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225发布日期:2019-01-22 20:5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蔬菜钵苗移栽机,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蔬菜种植以育苗移栽的方式为主,传统的直接播种方式已经被淘汰。育苗移栽的方式可以缩短蔬菜钵苗返青期,缩短蔬菜生产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收割,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保证蔬菜质量,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蔬菜钵苗移栽是一个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和成本高的工作过程,蔬菜移栽机构可以大大额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蔬菜钵苗的成活率。采用蔬菜移栽机构来代替人工移栽是实现蔬菜自动化种植的必由之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蔬菜移栽机械的要求,提供一种应用于蔬菜移栽的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箱、中心轴、中间传动装置和移栽臂。所述的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上;两个中间传动装置设置在中心轴两端。所述的中间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箱、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传动凸轮、滚子、连杆、摆动杆、第一行星轴、第二齿轮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轴;所述的第一齿轮箱与中心轴伸出传动箱的端部通过销钉固定;第一太阳轮和传动凸轮均固定在传动箱上;两根连杆均设置在第一齿轮箱内,且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每根连杆一端铰接有滚子,另一端与一根摆动杆固定;两个滚子与传动凸轮均构成凸轮副,且在传动凸轮上的相位角相差180°;两根摆动杆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每根摆动杆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齿轮箱上,另一端伸出第一齿轮箱外与一个第二齿轮箱通过销钉固定;每根摆动杆空套有一根第一行星轴;第一行星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齿轮箱及与第一行星轴位于同一端的那个第二齿轮箱上;第一行星轴一端固定有第一行星轮,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太阳轮;第一太阳轮两侧的两个第一行星轮同时与第一太阳轮啮合;第二齿轮箱内设有第二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轴;第二行星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二齿轮箱上;第二行星轮固定在第二行星轴上;两个第二太阳轮与两个第二齿轮箱内的第二行星轮分别啮合。两根第二行星轴伸出第二齿轮箱外的一端与两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分别固定,两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凸轮与两个第二齿轮箱分别固定。

主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上;主动锥齿轮固定在主传动轴上,从动锥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均为圆齿轮。

所述的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的传动比为1,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的传动比也为1。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蔬菜移栽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圆齿轮的稳定传动比和凸轮机构的稳定传动,实现两级齿轮箱的相对摆动,使机构实现复杂的尖嘴形移栽轨迹;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齿轮个数,且所有齿轮均可采用圆齿轮,简化了结构,便于设计和加工。本实用新型机构转动一周可以栽植两株钵苗,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箱内的齿轮啮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齿轮箱内的齿轮啮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凸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栽臂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栽臂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移栽轨迹示意图;

图中:1、传动箱,2、主传动轴,3、主动锥齿轮,4、从动锥齿轮,5、中心轴,6、第一太阳轮,7、第一齿轮箱,8、传动凸轮,9、滚子,10、连杆,11、第一行星轮,12、第一行星轴,13、摆动杆,14、第二太阳轮,15、第二行星轮,16、第二行星轴,17、第二齿轮箱,18、移栽臂,19、移栽臂壳体,20、移栽臂凸轮,21、拨叉,22、弹簧座,23、弹簧,24、推秧杆,25、取秧夹片,26、U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包括传动箱1、主传动轴2、主动锥齿轮3、从动锥齿轮4、中心轴5、中间传动装置和移栽臂18。主传动轴2、中心轴5均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1上;主动锥齿轮3固定在主传动轴2上,从动锥齿轮4固定在中心轴5上;从动锥齿轮4与主动锥齿轮3啮合;两个中间传动装置设置在中心轴5两端。动力由主传动轴2传递到中心轴5,再经过中间传动装置传递到移栽臂。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中间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箱7、第一太阳轮6、第一行星轮11、传动凸轮8、滚子9、连杆10、摆动杆13、第一行星轴12、第二齿轮箱17、第二太阳轮14、第二行星轮15和第二行星轴16;第一齿轮箱7与中心轴5伸出传动箱1的端部通过销钉固定;第一太阳轮6和传动凸轮8均固定在传动箱1上;两根连杆10均设置在第一齿轮箱7内,且对称设置在中心轴5两侧;每根连杆10一端铰接有滚子9,另一端与一根摆动杆13固定;两个滚子9与传动凸轮8均构成凸轮副,且在传动凸轮8上的相位角相差180°;两根摆动杆13对称设置在中心轴5两侧;每根摆动杆13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齿轮箱7上,另一端伸出第一齿轮箱7外与一个第二齿轮箱17通过销钉固定;每根摆动杆13空套有一根第一行星轴12;第一行星轴12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齿轮箱7及与第一行星轴12位于同一端的那个第二齿轮箱17上;第一行星轴12一端固定有第一行星轮11,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太阳轮14;第一太阳轮6两侧的两个第一行星轮11同时与第一太阳轮6啮合;第二齿轮箱17内设有第二行星轮15和第二行星轴16;第二行星轴16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二齿轮箱17上;第二行星轮15固定在第二行星轴16上;两个第二太阳轮14与两个第二齿轮箱17内的第二行星轮15分别啮合。

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两根第二行星轴16伸出第二齿轮箱17外的一端与两个移栽臂18的移栽臂壳体19分别固定,两个移栽臂18的移栽臂凸轮20与两个第二齿轮箱17分别固定;移栽臂采用成熟的现有技术。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的传动比为1,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的传动比也为1,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均为圆齿轮。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该凸轮-轮系组合式双行星架蔬菜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动力由传动箱1内的主传动轴2经主动锥齿轮3传递到从动锥齿轮4上,带动中心轴5转动,中心轴5的一端与第一齿轮箱7固定,带动第一齿轮箱7转动,第一太阳轮6固定在传动箱1上,第一行星轮11相对第一太阳轮6转动,带动第一行星轴12转动,第二太阳轮14与第一行星轴12固定,第二行星轮15与第二太阳轮14啮合,将动力传递到第二行星轴16上;第二行星轴16带动移栽臂18的移栽臂壳体19转动。同时传动凸轮8固定在传动箱1上,第一齿轮箱7转动时,传动凸轮8带动摆动杆13运动,将运动传递给第二齿轮箱17。

移栽臂壳体19的转动使拨叉21围绕固定在第二齿轮箱17上的移栽臂凸轮20摆动,在取苗前拨叉21经过移栽臂凸轮的推程段而抬起,将与弹簧座22固联的推秧杆24向后拉,同时压缩弹簧23,焊接在推秧杆24上的U形块26也随推秧杆24向后移动,挤压取秧夹片25,使两个取秧夹片头部(尾部固定在移栽臂壳体19上)闭合并夹紧秧苗,完成取苗动作;从取苗后到推苗前,拨叉处于移栽臂凸轮的远休止段;当移栽臂到达推苗点时,拨叉21转至移栽臂凸轮20的回程段,弹簧23回位推动推秧杆24和U形块26向前快速运动,取秧夹片25在自身弹性下张开,松开钵苗,推秧杆将钵苗的土钵推入地面的土中,完成推苗动作。取秧夹片25头部尖点实现的移栽轨迹如图8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