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19458发布日期:2019-04-05 21:27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尤其是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属于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冬小春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是中低海拔冬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冬小春播种季在11月-1月间,出苗正直12-2月间,极易受霜冻影响,致使马铃薯产业不稳定,并造成致命打击。保护地栽培,能够有效的预防霜冻和促进早出苗,块茎早膨大,是大田马铃薯促早上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n肥是马铃薯养分需求量最高元素之一。在生长前期n素有利于增大叶面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使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旺盛,还可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后期光合势,利于有机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块茎的膨大速率,增加结薯数和大中薯比率,从而达到增产。但施n肥过量,特别生长中后期追施肥破坏了养分的合理分配,引起植株茎叶徒长、易感病害、延迟块茎成熟,施量高的植株在生育后期仍保持绿色、延迟结薯,大量田间试验表明,在低温短日照的诱导条件下,高水平的n肥会引起块茎生长的延迟。

目前的种植技术,提早收获会导致大薯率不高,经济效益差。在块茎膨大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控制马铃薯地上部分徒长,和促进地下部分块茎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喷施时间和剂量盲目,会造成地上部分器官严重皱缩或没有起到控徒长的作用。

冬小春马铃薯主产区大都集中在中低海拔温热区域,由于马铃薯产值较高,n肥的过量施用盲目施用,而且施n肥时间大多都在播种后,或中后期追肥,不仅会造成马铃薯延迟结薯,提早收获大薯率不高,不利于马铃薯提早上市。同时给下茬作物水稻的种植带来肥料过量的问题较为严重普遍,对环境造成面源污染也显而易见。而在3-4月份,我国市场新鲜蔬菜极度匮乏,马铃薯在此期间价格高,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同时可以促进薯农增加收入。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还存在的问题:n肥滞后,造成茎叶生长徒长,块茎生长发育延迟;种薯发芽出苗时间长;提前收获,大薯率低,经济效益差;易遭受霜害、易发生空心、褐斑。冬小春马铃薯促早上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产实践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种薯催芽、种薯包衣处理、整地、n肥前移、带芽播种、播种保护地栽培、起垄覆膜+小拱棚施底肥、现雷-开花期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等步骤。既能预防霜冻和促进早出苗,块茎早膨大,又能克服由于以往种植技术的n肥施用给下茬作物水稻带来的n肥过剩问题,对环境造成面源污染问题,还能增加马铃薯的大薯率,根据市场价格,增加提早收获的经济效益。提高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程度,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马铃薯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中低海拔区冬作、早春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步骤(2)、种薯催芽:

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0-40天,将种薯直接埋在大棚的土里20cm左右处,浇水润湿土壤,土壤含水量在30-40%,或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用薄被盖起,室温保持在18-25度,催芽至有芽芽长1-3cm;

步骤(3)、种薯包衣处理:

播前7-8天切块,切块用的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再切,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喷雾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1-2天,之后进行播种;

步骤(4)、确定播期:

冬作马铃薯播期确定在10月底-11月中旬,早春作马铃薯播期在12月底-1月初;

步骤(5)、整地、早施n、p底肥:

在播前7-10天,在稻茬上均匀撒施尿素和钙镁磷肥,然后渗水,地凉干后旋耕细耙;

步骤(6)、种薯带芽播种起垄:

采用大垄3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株距15-20cm;下种深度为10cm-18cm,种薯带芽切面朝下,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

步骤(7)、覆膜:

播种起垄后,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180-200cm,厚0.008~0.01mm的白色地膜,膜上间隔均匀覆土;

步骤(8)、在垄上搭小拱棚

步骤(9)、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

在马铃薯现蕾到开花期,喷施60-90ppm的多效唑1-2次,株高控制在40-60cm;

步骤(10)、马铃薯疫病防治:

进行马铃薯疫病防治;3-4月中旬,待块茎直径为5-8cm时,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或调整收获期,适期上市。

