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菜种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9441发布日期:2019-04-05 21:27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大头菜种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头菜的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头菜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大头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原产中国,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大头菜是芥菜的变种,常用于腌制咸酸菜,其根茎更是重庆榨菜主要原料。

大头菜在我国的种植领域很广,但现有的大头菜种植方法较为原始,没有一种增加根茎生长的种植方法,导致最终的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头菜种植工艺,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头菜种植工艺产量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大头菜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选地:选择耕作层深、排水良好的土壤,将地整地做高15-20cm高、20-30cm宽的垄,相邻垄之间的间隔为15-40cm;并掺入基肥,每亩地所掺入基肥包括:尿素120-200kg、三元复合肥20-25kg、氯化钾4-6kg;

b、育苗:在垄的顶端挖掘深3-4cm的育苗穴,育苗穴之间的间隔为10-15cm,每个育苗穴中播种10-12粒大头菜种子;育苗期间十天施加一次腐熟稀人粪尿,施肥厚度4-6cm;

c、起苗:20d-25d后,幼苗成熟,使用起苗装置将幼苗起出,在苗的根系处留少量泥土;

d、移栽:将移栽地掺入肥料,每亩移栽地中掺入肥料包括:草木灰20-60kg、氯化钾30-50kg、过磷酸钙30-35kg、三元复合肥35-40kg;将地整地做高20-25cm高、20-30cm宽的垄,相邻垄之间的间隔为16-30cm;将垄上挖掘出间距为7-9cm的种植穴,再将幼苗的根直置于种植穴中,将幼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然后覆土压实;

e、管理:栽植后10-15d,追施腐熟稀人粪尿750-1000kg,此后每10d后追施一次,每亩追施的肥料包括:尿素80-125kg、氮磷钾复合肥75-150kg,配施腐熟人粪尿。

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利用起苗装置将幼苗起出的同时,在幼苗的根系处留下少部分泥土,以保护幼苗在运输的过程中,根系不受到损伤,以达到提高移栽存活率。

2.本方案中,在移栽的过程中,将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然后稍压实,以便于根的伸长和肥大,使得成熟的大头菜根茎更加肥大,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3.本方案中,合理使用混合肥料,为大头菜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保障大头菜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b步骤中,在播种前,在育苗穴的底部施加2-3cm后的草木灰。

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草木灰,利用草木灰对育苗穴进行一次杀菌灭虫,防止虫害对种子造成损害,降低了种子的出苗率。

进一步,d步骤中,移栽时,先在种植穴中施加一层2-4cm的细土。

种植穴的底部施加一层细土,在压实泥土时,裸露在外的幼苗与细土接触,细土更为柔软,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幼苗根系的损伤。

进一步,e步骤中,还包括清沟步骤,在管理步骤中清理移栽地相邻垄之间的沟壑,对沟壑进行培土,并保证1~2次。

在生长期间清沟培土1~2次,可以防止大头菜的根部裸露在外,避免根部变绿、粗老,影响大头菜的品质。

进一步,e步骤中,还包括防虫害步骤,每7d-9d在陇上撒一次草木灰。

在管理阶段中,定时撒一次草木灰,在不损害大头菜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杀菌灭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苗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上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万向轮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起苗筒5、支架6、电机7、挡板8、筛板9、齿轮10、凸轮11、集苗箱12、弹簧13、垄14。

实施例中涉及的起苗装置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中垂直于纸面向上的方向为前,垂直于纸面向上的方向为后;起苗装置,包括底端安装有万向轮2的机架1,机架1的下表面的左端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水平向右伸出,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气泵,第一气泵的出气口和进气口通过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气缸3无杆腔连通;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螺栓连接有第二气缸4,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机架1上安装有第二气泵,第二气泵的出气口和进气口通过第二换向阀与第二气缸4无杆腔连通,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上焊接有起苗筒5;起苗筒5的左侧壁上焊接有倒l形的支架6,支架6的底端上滑动连接有挡板8,挡板8的右端为锥形,挡板8的前侧壁上开有螺纹,同时挡板8的前侧壁上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筛板9,同时,挡板8的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使挡板8上表面露出筛板9,筛板9与滑槽的后侧壁之间焊接有复位弹簧13,且筛板9与挡板8上均开有相同尺寸的筛孔。

支架6上还螺栓连接有正反转电机7,正反转电机7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齿轮10和凸轮11,齿轮10与挡板8啮合,凸轮11则与筛板9紧密接触;起苗筒5的右边还设有集苗箱12,集苗挂在机架1下表面右端。

