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5980发布日期:2019-04-03 03:3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



背景技术: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4亿hm2,其中,我国盐碱地面积为9913hm2,盐碱地的改良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要途径。

然而,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氯化钾次之,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镁,氯化钾又次之,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在实现耕作之前,需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各种成分进行去除。

目前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主要有: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方法。物理改良主要包括平整地面、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面等方法,通过控制水分的移动,阻止盐分对植物根系的伤害。

水利改良主要包括蓄淡压盐、灌水洗盐、暗管排盐、暗沟排盐等方法,通过淡水灌溉,将土壤中的盐分淋洗出去,保证植物生长。化学改良主要包括使用化学酸性肥料、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等方法,通过适当的酸碱中和,改善土壤条件,使植物适应盐碱地的生长。

生物改良包括种植聚盐植物、泌盐植物、绿肥等,通过植物带出土壤中的盐分,以达到降低土壤盐分的目的。

这些改良方法中,物理改良人力成本高;水利改良浪费水资源;化学改良有次生盐渍化的风险,生物改良投资最小,但见效慢。新垦盐碱地要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改良,需要对以上方法进行综合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本发明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盐碱地工程改良方法的不足,通过就地取材,将农业废弃物经过与粪便混合发酵腐熟后还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了改良成本。盐碱地通过农作物种植的方式进行培肥,能够获得定的经济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壤的改良与培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e1.自制农家肥;

e2.耐盐碱水稻品种选择;

e3.盐碱地土壤成分检测;

e4.水稻栽培管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e1.自制农家肥:芦苇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打粉,将湿鸡粪或干鸡粪兑水铺在秸秆粉上,均匀撒入0.1%尿素,按每吨秸秆粉撒入15千克过磷酸钙,按每吨秸秆粉撒入2kg腐熟剂,用秸秆粉调节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e2.耐盐碱水稻品种选择:北方地区选用耐盐碱梗稻盐丰47,南方地区选用耐盐碱籼稻海稻86。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e3.盐碱地土壤成分检测:取土时在地块中布设蛇形取样点,分别取0-10cm、10-20cm、20-30cm不同土层的土壤,各层土壤分别混合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留样1kg,风干后过筛作为土壤检测样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e4.水稻栽培管理:(1)秧田处理;(2)种子处理;(3)稻田预处理;(4)移栽;(5)养分管理;(6)田间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制农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芦苇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打粉,将湿鸡粪或干鸡粪兑水铺在秸秆粉上,均匀撒入0.1%尿素,按每吨秸秆粉撒入15千克过磷酸钙,按每吨秸秆粉撒入2kg腐熟剂,用秸秆粉调节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成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土时在地块中布设蛇形取样点,分别取0-10cm、10-20cm、20-30cm不同土层的土壤,各层土壤分别混合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留样1kg,风干后过筛作为土壤检测样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垦盐碱地培肥中水稻栽培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秧田处理;(2)种子处理;(3)稻田预处理;(4)移栽;(5)养分管理;(6)田间管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1)秧田处理:在非新垦盐碱地上做出育秧池,每亩育秧池内分别施商品有机肥100kg,氮磷钾复合肥18~20kg,。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2)种子处理: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用0.05%多菌灵药液浸种12-24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常温水浸种23天,期间每隔一天换水一次,至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将种子播撒至准备好的秧田上,播种完毕后,用塑料薄膜将秧田盖上,大约20~30天去掉薄膜通风。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

1.与现有技术中的盐碱地工程改良方法相比,通过就地取材,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将农业废弃物经过与粪便混合发酵腐熟后还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了改良成本。

2.与传统盐碱地荒废相比,盐碱地通过农作物种植的方式进行培肥,能够获得定的经济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壤的改良与培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肥,新垦盐碱地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低成本自制农家肥、耐盐碱水稻品种选择、水稻栽培过程中水分管理与养分管理方法,在耐盐碱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达到土壤培肥的目的并降低培肥成本。

将两份耐盐碱梗稻盐丰47的水稻种子同时在山东青岛同一块盐碱地进行种植实验。选取两块相邻大小一致的田块,大小均为1亩。随后分别在这两块田块中种植耐盐碱梗稻盐丰47水稻品种。

本发明组新垦盐碱地培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自制农家肥

芦苇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打粉,粉末约小麦粒大小即可。

在地面上铺一层秸秆粉,将湿鸡粪或干鸡粪兑水铺在秸秆粉上,均匀撒入0.1%尿素,按每吨秸秆粉撒入15千克过磷酸钙,按每吨秸秆粉撒入2kg腐熟剂,用秸秆粉调节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将堆肥翻到两遍,堆成宽1.5-2米、高1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肥堆,在肥堆上打通气孔若干,盖上塑料布保湿、保温、保肥,塑料布与地面相接,隔1米压一重物,使膜内既通风又避免被大风鼓起。

在夏、秋季节发酵,早晚揭膜通风1-2小时,若天气晴朗可于头天傍晚揭膜,次日早上覆盖。肥堆堆沤3-4天后,堆温可升至60-70℃,堆沤10天后可翻堆1次,堆沤20天即能熟透。

