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466发布日期:2019-04-20 02:2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地表覆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机覆盖物通常直接大面积铺设在地面上,而由于有机覆盖物相互勾连性差,咬合不紧,一旦遭遇狂风暴雨,就会被冲刷得七零八落,无法固定有机覆盖物于原位,尤其是在具有坡度的地方,有机覆盖物更难以固定。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使有机覆盖物固定在铺设地原位的固定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该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能够使有机覆盖物固定在铺设地原位,有利于固定和保持有机覆盖物于原位,使其不易被狂风暴雨冲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包括用于填充有机覆盖物的网格,所述网格可固设于铺设地,所述网格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一格条和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二格条,所述第一格条和所述第二格条插接。

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格条横向平行设置,所有所述第二格条纵向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条和所述第二格条均包括木质格条、泡沫格条或塑料格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条设有若干个用于嵌入所述第二格条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格条设有若干个用于嵌入所述第一格条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槽壁之间的宽度是所述第二格条的厚度的两倍;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槽壁之间的宽度是所述第一格条的厚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是所述第一格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是所述第二格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条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格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是所述第一格条的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是所述第二格条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网格的高度至少为与所述网格内填充的有机覆盖物的高度相平齐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包括用于填充有机覆盖物的网格,由于网格由至少两个第一格条和至少两个第二格条插接而成,因此,网格的结构固定,通过网格将铺设地网格化,有利于固定有机覆盖物于原位。使用时,在铺设地将第一格条和第二格条插接并平铺在铺设地,将铺设地分割成一个个网格,并根据铺设地面积大小拼接第一格条和第二格条,以延展网格面积,当网格达到一定面积时,再将有机覆盖物填充至网格内,网格对有机覆盖物起到固定的作用。即,网格将大面积铺设地分割为网格状的小区域,使有机覆盖物在网格所限定的局部小区域内固定,使其不易被暴雨冲走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格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格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

11为第一格条、111为第一凹槽、12为第二格条、121为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该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能够使有机覆盖物固定在铺设地原位,有利于固定和保持有机覆盖物于原位,使其不易被狂风暴雨冲走。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格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格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包括用于填充有机覆盖物的网格,网格可固设于铺设地,网格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一格条11和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二格条12,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主要用于解决有机覆盖物直接固定于铺设地无法保持原位的问题,为防止有机覆盖物移位流失,例如有机覆盖物容易被暴雨冲走等。本实用新型采用网格将有机覆盖物固定于铺设地,也即,该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通过将铺设地网格化,使填充至网格中的有机覆盖物固定于铺设地原位。

考虑到网格自身结构的牢固性,网格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一格条11和至少两个相拼接的第二格条12,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网格由若干根格条插接形成,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第一格条11与第二格条12的固定,使第一格条11受到第二格条12的制约,第二格条12受到第一格条11的制约,从而使所有第一格条11和所有第二格条12形成整体的网格结构。

相邻两根第一格条11拼接固定,相邻两根第二格条12拼接固定,也即,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根第一格条11相拼接以及至少两根第二格条12相拼接的方式来延展网格的面积。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铺设地面积的大小以及单个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具体尺寸来选择合适数量的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相拼接,具体操作时,可边将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形成网格,边使第一格条11与第一格条11拼接延展、第二格条12与第二格条12拼接延展。

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格条11、第二格条12以及网格的具体尺寸不做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优选地,第一格条11的尺寸与第二格条12的尺寸一致。可以理解的是,网格越小,则相等面积区域的铺设地,有机覆盖物被固定的越紧实。优选地,网格为正方形网格,其长度和宽度尺寸均为50cm;当然,网格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及尺寸,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设置方式不同,将形成不同形状的网格。

