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2683发布日期:2019-05-31 20: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和水稻之后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已位列世界第一,但单产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去育种技术的差距,另一个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仅为1%,发达国家已超过70%)。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具大都采用勺带式排种器,该排种器工作效率较低,不适应高速、高效播种作业(速度越快合格率越低),使得马铃薯播种机在广大薯农间推广困难,阻滞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进程。

现有技术使用的排种方式分为机械式排种方式和气吸式排种方式,其中机械式排种方式存在机械损伤大、播种合格率低的缺陷。而气吸式排种方式对种子形状尺寸适应性强,可有效避免机械损伤带来的薯种感染,适用于个体差异大、易破损感染的马铃薯的种植要求;气吸式排种方式用到的气吸式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垂直圆盘式、排种滚筒式。垂直圆盘式排种器具有结构紧凑,排种性能和通用性好的特点,但是由于马铃薯种薯尺寸较大,垂直圆盘式难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滚筒式排种器虽然可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但是具有漏播率和重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而且只依靠气力吸附马铃薯种薯导致排种器消耗功率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力托勺、气力滚筒、负压定轴、泄压件实现了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取种、携种及投种过程;智能供种模块可实现小种箱的自动补种,有助于排种器持续高效高速精量排种;设计了“三重”清种机构,确保单粒精量取种;气力托勺及气力滚筒提供了一种大粒径种子气力排种的新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地况、不同规格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的播种作业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包括供种机构、取种机构、清种机构和投种机构,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由动力源驱动旋转且由负压源提供负压的气力滚筒、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外周的多个气力托勺,所述气力托勺包括托勺主体,在托勺主体上设有与气力滚筒的气孔通道相连通的托勺出气孔和与托勺出气孔连通的托勺进气孔;在托勺主体上靠近托勺进气孔位置开设托槽。

安装时使多个气力托勺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上,安装时在各接触面(气力托勺与气力滚筒间、气力托勺间等)处做密封处理(如涂抹密封胶等);所述托槽用于取种时种薯随托勺运行至携种区时托呈种薯,抵抗重力;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托勺进气孔与托勺出气孔之间,用于负压气流的流通,起到导流变向的作用;工作时气流流向为:托勺进气孔—气流通道—托勺出气孔—气力滚筒内的气孔通道—外部负压源(如负压风机等)。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将气力取种和机械取种原理相结合,能够实现马铃薯的高效高速精量播种,有效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显著提高播种合格率,为马铃薯精量高速播种带来了一种新技术、新方法。

作为优选,在托勺主体一端的顶部向上延伸连接有负压勺壁,底部向下延伸连接有托勺安装管段;托勺进气孔开设在负压勺壁上的中间位置,托勺出气孔开设在托勺安装管段的底部,所述托勺进气孔通过位于托勺主体内的气流通道与托勺出气孔连通;在托勺主体的上端面且靠近托勺进气孔的位置设有托槽,下端面设有与气力滚筒的滚筒盘弧度一致的圆弧。

所述负压勺壁用于取种时给予种薯一定的支持力,减小取种所需气力;托勺连接孔位于气力托勺两侧,用于各托勺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托槽用于取种时种薯随托勺运行至携种区时托呈种薯,抵抗重力;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托勺进气孔与托勺出气孔之间,用于负压气流的流通,起到导流变向的作用;所述托勺出气孔位于托勺安装管段最下方,用于负压气流进入气力滚筒。

作为优选,在托勺主体两侧壁面的下方开设与气力滚筒的两侧壁匹配的托勺限位侧壁槽;所述托勺安装管段与气力滚筒上开设的径向限位槽相匹配。

所述托勺限位侧壁槽安装时能够恰好卡在气力滚筒两侧壁处,用于气力托勺在气力滚筒上的周向限位;所述托勺安装管段位于托勺底部突出部分管段,用于气力托勺在气力滚筒上的径向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气力滚筒包括负压定轴,所述负压定轴的一端为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定轴出气孔,另一端为封闭端面,在负压定轴上设有一圈与负压定轴出气孔连通的负压定轴进气孔;在负压定轴进气孔处设有套装在负压定轴上的带气孔的滚筒盘,滚筒盘气孔与负压定轴进气孔连通;在滚筒盘的外周依次紧密安装多个与滚筒盘气孔连通的气力托勺;滚筒盘的两端分别通过套装在负压定轴上的密封端盖Ⅰ、密封端盖Ⅱ进行密封连接。

