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304发布日期:2018-11-09 20:1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的地上部器官与根部器官的关系非常密切,根系是与土壤紧密接触的器官,在为地上部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同时,也会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通过信号的形式,把信息传递到地上部,以诱导植物地上部器官新陈代谢系统改变,产生抗性。因此,对根系在逆境条件下信号转导及新陈代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整体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反应机理。然而植物的信号转导和新陈代谢系统非常复杂,且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变化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难以准确检测,再加上同一品种植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传统的实验技术很难专一确定植物在土壤逆境下相关信号的种类、表达顺序、产生部位及相关新陈代谢过程。目前国内实验室关于植物培养多是采用单一的营养液培养或盆栽基质培养,体积相对较小。另外,单一基质培养过程中在收集根系时易引进根系损伤;单一营养液培养又因缺少固体基质对养分离子的交换吸附作用而与植物真实栽培环境不一致,两者均影响试验效果。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技术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国内用于海棠、红枫等木本植物研究的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极少。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使得海棠、红枫等木本植物的培养环境更加稳定,养分吸收环境易于控制,更能反映根系真实生长状况,消除植物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保证试验过程中不会损伤根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目的在于:实现海棠、红枫等木本植物栽培环境更加稳定,养分吸收易于控制,更能反映根系真实生长状况,消除植物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防止根系受到损伤,解决现有植物培养装置无法稳定、真实反应土壤特性及土壤环境变化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基质培养桶,下层为营养液培养桶,所述基质培养桶底部为网格结构,网格结构上面铺放一层薄膜,所述基质培养桶顶边设有外沿一;所述营养液培养桶的顶边设有通孔,用以通入增氧泵,所述营养液培养桶外部上侧设有外沿二。

优选地,所述基质培养桶为圆形桶状结构,内直径380mm,壁厚2mm,外沿宽20mm。

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培养桶高300mm。

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培养桶底部网格结构厚为2mm,直径为340mm,每个网格为正方形,边长5mm。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结构与基质培养桶桶壁之间保留一缓冲带,缓冲带宽20mm。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培养桶为圆形桶状结构,高300mm,内直径380mm;外沿二宽20mm,距离营养液培养桶顶边10mm;所述培养桶壁厚2mm,底部封闭。

优选地,所述基质培养桶和营养液培养桶均为不透明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薄膜为聚四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直径为380mm,厚度为0.5mm。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半圆孔,直径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安装,使用方便,极具有推广价值;栽培中采用基质固定植物,防止木本植物倒伏,无需另设支架,采用不透明材料和增氧泵极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光照和缺氧对幼苗根系的影响,保证试验效果;采用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在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的同时,使其生长环境易于调控,不易损伤根系,能真实反映植物根系与土壤环境变化的关系,特别适用于以木本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的栽培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质培养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质培养桶底部网格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营养液培养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质培养桶外沿,2 、基质培养桶,3、网格,4、基质培养桶底部缓冲带,5、增氧泵通孔,6、营养液培养桶外沿,7、营养液培养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基质-营养液联合培养装置,包括基质培养桶2和营养液培养桶7。基质培养桶2为圆形箱体,高300mm,内径380mm,壁厚2mm,基质培养桶外沿1宽20mm。基质培养桶底部为网格3,网格3厚为2mm,网格区域与基质培养桶桶壁之间保留一缓冲带4,缓冲带宽20mm,网格区域直径为340mm,每个网格为正方形,边长5mm。每次幼苗培养时,基质培养桶底部网格3上铺放一层聚四氟乙烯膜,使根系可以穿过膜,进入营养液培养桶7,但水分和养分离子不能通过。营养液培养桶7为圆形桶状结构,高300mm,内直径380mm,营养液培养桶外沿6宽20mm,距离营养液培养桶顶边10mm,培养桶壁厚2mm,底部封闭。营养液培养桶7顶边带一增氧泵通孔5,直径为20mm,用以通入增氧泵,为营养液中提供氧气。

具体使用方式:

将海棠两年生幼苗进行基质-营养液联合栽培,将基质培养桶2和营养液培养桶7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后,在基质培养桶底部网格3上铺放一层聚四氟乙烯膜,使根系可以穿过膜进入营养液培养桶7,但水分和养分离子不能通过。按试验要求配比栽培基质,将基质加入到基质培养桶2中,将海棠幼苗定植于基质培养桶2中,使幼苗根系平均分散,压实基质,基质顶面距离基质培养桶上沿5-10cm。根据试验要求配好营养液,加入营养液培养桶7中,至营养液培养桶外沿6位置,在增氧泵通过孔中放入增氧泵,24小时充氧。将基质培养桶2置于营养液培养桶7上,进行幼苗培养。培养两周后,幼苗恢复生长,开始试验处理,收取根系时,将根系沿基质培养桶2底部剪下,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后,进行检测。将基质培养桶2中的根系采用流水法,除去根系周围的基质,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后,进行检测。试验结束后,清洗基质培养桶2和营养液培养桶7。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