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749发布日期:2018-12-18 20:3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属种植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温室大棚为主要载体的温室栽培技术已经逐步普及。温室栽培技术的普及不但使人们能够吃到反季节的蔬菜瓜果,还能够控制花卉的花期,使花期得以提前和延长,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先使用竹结构或钢结构制成大棚框架,再在框架上覆上单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后制得。无论是竹结构或钢结构的大棚均存有造价高昂、搭建复杂和耗时较长的问题,且由于保温塑料膜自身存有韧性不足的缺点,当其呈现绷紧状态覆盖在大棚框架上后,遇上灾害天气极易产生损坏的问题,且保温塑料膜一处损坏后需对其进行整体更换,损耗大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温室大棚以解决现有大棚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以解决现有温室大棚存有的搭建复杂、造价高昂和损耗大问题的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它由固定支座和拱形气模单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对称状设置的固定支座之间装配有多个相互衔接的拱形气模单体;首端拱形气模单体的端面和末端拱形气模单体的端面的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膜;密封膜的中部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内通过衔接拉链活动安装有出入帘;所述的各拱形气模单体均由连接销、气模本体和单边拉链构成;气模本体的两端端头分别通过连接带绞接有连接销;各连接销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支座卡接连接;气模本体的两侧侧面分别缝制有单边拉链;各拱形气模单体通过单边拉链相互衔接。

所述的固定支座为一体结构的长条体,由底板、支撑板和卡套构成;底板上通过对称状设置的支撑板装有卡套。

所述的卡套的横截面呈半封闭的圆环状,卡套的上部设置有贯通口;卡套的内孔直径大于连接销的直径;贯通口的宽度小于连接销的直径;贯通口的沿口部分分别呈外翻的圆弧状。

所述的支撑板呈偏心状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板靠支撑板内侧的距离小于靠外侧的距离;底板外侧的底面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紧固钉。

所述的气模本体的两侧分别缝制有支撑龙骨,支撑龙骨的两端端头分别延伸至气模本体的外端;延伸至气模本体外端的支撑龙骨两端端头分别与连接销卡接连接。

所述的支撑龙骨由弧形顶骨和连接侧骨构成;气模本体的中部缝制有弧形顶骨;弧形顶骨的两端端头分别绞接有连接侧骨,各连接侧骨的一端端头延伸至气模本体的外端与连接销卡接连接。

所述的固定支座的卡套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避让槽,各避让槽分别与各连接侧骨相对应。

所述的弧形顶骨和连接侧骨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衔接支耳;对应的衔接支耳之间通过衔接板和紧固螺钉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结构简单、拼装方便采用了多个拱形气模单体拼装而成,无需搭建框架解决了温室大棚存有的搭建复杂和造价高昂的问题,而且各拱形气模单体相互独立,单个拱形气模单体破损后仅需对破损的单体进行更换即可,降低了损耗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座设置紧固钉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气模单体装配支撑龙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受风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座上设置避让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顶骨和连接侧骨上设置衔接支耳后的拱形气模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座,2、拱形气模单体,3、密封膜,4、出入帘,5、连接销,6、气模本体,7、单边拉链,8、连接带,9、底板,10、支撑板,11、卡套,12、贯通口,13、紧固钉,14、弧形顶骨,15、连接侧骨,16、避让槽,17、衔接支耳,18、衔接板,19、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由固定支座1和拱形气模单体2构成:固定支座1为一体结构的长条体(参见说明书附图3),由底板9、支撑板10和卡套11构成;底板9上通过对称状设置的支撑板10装有卡套11。该温室大棚装配完成后,需将固定支座1埋在田间,一是用以增强固定支座1的稳定性,二是避免温室大棚通过固定支座1的缝隙与外界连通,影响密封、保温的效果。

由于该温室大棚安装完毕后,固定支座1主要承受来自拱形气模单体2向内的拉力,当支撑板10呈偏心状安装在底板9上,且支撑板10靠支撑板10内侧的距离小于靠外侧的距离时,外侧与田间的埋没面积大,外侧受到泥土的压力就大,进而降低了拱形气模单体2从内侧拉翻固定支座1的风险。