进一步地,步骤(1)中,中低海拔区域在500-2200米,其中,500-1000米海拔选择生育期70-85天,抗逆性强、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包括:ys902,hz88,丽6和ys304;1100-2200米海拔选择生育期80-95天,抗逆性强、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包括:ys902,hz88,丽6,ys304,会-2,ys105,青薯9号和云薯305。

进一步地,步骤(3)中,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

取72%农用链霉素2-4g、氟环·咯菌腈10ml和噻虫·咯·霜灵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150-2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包衣处理;或用木霉菌1kg粉剂对150-200kg切块种薯拌种进行包衣处理,容器不能用使用过杀菌剂的容器,在阴凉处切块,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和避免紫外线照射,阴凉处晾干待用。

进一步地,步骤(5)中,在稻茬上均匀撒施30kg/亩的尿素和20kg/亩的钙镁磷肥。

进一步地,步骤(6)中,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100-135kg,亩施硼镁肥2kg,降低块茎空心、褐斑的风险,播种时起垄垄宽1.6-2.0m,高度为25-35cm。

进一步地,步骤(6)中,播种后覆膜,播种深度15cm左右,种薯创伤面朝下,种薯上覆盖农家肥一把,然后覆土。

进一步地,步骤(7)中,搭建小棚具体是在垄上插上2米的竹签,弓成小拱棚,棚高40-60cm,然后再盖上棚膜,棚膜为白色,厚0.05mm,宽幅230cm。

进一步地,步骤(7)中,在晴天的早上9点到下午6点揭开棚膜降温,晚6点后盖上棚膜,阴天不揭开棚膜;中海拔地区至2月底彻底揭小拱棚棚膜;1900-2200米海拔至清明前后揭膜。

进一步地,步骤(9)中,取15%多效,1g兑水1.665-2.5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植株进行喷雾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10)中,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喷施叶面肥预防早、晚疫病;封行后,10天预防一次,预防3-4次;步骤(10)中,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喷施叶面肥和杀菌剂预防早、晚疫病;封行后,10天预防一次,预防3-4次;叶面肥为磷酸二氢钾,将磷酸二氢钾和木霉菌水剂按质量比1-2:1混合,木霉菌需要二次稀释,搅匀,充分溶解。叶面肥为每桶3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进行种薯催芽和包衣处理,带芽播种及创伤面朝下,出苗率由原来的86.6%提高到95%以上,提早了马铃薯生育进程,提早5-9天出苗和7-10天结薯,并促进块茎膨大。

2、本发明将n肥前移,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光合叶面积和有机物质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促进早结薯,结薯数提高,大中薯率增加,其次是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农业作物减肥减药的措施之一。

3、本发明中,各个时期肥料的用量和使用时机,尤其是钙镁硼肥的施用,有利于块茎品质的提高,降低马铃薯薯块生理病害如空心,褐斑的发生,提高商品竞争力。

4、本发明中,覆膜和小拱棚+多效唑的应用,第一,增温促早熟,是促进薯块膨大,平均单个块茎增加30g-50g,大薯率增加了76%,减少了褐斑的发生;第二,降低霜冻危害。第三,比对照增产16.5%。

5、本发明中,叶面肥及生物菌剂(木霉菌)的使用,没有农药残留,绿色环保。

6、本发明结合马铃薯自身生长特性,科学合理的控制种植条件,有效促进早出苗、早结薯,提高块茎大薯率,克服马铃薯播后施n肥延迟结薯等的缺点以及大薯率不高和易发生空心、褐斑的问题,使马铃薯提早上市有效增产、增收,适合在西南中低海拔区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搭建的小拱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马铃薯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中建水地区冬作、早春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ys902;该品种的生育期70-85天,抗逆性强、高产。

步骤(2)、种薯催芽:

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0天,将种薯直接埋在大棚的土里20cm左右处,浇水润湿土壤,土壤含水量在30%,催芽至有芽芽长2cm左右;

