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266发布日期:2019-11-15 20:4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松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进步,起垄装置出现了多种深松机。深松机一般都是由牵引机在前面拖拉,然后完成松土。现在深松机的松土勾结构简单,行走时遇到石头或硬质杂草容易断裂,而且不能调节入土的深度,因此就出现深松机功能单一性。面对不同物种种植地有着不同的松土要求,入土深度往往影响物种的健康发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间距、高度及入土深度的深松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深松器,包括机架、松土铲,所述机架由两根连接轴垂直连接横轴组成,所述横轴上通过第一旋钮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底端通过第二旋钮连接松土铲,所述松土铲由犁头连接尾翼组成,所述犁头向下倾斜设置,犁头上还设有加固条,所述尾翼由铁板两侧设置三角板组成;所述横轴中部通过第一旋钮固定连接上牵板,所述下牵板上方横轴上设有上牵板;所述横轴上还设有深度传感器。

操作时,根据甘蔗地之间的宽度通过调节第一旋钮调整固定装置之间的位置,使其对应甘蔗地;随后调节第二旋钮调整松土铲的入土角,使其符合甘蔗地松土要求,调整完毕并稳定后将上牵板与下牵板连接至拖拉机,最后打开深度传感器开关,便可行走松土。

优选的,所述横轴两端底部设有限深轮,限深轮能够控制松土铲入土深度。

优选的,所述犁头入土角为15~30°,尾翼耕幅为30~40cm,通过调节第二旋钮改变松土铲入土角。

优选的,所述深度传感器上设有显示屏,深度传感器能显示松土铲入土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上牵板设在两个下牵板之间的中部,三个牵板形成三角设置,套上拖拉机时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横轴上的松土铲前后相互错开,避免后面的松土铲重复前面松土铲的操作,导致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横轴上的固定装置可通过第一旋钮调节,即可调节松土铲之间的间距。

2:松土铲在固定装置上的高度可调节,即可改变犁头的入土角。

3:犁头不易断裂,尾翼耕幅宽度符合种植一排甘蔗地的宽度。

4:本装置能一次行走便可松土多排甘蔗地,效率高。

5:本装置运行时达5亩/h,效率提高3~5倍,且维修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松土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号为:1-机架,2-第一旋钮,3-第二旋钮,4-尾翼,5-松土铲,6-下牵板,7-深度传感器,8-限深轮,9-上牵板,10-连接轴,11-固定装置,12-横轴,犁头-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深松器,包括机架1、松土铲5,所述机架1由两根连接轴10垂直连接横轴12组成,所述横轴12上通过第一旋钮2连接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底端通过第二旋钮3连接松土铲5,调节第二旋钮3可改变松土铲5的入土角;所述横轴12上的松土铲5前后相互错开,所述松土铲5由犁头501连接尾翼4组成,所述犁头501向下倾斜设置,便于入土,犁头501上还设有加固条,防止碰到石头等硬质物体不易断裂,所述尾翼4由铁板两侧设置三角板组成,有利松土铲5入土、排土;所述犁头501入土角为15~30°,尾翼4耕幅为30~40cm;所述横轴12中部通过第一旋钮2固定连接上牵板9,所述下牵板6上方横轴12上设有上牵板9,所述上牵板9设在两个下牵板6之间的中部;所述横轴12两端底部设有限深轮8,控制松土铲5的入土深度;横轴12上还设有深度传感器7,所述深度传感器7上设有显示屏,显示松土铲5入土深度的数据。

操作时,根据甘蔗地之间的宽度通过调节第一旋钮2调整固定装置11之间的位置,使其对应甘蔗地;随后调节第二旋钮3调整松土铲5的入土角,使其符合甘蔗地松土要求,调整完毕并稳定后将上牵板9与下牵板6连接至拖拉机,最后打开深度传感器7开关,便可行走松土。

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全铁质材料设计,保证装置重量,犁头不易断裂,整个装置不易倾斜或倒翻;同时可根据不同农作地改变松土铲5之间的间距,也可根据物种松土的要求改变其松土深度(改变犁头的入土角即能改变松土深度),并且本装置设置多个松土铲5,大大地提高了松土效率,从而减少精力、财力。

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农作地的松土。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