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7295发布日期:2019-03-30 08:25阅读:2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苗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obovata)容器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带与河口潮间带的常绿灌木或乔木,因其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易被氧化呈现红色,故称“红树”。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为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防止海岸侵蚀、防风减灾、净化水体和生态旅游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秋茄(kandeliaobovata),红树科秋茄树属植物,为红树林中常见品种。与哺乳动物类似,秋茄也具有“胎生”的繁殖方式。秋茄的果实成熟后,并不立刻脱离母树,其种子不断从母树吸取营养并发育,下胚轴突破种皮,甚至突破果皮伸出果实外,即所谓的“显胎生现象”。成熟的胚轴从母树上脱落,如果遇到低潮期,则直接掉落到泥土中,在接触到松软的泥土后,能在数十小时内生根定植;如果遇到高潮期,掉落的胚轴则可随海水漂到异地,遇到合适的条件再定植。

秋茄的胎生本领为其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同时也常被人们用来扦插培植人工秋茄林。秋茄造林主要有两种方式:(1)胚轴插植法,即在造林地直接扦插胚轴造林,该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由于造林地特别是裸露滩涂地长期面临水淹、高盐和风浪冲击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以及互花米草竞争、鳞翅目昆虫啃食、藤壶附着和螃蟹采食等生物因素的胁迫,使得幼苗长势较弱甚至死亡,且此法造林仅限于胚轴成熟期,因而一般较少使用。(2)营养杯育苗法,即将海泥装入塑料营养杯,胚轴扦插于杯内泥中进行育苗,待苗木培养一定的时间后,从营养杯中取出苗木用于造林种植。营养杯育苗法较为常用,能随时提供较壮的苗种,但苗木根系不发达,相互缠绕容易造成窝根现象,移植后缓苗期长,且由于杯内海泥过重导致长途运输成本高,种植时在滩涂上搬运起来也极其困难,以及从营养杯中取出苗木的工作量既大又容易伤根,废弃的营养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亟待开发一种培育优质秋茄种苗的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红树栽培水平,以便快速形成种群规模更大的红树林,为构建海滨生态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育苗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苗木质量上乘、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和环境友好的秋茄育苗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1)秋茄胚轴的处理:秋茄胚轴的处理:新采摘的成熟、健康胚轴就地用海水浸泡后尽快运输至目的地,再用kmno4(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以消毒杀菌,清水洗净后用乐果乳油稀释液浸泡杀灭食心虫类,最后用自来水洗净备用;

(2)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为无纺布袋;

(3)培养基质的配制:秋茄容器育苗的培养基质按体积比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5进行配制;

(4)容器苗培育方式:将胚轴基部朝下插入装满基质的育苗容器内,容器置于等深塑料箱内,育苗在塑料大棚中进行;

(5)幼苗管理:胚轴扦插后立即用海水浇灌,之后每周用自来水补足一次。扦插3个月后的幼苗直接移栽至育林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海水浸泡时间为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kmno4溶液浓度为0.2%,浸泡时间为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50%乐果乳油稀释倍数为1000倍,浸泡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无纺布袋规格为口径×高=9.5cm×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蛭石粒径为3-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扦插深度为胚轴长度的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5)中,所述的海水和自来水均浇灌在塑料箱内,初次浇灌和以后每周补水的深度为育苗容器深度的2/3。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秋茄轻基质无纺布袋育苗方法,本法育得的苗木根系粗壮发达,缓苗期短,有利于抵制风浪侵扰;重量轻便于运输,造林效率高;移植时无须取出容器,根系损伤小,造林成活率高;无纺布袋可迅速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90天苗龄传统塑料营养杯苗与本发明轻基质无纺布袋容器苗的长势;

图2为90天苗龄传统塑料营养杯苗与本发明轻基质无纺布袋容器苗的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优化的红树植物秋茄容器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秋茄胚轴的处理:秋茄胚轴的处理:新采摘的成熟、健康胚轴就地用海水浸泡1h后尽快运输至目的地,再用0.2%的kmno4溶液浸泡24h以消毒杀菌,清水洗净后用50%的乐果乳油1000倍稀释液浸泡24h杀灭食心虫类,最后用清水洗净备用;

(2)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为无纺布袋,无纺布袋规格为口径×高=9.5cm×13cm;

(3)培养基质的配制:秋茄容器育苗的培养基质按体积比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5进行配制,蛭石粒径为3-6mm;

(4)容器苗培育方式:将胚轴基部朝下插入装满基质的育苗容器内,扦插深度为胚轴长度的1/3,容器置于等深塑料箱内,育苗在塑料大棚中进行;

(5)幼苗管理:胚轴扦插后,立即在塑料箱内浇灌海水,深度为容器深度的2/3,之后每周用自来水补足一次。扦插3个月后的幼苗无须从无纺布袋中取出,直接移栽至育林地。

本试验以传统的塑料营养杯盛装海泥进行幼苗种植作为对照,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人工配制7种培养基质(表1),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育苗70株。扦插3个月后测量形态及生物量等指标。

用钢卷尺测量幼苗的株高,游标卡尺测量基质上1cm处植株的茎粗作为基径。之后小心用自来水洗去根部基质,将根、茎、叶分别剪下并装入信封,于烘箱中105℃杀青30min,80℃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称量根、茎、叶的干重得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总生物量为三者之和。苗木质量指数=苗木总生物量/[(苗高/基径)+(茎生物量/根生物量)]

表1秋茄容器育苗的容器类型及基质配方

表2秋茄容器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α=0.0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下同。

表3秋茄容器苗苗高、基径和高径比

表4秋茄容器苗生物量

表5秋茄容器苗苗木指数

试验结果表明:从株高和基径来看,不同基质培育得到容器苗的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苗最小,基质2培育的苗显著高于其它配方,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0.72%和26.95%;但高径比在不同基质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从生物量来看,不同基质培育得到容器苗的也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最小;基质3根生物量最大,而且侧根非常发达,较对照提高了64%;基质2茎生物量最大,较对照提高了71%;基质7叶生物量最大,较对照提高了195%;基质2总生物量最大,较对照提高了85%;但各处理间根生物量与茎生物量的比值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苗木指数来看,不同处理间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基质1、基质6和基质4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基质2、基质3、基质7和基质5显著高于对照,然而这四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本试验所用无纺布袋容积约1升,从成本角度考虑,泥炭土约0.9元/升,蛭石约0.6元/升,珍珠岩约0.35元/升。每袋基质2成本约0.665元,基质3约0.565元,基质7约0.666元,基质5约0.675元。故基质3作为培育秋茄容器苗是最合理的,该基质既使苗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其成本又是最低廉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