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461发布日期:2018-11-09 20:1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管道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具有外形美观、装饰性强、空间利用度高、可移动装配性强等特点,适宜种植垂吊型蔬菜。其易于自动化控制和进行立体栽培,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能使种植向空间发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平面上的种植量和收获量,且充分发挥有限地面的生产潜力。要比土培产量高出很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的一种典型栽培模式。

常用的螺旋管道栽培多为基质培、水培,规模化生产时重量过重,对支架负载能力要求较高,螺旋管道栽培的地面承受力接触点比较小,同时营养液用量大,会导致营养液外溅或渗透,造成肥料浪费。而且用于基质栽培螺旋管道在种植过程中,基质装入螺旋管道很不容易,并且在拉秧时清理螺旋管道里面的基质和残根很费工费力;而目前用于水培的螺旋管道栽培设施营养液流量大,对支架负载承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会对营养液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将传统的营养液栽培模式中的营养液微量化,减少整个装置的承重力,减少营养液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包括供液管、回液管、分流装置、营养液罐、供液泵以及废液回收罐,所述供液管为内部中空的竖直管,所述供液管包括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所述供液管第一段管的直径小于第二段管的直径;所述回液管为螺旋形的盘管结构,所述回液管上设有多个定植孔,所述回液管内部设有控水板,所述控水板位于所述定植孔的下方;所述分流装置为内设开口的倒凹字形结构,所述分流装置套设在所述供液管的第一段管上,所述分流装置的内壁与所述供液管的第一段管的外壁贴合,所述分流装置的外壁或底部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回液管连接的多个通孔,所述供液管的第二段管连接入所述营养液罐,所述营养液罐内设有所述供液泵,所述回液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营养液罐和废液回收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水板的高度为所述回液管的内径的1/2~2/3。

优选的,所述回液管的数量为1~3。

优选的,所述回液管的下端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所述营养液罐和废液回收罐连接,所述连接管路上均设有电动阀。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监测培养液容量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插入所述回液管内并位于所述控水板上部的监测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动阀以及供液泵电联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定植孔内卡接有定植杯,所述定植杯内设有用于固定植株的海绵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供液管的上端以及回液管的上端通过分流装置进行分流,以及在回液管内设置控水板,将传统的螺旋管道营养液灌溉的水培改良为微灌,减轻了整个装置的承重,避免了营养液的外流和外渗,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设有营养液罐和监测装置,当监测装置监测到回液管中营养液量不足时,供液泵增大供液流量,实现供液的自动化以及持续供液,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的回液管分别与营养液罐和废液回收罐连接,回液管回流的营养液能满足使用标准时,营业液流入营养液罐,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当营养液成分达不到使用标准时流入废液回收罐并根据监测结果重新配置或用作它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如图1所示,一种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包括供液管1、回液管2、分流装置5、营养液罐3、供液泵31以及废液回收罐4,供液管1为内部中空的竖直管,供液管1包括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供液管第一段管的直径小于第二段管的直径,第一段管位于第二段管的上部,回液管2为螺旋形的盘管结构,回液管内的营养液自上而下流下,回液管2上设有多个定植孔21,相邻定植孔2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回液管2内部设有控水板22,控水板22位于定植孔的下方,优选的,控水板2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定植孔最低孔沿的下方,控水板22的高度为回液管2的内径的1/2~2/3,用于控制营养液的量,能够正好淹没植株根系,提供营养物质,又不会造成浪费;植株通过海绵条和定植杯固定在定植孔内后,通过控水板存留的营养液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

分流装置5为内设开口的倒凹字形结构,分流装置5套设在供液管1的第一段管上,分流装置1的内壁与供液管1的第一段管的外壁贴合,防止上流的营养液外漏,优选的,在分流装置的内壁和供液管1第一段管的外壁之间设置一密封件,分流装置5的外壁或底部沿周向设有与回液管2连接的多个通孔,供液泵31提供的营养液到达供液管1第一段管的上端后流入到分流装置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再通过分流装置5外壁或底部的通孔流入到回液管2中。

供液管1的第二段管连接入营养液罐3,营养液罐3内设有供液泵31,供液泵31为整个装置供液,回液管2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营养液罐3和废液回收罐4连接,连接管路上均设有电动阀。微灌水培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培养液容量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插入回液管2内并位于控水板22上部的监测笔61以及控制器62,控制器62 分别与电动阀以及供液泵31电联接。当监测笔监测到回液管2营养液量不足时,控制器62 可通过控制供液泵供液的流量,满足植株吸收营养需要,实现持续供液。当监测笔61监测到回液管2回流的营养液能满足使用标准时,与营养液罐3连通的连接管路的电动阀打开,与废液回收罐4连通的连接管路上的电动阀关闭,营业液流入营养液罐,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当监测笔62监测到营养液成分达不到使用标准时,与废液回收罐4连通的连接管路的电动阀打开,与营养液罐3连通的连接管路上的电动阀关闭,回流的营养液流入废液回收罐进行回收,回收的废液可根据监测结果重新配置或用作它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当监测到营养液异常时进行报警。

优选地,回液管2的数量为1~3。

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1为直径25mm的PE管,回液管2为两个PVC管,整个装置的重量较轻。相邻定植孔21之间的距离为20cm,定植孔21的直径为2cm,每个PVC回液管2 上设有30个定植孔21,分流装置5分别连接供液管1和回液管2,供液泵31提供的营养液到达供液管1第一段管的上端后流入到分流装置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再通过分流装置5外壁或底部的通孔流入到回液管2中,营养液在重力作用下从上而下流下,回流管2内部的控水板22通过对水流的拦截实现营养液的保留,植物的根系接触营养液,吸取所需的营养物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道微灌水培装置,在回液管内设置控水板,将传统的螺旋管道营养液灌溉的水培改良为微灌,减轻了整个装置的承重,减少了营养液的外流和外渗,减少营养液的浪费;设有营养液罐和监测装置,当监测装置监测到回液管中营养液量不足时,供液泵增大供液流量,实现供液的自动化以及持续供液,省时省力;回液管分别与营养液罐和废液回收罐连接,回液管回流的营养液能满足使用标准时,营业液流入营养液罐,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当营养液成分达不到使用标准时流入废液回收罐并根据监测结果重新配置或用作它用,减少营养液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