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打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328发布日期:2019-07-31 19:5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打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钓鱼打窝器。



背景技术:

在钓鱼的时候,一般都要在所选的钓鱼区域撒上鱼饵,进而引诱鱼在该位置附近集中,俗称打窝。传统的打窝是采用人工用手直接撒鱼饵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鱼饵不集中,比较分散,从而造成鱼饵的浪费,往往达不到打窝的效果。目前也出现了不少专用的打窝器,使得打窝比较准,也能做到定点打窝。但是这种传统打窝器需要通过鱼杆转动使得打窝器翻转过来才能将鱼饵投出,不仅操作时比较费力,鱼杆容易打滑或折断,而且在翻转过程中鱼饵落水慢,打窝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打窝器,其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打窝精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钓鱼打窝器,包括容纳袋、收放线装置及提钩件,所述容纳袋的顶部具有鱼饵投放口和用于收紧所述鱼饵投放口的收放绳,所述收放线装置包括绕线轮和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上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始端固定在所述绕线轮,该拉绳的末端与所述容纳袋的底部连接,所述提钩件安装在所述拉绳上,该提钩件与所述收放绳脱卸式连接。

基于上述的钓鱼打窝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鱼饵通过鱼饵投放口放入容纳袋,并用收放绳收紧鱼饵投放口,此时将提钩件与收放绳连接在一起并缓慢放入水底,直至提钩件与收放绳自动分离后,向上拉起容纳袋,容纳袋即可将鱼饵释放至钓鱼区域。鱼饵从容纳袋释放之前,鱼饵投放口处于收紧状态,使得鱼饵不会散落、浪费,进而保证了鱼饵的投放精度和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容纳袋底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拉绳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环配合连接的锁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拉绳在与所述提钩件的连接端至所述拉绳末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容纳袋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提钩件包括直杆部和钩杆部,所述直杆部上端具有与所述拉绳配合连接的打结孔,下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钩杆部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直杆部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孔,下端为自由端,所述钩杆部的杆体上开设有钩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钩杆部的下端为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绕线轮上设置有可折叠限位的手柄和出线卡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拉绳上设置有长度标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拉绳在与所述提钩件的连接端至所述拉绳末端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长度调节扣包括第一柱形扣和与所述第一柱形扣结构相同的第二柱形扣,所述第一柱形扣与所述第二柱形扣轴向上均开设有用于穿射所述拉绳的绳孔,所述第一柱形扣与所述第二柱形扣径向上均开设与所述绳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柱形扣与所述第二柱形扣通过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柱连接,该螺纹柱能够将所述拉绳挤压固定于所述绳孔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容纳袋为网布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钓鱼打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钓鱼打窝器向水中下放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钓鱼打窝器从水中向上提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提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钓鱼打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钓鱼打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长度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容纳袋;11、鱼饵投放口;12、收放绳;13、连接环;

20、收放线装置;21、绕线轮;22、拉绳;23、锁扣;24、手柄;25、出线卡环;

30、提钩件;31、直杆部;311、打结孔;32、钩杆部;321、钩形槽321;

40、长度调节扣;41、第一柱形扣;42、第二柱形扣;43、绳孔;44、螺纹孔;45、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钓鱼打窝器,其包括容纳袋10、收放线装置20及提钩件30。

其中,所述容纳袋10的顶部具有鱼饵投放口11和用于收紧鱼饵投放口11的收放绳12,所述收放线装置20包括绕线轮21和缠绕于所述绕线轮21上的拉绳22,所述拉绳22的始端固定在绕线轮21,该拉绳22的末端与容纳袋10的底部连接,所述提钩件30安装在拉绳22上,该提钩件30与所述收放绳12脱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携带和使用,所述容纳袋10优选网布袋,所述该拉绳22的末端系在容纳袋10底部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绳22在与提钩件30的连接端至拉绳22末端的长度大于容纳袋10的长度,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容纳袋10的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钩件30包括直杆部31和钩杆部32,所述直杆部31上端具有与所述拉绳22配合连接的打结孔311,下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钩杆部32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直杆部31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孔,下端为自由端,所述钩杆部32的杆体上开设有钩形槽321,所述钩杆部32的下端为尖端,使用时,所述收放绳12悬挂于钩形槽321内。

为便于收绳和控制拉绳22,可在绕线轮21上设置折叠限位的手柄24和出线卡环25。

本实施例提供的钓鱼打窝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鱼饵通过鱼饵投放口11放入容纳袋10,并用收放绳12收紧鱼饵投放口11,此时将提钩件与收放绳12连接在一起并缓慢放入水底,直至提钩件30与收放绳12自动分离后,向上拉起容纳袋10,容纳袋10即可将鱼饵释放至钓鱼区域。鱼饵从容纳袋10释放之前,鱼饵投放口11处于收紧状态,使得鱼饵不会散落、浪费,进而保证了鱼饵的投放精度和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优化之处在于:所述容纳袋10底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环13,所述拉绳22的末端设置有与连接环13配合连接的锁扣23。

本实施例提供的钓鱼打窝器,容纳袋10与收放线装置20可分离连接,这样便于更换容纳袋10和进行分离式储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2作进一步优化,其优化之处在于:所述拉绳22上设置有长度标记。

本实施例提供的钓鱼打窝器,在下放装有鱼饵的容纳袋10时,可随时根据长度标记控制鱼饵投放深度。

实施例4: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2或3作进一步优化,其优化之处在于:所述拉绳22在与提钩件30的连接端至拉绳22末端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扣40。

所述长度调节扣40包括第一柱形扣41和与第一柱形扣41结构相同的第二柱形扣42,所述第一柱形扣41与第二柱形扣42轴向上均开设有用于穿射拉绳22的绳孔43,所述第一柱形扣41与第二柱形扣42径向上均开设与绳孔43连通的螺纹孔44,所述第一柱形扣41与第二柱形扣42通过与螺纹孔44配合的螺纹柱45连接,该螺纹柱45能够将拉绳22挤压固定于绳孔43的内壁。

本实施例提供的钓鱼打窝器,调节提钩件30至拉绳22末端之间长度时,只需要向外旋转螺纹柱45,使螺纹柱45的端部与绳孔43内壁之间有间隙,此时上/下拽拉绳22以调节长度调节扣40所控制的拉绳22长度,之后再向内旋转螺纹柱45,使螺纹柱45将拉绳22挤压固定于绳孔43的内壁即可。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钓鱼打窝器,可适应于不同大小的容纳体10,进而提高了钓鱼打窝器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