为85%。本发明在所述生根阶段,优选在扦插后第13d,喷施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优选为包含质量浓度分别为0.3%的钾肥和1%的氮肥的混合溶液。本发明所述钾肥优选为硝酸二氢钾,所述氮肥优选为尿素。本发明所述叶面肥的喷施量与所述扦插用基质的体积比优选为(0.8~1.2):(0.8~1.2),更优选为(0.9~1.1):(0.9~1.1),最优选为1:1。本发明在生根阶段,开始缓慢形成不定根和愈伤组织,提高温度、湿度有利于更快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根,但由于根刚生长出来,插穗吸水较慢,温度不宜过高,少量的钾肥和氮肥的施入有利于根的生长。

本发明在扦插后第16~30d,设置温度27~33℃,空气湿度为85~96%。本发明将扦插后第16~30d划分为壮苗阶段,在此阶段,同样利用温室内小拱棚控制温度和空气湿度。本发明所述温度优选为28~32℃,更优选为29~31℃,最优选为30℃。本发明所述空气湿度优选为86~85%,更优选为88~92%,最优选为90%。本发明优选在扦插后第23d时,喷施叶面追肥;所述叶面追肥优选为包含质量浓度为0.2%的氮肥水溶液。本发明所述氮肥优选为尿素。本发明所述叶面追肥的喷施量优选为0.5l/100株。在该阶段由于根迅速生长,插穗吸水能力大大提升,代谢速率提升,开始有新叶产生。提高温度、湿度有利于插穗根系和新叶的快速生长,直至最终形成完整的根系,氮肥的追施可以促进新叶的生长与发育,使小苗更加健壮。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在山东冠县毛白杨林场6月份的根繁扦插中,在温室中对四个毛白杨新品种:景林1号-3号(品种号20160186-20160188)、林源1号(品种号20160192)和两个毛白杨良种:‘毅杨1号’(良种编号国s-sv-py-001-2013)、‘毅杨3号’(良种编号国s-sv-py-003-2013),共计6个基因型优株进行扩繁。

在温室中搭建小拱棚,每个小拱棚中有6个基因型个体,每一基因型取50株根繁幼苗,共300株插穗进行生根实验:

在扦插前,处理好的插穗用自来水浸泡1h给插穗补足水分,在40ppm的naa和160ppm的abt1混合溶液中蘸30s后,扦插在插壤中(按照质量浓度0.5%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混合),扦插后每隔6d喷一次0.15%的多菌灵。

扦插后第0-4d,温度23℃,空气相对湿度80%;

扦插后第5-15d,控制温度28℃,空气的相对湿度85%;扦插后第13d,按照喷施肥料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在插壤中喷施浓度为0.3%的硝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的混合溶液。

扦插后16-30d,控制温度30℃,空气的相对湿度90%;在扦插后第23d,按照每100株苗0.5升肥料溶液的量,叶面追施0.2%的尿素。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1中编号2、4、5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6%,平均生根数4条,平均根长4.2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98%。

对比例1

除速蘸200ppm的abt1溶液30s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1中编号1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1%,平均生根数3条,平均根长3.7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83%。

对比例2

除速蘸200ppm的naa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1中编号6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2%,平均生根数3条,平均根长3.5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2%。

对比例3

除在扦插后13d和扦插后23d,不喷施肥料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1中编号3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5%,平均生根数3.9条,平均根长4.1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1%,虽然根系发达,但是小苗较细,成活率低。

实施例2

在山东冠县毛白杨林场6月份的根繁扦插中在温室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6个毛白杨品种进行扩繁。

在温室中搭建小拱棚,温度随外界浮动但是最低温度控制在28℃以上,最高温度控制在33℃,相对湿度90%左右。每个小拱棚中有6个基因型个体,每一基因型取50株根繁幼苗,共300株插穗进行生根实验:

扦插前,将处理好的插穗用自来水浸泡1h,给插穗补足水分,在40ppm的naa和160ppm的abt1混合溶液中蘸30s后,扦插在插壤中(按照质量浓度0.5%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混合),扦插后每隔6d喷一次0.15%的多菌灵。于扦插第13d,按照喷施肥料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在插壤中喷施浓度为0.3%的硝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的混合溶液;于扦插第23d,按照每100株苗0.5升肥料溶液的量,在叶面追施0.2%的尿素。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5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3%,平均生根数3.8条,平均根长4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90%。

