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罐及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994发布日期:2018-12-28 18:5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罐及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罐及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是在室内车间建设养殖池和水处理设施,占地较大,造价较高,无法满足水产养殖业的推广和普及,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号201721244737.3)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装置,该水产养殖装置占地面积小、可在室外建造、造价较低、建造周期短、可整体搬迁、现场模块化组合,但该专利的水产养殖装置仍存在如下问题:

(1)第一回水管贯穿集污盖板并向上延伸,由于设置有第一回水管,撒网捞鱼时,渔网可能会缠绕在第一回水管上,因此存在不便于撒网捞鱼的问题;(2)装置本体为球形结构,球形结构的装置本体不便加工,且造价较高。

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罐及养殖系统,其中一种养殖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殖装置不便于撒网捞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养殖罐,包括排水管和若干排水孔,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罐罐壁上或埋设于罐壁内,当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罐外壁或埋设于罐壁内时,排水孔设于养殖罐罐壁上并与排水管连通,当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罐内壁时,排水孔设于排水管管壁上,养殖罐使用时,高于水面的排水孔用于排出水面上的泡沫和油腻,泡沫和油腻通过排水孔进入排水管并排走,低于水面的排水孔用于回水,由于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罐罐壁上或埋设于罐壁内,渔网不会缠绕在排水管上,因此不会妨碍撒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撒网捞鱼的问题。

进一步,所有排水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排水管的截面积,可以使得水面上的泡面和油腻排出时更加顺畅。

进一步,养殖罐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养殖罐加工时先加工侧壁,然后加上顶壁和底壁即可,加工方便,因此成本较低。

进一步,养殖罐罐壁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保温层和内单层,保温层和内单层可起到双层保温隔热的效果,可避免热量散失,保持水体温度恒定,满足水产品生长时对温度的需求。

进一步,养殖罐顶部设有密封盖板、投饵孔和防水灯,密封盖板上设有通气孔和采光窗,密封盖板可以使养殖罐处于封闭状态,通气孔可以使得养殖罐内气压平衡,使得气压罐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状态,采光窗用于白天采光,一方面为养殖户提供视觉光线观察养殖装置内部情况,另一方面为喜光的水产品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照环境,投饵孔用于向养殖罐内投放饵料,防水灯一方面为养殖户提供视觉光线观察养殖装置内部情况,另一方面为喜光的水产品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照环境。

进一步,养殖罐底部设有集污器,集污器顶部盖设有集污盖板,集污盖板的边缘与集污器的上沿之间设有环形缝隙,环形缝隙的尺寸需保证能够拦截水产品,即保证水产品不会排走,集污器底部连接有排污管,养殖过程中水产品产生的粪便和鱼饵残渣,通过环形缝隙进入集污器内,并通过排污管排出,粪便和鱼饵残渣从排污管排出时,环形缝隙上方的水体产生旋涡,一方面旋涡有利于集污,另一方面环形缝隙处强大的吸力增强了吸污能力。

进一步,养殖罐内壁上设有供水管,供水管管壁同一侧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出水孔,供水管用于向养殖罐内提供清洁的水,由于所有出水孔设置于供水管的同一侧,因此清洁的水朝同一个方向喷出,可以推动养殖罐内水体旋转,适应绝大多数水产品喜欢在活水中生长的习性。

进一步,养殖罐罐壁上设有收鱼孔和观察窗,收鱼口外设有挡鱼板,收鱼时,打开挡鱼板,通过放水从收鱼口收获养殖的水产品,避免了采用捕鱼网捕捞对水产品的直接伤害,观察窗方便养殖户观察水产品生长健康状况,以及供氧、供水、喂食及排污等情况。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殖系统,还包括水处理罐和投饵机,水处理罐进口通过循环泵与排水管和排污管的出口连接,水处理罐出口与供水管入口连接,投饵机与投饵孔连接,使用时,循环泵通过排水管和排污管将养殖罐内废水抽出,水处理罐将废水转换成清洁水,并通过供水管实现清洁水的提供,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紫外线杀菌装置、控温机和增氧器,水处理罐出口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和控温机与供水管入口连接,对水处理罐输出的清洁水进行杀菌和温度控制,使得清洁水的清洁度和温度达到水产养殖的要求,增氧器与供水管入口连接,通过增氧器增氧能够使供水管内清洁水的溶氧率达90%,一方面,增氧效率高,氧气在进入养殖罐内前已在清洁水中充分扩散均匀,大大缩短了其在养殖罐内扩散的时间,保证水产品能够及时获得充足氧气,再一方面,节省了一套专门的氧气管路,降低养殖成本,再一方面,结合供水管上设置的出水孔,清洁水朝同一个方向喷出,可以推动养殖罐内水体旋转,使得喷出的清洁水中的氧气迅速溶入养殖水体中,使水体各层中的氧气分布均匀且浓度快速提升,给水产品带来充足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排水管设置在养殖罐罐壁上或埋设于罐壁内,渔网不会缠绕在排水管上,因此不会妨碍撒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撒网捞鱼的问题,养殖罐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养殖罐加工时先加工侧壁,然后加上顶壁和底壁即可,加工方便,因此成本较低。