使用时,将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并平铺固定于铺设地,以将铺设地分割成一个个网格,并根据铺设地面积大小拼接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以延展网格面积。当网格达到适当面积时,将有机覆盖物填充到网格中,使用刮铲或耙等工具将多余有机覆盖物刮除,使有机覆盖物整体铺盖平整。这样,有机覆盖物被束缚在每个网格中,有机覆盖物在网格中勾连紧密,咬合紧实,从而可避免被大暴雨冲走等,尤其是在铺设地具有坡度时,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铺设地坡度达到45度时,采用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对有机覆盖物进行束缚固定,可做到铺设完整,使有机覆盖物长久地保持在原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对网格固设于铺设地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优选地,网格的边缘部设有用于与铺设地固定的固定部,使用时,将固定部与铺设地固定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通过网格将铺设地网格化,有利于固定有机覆盖物于原位。使用时,在铺设地将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并平铺在铺设地,将铺设地分割成一个个网格,并根据铺设地面积大小拼接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以延展网格面积,当网格达到一定面积时,再将有机覆盖物填充至网格内,网格对有机覆盖物起到固定的作用。即,网格将大面积铺设地分割为网格状的小区域,使有机覆盖物在网格所限定的局部小区域内固定,使其不易被暴雨冲走等。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形成网格时的安装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有第一格条11横向平行设置,所有第二格条12纵向平行设置。这有利于网格的安装。

优选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均为等间距分布。

更优选地,第一格条11的间距和第二格条12的间距相等,也即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形成正方形网格。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材质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均包括木质格条、泡沫格条或塑料格条。

可以理解的是,木质格条固定的更牢固,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受环境影响而腐蚀,且成本较高;泡沫格条或塑料格条材质较轻,成本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选择。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插接结构的简单及易于实现性,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格条11设有若干个用于嵌入第二格条12的第一凹槽111。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第一格条11上沿第一格条11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第一凹槽111,安装时,直接将第一凹槽111槽口朝下的卡入第二格条12的两侧即可。

为了提高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连接强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格条12设有若干个用于嵌入第一格条11的第二凹槽121。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上均设置有凹槽,安装时,优选地,将第一格条11的第一凹槽111槽口朝上,将第二格条12的第二凹槽121的槽口朝下,使第一凹槽111卡入第二格条12的两侧,使第二凹槽121卡入第一格条11的两侧,也即,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相互嵌合,这样的连接方式更牢固,形成的网格更稳定。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长度的限制,为了满足大面积区域铺设地的要求,考虑到第一格条11与第一格条11的拼接方式以及第二格条12与第二格条12的拼接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凹槽111的两个槽壁之间的宽度是第二格条12的厚度的两倍;第二凹槽121的两个槽壁之间的宽度是第一格条11的厚度的两倍。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时,第一凹槽111卡入第二格条12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凹槽121卡入第一格条1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因此,为了满足大面积区域的要求,本实施例通过在横向上采用多个第一格条11拼接的方式来延长网格的横向长度,在纵向上采用多个第二格条12拼接的方式来延长网格的纵向长度,为此,本实施例将第一凹槽111的槽宽设置为第二格条12厚度的两倍,以使两个相邻的第二格条12的端部在厚度方向并排的嵌入第一凹槽111内,从而实现第二格条12在纵向上的拼接,以延长网格的纵向长度。同理,将第二凹槽121的槽宽设置为第一格条11厚度的两倍,以使两个相邻的第一格条11的端部在厚度方向并排的嵌入第二凹槽121内,从而实现第一格条11在横向上的拼接,以延长网格的横向长度。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本身的强度,以及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连接的牢固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凹槽111的深度是第一格条11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第二凹槽121的深度是第二格条12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111的深度越深,则第一格条11开有第一凹槽111的部位的宽度就越窄,则强度越低;而第一凹槽111的深度越深,其与第二格条12嵌合的深度就越大,则第一格条11与第二格条12连接的越牢固,因此,用户可在三分之一第一格条11的宽度至三分之二第一格条11的宽度之间来确定第一凹槽111的深度,在保证第一格条11的强度的同时保证第一格条11与第二格条12连接的牢固度。同理,在三分之一第二格条12的宽度至三分之二第二格条12的宽度之间来确定第二凹槽121的深度。