负压定轴一端为负压定轴出气孔,另一端为封闭端面;工作时气流通过气力滚筒上的气孔进入由气力滚筒、密封端盖、负压定轴组成的气室内,然后通过负压定轴上开有的负压定轴进气孔进入负压定轴空腔内,通过负压定轴出气孔进入负压源(例如负压风机等),从而在气力滚筒气孔处形成负压流场;工作时气流流向为:托勺进气孔—气流通道—托勺出气孔—滚筒盘气孔—负压定轴进气孔—负压定轴出气孔—外部负压源(如负压风机等)。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端盖Ⅰ包括套装在负压定轴上的滚筒端盖Ⅰ、固定于滚筒端盖Ⅰ外侧的轴承端盖Ⅰ;所述密封端盖Ⅱ包括套装在负压定轴上的滚筒端盖Ⅱ、固定于滚筒端盖Ⅱ外侧的轴承端盖Ⅱ;在轴承端盖Ⅰ的轴端固定有由动力源驱动的滚筒链轮。

在滚筒端盖Ⅰ和滚筒端盖Ⅱ内侧装配轴承、密封圈,装配好轴承、密封圈的滚筒端盖Ⅰ和滚筒端盖Ⅱ分别过盈装配在负压定轴的轴承台上;所述轴承端盖Ⅰ用轴承端盖固定用螺栓组固定于滚筒端盖Ⅰ外侧;所述滚筒链轮用顶丝固定于轴承端盖Ⅰ的轴端;所述轴承端盖Ⅱ用螺栓组固定于滚筒端盖Ⅱ外侧;固定套分别穿套于负压定轴两端适宜位置处,用螺栓通过固定套安装孔对负压定轴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投种机构包括垫片、弹簧、泄压件;所述泄压件分为支撑杆和泄压片两部分;所述支撑杆为变径杆,下段直径大于弹簧内径,上段直径小于弹簧内径且略小于负压定轴进气孔孔径;所述弹簧放置于支撑杆上段,弹簧下端与支撑杆下段相接触;所述垫片放置于弹簧下端且垫片内径大于支撑杆上段直径同时小于弹簧内径,垫片外径大于弹簧外径且大于负压定轴进气孔孔径;所述支撑杆上端插于负压定轴进气孔内,装配时弹簧为压紧状态,借助弹簧压力将泄压片紧压于滚筒盘内壁;所述泄压片为一段外径与滚筒盘内径相等的圆弧段,宽度小于滚筒盘的宽度,泄压片与滚筒盘的接触面固定一层摩擦系数较小的耐磨材料,避免造成气力滚筒转动阻力过大。

作为优选,所述供种机构包括大种箱,分别开在大种箱下侧和前侧壁面上的供种口、安装在供种口上的橡胶挡种板、位于大种箱后方下侧壁面与拨齿相契合的拨齿契合口;通过拨齿与大种箱连通的小种箱、分别开在小种箱下侧和前侧壁面上的取种口;所述拨齿的运动由位于大种箱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

在大种箱下侧四角处分别设有与大种箱焊接连接的大种箱固定脚座,大种箱固定脚座中心开有圆孔用于大种箱的固定;所述供种口用于大种箱的种量供给;所述橡胶挡种板用于限制大种箱种群自动流入小种箱;所述拨齿契合口与拨齿相契合,拨齿契合口一方面可使拨齿自由通过大种箱,另一方面可减小供种链与大种箱之间的间隙,避免种薯从大种箱滑落;在小种箱下侧四角处分别设有与小种箱焊接连接的小种箱固定脚座,小种箱固定脚座中心开有圆孔用于小种箱的固定;所述取种口用于取种机构从小种箱中取种。

