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21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板由基质层(1)、单格钵穴体(2)以及覆盖基质柱(3)一体连接成型;所述单格钵穴体(2)在基质层(1)的上表面呈矩阵式排列;每个单格钵穴体(2)对应一个覆盖基质柱(3),所述覆盖基质柱(3)是从单格钵穴体(2)一个侧面且垂直于基质层向上延伸而成的,所述覆盖基质柱(3)能在单格钵穴体顶部断裂,覆盖单格钵穴体(2)的上截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1)的上下表面形状为矩形,基质层(1)的宽度为22-28cm,长度为56-58cm,厚度为0.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沿基质层(1)宽边方向每列单格钵穴体数目为14-18个,沿基质层(1)长边方向每行单格钵穴体数目为28-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格钵穴体(2)的内深为0.6-1.0cm,内长为0.8-1.5cm,内宽为0.8-1.5cm,每两个相邻的单格钵穴体(2)的间隔为0.3-0.6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基质柱(3)宽度与单格钵穴体(2)的内长或内宽相同,高度为1.0-1.5cm,厚度为0.3-0.6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基质柱(3)的宽边与基质层(1)的宽边平行排列,与宽边垂直的每行单格钵穴体(2)中,每两个覆盖基质柱(3)之间为一个单格钵穴体(2);或者所述覆盖基质柱(3)宽边与基质层(1)的长边平行,与长边垂直的每列单格钵穴体(2)中,每两个覆盖基质柱(3)之间为一个单格钵穴体(2);所述基质板中,各行或各列的覆盖基质柱(3)均以首行或首列单格钵穴体(2)的外侧为起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1)为宽度为28cm,长度为58cm,厚度为0.7cm的长方体,在宽度方向每列设有18个单格钵穴体,长度方向每行设有36个单格钵穴体,所述单格钵穴体(2)内深为0.6cm,内长为1.2cm,内宽为1.1cm,覆盖基质柱(3)宽度为1.2cm,高度为1.2cm,厚度为0.4m,所述覆盖基质柱(3)的宽边与基质层(1)的长边平行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1)为宽度为28cm,长度为58cm,厚度为0.7cm的长方体,在宽度方向每列设有18个单格钵穴体,长度方向每行设有36个单格钵穴体,所述单格钵穴体(2)内深为0.6cm,内长为1.2cm,内宽为1.1cm,覆盖基质柱(3)宽度为1.1cm,高度为1.2cm,厚度为0.4m,所述覆盖基质柱(3)的宽边与基质层(1)的宽边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1)的宽度为24m,长度为58cm,厚度为0.7cm的矩形,在宽度方向每列设有14单格钵穴体,长度方向每行设有30单格钵穴体,所述单格钵穴体(2)内深为0.6cm,内长为1.2cm,内宽为1.1cm,覆盖基质柱(3)宽度为1.2cm,高度为1.2cm,厚度为0.4m,所述覆盖基质柱(3)的宽边与基质层(1)的长边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1)的宽度为24m,长度为58cm,厚度为0.7cm的矩形,在宽度方向每列设有14单格钵穴体,长度方向每行设有30单格钵穴体,所述单格钵穴体(2)内深为0.6cm,内长为1.2cm,内宽为1.1cm,覆盖基质柱(3)宽度为1.1cm,高度为1.2cm,厚度为0.4m,所述覆盖基质柱(3)的宽边与基质层(1)的宽边平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