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654发布日期:2019-04-02 23:4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



背景技术: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大规模的种植通常使用到播种机,播种机常常的动力来源通常是发动机和电机,而这种播种机不适合小规模的土地或者在地势不平坦的地方种植蔬菜,在这些地方播种时往往需要使用传统以人力作为动力来源的小型播种机,但是目前现有的小型播种机在使用时不能调节每坑种子之间的距离,若调节距离,需要不同的小型播种机进行实现,这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其不仅实现了调节每坑种子之间的距离,而且调节方式简单便捷。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端部与所述机架可旋转连接的水平设置的转轴、及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平分所述转轴的长度,两组播种机构对称设于所述行走轮的两侧,所述播种机构包括:

播种箱,其包括一体上下连通成型的顶部呈开口状的圆筒状存储腔、及底部呈开口状的倒置圆台状排种腔,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机架固接,所述排种腔底部竖直连通有下种管,所述下种管上设有阀门;

分种组件,其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圆筒状限位管、及设于所述限位管内且与所述限位管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排种器,所述限位管的内侧壁沿其周向向外凹陷形成圆环状排种槽,且所述下种管自由端竖直向下穿过所述排种槽底部上端以位于所述排种槽内,所述限位管与所述下种管固接,所述排种器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且可相对所述转轴左右滑动,所述排种器的侧壁与所述限位管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所述排种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排种孔,每排排种孔包括多个沿所述排种器侧壁周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的类球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球心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的中轴线均与所述排种器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在多排排种孔中,任意每两排排种孔的凹槽数量均不相等,其中,所述下种管的下端与所述排种器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mm,当所述排种器工作时,所述排种槽仅与一排排种孔中的凹槽连通,且该排排种孔中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排种槽的底部;

两组固定组件,其分别设在位于所述排种器两侧的所述转轴上,每组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卡箍,所述卡箍沿其周向间隔向外延伸固设有多个L型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水平部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其中,所述排种器的两端部间隔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容纳槽,以一一对应容纳所述定位杆的水平部,当所述定位杆的水平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卡箍处于拧紧状态时,所述排种器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当所述定位杆的水平部移出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卡箍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排种器与所述转轴滑动连接;

播种管,所述排种槽的底部下端上下贯穿设有出种口,所述播种管为类L型且上端与所述出种口连通,所述播种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开沟器,其中,所述播种管靠近所述开沟器的侧壁贯穿设有向下排种的播种口。

优选的是,所述机架包括长边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第一框架和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方的长方形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两条短边均竖直向下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水平固设有固定筒,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筒轴承连接,以实现所述转轴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存储腔与所述第二框架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框架的一条长边上倾斜向上固设有拉杆。

优选的是,还包括:平地机构,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条长边铰接设置的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不同边上,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水平固设有重力杆,所述重力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转轴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拉杆固接的长边竖直向下间隔固设有两个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框架该长边的两端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平衡轮。

优选的是,所述排种器沿其中轴向方向贯穿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以实现所述排种器相对于所述转轴可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所述的播种机实现了调节每坑种子之间的距离,而且通过左右移动排种器即可实现即调节方式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同时避免了使用者购买多个播种机,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设置分种组件,排种器相对限位管即可旋转又可以左右滑动,排种器即可与转轴203固定连接又可相对转轴左右滑动连接,同时在限位管内设置排种槽,在排种器上设置多排排种孔,这种设置不仅实现了排种,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排的排种孔与排种槽相对应而实现对种植间距的调节。

第三、设置固定组件,通过卡箍、L型的定位杆、以及容纳槽位置关系即定位杆的水平部一一对应位于容纳腔内且卡箍拧紧状态时,实现排种器与转轴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转轴转动带动排种器转动,定位杆的水平部与容纳槽分离且卡箍拧紧状态时,实现排种器相对转轴可左右滑动连接进而实现排种槽与不同排的排种孔连通。

第四、设置播种箱,将播种箱分为圆筒状存储腔和倒置圆台状的排种腔,可以避免种子残留在所述播种箱内,提高种子的利用率;设置播种管并在播种管上设置播种口,实现将种子导入土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分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行走机构和两组播种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端部与所述机架可旋转连接的水平设置的转轴203、及与所述转轴203同轴设置的行走轮201,所述行走轮201平分所述转轴203的长度,两组播种机构对称设于所述行走轮201的两侧,所述播种机构包括:

播种箱,其包括一体上下连通成型的顶部呈开口状的圆筒状存储腔301、及底部呈开口状的倒置圆台状排种腔302,所述存储腔301与所述机架固接,所述排种腔302底部竖直连通有下种管303,所述下种管303上设有阀门;

