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笼式连续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481发布日期:2018-10-02 17: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笼式连续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现有杀灭老鼠常采用的方法有药物法及非药物法两种。其中药物法可能造成人、畜、家禽等的意外伤害,而且老鼠也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杀灭效果不是很好;而目前的一些非药物方法,如电击、夹具等,易因鼠尸、逃脱等情况使鼠产生警觉而影响捕鼠效果,同样也易产生对人、畜的产生意外伤害。现有技术还有一些采用翻板的捕鼠器具,但是结构都比较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连续捕鼠的笼式连续捕鼠器,其不会对人、畜的产生意外伤害,而且捕鼠效率高、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笼式连续捕鼠器,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捕鼠层和第一储鼠层,所述捕鼠层的侧端设有进鼠口,所述进鼠口中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单向门,捕鼠层的前端设有第一中门,捕鼠层内设有位于第一中门后方的第一饵料台;

所述第一储鼠层与捕鼠层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二单向门,第一储鼠层的前端设有第二中门,第一储鼠层内设有位于第二中门后方的第二饵料台,第一储鼠层的侧端设有出鼠口。

通过设置捕鼠层和第一储鼠层,使用者在进行捕鼠时,首先打开第一中门和第二中门,再分别将饵料放至第一饵料台和第二饵料台上,待饵料放至完毕后,关闭第一中门和第二中门即可。

当老鼠循着饵料的香味,从捕鼠层的进鼠口进入到捕鼠层时,由于进鼠口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单向门,单向门仅可从老鼠进入的方向朝着笼体方向向上翻转,此时老鼠无法从捕鼠层中出来,部分老鼠会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进入到第一储鼠层,实现连续捕鼠,当老鼠汇集到一定数量时,使用者通过打开出鼠门,将捕鼠层中和老鼠和第一储鼠层中的老鼠进行集中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鼠层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储鼠层,第二储鼠层与捕鼠层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三单向门,第二储鼠层的前端设有第三中门,第二储鼠层内设有位于第三中门后方的第三饵料台,第二储鼠层与第一储鼠层之间设有汇鼠口,所述汇鼠口上设有滑动汇鼠门。

使用者通过打开第三中门,可以将饵料放至第三饵料台上,同时,捕鼠层中的老鼠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通道进入到第二储鼠层中,设置的第三单向门可以防止第二储鼠层中的老鼠从第二连接通道内返回至第一储鼠层时,当第二储鼠层中的老鼠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打开滑动汇鼠门,老鼠通过汇鼠口掉入至第一储鼠层中,这里的汇鼠指的是使老鼠汇集在一起;同时,第一储鼠层和第二储鼠层还用于防止老鼠因饥饿和恐惧而打架,转移老鼠的注意力,使老鼠处于放松状态,尽量减少给后来的老鼠留下警惕的信号,从而实现更多的连续捕鼠。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饵料台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一台罩,所述第一中门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用于插入到第一台罩中并防止第一台罩转动,所述第二饵料台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二台罩,所述第二中门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用于插入到第二台罩中并防止第二台罩转动。

由于第一台罩和第二台罩均呈网状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对应插入到第一台罩和第二台罩的网孔中,防止第一台罩和第二台罩转动,老鼠仅可以吃到第一饵料台或者第二饵料台上的部分饵料,既防止老鼠因为饥饿打架,又避免了先来的老鼠吃光饵料,导致后来的老鼠因为缺少饵料而不愿进入到笼体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饵料台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三台罩,所述第三中门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三插销,所述第三插销用于插入到第三台罩中并防止第三台罩转动。

由于第三台罩呈网状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第三插销插入到第三台罩的网孔中,防止第三台罩转动,老鼠仅可以吃到第三饵料台上的部分饵料,既防止老鼠因为饥饿打架,又避免了饵料乱洒导致笼体难以收拾。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捕鼠层的下端可拆卸的设有卫生底盘。

设置的卫生底盘用于收集老鼠的粪便和残余的饵料,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捕鼠层的下端设有左右对称的插槽,所述卫生底盘的左右两端插入至所述插槽内。

使用者通过将卫生底盘插入到插槽中,即可实现卫生底盘的安装,当需要对卫生底盘进行清洁时,使用者可以将卫生底盘从插槽中抽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鼠层的上端设有提手。

设置的提手方便使用者移动笼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第二单向门。

设置的第二单向门可以防止第一储鼠层中的老鼠回到捕鼠层中,避免捕鼠层中的老鼠过多。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第三单向门。

设置的第三单向门可以防止第二储鼠层中的老鼠回到捕鼠层中,避免捕鼠层中的老鼠过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老鼠喜欢钻洞的特性,可以连续捕鼠,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效率高,操作简单,并且不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第一插销锁住第一台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储鼠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捕鼠层;100表示进鼠口;110表示第一单向门;120表示第一中门;130表示第一饵料台;140表示第一台罩;150表示第一插销;2表示第一储鼠层;200表示第一连接通道;210表示第二单向门;220表示第二中门;230表示第二饵料台;240表示出鼠口;250表示出鼠门;260表示第二台罩;270表示第二插销;3表示第二储鼠层;300表示第二连接通道;310表示第三单向门;320表示第三中门;330表示第三饵料台;340表示汇鼠口;350表示滑动汇鼠门;360表示第三台罩;370表示第三插销;4表示卫生底盘;5表示提手;6表示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笼式连续捕鼠器,包括笼体6,所述笼体6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捕鼠层1和第一储鼠层2,所述捕鼠层1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带网罩的进鼠口100,单个所述进鼠口100中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单向门110,捕鼠层1的前端设有第一中门120,捕鼠层1内设有位于第一中门120后方的第一饵料台130;

