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165发布日期:2019-11-27 17:1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株的栽培和蚜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广泛的深根系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营养丰富、含有未知促进生长因子ugf的特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它不仅抗旱、抗寒、耐盐碱,而且能够固氮改土、改善生态环境。美国将苜蓿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实验研究表明,苜蓿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壤肥力,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多年来,以种植苜蓿为主的草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苜蓿草产品生产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草产品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从而还引发了农业产业布局调整的新局面。

豌豆蚜,属于半翅目蚜科,生存环境遍布于世界各地,可为害的植物有豌豆、蚕豆、苜蓿以及山黧豆属、草本木犀属植物,但亦包括豆科木本植物,夏季也在荠菜上。豌豆蚜主要为害植株的花、叶、嫩茎、及幼芽的汁液,受害植物出现叶色变黄脱落,叶片卷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及产量,危害严重时可导致作物成片枯死。由于为害植物众多,从而使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豌豆蚜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使美国苜蓿生产每年损失约6000万美元。豌豆蚜除直接取食为害外,还能传播苜蓿花叶病毒、豌豆耳突花叶病毒等25种病毒。

现有技术中对于豌豆蚜的饲养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气候培养箱种植整株植物,采用群体的饲养方式培养一个种群,采用此种方式培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观察单体豌豆蚜或成对豌豆蚜的成长历程、生活习性及繁殖力等特征;成虫容易逃逸,极易造成外源蚜虫的干扰,成本较高且不利于观察及统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于豌豆蚜的饲养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气候培养箱种植整株植物,采用群体的饲养方式培养一个种群,采用此种方式培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观察单体豌豆蚜或成对豌豆蚜的成长历程、生活习性及繁殖力等特征;成虫容易逃逸,极易造成外源蚜虫的干扰,成本较高且不利于观察及统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包括盛水容器、外延架、植物种植容器和上支架,所述盛水容器内部放置有外延架,且外延架中部插有植株支撑杆,所述盛水容器上方四角设置有用于外延的外延架,所述盛水容器四周插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上端插设有上支架,所述盛水容器、支撑架和上支架外侧使用透明纱网包裹,且上支架侧面的透明纱网上开设有接虫口,所述透明纱网上端开设有撒水口,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上端侧面的透明纱网上开设有注水口,且盛水容器上方的透明纱网上开设有注水孔,所述上支架底部四角连接有底座纱网,且底座纱网中部通过橡皮筋和挂钩固定在植物种植容器上端口。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材质为硬质空心管,且上支架上刻有卡槽,同时外延架上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底部设置的底座纱网和外侧围合的透明纱网包裹在植株上方,且注水口位于底座纱网下方的透明纱网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盛水容器和上支架,且支撑架下端插入设置好的外延架内部,并且支撑架底部与盛水容器下方四角通过胶水粘贴,同时支撑架上端插入到上支架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插在外延架内部设置倾斜度范围为0°、5°、10°、15°和20°,且支撑架上端插接的上支架的高度调节范围为0—30cm,并且上支架的高度调节优选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同时上支架的长度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底盘四角设置有外延用于外延的支架,以便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期调节装置上端的体积,上端支架同时设置有卡槽用于调节装置的高度,装置上端均使用纱网包裹,以便气体的交换同时利于随时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和蚜虫的生长状态和生态位,造价成本低廉,易于转移和观察,同时方便拆卸安装保存,在植株栽培和蚜虫饲养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源蚜虫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延支撑架增加维度示意图。

图中:1、盛水容器,2、外延架,3、植物种植容器,4、植株支撑杆,5、透明纱网,6、撒水口,7、接虫口,8、上支架,9、注水口,10、支撑架,11、注水孔,12、底座纱网,13、挂钩,14、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包括盛水容器1、外延架2、植物种植容器3和上支架8,盛水容器1内部放置有外延架2,且外延架2中部插有植株支撑杆4,盛水容器1上方四角设置有用于外延的外延架2,盛水容器1四周插置有支撑架10,且支撑架10上端插设有上支架8,支撑架10用于连接盛水容器1和上支架8,且支撑架10下端插入设置好的外延架2内部,并且支撑架10底部与盛水容器1下方四角通过胶水粘贴,同时支撑架10上端插入到上支架8中,支撑架10插在外延架2内部设置倾斜度范围为0°、5°、10°、15°和20°,且支撑架10上端插接的上支架8的高度调节范围为0—30cm,并且上支架8的高度调节优选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同时上支架8的长度为35cm,盛水容器1、支撑架10和上支架8外侧使用透明纱网5包裹,且上支架8侧面的透明纱网5上开设有接虫口7,上支架8的材质为硬质空心管,且上支架8上刻有卡槽,同时外延架2上设置有卡槽,上支架8底部设置的底座纱网12和外侧围合的透明纱网5包裹在植株上方,且注水口9位于底座纱网12下方的透明纱网5上,透明纱网5上端开设有撒水口6,植物种植容器3上端侧面的透明纱网5上开设有注水口9,且盛水容器1上方的透明纱网5上开设有注水孔11,上支架8底部四角连接有底座纱网12,且底座纱网12中部通过橡皮筋14和挂钩13固定在植物种植容器3上端口。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时,首先将植物种植在植物种植容器3内部,并且将种植的植物固定在植株支撑杆4上,使其直立生长,将支撑架10插在外延架2上的卡槽中,之后将支撑架10底部通过胶水粘在盛水容器1底部四角上,之后将上支架8插在支撑架10上端,外延架2上设置的卡槽可角度维度,而上支架8上开设的卡槽可以调节高度,之后将底座纱网12固定在上支架8底部,同时将底座纱网12中部通过挂钩13固定在植物种植容器3上口,并且通过橡皮筋14减少栽培容器和上端装置的空隙,会后将透明纱网5包裹在装置外侧,同时在纱网上开设注水孔11、注水口9和撒水口6以及接虫口7,通过注水孔11向盛水容器1内部添加营养液,通过注水口9向盛水容器1内部加入水体,同时通过撒水口6便于使用喷壶在植株叶面喷水,同时通过接虫口7以便于接虫和移除多余蚜虫,完成后的装置放置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观察,这就是该植物单株栽培的蚜虫饲养装置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