步骤(3)、种薯包衣处理:

播前7天切块,切块用的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再切,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喷雾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1天,之后进行播种;其中,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

取72%农用链霉素3g、氟环·咯菌腈10ml和噻虫·咯·霜灵一起兑水4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18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包衣处理;或用木霉菌1kg粉剂对160kg切块种薯拌种进行包衣处理,容器不能用使用过杀菌剂的容器,在阴凉处切块,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和避免紫外线照射,阴凉处晾干待用。

步骤(4)、确定播期:

冬作马铃薯播期确定在10月底-11月中旬,早春作马铃薯播期在12月底-1月初;

步骤(5)、整地、早施n、p底肥:

在播前10天,在稻茬上均匀撒施30kg/亩的尿素和20kg/亩的钙镁磷肥,然后渗水,地凉干后旋耕细耙;

步骤(6)、种薯带芽播种起垄:

采用大垄3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0cm,株距18cm;下种深度为15cm左右,种薯带芽切面朝下,种薯上覆盖农家肥一把,然后覆土,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

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5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120kg,亩施硼镁肥2kg,降低块茎空心、褐斑的风险,播种时起垄垄宽1.8m,高度为25-35cm。

步骤(7)、覆膜:

播种起垄后,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12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190cm,厚0.008mm的白色地膜,膜上间隔均匀覆土;在晴天的早上9点到下午6点揭开棚膜降温,晚6点后盖上棚膜,阴天不揭开棚膜;该地区至2月底彻底揭小拱棚棚膜。

步骤(8)、在垄上搭小拱棚:

搭建小棚具体是在垄上插上2米的竹签,弓成小拱棚,棚高50cm,然后再盖上棚膜,棚膜为白色,厚0.05mm,宽幅230cm,如图1所示。

步骤(9)、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

在马铃薯现蕾到开花期,喷施80ppm的多效唑2次,株高控制在50cm。取15%多效,1g兑水2.0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植株进行喷雾处理。

步骤(10)、马铃薯疫病防治:

进行马铃薯疫病防治;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喷施叶面肥预防早、晚疫病;封行后,10天预防一次,预防4次;叶面肥为每桶30kg,将将磷酸二氢钾和木霉菌水剂按质量比1:1混合,木霉菌需要二次稀释,搅匀,充分溶解。3-4月中旬,待块茎直径为6cm左右时,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或调整收获期,适期上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马铃薯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中1100-2200米海拔地区冬作、早春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ys105;该品种的生育期70-85天,抗逆性强、高产。

步骤(2)、种薯催芽:

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40天,浇水润湿土壤,土壤含水量在40%,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用薄被盖起,室温保持在20度,催芽至有芽芽长3cm;

步骤(3)、种薯包衣处理:

播前8天切块,切块用的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再切,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喷雾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1天,之后进行播种;其中,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

取72%农用链霉素4g、氟环·咯菌腈10ml和噻虫·咯·霜灵一起兑水5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2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包衣处理;或用木霉菌1kg粉剂对200kg切块种薯拌种进行包衣处理,容器不能用使用过杀菌剂的容器,在阴凉处切块,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和避免紫外线照射,阴凉处晾干待用。

步骤(4)、确定播期:

冬作马铃薯播期确定在10月底-11月中旬,早春作马铃薯播期在12月底-1月初;

步骤(5)、整地、早施n、p底肥:

在播前7-天,在稻茬上均匀撒施30kg/亩的尿素和20kg/亩的钙镁磷肥,然后渗水,地凉干后旋耕细耙;

步骤(6)、种薯带芽播种起垄:

采用大垄3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cm,株距15cm;下种深度为11cm,种薯带芽切面朝下,种薯上覆盖农家肥一把,然后覆土,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

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100kg,亩施硼镁肥2kg,降低块茎空心、褐斑的风险,播种时起垄垄宽1.6m,高度为25cm。

步骤(7)、覆膜:

