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117发布日期:2019-04-20 02:3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属于鱼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通过科学养护和管理生物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通常设有一定数量的人工鱼礁,以吸引鱼群和构建海藻床。现有技术中,沉箱式鱼礁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人工鱼礁,具有制造成本低、牡蛎鱼群聚集效果好等优点,但是由于鱼礁一般放置在海底,这就导致在洋流的作用下,海底的沙粒很容易淤积在鱼礁内部,久而久之最终堵塞鱼礁口。

针对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结构简单,在鱼礁内部淤沙达到一定量时自动排放,同时可将排出的淤沙利用洋流冲散,大大降低了鱼礁口堵塞率,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包括鱼礁体和承重升降板,所述的鱼礁体底部设有鱼礁底板,侧部设有鱼礁口,所述的鱼礁底板中心设有底板排放口,所述的底板排放口侧部均匀设有多个位于鱼礁底板底端面且槽口朝下的容置槽,所述的承重升降板滑动设置在底板排放口内,且底侧分别对应容置槽设有多个限位连接板,所述的限位连接板与容置槽之间设有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鱼礁口底部与鱼礁底板相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鱼礁底板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礁体支腿,所述的礁体支腿底部对应设有压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升降板采用轻质混凝土材料,所述的拉簧采用不锈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鱼礁体底侧对应底板排放口均匀设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延伸安装块,所述的延伸安装块外侧分别设有旋转轮扇。

进一步地,鱼礁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凸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进一步地,可以在鱼礁上设置大小和形状各异的孔洞与缝隙。以利于藻类的附着,提高生物的附着率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使用时,将鱼礁体悬吊放入海底,随着沙粒淤积在鱼礁底板,承重升降板在压力作用下将逐渐下降,拉簧逐渐拉伸,直至淤沙排出后拉簧收缩,承重升降板逐渐上升,同时旋转轮扇在风浪和水流的作用下转动产生纵向波动冲散排出的积沙。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在鱼礁内部淤沙达到一定量时自动排放,同时可将排出的淤沙利用洋流冲散,大大降低了鱼礁口堵塞率,提高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轮扇可以借助海底的洋流转动,并通过转动产生的纵向波动将排出的积沙冲散,提高了功能性和可用性;

3.礁体支腿可以有效地腾出排沙空间,压重块可以使整体更稳定。

4.本实用新型模仿牡蛎外壳的形状,采用仿生学将鱼礁体的表面设计为凸凹不平、凸起形状各异,以提高鱼礁的比表面积,提高藻类的附着率,进而提高生物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重升降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承重升降板排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鱼礁体1、鱼礁底板11、底板排放口111、容置槽112、延伸安装块12、鱼礁口2、承重升降板3、限位连接板31、礁体支腿4、压重块5、旋转轮扇6、拉簧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包括鱼礁体1、鱼礁底板11、底板排放口111、容置槽112、延伸安装块12、鱼礁口2、承重升降板3、限位连接板31、礁体支腿4、压重块5、旋转轮扇6、拉簧7,所述的鱼礁体1底部设有鱼礁底板11,侧部分别设有两个鱼礁口2,所述的鱼礁口2底部与鱼礁底板11相平齐,所述的鱼礁底板11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一个礁体支腿4,所述的礁体支腿4底部对应设有压重块5。

所述的鱼礁底板11中心还设有一个底板排放口111,所述的底板排放口111侧部均匀设有多个位于鱼礁底板11底部端面且槽口朝下的容置槽112,所述的承重升降板3滑动设置在底板排放口111内,且底侧分别对应容置槽112设有多个限位连接板31,所述的限位连接板31与容置槽112之间设有拉簧7,所述的鱼礁体1底侧对应底板排放口111均匀设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延伸安装块12,所述的延伸安装块12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增加冲散排沙的旋转轮扇6,所述的承重升降板3采用轻质混凝土材料,所述的拉簧7采用不锈合金材料。

该装置在使用时,将鱼礁体1悬吊放入海底,随着沙粒淤积在鱼礁底板11,承重升降板3在压力作用下逐渐下降,拉簧7拉伸,直至淤沙排出后拉簧7收缩,承重升降板3逐渐上升,同时旋转轮扇6在洋流作用下转动产生纵向波动冲散排出的积沙,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