对比例1

除速蘸200ppm的abt1溶液30s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2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9%,平均生根数3条,平均根长3.6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3%。

对比例2

除速蘸200ppm的naa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3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7%,平均生根数2.9条,平均根长3.2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5%。

对比例3

除在扦插后13d和扦插后23d,不喷施肥料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6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2%,平均生根数3.8条,平均根长4.1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60%,生根状况较好,苗木较弱。

对比例4

除将插穗在200ppm的abt1溶液中蘸30秒外,不做其他处理,直接扦插。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1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1%,平均生根数3.1条,平均根长1.5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36%。

对比例5

除将插穗在清水中蘸30秒外,不做其他处理,直接扦插。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2中编号4、7、8和9所示,统计生根率为36%,平均生根数2.1条,平均根长1.3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15%,生根差,移栽后成活率低。

实施例3

在山威县林场7月份的根繁扦插中在两个温室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6个毛白杨品种进行扩繁。

第一个温室中搭建了4个小拱棚,每个小拱棚中有6个基因型个体,每一基因型取50株根繁幼苗,共300株插穗进行生根实验:

在扦插前,处理好的插穗用自来水浸泡1个小时给插穗补足水分,在40ppm的naa和160ppm的abt1混合溶液中蘸30秒后,扦插在插壤中(按照质量浓度0.5%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混合),扦插后每隔6d喷一次0.15%的多菌灵。

扦插后第0-4d,温度23℃,空气相对湿度80%;

扦插后第5-15d,控制温度28℃,空气的相对湿度85%;扦插后第13d,按照喷施肥料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在插壤中喷施浓度为0.3%的硝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的混合溶液。

扦插后16-30d,控制温度30℃,空气的相对湿度90%;在扦插后第23d,按照每100株苗0.5升肥料溶液的量,叶面追施0.2%的尿素。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3中编号4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6%,平均生根数3.9条,平均根长4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95%。

对比例1

除速蘸200ppm的abt1溶液30s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3中编号2所示,统计生根率为75%,平均生根数2.8条,平均根长3.1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5%。

对比例2

除速蘸200ppm的naa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3中编号3所示,统计生根率为70%,平均生根数2.8条,平均根长3.5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1%。

对比例3

除在扦插后13d和扦插后23d,不喷施肥料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3中编号1所示,统计生根率为92%,平均生根数3.9条,平均根长4.1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6%。

实施例4

在山威县林场7月份的根繁扦插中在两个温室中对来自三个种源地的6个毛白杨品种进行扩繁。

在温室中搭建小拱棚,温度随外界浮动但是最低温度控制在28℃以上,最高温度控制在33℃,相对湿度90%左右。每个小拱棚中有6个基因型个体,每一基因型取50株根繁幼苗,共300株插穗进行生根实验:

扦插前,将处理好的插穗用自来水浸泡1个小时,给插穗补足水分,在40ppm的naa和160ppm的abt1混合溶液中蘸30秒后,扦插在插壤中(按照质量浓度0.5%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混合),扦插后每隔6d喷一次0.15%的多菌灵。于扦插第13d,按照喷施肥料溶液体积和土壤体积为1:1的比例,在插壤中喷施浓度为0.3%的硝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的混合溶液;于扦插第23d,按照每100株苗0.5升肥料溶液的量,在叶面追施0.2%的尿素。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4中编号1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6%,平均生根数3.8条,平均根长4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89%。

对比例1

除速蘸200ppm的abt1溶液30s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4中编号2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7%,平均生根数3.6条,平均根长3.6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73%。

对比例2

除速蘸200ppm的naa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4中编号3所示,统计生根率为84%,平均生根数2.4条,平均根长3.2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69%。

对比例3

除在扦插后13d和扦插后23d,不喷施肥料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扦插30d后,统计生根率为80%,平均生根数3.4条,平均根长4.1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85%。

对比例4

除将插穗在200ppm的abt1溶液中蘸30秒外,不做其他处理,直接扦插。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4中编号4所示,统计生根率为25%,平均生根数2.3条,平均根长1.5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20%。

对比例5

除将插穗在清水中蘸30秒外,不做其他处理,直接扦插。

扦插30d后,生根情况如图4中编号5所示,统计生根率为19%,平均生根数1.8条,平均根长0.5cm,移栽大田两周后,平均成活率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白杨的扦插管理方法,精准控制毛白杨扦插后各个阶段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从而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30%),且生根苗生长30d时,根系明显较对照发达、小苗健壮,移栽成活率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