2.耐盐碱水稻品种选择:

北方地区选用耐盐碱梗稻盐丰47(南方地区选用耐盐碱籼稻海稻86)。

3.盐碱地土壤成分检测

取土时在地块中布设蛇形取样点,分别取0-10cm、10-20cm、20-30cm不同土层的土壤,各层土壤分别混合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留样1kg,风干后过筛作为土壤检测样品。ph按照水土比1∶10,使用雷磁phs-3c酸度计测定;全盐采用烘干法,使用万用电炉灼烧并用烘箱105度烘干称重;八大离子采用化学滴定法;sar、esp使用离子计算法。各指标以3次测定的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以根据土壤成分调整栽培管理方法。

4.水稻栽培管理

(1)秧田处理:在非新垦盐碱地上做出育秧池,每亩育秧池内分别施商品有机肥100kg,氮磷钾复合肥18~20kg,。肥料施入后及时耕耙,防止肥料施入不均造成烧种。

(2)种子处理: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用0.05%多菌灵药液浸种12-24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常温水浸种23天,期间每隔一天换水一次,至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将种子播撒至准备好的秧田上,播种完毕后,用塑料薄膜将秧田盖上,大约20~30天去掉薄膜通风。

(3)稻田预处理:对新垦盐碱地除草,杂草中芦苇可以磨粉后用于堆肥。去除石块及其他杂物,并整理出田块中的种植区和排水渠。稻田进行旋耕,旋耕深度约为40厘米,旋耕过程中加入腐熟好的农家肥,亩用量10方,加入能够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的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复合菌剂,亩用量2kg。旱整平,水整平,使地块高差在2厘米之内。在插秧前,灌水泡田、打浆。

(4)移栽:栽培密度为20cm×15cm,每穴插入2-3棵苗。由于新垦盐碱地犁底层未发育好,在耕种第一年采用人工插秧,以后则可以采用机械插秧。

(5)养分管理:盐碱地养分含量高,需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插秧后20~25天左右,秧苗开始返青。每亩准备硝酸钾肥10~12kg,五氧化二磷肥8~12kg,硫酸钾肥9~11kg。其中n肥分两批次施用,分别于水稻出现倒四和稻二叶各施5~6kg硝酸钾肥。

(6)田间管理:秧苗生长时,田间出现杂草,每亩用60%丁草胺0.1~0.2kg加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10~12g,拌入15kg~18kg细土,在第一次施返青肥时一同施入田间,即可除草。水稻在分蘖期,田间水量以浅水为主,使水层高度保持在3-4cm,分蘖后期应进行排水晒田,以避免过度分蘖。抽穗期,田间水层高度应保持在6-7cm,防止发生冷害,破坏水稻籽粒蛋白形成。抽穗后,田间水量应以2天浅水期,2天深水期。浅水期田间水层高度为1-2cm,深水期田间水层高度为5-6cm。

对照组常规种植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整地

大田前茬收获后的次年5月份开始进行翻耕整地。整地结束后,开始制作育秧田和插秧田。在制作育秧田之前,先进行灌水泡田,泡田3-4天后,随后在田中起垄成育秧田,垄高出田块10cm左右,宽1m左右,长度约为8-10m。育秧田和插秧田都保持在水中浸泡状态。

2、播种

将待播种的水稻的种子进行自然晾晒2-3天后,开始浸种。浸种时在水中加入生石灰,浸泡2-3天,直至水稻种子露白后便开始播种。播种完成后,按每条育秧田垄准备16条2m长左右的竹条,从育秧垄的一端开始,每隔1m左右在育秧的边上插入2条交叉的竹条,竹条形成“n”字型。然后在竹条上用双层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薄膜与地接触地方用土压紧。待水稻长至三叶一心的时候,开始移栽插秧。

3、移栽插秧

水稻长3-4个周开始移栽。行、株距在33cm×13cm;每穴保证在苗数3-4株,插足基本茎蘖苗7万-7.5万/hm2。苗数达到预期穗数75%~80%左右的时候,放水搁田,高峰苗控制在22万~24万/hm2。

4、水肥管理

底肥每亩施45%复合肥30kg,碳铵25~30kg。分蘖肥于大田移栽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追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4~5kg。穗肥于7月中旬,拔节复水时,此时叶龄在12~13叶,叶色在倒4叶叶色明显浅于倒3叶时施用,以后的各次穗肥,把握在倒4叶叶色稍浅于倒3叶时施用。看长势追肥,亩追尿素7.5kg、氯化钾7.5~10kg。攻粒肥即第二次穗肥,时间在7月下旬至8月初看苗情,每亩追尿素2.5~3.5kg。

在水源管理上面,在管水上本着浅水插秧,寸水活棵,露泥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的原则。

5、病虫害处理

大田分蘖期重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拔节孕穗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

试验数据调查

每个试验地块,记录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收获后进行拷种数据统计分析。

下面是本发明试验后结果统计情况:

实施例1

(1)增产率(%)=(各处理组亩产量-对照组的亩产量)/对照组的亩产量*100

经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