作为优选,所述清种机构包括位于小种箱一侧壁面上部位置的上侧正压清种口、位于小种箱另一侧壁面下部位置的下侧正压清种口以及分别位于小种箱前壁面取种口左右两侧的清种毛刷;所述上侧正压清种口、下侧正压清种口均与外界正压源接通,且吹出的横向气流正好作用于气力托勺上。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包括刚性托板和毛刷两部分,所述刚性托板固定于小种箱前壁面内侧,毛刷部分位于取种口处,安装时两毛刷恰好封闭取种口。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带座轴承上的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驱动的链轮Ⅰ、与链轮Ⅰ啮合的链条、与链条啮合链轮Ⅱ,链轮Ⅱ、供种主动链轮均通过键安装于供种主动轴上,供种主动链轮、供种从动链轮均与带弯板的供种链啮合,所述拨齿固定在弯板上,供种从动链轮通过键连接于供种从动轴上,所述供种主动轴和供种从动轴两端均安装于带座轴承中并位于大种箱下方使拨齿恰好通过大种箱拨齿契合口。

所述步进电机在微处理器的指令下做出动作,带动链轮Ⅰ转动,进而带动链条运动,链条带动上方链轮Ⅱ转动,链轮Ⅱ、供种主动链轮均通过键安装于供种主动轴上,链轮Ⅱ的运动带动供种主动轴的运动进而带动供种主动链轮的运动,供种主动链轮带动相互啮合的供种链转动,供种链选用带弯板的双排链,所述拨齿固定于弯板上,供种从动链轮通过键连接于供种从动轴上,所述供种主动轴和供种从动轴两端均安装于带座轴承中并位于大种箱下方使拨齿恰好通过大种箱拨齿契合口,当步进电机带动供种链运动时,拨齿便可从大种箱中拨动种薯,一方面可以打破种群结拱,另一方面可以将种薯拨运至小种箱,步进电机停止动作时又会停止种量供给,从而实现智能供种。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的步进电机由智能供种模块控制,所述智能供种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分别呈上下布置安装在小种箱左右相对壁面上的两组对射式传感器,下侧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检测小种箱内最小种量,上侧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检测小种箱内最大种量;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固定于小种箱侧壁面上且分别与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和微处理器连接的信号传输线,将对射式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分别与微处理器和步进电机连接的信号传输排线,将微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步进电机;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固定于小种箱侧壁面并与信号传输线同侧的微处理器,对射式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把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排线控制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将气力取种和机械取种原理相结合,能够实现马铃薯的高效高速精量播种,有效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显著提高播种合格率,为马铃薯精量高度播种带来了一种新技术、新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采用负压取种、正压清种,高效利用气力资源,更加节省能源,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采用智能供种模块,自动控制供种量,为该排种装置持续高效高速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为了获得良好的播种效果,同时降低排种器功耗,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气力滚筒与气力托勺组合式马铃薯排种器,与传统机械排种方式相比,可以提高作业速度,同时提高播种合格率;另一方面采用机械-气力组合形式,降低了种薯充种时的风量需求,从而有效避免气力式排种原理应用在马铃薯种薯播种带来的动力消耗大、成本高等难题,对提高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水平,实现马铃薯高效高质播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力托勺、气力滚筒、负压定轴、泄压件实现了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取种、携种及投种过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供种模块,可实现小种箱的自动补种,有助于排种器持续高效高速精量排种;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重”清种机构,确保单粒精量取种;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力托勺及气力滚筒,提供了一种大粒径种子气力排种的新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地况、不同规格马铃薯的播种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装配图;

图2是供种机构执行模块示意图示意图;

图3是小种箱示意图;

图4是大种箱示意图;

图5是取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气力托勺轴侧图;

图7是气力托勺俯视图;

图8是气力托勺A-A俯视图;

图9是排种器工作区域示意图;