(2)循环泵通过排水管和排污管将养殖罐内废水抽出,水处理罐将废水转换成清洁水,并通过供水管实现清洁水的提供,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3)水处理罐出口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和控温机与供水管入口连接,对水处理罐输出的清洁水进行杀菌和温度控制,使得清洁水的清洁度和温度达到水产养殖的要求,增氧器与供水管入口连接,通过增氧器增氧能够使供水管内清洁水的溶氧率达90%。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养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2-排水孔,3-养殖罐,4-密封盖板,5-投饵孔,6-防水灯,7-通气孔,8-采光窗,9-集污器,10-集污盖板,11-排污管,12-供水管,13-出水孔,14-收鱼孔,15-观察窗,16-挡鱼板,17-水处理罐,18-投饵机,19-循环泵,20-紫外线杀菌装置,21-控温机,22-增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养殖罐3,包括排水管1和若干排水孔2,排水管1设置在养殖罐3罐壁上或埋设于罐壁内,当排水管1设置在养殖罐3外壁或埋设于罐壁内时,排水孔2设于养殖罐3罐壁上并与排水管1连通,当排水管1设置在养殖罐3内壁时,排水孔2设于排水管1管壁上,本实施例中,排水管1埋设于罐壁内,排水孔2设于养殖罐3罐壁上并与排水管1连通,养殖罐3使用时,高于水面的排水孔2用于排出水面上的泡沫和油腻,泡沫和油腻通过排水孔2进入排水管1并排走,低于水面的排水孔2用于回水,由于排水管1靠近养殖罐3罐壁设置或埋设于罐壁内,渔网不会缠绕在排水管1上,因此不会妨碍撒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撒网捞鱼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有排水孔2的面积总和大于排水管1的截面积,可以使得水面上的泡面和油腻排出时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优选的,养殖罐3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养殖罐3加工时先加工侧壁,然后加上顶壁和底壁即可,加工方便,因此成本较低;养殖罐3罐壁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保温层和内单层,保温层和内单层可起到双层保温隔热的效果,可避免热量散失,保持水体温度恒定,满足水产品生长时对温度的需求。

本实施例优选的,养殖罐3顶部设有密封盖板4、投饵孔5和防水灯6,密封盖板4上设有通气孔7和采光窗,更有选的,密封盖板4为可开启的人孔盖板,密封盖板4可以使养殖罐3处于封闭状态,通气孔7可以使得养殖罐3内气压平衡,使得气压罐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状态,采光窗用于白天采光,一方面为养殖户提供视觉光线观察养殖装置内部情况,另一方面为喜光的水产品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照环境,投饵孔5用于向养殖罐3内投放饵料,防水灯6一方面为养殖户提供视觉光线观察养殖装置内部情况,另一方面为喜光的水产品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照环境。

本实施例优选的,养殖罐3底部设有集污器9,集污器9顶部盖设有集污盖板10,集污盖板10的边缘与集污器9的上沿之间设有环形缝隙,环形缝隙的尺寸需保证能够拦截水产品,即保证水产品不会排走,集污器9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养殖过程中水产品产生的粪便和鱼饵残渣,通过环形缝隙进入集污器9内,并通过排污管11排出,粪便和鱼饵残渣从排污管11排出时,环形缝隙上方的水体产生旋涡,一方面旋涡有利于集污,另一方面环形缝隙处强大的吸力增强了吸污能力。

本实施例优选的,养殖罐3内壁上设有供水管12,供水管12管壁同一侧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出水孔13,供水管12用于向养殖罐3内提供清洁的水,由于所有出水孔13设置于供水管12的同一侧,因此清洁的水朝同一个方向喷出,可以推动养殖罐3内水体旋转,适应绝大多数水产品喜欢在活水中生长的习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养殖罐3罐壁上设有收鱼孔14和观察窗15,收鱼口外设有挡鱼板16,收鱼时,打开挡鱼板16,通过放水从收鱼口收获养殖的水产品,避免了采用捕鱼网捕捞对水产品的直接伤害,观察窗15方便养殖户观察水产品生长健康状况,以及供氧、供水、喂食及排污等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养殖系统,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还包括水处理罐17和投饵机18,水处理罐17进口通过循环泵19与排水管1和排污管11的出口连接,水处理罐17出口与供水管12入口连接,投饵机18与投饵孔5连接,使用时,循环泵19通过排水管1和排污管11将养殖罐3内废水抽出,水处理罐17将废水转换成清洁水,并通过供水管12实现清洁水的提供,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本实施例优选的,紫外线杀菌装置20、控温机21和增氧器22,水处理罐17出口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20和控温机21与供水管12入口连接,对水处理罐17输出的清洁水进行杀菌和温度控制,使得清洁水的清洁度和温度达到水产养殖的要求,增氧器22与供水管12入口连接,通过增氧器22增氧能够使供水管12内清洁水的溶氧率达90%,一方面,增氧效率高,氧气在进入养殖罐3内前已在清洁水中充分扩散均匀,大大缩短了其在养殖罐3内扩散的时间,保证水产品能够及时获得充足氧气,再一方面,节省了一套专门的氧气管路,降低养殖成本,再一方面,结合供水管12上设置的出水孔13,清洁水朝同一个方向喷出,可以推动养殖罐3内水体旋转,使得喷出的清洁水中的氧气迅速溶入养殖水体中,使水体各层中的氧气分布均匀且浓度快速提升,给水产品带来充足的氧气。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