所述第一储鼠层2与捕鼠层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通道200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200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二单向门210,第一储鼠层2的前端设有第二中门220,第一储鼠层2内设有位于第二中门220后方的第二饵料台230,第一储鼠层2的侧端设有出鼠口240。

通过设置捕鼠层1和第一储鼠层2,使用者在进行捕鼠时,首先打开第一中门120和第二中门220,再分别将饵料放至第一饵料台130和第二饵料台230上,待饵料放至完毕后,关闭第一中门120和第二中门220即可。

当老鼠循着饵料的香味,从捕鼠层1的进鼠口100进入到捕鼠层1时,由于进鼠口100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单向门110,单向门仅可从老鼠进入的方向朝着笼体6方向向上翻转,此时老鼠无法从捕鼠层1中出来,部分老鼠会通过第一连接通道200进入到第一储鼠层2,实现连续捕鼠,当老鼠汇集到一定数量时,使用者通过打开出鼠门250,将捕鼠层1中和老鼠和第一储鼠层2中的老鼠进行集中处理。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述第一储鼠层2的上方设有一个第二储鼠层3,第二储鼠层3与捕鼠层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通道300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300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三单向门310,第二储鼠层3的前端设有第三中门320,第二储鼠层3内设有位于第三中门320后方的第三饵料台330,第二储鼠层3与第一储鼠层2之间设有汇鼠口340,所述汇鼠口340上设有滑动汇鼠门350;同时,第一储鼠层2和第二储鼠层3还用于防止老鼠因饥饿和恐惧而打架,转移老鼠的注意力,使老鼠处于放松状态,尽量减少给后来的老鼠留下警惕的信号,从而实现更多的连续捕鼠。

使用者通过打开第三中门320,可以将饵料放至第三饵料台330上,同时,捕鼠层1中的老鼠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通道300进入到第二储鼠层3中,设置的第三单向门310可以防止第二储鼠层3中的老鼠从第二连接通道300内返回至第一储鼠层2时,当第二储鼠层3中的老鼠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打开滑动汇鼠门350,老鼠通过汇鼠口340掉入至第一储鼠层2中,这里的汇鼠指的是使老鼠汇集在一起。

如图1并结合图3和图4,所述第一饵料台130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一台罩140,所述第一中门120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一插销150,所述第一插销150用于插入到第一台罩140中并防止第一台罩140转动,所述第二饵料台230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二台罩260,所述第二中门220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二插销270,所述第二插销270用于插入到第二台罩260中并防止第二台罩260转动。

由于第一台罩140和第二台罩260均呈网状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第一插销150和第二插销270对应插入到第一台罩140和第二台罩260的网孔中,防止第一台罩140和第二台罩260转动,老鼠仅可以吃到第一饵料台130或者第二饵料台230上的部分饵料,既防止老鼠因为饥饿打架,又避免了先来的老鼠吃光饵料,导致后来的老鼠因为缺少饵料而不愿进入到笼体中。

如图1并结合图3和图4,所述第三饵料台330上可转动的设有网状的第三台罩360,所述第三中门320的下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呈U形的第三插销370,所述第三插销370用于插入到第三台罩360中并防止第三台罩360转动。

由于第三台罩360呈网状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第三插销370插入到第三台罩360的网孔中,防止第三台罩360转动,老鼠仅可以吃到第三饵料台330上的部分饵料,既防止老鼠因为饥饿打架,又避免了饵料乱洒导致笼体6难以收拾。

如图1,所述捕鼠层1的下端可拆卸的设有卫生底盘4。

设置的卫生底盘4用于收集老鼠的粪便和残余的饵料,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如图1,所述捕鼠层1的下端设有左右对称的插槽,所述卫生底盘4的左右两端插入至所述插槽内。

使用者通过将卫生底盘4插入到插槽中,即可实现卫生底盘4的安装,当需要对卫生底盘4进行清洁时,使用者可以将卫生底盘4从插槽中抽出。

如图1,所述第二储鼠层3的上端设有提手5。

设置的提手5方便使用者移动笼体6。

如图1,第一连接通道2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第二单向门210。

设置的第二单向门210可以防止第一储鼠层2中的老鼠回到捕鼠层1中,避免捕鼠层1中的老鼠过多。

如图1,所述第二连接通道3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第三单向门310。

设置的第三单向门310可以防止第二储鼠层3中的老鼠回到捕鼠层1中,避免捕鼠层1中的老鼠过多。

实施例二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可以在第二储鼠层3上加装新的第二储鼠层3,这里的第二储鼠层3之间通过汇鼠口340连通,并且,每个第二储鼠层3与捕鼠层1之间均设有第二捕鼠通道3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