图中:1.拨齿,2.大种箱,3.橡胶挡种板,4.小种箱,5.清种毛刷,6.气力托勺,7.气力滚筒,8.滚筒链轮,9.固定套,10.负压定轴出气孔,11.小种箱固定脚座,12.上侧正压清种口,13.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4.信号传输线,15.微处理器,16.信号传输排线,17.步进电机,18.带座轴承,19.带座轴承紧固螺栓组,20.供种主动链轮,21.供种主动轴,22.链条,23.链轮Ⅰ,24.供种从动链轮,25.供种从动轴,26.链轮Ⅱ,27.供种链,28.对射式传感器发送端,29.下侧正压清种口,30.取种口,31.拨齿契合口,32.大种箱固定脚座,33.供种口,34.轴承端盖Ⅰ,35.轴承端盖固定用螺栓组,36.滚筒端盖Ⅰ,37.轴承,38.密封圈,39.垫片,40.弹簧,41.滚筒端盖Ⅱ,42.轴承端盖Ⅱ,43.滚筒盘,44.泄压件,45.轴承台,46.负压定轴进气孔,47.负压定轴,48.固定套安装孔,49.负压勺壁,50.托勺进气孔,51.托勺连接孔,52.托槽,53.气流通道,54.托勺安装管段,55.托勺出气孔,56.托勺限位侧壁槽,A.取种区,B.清种区,C.携种区,D.投种区,E.空闲区,F.种层高度检测区。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垂直圆盘式排种器具有结构紧凑,排种性能和通用性好的特点,但是由于马铃薯种薯尺寸较大,垂直圆盘式难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滚筒式排种器虽然可以在马铃薯种薯播种上应用,但是具有漏播率和重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而且只依靠气力吸附马铃薯种薯导致排种器消耗功率较大的缺陷。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包括供种机构、取种机构、清种机构和投种机构;

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由动力源驱动旋转且由负压源提供负压的气力滚筒7、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7外周的多个气力托勺6,所述气力托勺6包括托勺主体,在托勺主体上设有与气力滚筒7的气孔通道相连通的托勺出气孔55和与托勺出气孔55连通的托勺进气孔50;在托勺主体上靠近托勺进气孔50位置开设托槽52。在托勺主体一端的顶部向上延伸连接有负压勺壁49,底部向下延伸连接有托勺安装管段54;托勺进气孔50开设在负压勺壁49上的中间位置,托勺出气孔55开设在托勺安装管段54的底部,所述托勺进气孔50通过位于托勺主体内的气流通道53与托勺出气孔55连通;在托勺主体的上端面且靠近托勺进气孔50的位置设有托槽52,下端面设有与气力滚筒7弧度一致的圆弧。

安装时使多个气力托勺6依次紧密安装于气力滚筒7上,安装时在各接触面(气力托勺6与气力滚筒7间、气力托勺6间等)处做密封处理(如涂抹密封胶等);所述托槽51用于取种时种薯随托勺运行至携种区时托呈种薯,抵抗重力;所述气流通道53位于托勺进气孔50与托勺出气孔55之间,用于负压气流的流通,起到导流变向的作用;工作时气流流向为:托勺进气孔—气流通道—托勺出气孔—气力滚筒内的气孔通道—外部负压源(如负压风机等)。所述负压勺壁49用于取种时给予种薯一定的支持力,减小取种所需气力;托勺连接孔51位于气力托勺6两侧,用于各托勺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托槽52用于取种时种薯随托勺运行至携种区时托呈种薯,抵抗重力;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托勺进气孔与托勺出气孔之间,用于负压气流的流通,起到导流变向的作用;所述托勺出气孔55位于托勺安装管段54最下方,用于负压气流进入气力滚筒7。

在托勺主体两侧壁面的下方开设与气力滚筒的两侧壁匹配的托勺限位侧壁槽56;所述托勺安装管段54与气力滚筒上开设的径向限位槽相匹配。所述托勺限位侧壁槽56安装时能够恰好卡在气力滚筒两侧壁处,用于气力托勺在气力滚筒上的周向限位;所述托勺安装管段54位于托勺底部突出部分管段,用于气力托勺在气力滚筒上的径向限位。

所述气力滚筒包括负压定轴47,所述负压定轴47的一端为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定轴出气孔10,另一端为封闭端面,在负压定轴47上设有一圈与负压定轴出气孔10连通的负压定轴进气孔;在负压定轴进气孔处设有套装在负压定轴47上的带气孔的滚筒盘43,滚筒盘气孔与负压定轴进气孔连通;在滚筒盘的外周依次紧密安装多个与滚筒盘气孔连通的气力托勺6;滚筒盘的两端分别通过套装在负压定轴47上的密封端盖Ⅰ、密封端盖Ⅱ进行密封连接。