考虑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相互嵌入后的平齐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格条11的尺寸与第二格条12的尺寸相同,第一凹槽111的深度是第一格条1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凹槽121的深度是第二格条12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也即,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凹凸嵌合连接后,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顶部相平齐,这可以保证网格形成后网格的高度处处相等。

为了确保有机覆盖物被网格固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网格的高度至少为与网格内填充的有机覆盖物的高度相平齐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网格的高度指使用时网格高出铺设地的距离,网格的高度即第一格条11和/或第二格条12的宽度,优选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宽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给出网格高度范围包括2cm-10cm,对具体网格高度(即第一格条11和/或第二格条12的宽度)不做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考虑到有机覆盖物抑制杂草效果等因素,优选地,铺设有机覆盖物的厚度为8cm,因此,网格高度只要大于8cm或与8cm平齐,能够挡住有机覆盖物即可。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例,介绍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步骤S11:制作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

采用木材、塑料或泡沫制作对应材质的若干根格条,得到木质格条或塑料格条或泡沫格条,以此作为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

优选地,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采用相同的规格,格条的长度为114cm,宽度为8cm,厚度为1cm。

步骤S12:开设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

在第一格条11上开设第一凹槽111,在第二格条12上开设第二凹槽121。

优选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尺寸一致,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槽深均为4cm,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槽宽均为2cm。可以看出,第一凹槽111的槽深是第一格条1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凹槽121的槽深是第二格条12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凹槽111的槽宽是第二格条12厚度的两倍,第二凹槽121的槽宽是第一格条11厚度的两倍。

优选地,单个第一格条11最靠近端部的第一凹槽111距离相应端部4cm;单个第二格条12最靠近端部的第二凹槽121距离相应端部4cm。

优选地,单个第一格条11上开设三个第一凹槽111,且相邻两个第一凹槽111之间的间距相等;单个第二格条12上开设三个第二凹槽121,且相邻两个第二凹槽121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第一凹槽111的间距和第二凹槽121的间距均为50cm。

步骤S13:制作网格。

将第一格条11横向设置,将第二格条12纵向设置,使第一格条11上的第一凹槽111嵌入第二格条12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使第二格条12上的第二凹槽121嵌入第一格条1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以使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嵌合连接,形成网格。将相邻两个第一格条11的端部在厚度方向并排的嵌入同一第二凹槽121内,将相邻两个第二格条12的端部在厚度方向并排的嵌入同一第一凹槽111内,以完成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的拼接,延伸网格的面积。优选地,第一格条11的第一凹槽111槽口朝下,第二格条12的第二凹槽121的槽口朝上。

下面以上述方法制作的网格为例,介绍上述网格的使用方法。

步骤S21:铺设网格。

将第一格条和第二格条插接固定并平放在铺设地面,将铺设地面分割成网格大小的区域,并根据铺设地面积的大小拼接第一格条11和第二格条12,以延展网格面积。优选地,网格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50cm,高度为8cm。

为了方便向网格内充填有机覆盖物,优选地,可以将铺设地网格化一定面积后,即开始铺设有机覆盖物。即,一边网格化一边向网格内充填有机覆盖物。也即,步骤S21包括:

步骤S211:将两根第一格条11等间距横向设置地平放在铺设地面,将两根第二格条12等间距纵向设置地平放在铺设地面,使第一格条11嵌入第二凹槽121,第二格条12嵌入第一凹槽111。

步骤S212:根据铺设地面的面积,将合适数量的第一格条11依次拼接,将合适数量的第二格条12依次拼接,相邻的第一格条11的端部并排的嵌入同一第二凹槽121,相邻的第二格条12的端部并排的嵌入同一第一凹槽111,以此来延伸网格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直至网格达到适当面积,即开始向网格内充填有机覆盖物。

步骤S22:向网格内充填有机覆盖物。

优选地,网格的高度为8cm,也即,填充的有机覆盖物的厚度为8cm。

步骤S23:刮去多余有机覆盖物。

优选地,采用耙或刮铲或板条或刮片等工具将高出网格高度的有机覆盖物刮去,使有机覆盖物的高度与网格的高度相平齐,至此,有机覆盖物被固定在网格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机覆盖物铺设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