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破眠剂及在设施内提早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1265发布日期:2019-05-24 20:07阅读:1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树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在设施内提早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效果业的兴起,我国葡萄设施栽培迅猛发展。设施栽培有效提高了果实品质,延长了葡萄货架期,提高果农收益。冀中南地区位于葡萄埋土防寒的边缘地带,搭建简易冷棚就不用埋土防寒,并且显著降低了生长季节病虫害,省时省工,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

葡萄作为多年生落叶果树,休眠是其经过长期进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及季节变化的生物适应性,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周期性时期。设施栽培要实现早上市、高收益就必须打破这一周期性。设施栽培的葡萄往往存在需冷量不够,冬芽萌发期长,萌芽不整齐,结果部位上移,结果母枝上的空堂,坐果率偏低等问题,也给葡萄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目前在冀中南地区针对设施葡萄提早解除休眠问题,一般采取在休眠前期夜间通风,白天关闭来保证休眠芽体的低温积累,萌芽前涂抹化学药剂以补足需冷量,并配合在棚内升温保湿,促使葡萄冬芽及早萌发。常用的破眠剂主要有石灰氮,单氰胺,tdz,硫脲,赤霉素,6-苄氨基腺嘌呤,大蒜汁等,其中以石灰氮和单氰胺效果最好,但这两种药剂的毒性较大,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石灰氮的配制使用过程繁琐,破眠效果不易控制。

葡萄芽的破眠萌发必须有一定量的低温积累,除此之外,还受到品种特性,上一年营养积累,环境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调控。因此,单靠涂抹一种或两种化学药剂很难达到稳定的破眠效果,还需依据品种特性,设施特点,树体营养等进行合理混配、科学使用,才能起到良好的破眠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是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在设施内提早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方法,在葡萄冬芽休眠期用破眠剂处理冬芽,以补足冬芽萌发所需的低温积累,促使其提前解除休眠,从而达到提前萌发的目的,并且缩短萌芽期,萌发整齐一致。可采用喷施或者涂抹方式。采用涂芽方式时,通过不涂顶芽,可以减弱树体顶端优势,避免结果部位上移,调节结果部位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破眠剂,按重量份数包含以下组分:单氰胺10份,硝酸铵10份,硝酸钾10份,赤霉素0.3份,氨基酸0.3份,6-苄氨基腺嘌呤0.3份,吐温0.1份,乙醇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设施内提早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方法,将上述葡萄破眠剂的配制溶液浸涂抹芽体或喷施到整个结果枝条,处理时间为葡萄萌芽前30天左右,气温回升后为最佳时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设施内种植的葡萄休眠芽喷施或涂抹破眠剂,使芽体提早解除休眠,并且萌发整齐一致,在简易冷棚中提前10天左右萌发,萌发初期到萌发盛期时间从7天缩短到4天。在温室中提前50-60天左右萌发,萌发初期到萌发盛期时间缩短到4天。使用本发明能够保证设施葡萄提前成熟统一成熟。适宜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应用。

2)通过对设施内种植的葡萄休眠芽喷施或涂抹破眠剂,显著提高葡萄冬芽的萌发率,对于不同品种使用时间和提高效果不同。经过本发明中破眠剂的处理,显著的提高了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和巨玫瑰等的萌芽率。

3)本发明葡萄破眠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普遍,成本低,施用方便,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破眠剂,按重量份数包含以下组分:单氰胺10份,硝酸铵10份,硝酸钾10份,氟啶草酮0.3份,赤霉素0.3份,氨基酸0.3份,6-苄氨基腺嘌呤(6-ba)0.3份,吐温0.1份,乙醇1份。其中赤霉素、6-ba和氟啶草酮不易溶于水,应先用少量酒精溶解赤霉素和的6-ba,用dmso(二甲基亚砜)溶解氟啶草酮,充分溶解后加入总溶液中搅拌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有药剂在通风避光处保存,随配随用,配制好后不可长期保存。使用前需先用少量乙醇分别溶解赤霉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后加入总溶液中搅拌均匀才能使用。使用方法以所配溶液浸涂抹芽体为佳,也可喷施到整个结果枝条。处理时间为葡萄萌芽前30天左右,气温回升后为最佳时期。

本实施例中的主要成分单氰胺是一种化学试剂,有明显的促进冬芽萌发的效果。单氰胺通过对休眠期内芽体的呼吸作用和相关酶活性起作用,打破芽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加快了休眠芽内的新陈代谢,从而打破休眠。在植物细胞的许多氧化-还原系统中,都有h2o2的产生,h2o2的过量积累会对细胞造成损伤,过氧化氢酶(cat)催化h2o2歧化为h2o和o2。单氰胺是cat的抑制物,能明显降低cat活性,cat活性被单氰胺抑制后,引发pod和氧自由基等一系列氧化过程,使呼吸作用向戊糖磷酸途径(ppp)的转化,并导致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大量积累,这种脱氧核苷酸参与了休眠芽体的新陈代谢活力提高,从而引发了芽体萌发。

本实施例中的成分硝酸铵和硝酸钾不仅能够使葡萄冬芽的呼吸强度增加,还能为萌芽提供能量和物质保障,进而促进葡萄休眠冬芽萌发。植物中所需要的氮素主要来自于硝态氮和铵态氮,硝态氮首先转化成铵态氮,再进一步合成氨基酸或者蛋白质。葡萄休眠至萌芽期,芽体内含氮量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在萌芽期显著提高。本发明中的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易于被作物吸收的特点,为芽体萌发提供能量和物质保障。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高浓度的赤霉素对冬芽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适量赤霉素的使用会有效提高成枝率。6-ba(6-苄基腺膘呤)是一种嘌呤类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可诱导休眠芽生长,促进细胞增大、增长。