负压定轴47一端为负压定轴出气孔,另一端为封闭端面;工作时气流通过气力滚筒上的气孔进入由气力滚筒、密封端盖、负压定轴组成的气室内,然后通过负压定轴上开有的负压定轴进气孔进入负压定轴空腔内,通过负压定轴出气孔进入负压源(例如负压风机等),从而在气力滚筒气孔处形成负压流场;工作时气流流向为:托勺进气孔—气流通道—托勺出气孔—滚筒盘气孔—负压定轴进气孔—负压定轴出气孔—外部负压源(如负压风机等)。

所述密封端盖Ⅰ包括套装在负压定轴47上的滚筒端盖Ⅰ36、固定于滚筒端盖Ⅰ36外侧的轴承端盖Ⅰ34;所述密封端盖Ⅱ包括套装在负压定轴47上的滚筒端盖Ⅱ41、固定于滚筒端盖Ⅱ41外侧的轴承端盖Ⅱ42;在轴承端盖Ⅰ34的轴端固定有由动力源驱动的滚筒链轮8。

在滚筒端盖Ⅰ36和滚筒端盖Ⅱ41内侧装配轴承37、密封圈38,装配好轴承37、密封圈38的滚筒端盖Ⅰ36和滚筒端盖Ⅱ41分别过盈装配在负压定轴的轴承台45上;所述轴承端盖Ⅰ34用轴承端盖固定用螺栓组35固定于滚筒端盖Ⅰ36外侧;所述滚筒链轮8用顶丝固定于轴承端盖Ⅰ34的轴端;所述轴承端盖Ⅱ42用螺栓组固定于滚筒端盖Ⅱ41外侧;固定套9分别穿套于负压定轴两端适宜位置处,用螺栓通过固定套安装孔48对负压定轴进行固定。

所述投种机构包括垫片39、弹簧40、泄压件44;所述泄压件44分为支撑杆和泄压片两部分;所述支撑杆为变径杆,下段直径大于弹簧40内径,上段直径小于弹簧40内径且略小于负压定轴进气孔46孔径;所述弹簧40放置于支撑杆上段,弹簧40下端于支撑杆下段相接触;所述垫片39放置于弹簧40下端且垫片39内径大于支撑杆上段直径同时小于弹簧40内径,垫片39外径大于弹簧40外径且大于负压定轴进气孔46孔径;所述支撑杆上端插于负压定轴进气孔46内,装配时弹簧40为压紧状态,借助弹簧40压力将泄压片紧压于滚筒盘43内壁;所述泄压片为一段外径与滚筒盘43内径相等的圆弧段,宽度小于滚筒盘43的宽度,泄压片与滚筒盘43的接触面固定一层摩擦系数较小的耐磨材料,避免造成气力滚筒转动阻力过大。

所述供种机构包括大种箱2,分别开在大种箱2下侧和前侧壁面上的供种口33、安装在供种口上的橡胶挡种板3、位于大种箱2后方下侧壁面与拨齿1相契合的拨齿契合口32;通过拨齿1与大种箱2连通的小种箱4、分别开在小种箱4下侧和前侧壁面上的取种口30;所述拨齿1的运动由位于大种箱2下方的驱动机构驱动。

在大种箱2下侧四角处分别设有与大种箱2焊接连接的大种箱固定脚座32,大种箱固定脚座32中心开有圆孔用于大种箱2的固定;所述供种口33用于大种箱2的种量供给;所述橡胶挡种板3用于限制大种箱2种群自动流入小种箱;所述拨齿契合口32与拨齿1相契合,拨齿契合口32一方面可使拨齿1自由通过大种箱,另一方面可减小供种链与大种箱之间的间隙,避免种薯从大种箱滑落;在小种箱4下侧四角处分别设有与小种箱焊接连接的小种箱固定脚座11,小种箱固定脚座11中心开有圆孔用于小种箱的固定;所述取种口用于取种机构从小种箱中取种。