底板9外侧的底面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紧固钉13。设置紧固钉13的目的在于;以使固定支座1可通过紧固钉13固定在田间,防止其轻易发生晃动,影响温室大棚稳定性的问题。

卡套11的横截面呈半封闭的圆环状,卡套11的上部设置有贯通口12;贯通口12的沿口部分分别呈外翻的圆弧状。如此设置贯通口12沿口的目的在于:以使贯通口12的沿口呈光滑状态,避免了沿口划伤拱形气模单体2的问题发生。

两个固定支座1之间呈对称状设置,固定支座1之间装配有多个相互衔接的拱形气模单体2。

各拱形气模单体2均由连接销5、气模本体6和单边拉链7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气模本体6上设置有气嘴,人们可通过气嘴给气模本体6充放气;气模本体6的两端端头分别通过连接带8绞接有连接销5。连接带8由橡皮条或其他柔性物资制成呈圆环状,与连接销5活动连接;通过连接带8安装连接销5的目的在于:以避免气模本体6与固定支座1发生摩擦接触,防止气模本体6发生磨损漏气的情况,延长了气模本体6的使用寿命。

各连接销5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支座1卡接连接。连接销5的直径小于卡套11的内孔直径,大于卡套11的贯通口12宽度;如此设置连接销5的目的在于:一是方便连接销5插接到固定支座1的卡套11内;二是避免了连接销5从贯通口12脱离问题的发生。

气模本体6的两侧侧面分别缝制有单边拉链7;各拱形气模单体2通过单边拉链7相互衔接(参见说明书附图2)。

首端拱形气模单体2的端面和末端拱形气模单体2的端面的分别密封连接有密封膜3;密封膜3的中部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内通过衔接拉链活动安装有出入帘4;装配时密封膜3的下端埋入田间,以增强密封膜3的密封性,该温室大棚装配完成后,可通过出入帘4进出该温室大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气模本体6的两侧分别缝制有支撑龙骨,设置支撑龙骨的目的在于:以增强拱形气模单体2的整体强度,防止其在灾害天气受到外界影响发生坍塌的问题。

支撑龙骨由弧形顶骨14和连接侧骨15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5和6);气模本体6的中部缝制有弧形顶骨14;弧形顶骨14的两端端头分别绞接有连接侧骨15,各连接侧骨15的一端端头延伸至气模本体6的外端与连接销5卡接连接。固定支座1的卡套11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避让槽16,各避让槽16分别与各连接侧骨15相对应(参见说明书附图9和10)。

如此设置支撑龙骨和卡套11的目的在于:以使连接侧骨15能够沿着避让槽16转动,由此当该该温室大棚收到大风或雨雪等灾害天气时,连接侧骨15和弧形顶骨14在外力风力的影响下产生转动,使拱形气模单体2变形呈倾斜状(参见说明书附图8),如此即可减少风力的受阻面积,又可使风力沿着拱形气模单体2的斜面作用,进而降低风力对拱形气模单体2的破坏力。且在这一过程中当连接侧骨15转动至倾斜状态时,避让槽16与对应的连接侧骨15抵触连接,从而使连接侧骨15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避免了连接侧骨15转动幅度过大时拉裂气模本体6的问题的发生。

弧形顶骨14和连接侧骨15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衔接支耳17;当天气状态良好稳定的情况下,可在对应的衔接支耳17之间通过紧固螺钉19安装衔接板18,从而使弧形顶骨14和连接侧骨15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加强拱形气模单体2的稳定性,而且在衔接板18上可安装电热管和日照灯等调节设备。此外在灾害天气时可将衔接板18拆除,使弧形顶骨14和连接侧骨15能够产生变形降低损伤的风险。

该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装配时在气模本体6中充满气体后即可使其形成拱形,然后将其逐一安装在固定支座1,并通过单边拉链7使其相互之间衔接即可。该温室大棚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存有安装快捷方便无需专业人员安装的特点,而且气模本体6本身填充有气体,隔热及保温效果更佳,单个气模本体6破损后均不影响该温室大棚的使用,特别适合花卉、蔬菜种植的使用。

该可快速拼装的温室大棚结构简单、拼装方便,无需搭建框架;解决了现有温室大棚存有的搭建复杂和造价高昂的问题,满足了人们使用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