本实施例的葡萄破眠剂在葡萄休眠期处理休眠冬芽,使芽体休眠提前解除,提高冬芽的萌发率,萌发整齐度。葡萄破眠剂全面合理,在萌芽前三周使用后能明显提高冬芽的萌芽率,一般合理使用本配方,能使设施内种植的葡萄提前萌芽3-10天,萌芽初期到萌芽盛期缩短2-3天,萌芽率提高20%以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设施内提早解除葡萄冬芽休眠的方法,包括:

在简易冷棚中使用选择在气温开始回升后,10℃~20℃之间的晴天,一般在升温后的2-5天为宜。在温室中一般在12月底1月初使用,配合设施内温湿度的人工调控。药剂当天使用当天配制。使用方式可以喷施或者涂抹。采用喷施方式要注意喷施到整个休眠枝条上所有的芽体,采用涂抹方式时要注意不涂枝条顶端的芽体,这样可以减弱顶芽的顶端优势,均衡枝条上所有芽体的生长势,使芽体萌发一致。在破眠操作时注意佩戴口罩和手套,操作之前和之后的24小时禁止吸烟饮酒。

本实施例方法通过对设施内种植的葡萄休眠芽喷施或涂抹破眠剂,使芽体提早解除休眠,并且萌发整齐一致,在简易冷棚中提前10天左右萌发,萌发初期到萌发盛期时间从7天缩短到4天。在温室中提前50-60天左右萌发,萌发初期到萌发盛期时间缩短到4天。使用本配方能够保证设施葡萄提前成熟统一成熟。适宜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应用。

本实施例方法通过对设施内种植的葡萄休眠芽喷施或涂抹破眠剂,显著提高葡萄冬芽的萌发率,对于不同品种使用时间和提高效果不同。经过本发明中破眠剂的处理,显著的提高了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和巨玫瑰等的萌芽率。

本实施例葡萄破眠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普遍,成本低,施用方便,易于推广。

下面通过具体应用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该冷棚2006年构建,当年定植夏黑无核,采用厂字形树形加v行叶幕,冷棚内铺设地膜,配备滴灌设施,管理精良、植株生长健壮。本实验方案试验周期为3年(2016-2018年),每年在冷棚内夏黑无核萌芽前30天左右,(2016年为2月14号,2017年为2月15号,2018年为2月15日)。具体操作过程:随机选取30株,其中20株为使用破眠剂涂芽处理(rt),10株用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处理组使用当天配制好的葡萄破眠剂,用毛笔或者棉棒蘸取药剂,涂抹结果枝上的芽体,注意顶芽不涂。处理完成后立即浇水。之后保持棚门关闭保温保湿,使棚内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观察并记录萌芽初期,萌芽时期,统计萌芽率。试验结果见表1,使用本配方处理组萌芽期为3月上中旬,而对照组萌期为3月中下旬,破眠剂处理后能使芽体的萌发提早10天左右,同时也提高了萌芽率。

表1夏黑无核萌发物候期和萌芽率

实例2:某果研所葡萄试验园连栋棚

该连栋棚2013年构建,当年定植葡萄幼苗17种,有夏黑无核,醉金香,巨峰,阳光玫瑰,沪培2号,克伦生无核,魏可,美人指,香妃,秋黑,红宝石无核,金手指,爱神玫瑰,巨玫瑰,87-1,京蜜,维多利亚。采用高干t字形棚架,管理精良、植株生长健壮。本实验于2016年2月15日进行。具体操作过程:每个品种选5株,1株用清水处理作对照(ck),其余4株为使用破眠剂处理(rt)。试验当天配制好的葡萄破眠剂,用喷壶喷施结果枝上的芽体,保证每个芽体都喷有药剂。处理完成后浇水,关闭棚门保温保湿,通过喷水提高棚内湿度,保证棚内相对湿度在80%以上。3月20日观察记录萌芽数,统计萌芽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试验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通过施用该破眠剂,能够提高葡萄冬芽的萌发率。其中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和巨玫瑰的萌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萌芽率,香妃,夏黑无核,爱神玫瑰,87-1和京蜜的萌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萌芽率。

表2不同品种葡萄的萌芽率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有差异,差异极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有差异,差异显著

实例3: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该温室构建于2014年,定植维多利亚,采用厂字形树形加直立叶幕,设施内铺设地膜,膜下浇水,田间管理精良、植株生长健壮。本实验方案试验周期为1年(2016年),在2016年1月2日进行,随机选择60株,40株作为处理组(rt),20株作为对照组(ck)。具体操作过程:首先配制破眠剂。用毛笔或者棉棒蘸取破眠剂,涂抹在处理组(rt)结果枝上的芽体,顶芽不涂。对照组(ck)用清水涂抹芽体。处理完成后立即浇水。处理后保持棚门关闭,两周之后开始升温。第1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2周,白天15~20℃,夜间10~15℃;从第3周以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20℃。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从2016年1月15日开始观察并记录萌芽初期,萌芽时期,统计萌芽率。试验结果:使用本配方处理组萌芽初期为1月21日,萌发盛期是1月25日,萌芽为55%。对照组萌芽初期是1月29日,萌发盛期是2月5日,萌芽率为81%。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