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477发布日期:2018-10-02 17:5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易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老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是有害的小型兽类,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老鼠种类达1000多种,我国就有100多种。在城乡居民区、郊外农田、山地森林、江湖沿岸以及荒漠草原等处均有其踪迹。

老鼠通过各种活动,对各行业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并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陆江宁,许贵新.浅谈养殖场和饲料厂的鼠害控制[J].养殖与饲料,2007(10):15-17)。老鼠的危害如下:

(1)传播疾病。老鼠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携带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例如鼠疫、口蹄疫、伪狂犬病毒、弓形虫、乙脑病毒等)而引起疫病的流行。

(2)浪费粮食,污染食物。老鼠的食量很大,1只老鼠的平均体重约250g,每天的采食量约为它体重的十分之一,即25g,每只老鼠1年损害粮食约9kg。除直接取食外,因鼠粪、鼠尿等造成食物的污染是其直接取食量的3倍,如:鼠粪混入食品、饲料等。

(3)破坏建筑物,咬坏门窗等建筑材料,咬破电线或电缆等引起火灾。

(4)破坏环境和形象。如办公室、宿舍、餐厅等地老鼠出没会产生不良影响。

(5)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老鼠在养殖场出没,会咬死、咬伤幼龄动物,引起动物应激,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为了有效地消灭老鼠,人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捕鼠方法,如老鼠夹,老鼠笼,粘鼠板,粘鼠胶,电猫,电子捕鼠器等。

其中,生物灭鼠有一定的局限性。生物灭鼠地域局限性较大,一般只适用于远离城市的农村、郊区等。

化学药物灭鼠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利用药物来毒死老鼠,虽然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好,但是安全性不高,会威胁到人和家畜的安全;且由于老鼠中毒死亡的地点和时间难以控制,很难及时有效地处理死鼠的尸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器具灭鼠装置中以电磁元件为捕鼠原理的装置,电路容易被破坏,成本较高,且存在效率不高,取鼠不便等问题。另外,也可能伤害其它有益的甚至国家保护动物。

捕鼠夹容易误伤儿童和家养的宠物。另外,捕鼠夹一次只能捕捉一只老鼠,而且捕捉过程中会夹伤或夹死老鼠,若不及时处理,老鼠会死亡发臭,引来苍蝇或蚂蚁等,传染疾病。

综上所述,目前的捕鼠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便于老鼠的捕捉,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有效的捕鼠装置来解决捕鼠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结构小巧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简易捕鼠装置。

一种简易捕鼠装置,包括捕鼠桶,捕鼠桶上端水平固定有翻转轴,诱鼠棒通过翻转轴和捕鼠桶铰接,诱鼠棒可绕翻转轴在捕鼠桶上方的开口区翻转;诱鼠棒后端重量大于前端重量,诱鼠棒后端支撑在捕鼠桶壁面边缘上,诱鼠棒前端固定有诱饵;捕鼠桶与诱鼠棒后端接触的一侧设有引鼠板,用以老鼠攀爬。

所述翻转轴为铁丝。

所述引鼠板的斜面上加工有防滑纹。

所述诱鼠棒和引鼠板为木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捕鼠装置,捕鼠桶固定有翻转轴,诱鼠棒通过翻转轴和捕鼠桶铰接,诱鼠棒可绕翻转轴在捕鼠桶上方的开口区翻转;诱鼠棒后端重量大于前端重量,诱鼠棒后端支撑在捕鼠桶壁面边缘上,诱鼠棒前端固定有诱饵;捕鼠桶与诱鼠棒后端接触的一侧设有引鼠板,用以老鼠攀爬。老鼠在诱饵的诱惑下,沿着引鼠板爬向诱鼠棒后端,之后继续爬向诱鼠棒前端,当诱鼠棒前端的重力大于后端时,诱鼠棒顺时针翻转,老鼠滑落至捕鼠桶内;当老鼠离开诱鼠棒前端瞬间,此时诱鼠棒前端的重力小于后端,因此诱鼠棒逆时针转动,直至诱鼠棒后端与捕鼠桶壁面边缘接触,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捕鼠做好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方便,可以对老鼠连续抓捕,同时不会损伤老鼠,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鼠棒处于翻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捕鼠桶,2-诱鼠棒,3-翻转轴,4-诱饵,5-引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简易捕鼠装置,包括捕鼠桶1,捕鼠桶1上端水平固定有翻转轴3,诱鼠棒2通过翻转轴3和捕鼠桶1铰接,诱鼠棒2可绕翻转轴3在捕鼠桶1上方的开口区翻转;诱鼠棒2后端重量大于前端重量,诱鼠棒2后端支撑在捕鼠桶1壁面边缘上,诱鼠棒2前端固定有诱饵4;捕鼠桶1与诱鼠棒2后端接触的一侧设有引鼠板5,用以老鼠攀爬。

所述翻转轴3为铁丝。

所述引鼠板5的斜面上加工有防滑纹。

所述诱鼠棒2和引鼠板5为木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将捕鼠装置放置到老鼠洞口或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引鼠板5底端靠近老鼠洞口或老鼠经常出没的路线上,老鼠在诱饵4的诱惑下,沿着引鼠板5爬向诱鼠棒2后端,之后继续爬向诱鼠棒2前端,当诱鼠棒2前端的重力大于后端时,诱鼠棒2顺时针翻转,老鼠滑落至捕鼠桶1内;当老鼠离开诱鼠棒2前端瞬间,此时诱鼠棒2前端的重力小于后端,因此诱鼠棒2逆时针转动,直至诱鼠棒2后端与捕鼠桶1壁面边缘接触,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捕鼠做好准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