分种组件,其包括与所述转轴203同轴设置的圆筒状限位管401(具体为具有一定厚度)、及设于所述限位管401内且与所述限位管401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排种器402,所述限位管401的内侧壁沿其周向向外凹陷形成圆环状排种槽404,且所述下种管303自由端竖直向下穿过所述排种槽404底部上端以位于所述排种槽404内,所述限位管401与所述下种管303固接,所述排种器402与所述转轴203同轴设置且可相对所述转轴203左右滑动,所述排种器402的侧壁与所述限位管401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以实现所述排种器402即可相对所述限位管401旋转又可相对限位管401左右移动,所述排种器402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排种孔,每排排种孔包括多个沿所述排种器402侧壁周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的类球形的凹槽403,所述凹槽403的球心位于所述凹槽403内,且所述凹槽403的中轴线均与所述排种器402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在多排排种孔中,任意每两排排种孔的凹槽403数量均不相等,其中,所述下种管303的下端与所述排种器402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mm以避免在排种转动过程中种子直径由下种管303排入排种槽404内,当所述排种器402工作时,(所述凹槽403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凹槽403的槽口所在圆的直径)所述排种槽404仅与一排排种孔中的凹槽403连通,且该排排种孔中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排种槽404的底部;

两组固定组件,其分别设在位于所述排种器402两侧的所述转轴203上,每组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203同轴设置的卡箍701,所述卡箍701沿其周向间隔向外延伸固设有多个L型的定位杆702,所述定位杆702的水平部与所述转轴203平行设置,其中,所述排种器402的两端部间隔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容纳槽703,以一一对应容纳所述定位杆702的水平部,当所述定位杆702的水平部位于所述容纳槽703内,且所述卡箍701处于拧紧状态时,所述排种器402与所述转轴203固定连接,当所述定位杆702的水平部移出所述容纳槽703,且所述卡箍701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排种器402与所述转轴203滑动连接;

播种管501,所述排种槽404的底部下端上下贯穿设有出种口405,所述播种管501为类L型(即所述播种管501包括与所述出种口405下端连通的竖直设置的竖直部和与竖直部连通的倾斜部,所述播种管501为硬管)且上端与所述出种口405连通,所述播种管501的自由端连接有开沟器503,其中,所述播种管501靠近所述开沟器503的侧壁贯穿设有向下排种的播种口504,(所述播种口504具体为播种管501的倾斜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的用于向下排种的开口,且所述播种口504的长度略小于所述播种管501倾斜部的长度,所述下种口的水平投影落在所述播种口504的水平投影内,以实现由出种口405排出的种子竖直落入土里)。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的动力来源具体为人力,使用过程中,首先,关闭所述阀门,并将种子加入播种箱内,然后打开阀门,移动播种机,种子通过下种管303进入凹槽403内,凹槽403转动至靠近出种口405时,由凹槽403内滑出,并通过播种管501导入土里,一次下种完成。采用该技术方案,首先,本发明所述的播种机实现了调节每坑种子之间的距离,而且通过左右移动排种器402即可实现即调节方式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同时避免了使用者购买多个播种机,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设置播种箱,将播种箱分为圆筒状存储腔301和倒置圆台状的排种腔302,可以避免种子残留在所述播种箱内,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再次,设置分种组件,排种器402相对限位管401即可旋转又可以左右滑动,排种器402即可与转轴203固定连接又可相对转轴203左右滑动连接,同时在限位管401内设置排种槽404,在排种器402上设置多排排种孔,这种设置不仅实现了排种,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排的排种孔与排种槽404相对应而实现对种植间距的调节;最后,设置固定组件,通过卡箍701、L型的定位杆702、以及容纳槽703位置关系即定位杆702的水平部一一对应位于容纳腔内且卡箍701拧紧状态时,实现排种器402与转轴203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转轴203转动带动排种器402转动,定位杆702的水平部与容纳槽703分离且卡箍701拧紧状态时,实现排种器402相对转轴203可左右滑动连接进而实现排种槽404与不同排的排种孔连通,同时,设置播种管501并在播种管501上设置播种口504,实现将种子导入土里,凹槽403设为类球形,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圆筒状孔体,这种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在凹槽403未转动到槽口朝下之前种子由凹槽403内滑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包括长边与所述转轴203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第一框架101和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101上方的长方形第二框架102(所述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为,所述第一框架101两条短边均竖直向上固设有竖杆,两个竖杆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102的两个短边固接),所述第一框架101的两条短边均竖直向下固设有支撑杆205,所述支撑杆205的下端水平固设有固定筒,所述转轴2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筒轴承连接,以实现所述转轴203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存储腔301与所述第二框架102固接。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所述转轴203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101的一条长边上倾斜向上固设有拉杆604。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人力拉动所述机架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平地机构,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101的一条长边铰接设置的固定杆601(所述固定杆601具体可平分所述第一框架101的长度),且所述固定杆601与所述拉杆604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01的不同边上,所述固定杆601的自由端水平固设有重力杆602(所述固定杆601具体可平分所述重力杆602的长度),所述重力杆602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转轴203的长度一致,所述重力杆602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固设有多个耙齿,当播种机工作时,所述耙齿处于竖直向下状态。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平地机构可以碾压播种后的地面,避免种子外露。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101与所述拉杆604固接的长边竖直向下间隔固设有两个连接杆206,且两个连接杆206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框架101该长边的两端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杆206的下端连接有平衡轮202(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为:所述连接杆206的下端水平固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平衡轮202轴承连接),以平衡所述机架。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平衡轮202可以避免机架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播种机的正常使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种器402沿其中轴向方向贯穿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转轴203的直径,以实现所述排种器402相对于所述转轴203可左右滑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排种器402的左右滑动。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间隔可调的蔬菜播种机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