所述清种机构包括位于小种箱一侧壁面上部位置的上侧正压清种口12、位于小种箱另一侧壁面下部位置的下侧正压清种口29以及分别位于小种箱前壁面取种口左右两侧的清种毛刷5;所述上侧正压清种口12、下侧正压清种口29均与外界正压源接通,且吹出的横向气流正好作用于气力托勺上。所述毛刷包括刚性托板和毛刷两部分,所述刚性托板固定于小种箱前壁面内侧,毛刷部分位于取种口处,安装时两毛刷恰好封闭取种口。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带座轴承18上的步进电机17、由步进电机17驱动的链轮Ⅰ23、与链轮Ⅰ23啮合的链条22、与链条22啮合链轮Ⅱ26,链轮Ⅱ26、供种主动链轮20均通过键安装于供种主动轴21上,供种主动链轮20、供种从动链轮24均与带弯板的供种链27啮合,所述拨齿1固定在弯板上,供种从动链轮24通过键连接于供种从动轴25上,所述供种主动轴21和供种从动轴25两端均安装于带座轴承18中并位于大种箱下方使拨齿1恰好通过大种箱拨齿契合口32。

所述步进电机17在微处理器的指令下做出动作,带动链轮Ⅰ23转动,进而带动链条22运动,链条22带动上方链轮Ⅱ26转动,链轮Ⅱ26、供种主动链轮20均通过键安装于供种主动轴21上,链轮Ⅱ26的运动带动供种主动轴21的运动进而带动供种主动链轮20的运动,供种主动链轮20带动相互啮合的供种链27转动,供种链27选用带弯板的双排链,所述拨齿1固定于弯板上,供种从动链轮24通过键连接于供种从动轴25上,所述供种主动轴21和供种从动轴25两端均安装于带座轴承中并位于大种箱下方使拨齿1恰好通过大种箱拨齿契合口32,当步进电机带动供种链运动时,拨齿便可从大种箱中拨动种薯,一方面可以打破种群结拱,另一方面可以将种薯拨运至小种箱,步进电机停止动作时又会停止种量供给,从而实现智能供种。

所述驱动机构的步进电机由智能供种模块控制,所述智能供种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分别呈上下布置安装在小种箱左右相对壁面上的两组对射式传感器,下侧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检测小种箱内最小种量,上侧一组对射式传感器检测小种箱内最大种量;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固定于小种箱侧壁面上且分别与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和微处理器连接的信号传输线14,将对射式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分别与微处理器和步进电机连接的信号传输排线,将微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步进电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固定于小种箱侧壁面并与信号传输线14同侧的微处理器15,对射式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14把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排线控制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马铃薯的精量播种作业,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下面将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以下部分组成,本装置以大种箱2橡胶挡种板3所在一侧为前侧,以大种箱2敞口一侧为上侧。

(1)供种机构:开始工作时大种箱2盛满种薯而小种箱4为空,此时位于小种箱4侧壁面的下侧对射式传感器发送端28发射的信号被位于小种箱另一侧壁面的下侧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3所接收,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3通过信号传输线14将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15,微处理器15经分析接收到信号发出供种指令并经信号传输排线16将该指令发送给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17开始转动并带动链轮Ⅰ23、链条22、链轮Ⅱ26转动,进而供种主动轴21开始转动,带动安装于其上的供种主动链轮Ⅱ转动,最终带动供种链27及其上的拨齿1运动,拨齿1经过大种箱2上的拨齿契合口31将种薯拨运至小种箱4,小种箱4内种层高度增加,当小种箱4种层高度上升到一定值时,位于小种箱4侧壁面上侧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3便会接收不到发送端28发送的信号,从而其会将缺失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14传输给微处理器15,此时微处理器15便会做出停止供种的指令并发送给步进电机17执行,停止供种。

(2)取种机构:开始工作时将负压定轴出气孔10一端接于负压源上,气流便会从托勺进气孔50开始一路经过气流通道53、托勺出气孔55、滚筒盘43、负压定轴进气孔46、负压定轴47、负压定轴出气孔10进入负压源,最终在气力托勺6的负压勺壁49端形成负压流场;然后外界动力源带动滚筒链轮8转动,从而整个托勺滚筒取种器开始转动取种;负压勺壁49首先从取种口30进入小种箱4与种群发生接触,位于负压勺壁49内的种薯在负压勺壁49的支撑作用及托勺进气孔50处的负压流场双重作用下会克服自身重力及种群阻力随气力托勺6一起运动,完成取种过程。