播种起垄后,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180cm,厚0.01mm的白色地膜,膜上间隔均匀覆土;在晴天的早上9点到下午6点揭开棚膜降温,晚6点后盖上棚膜,阴天不揭开棚膜;1900-2200米海拔至清明前后揭膜。

步骤(8)、在垄上搭小拱棚:

搭建小棚具体是在垄上插上2米的竹签,弓成小拱棚,棚高60cm,然后再盖上棚膜,棚膜为白色,厚0.05mm,宽幅230cm。

步骤(9)、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

在马铃薯现蕾到开花期,喷施60-90ppm的多效唑2次,株高控制在60cm。取15%多效,1g兑水2.5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植株进行喷雾处理。

步骤(10)、马铃薯疫病防治:

进行马铃薯疫病防治;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喷施叶面肥预防早、晚疫病;封行后,10天预防一次,预防3-4次;叶面肥为每桶30kg,将将磷酸二氢钾和木霉菌水剂按质量比2:1混合,木霉菌需要二次稀释,搅匀,充分溶解。3-4月中旬,待块茎直径为8cm时,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或调整收获期,适期上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马铃薯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中500-1000米海拔地区冬作、早春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hz88;该品种的生育期70-85天,抗逆性强、高产。

步骤(2)、种薯催芽:

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5天,将种薯直接埋在大棚的土里20cm左右处,浇水润湿土壤,土壤含水量在35%,催芽至有芽芽长1cm;

步骤(3)、种薯包衣处理:

播前7天切块,切块用的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分钟再切,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喷雾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2天,之后进行播种;其中,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

取72%农用链霉素2g、氟环·咯菌腈10ml和噻虫·咯·霜灵一起兑水4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2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包衣处理;或用木霉菌1kg粉剂对200kg切块种薯拌种进行包衣处理,容器不能用使用过杀菌剂的容器,在阴凉处切块,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和避免紫外线照射,阴凉处晾干待用。

步骤(4)、确定播期:

冬作马铃薯播期确定在10月底-11月中旬,早春作马铃薯播期在12月底-1月初;

步骤(5)、整地、早施n、p底肥:

在播前8天,在稻茬上均匀撒施30kg/亩的尿素和20kg/亩的钙镁磷肥,然后渗水,地凉干后旋耕细耙;

步骤(6)、种薯带芽播种起垄:

采用大垄3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1cm,株距20cm;下种深度为18cm,种薯带芽切面朝下,种薯上覆盖农家肥一把,然后覆土,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

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135kg,亩施硼镁肥2kg,降低块茎空心、褐斑的风险,播种时起垄垄宽2.0m,高度为25-35cm。

步骤(7)、覆膜:

播种起垄后,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200cm,厚0.009mm的白色地膜,膜上间隔均匀覆土;在晴天的早上9点到下午6点揭开棚膜降温,晚6点后盖上棚膜,阴天不揭开棚膜;中海拔地区至2月底彻底揭小拱棚棚膜;中海拔地区至2月底彻底揭小拱棚棚膜。

步骤(8)、在垄上搭小拱棚:

搭建小棚具体是在垄上插上2米的竹签,弓成小拱棚,棚高50cm,然后再盖上棚膜,棚膜为白色,厚0.05mm,宽幅230cm。

步骤(9)、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

在马铃薯现蕾到开花期,喷施60-90ppm的多效唑1-2次,株高控制在50cm。取15%多效唑,1g兑水1.9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植株进行喷雾处理。

步骤(10)、马铃薯疫病防治:

进行马铃薯疫病防治;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喷施叶面肥预防早、晚疫病;封行后,10天预防一次,预防4次;叶面肥为每桶30kg,将将磷酸二氢钾和木霉菌水剂按质量比1.5:1混合,木霉菌需要二次稀释,搅匀,充分溶解。3-4月中旬,待块茎直径为6cm时,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或调整收获期,适期上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