大头菜的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选地:选择耕作层深、排水良好的土壤,将地整地做高17cm高、25cm宽的垄14,相邻垄14之间的间隔为30m;并掺入基肥,每亩地所掺入基肥包括:尿素170kg、三元复合肥23kg、氯化钾5kg;

b、育苗:在垄14的顶端挖掘出深3.5cm的育苗穴,育苗穴之间的间隔为12cm,在育苗穴的底部施加2.5cm厚的草木灰,然后在每个育苗穴中播种11粒大头菜种子;育苗期间十天施加一次腐熟稀人粪尿,施肥厚度5cm;

c、起苗:23d后,幼苗成熟,推动起苗装置,使起苗筒5处于垄14的正上方,当起苗筒5正对一株幼苗时,启动第二气泵,此时的第二换向阀使第二气泵出气口与第二气缸4无杆腔连通,第二气泵对第二气缸4无杆腔进行供气,从而使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向下运动,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带动起苗筒5向下运动,直至起苗筒5插入垄14中,关闭第二气泵,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与起苗筒5同时停止运动,同时支架6上固定的装置也随着起苗筒5向下运动相同的水平高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启动正反转电机7,正反转电机7同时驱动齿轮10和凸轮11顺时针转动,齿轮10顺时针转动时驱动挡板8向右运动,挡板8的右端插入垄14中,将幼苗和部分泥土封闭在起苗筒5中。

挡板8向右运动的同时带动筛板9向右运动,并与幼苗和泥土接触;筛板9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凸轮11持续做顺时针转动,当凸轮11的长端与筛板9接触时,凸轮11推动筛板9后滑动,筛板9挤压弹簧13并使之变形;当凸轮11的长端不与筛板9接触时,筛板9停止挤压弹簧13,弹簧13开始回复形变并推动筛板9向前运动,使筛板9保持与凸轮11的紧密接触;凸轮11的长端与筛板9的间断性接触,使得筛板9来回晃动,从而使幼苗根系上大部分泥土与幼苗脱离,且泥土通过筛板9和挡板8上的通孔掉落下来脱离苗筒。

关闭正反转电机7,正反转电机7停止转动,打开第二换向阀,使第二气缸4的进气口与第二气缸4无杆腔连通,启动第二气泵,第二气泵对第二气缸4无杆腔吸气,从而使第二气缸4活塞杆向上运动,第二气缸4活塞杆带动起苗筒5一同向上运动,直至起苗筒5第二气缸4活塞杆运动至初始位置,关闭第二气缸4。

启动第一气泵,此时的第一换向阀使第一气泵出气口与第一气缸3无杆腔连通,第一气泵对第一气缸3无杆腔进行供气,从而使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向右运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气缸4向右运动,第二气缸4带动起苗筒5向右运动,当起苗筒5运动至集苗箱12正上方时,关闭第一气泵。

再次启动正反转电机7,此时的正反转电机7驱动凸轮11和齿轮10逆时针转动,齿轮10驱动挡板8向左运动,同时筛板9也随着挡板8向左运动,从而停止对起苗筒5的封闭,起苗筒5中的幼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集苗箱12中收集,然后关闭正反转电机7。

打开第一换向阀,使第一气缸3的进气口与第一气缸3无杆腔连通,启动第一气泵,第一气泵对第一气缸3无杆腔吸气,从而使第一气缸3活塞杆向左运动,第一气缸3活塞杆带动第二气缸4向左运动,第二气缸4带动起苗筒5一同向左运动,直至起苗筒5和第一气缸3活塞杆运动至初始位置,关闭第一气缸3。

使用起苗装置,在起出幼苗的同时在幼苗的根系处留少量泥土;

d、移栽:将移栽地掺入肥料,每亩移栽地中掺入肥料包括:草木灰40kg、氯化钾40kg、过磷酸钙32kg、三元复合肥37kg;将地整地做高22cm高、25cm宽的垄14,相邻垄14之间的间隔为25cm;将垄14上挖掘出间距为8cm的种植穴,在种植穴中施加一层3cm的细土,再将幼苗的根直置于种植穴中,将幼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然后覆土压实;

e、管理:栽植后12d,追施腐熟稀人粪尿800kg,此后每10d后追施一次,每亩追施的肥料包括:尿素1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kg,配施腐熟人粪尿;同时,每8d在陇上撒一次草木灰;在管理过程中,清理移栽地相邻垄14之间的沟壑,对沟壑进行培土1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