(3)清种机构:由于种薯形状不规则且与负压勺壁49的接触点不固定,故气力托勺6在取种区可能舀取多粒种薯,当舀取多粒种薯的气力托勺6运动至清种区B时,首先会受到位于小种箱4一侧壁面下侧正压清种口29吹来的横向气流作用,负压勺壁49上未受负压流场作用的种薯便会在横向风力作用下重新落回小种箱4,进入下一个取种过程;若下侧正压清种口29未能将多余种薯清掉,随着气力托勺6继续运行,将会遇到位于小种箱4另一侧壁面上侧的另一正压清种口12的反向横向气流作用,经过两个相反方向的正压横向气流作用后气力托勺6一般会携带一粒种薯随之运转,如若仍有多粒种薯,在气力托勺6离开小种箱4取种口30前还会经过位于取种口30两侧的清种毛刷5的清种作用,经过三重清种实现单粒播种。

(4)投种机构:种薯随气力托勺6经过携种区C后到达投种区D,在投种区D滚筒盘43内部设有泄压件44,泄压件44封闭滚筒盘43上的气孔使托勺进气孔50负压流场消失,托槽52内种薯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完成投种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以马铃薯播种作业为实施例,但不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将供种机构、取种机构、清种机构、投种机构连接组装。工作前先开启负压源及清种正压源,然后启动外界动力带动滚筒链轮8转动,在滚筒链轮8的带动下,负压托勺滚筒组合式排种器开始转动进行取种作业,供种机构在小种箱4在侧壁上的对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3信号作用下经微处理器14通过信号传输排线16向步进电机17发出指令开始向小种箱4自动供种并维持小种箱4内种层高度恒定,拨齿1在供种过程中起到了破拱和拨送种薯的作用;在负压系统的作用下,气流将托勺进气孔50上方的种薯压附于负压勺壁49上,在负压勺壁49舀取种薯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了取种的可靠性,此时,气流流动路径为托勺进气孔50—气流通道53—托勺出气孔55—滚筒盘气孔—负压定轴进气孔46—负压定轴47—负压定轴出气孔10—外界负压源;取种后的气力托勺6可能携带有多粒种薯,因此在上行过程中会经历三次清种过程,即下侧正压清种装置29、上侧正压清种装置12及清种毛刷5:上行的气力托勺6先遇上下侧的正压清种气流,在横向气流作用下将不受吸附力的种薯清除到小种箱4,部分未受到吸附力作用的种薯可能由于角度等原因未被下侧的正压清中气流清除回小种箱4,但气力托勺6继续上行会遇到上侧反向正压清种气流作用,经过下侧正压气流作用尚未恢复平衡状态的多余种薯很容易的就被清除回了小种箱4,两次正压清种气流均未能清除掉的多余种薯在气力托勺6离开小种箱4取种口30前还会经过清种毛刷5的机械作用,将未受吸附力的多余种薯强行刷回小种箱4,进而确保了单粒精量取种。此后气力托勺6携带单粒种薯继续运转,在携种区C最高点附近由于负压勺壁49支持力消失,此时改为气力托勺6凹陷处的托槽52给予种薯支持力,种薯在托槽52支持力及托勺进气孔50吸附力共同作用下运行至投种区D,在泄压件44作用下吸附力消失,此时托槽52支持力也早已消失,种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气力托勺6落向地面,完成投种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投种区D的设计使得种薯脱离气力托勺6后的横向分速度为零,因此可实现零速投种,确保了投种的精确性。完成投种的气力托勺6经过空闲区E后再次进入取种区A开始下一循环。

本实例以马铃薯播种作业为例,本实用新型同时播种作业的行数不限且不限于马铃薯的播种作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装置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应用于不同的大粒径种子播种作业,按照不同的大粒径种子作物的农艺要求,本着精量、高效的原则,可适当设置取种投种的个数,不对同时作业行数有所限制。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