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25206发布日期:2019-05-10 23:3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猪饲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现代养猪生产中大多采用仔猪早期断奶,以增加母猪的生产力和栏舍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有效控制疾病,提高生产效益。然而,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消化系统中酶和酸的分泌量还不足,消化道中的正常微生态系统还未形成;再加上仔猪断奶后,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往往导致仔猪出现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出现下痢等问题,通常称之为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帮助仔猪顺利过渡显得尤为重要。

如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237010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乳猪配合饲料,该饲料含有植物性饲料原料、植物性膨化饲料、发酵豆粕、鱼粉、乳制品、油脂、氨基酸、液体添加剂和固体添加剂;所采用的液体添加剂为液体酶制剂和液体微生态制剂均匀混合而成,其中液体微生态制剂包含嗜酸乳杆菌、嗜热乳杆菌、双歧杆菌、醋酸菌群及酵母菌的任意一种以上。该饲料用于乳猪从出生后第5天教槽开始到断奶后10天的饲养。该饲料通过在断奶前后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利用来降低乳猪因能量缺乏引起的营养应激。但由于乳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通过直接在饲料中添加乳制品来提高乳猪的消化率,防控断奶应激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对仔猪的断奶应激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仔猪断奶后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6~13天。

本发明通过向断奶仔猪饲喂教槽料与发酵后的发酵乳,有效降低了仔猪的断奶应激的程度,可以帮助仔猪顺利过渡,对仔猪的断奶应激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本发明给仔猪饲喂发酵后的发酵乳,相比于直接饲喂有益菌群和乳制品,降低了仔猪个体差异的影响。

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方式为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或将发酵乳和教槽料分开进行饲喂。

在仔猪断奶后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6~9天。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有效避免了仔猪只喝发酵乳而少吃教槽料甚至不吃教槽料的情况。通过将教槽料与发酵乳混合后进行饲喂,能够更好地控制仔猪对教槽料和发酵乳的采食量。

在仔猪断奶后将发酵乳和教槽料分开饲喂断奶仔猪7~13天。分开饲喂,便于规模化猪场的实际操作。断奶后在教槽料的基础上额外饲喂发酵乳,能够提高仔猪的健康度,改善生长性能。

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后饲喂教槽料2~4天,再饲喂保育料。饲喂混合料后饲喂教槽料进行过渡,有利于进一步减弱断奶应激。

所述发酵乳以奶源、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所述奶源和糖的质量比为(2.7~3.3):1;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混合料的前2~3天采用的发酵乳的原料中奶源和糖的总质量占奶源、糖和水总质量的18~22%,中间2~3天采用的发酵乳的原料中奶源和糖的总质量占奶源、糖和水总质量的13~16%,最后2~3天采用的发酵乳的原料中奶源和糖的总质量占奶源、糖和水总质量的9~12%。逐渐减少发酵乳中奶源和糖的含量,可降低由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转喂教槽料和保育料时对仔猪的影响。

所述发酵乳以奶源、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所述奶源和糖的质量比为(2.7~3.3):1;分开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前2~3天的发酵乳的饲喂量平均为90~110ml/(头·天),之后的2~3天的发酵乳的饲喂量平均为140~160ml/(头·天),之后的发酵乳的饲喂量平均为190~210ml/(头·天)。为了使仔猪逐步适应发酵乳,分开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时慢慢增加发酵乳的饲喂量,避免发生过量发酵乳引起仔猪腹泻的情况。

分开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时的发酵乳的原料中奶源和糖的总质量占奶源、糖和水总质量的18~22%。

所述发酵乳以奶源、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发酵乳可改善仔猪的肠道健康状况,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促进仔猪的快速生长。

所述发酵乳以奶粉、葡萄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所述奶粉和葡萄糖的质量比为(2.7~3.3):1。

所述发酵采用的发酵菌包括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该发酵菌中的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为辅助剂,早期耗氧,产生蛋白酶和生长因子,促进乳酸菌生长和乳酸产生。

所述教槽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玉米10~36%、膨化玉米10~30%、豆粕5~15%、膨化大豆3~10%、乳清粉10~30%、葡萄糖2~6%、石粉0.3~1%、磷酸氢钙0.5~1.5%、豆油1~3%、预混料0.5~1.5%。本发明的教槽料营养丰富,可满足断奶仔猪生长的需求。

所述预混料为每kg教槽料提供:维生素a9000~11000iu、维生素d31400~1600iu、维生素e38~42iu、维生素b11.8~2.2mg、维生素b23.8~4.2mg、维生素b120.038~0.042mg、烟酸28~32mg、泛酸12~14mg、生物素0.14~0.18mg、叶酸0.5~0.7mg。维生素等有机质是断奶仔猪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为保证断奶仔猪每天矿物质的摄入量,所述预混料为每kg教槽料提供微量元素:铜110~125mg、铁90~110mg、锌90~110mg、锰26~34mg、碘0.18~0.22mg、硒0.38~0.42mg。

所述发酵乳的ph值为5~5.5,为有益菌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若停止发酵时ph值过低,则发酵乳会有刺鼻气味,且饲喂后有腹泻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仔猪断奶后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6~13天。所述断奶仔猪为断奶转群后的仔猪。

饲喂断奶仔猪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方式为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或将发酵乳和教槽料分开进行饲喂。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时发酵乳每天的饲喂总量为5~7l。

所述发酵乳以奶源、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优选的,奶源为奶粉。优选的,糖为葡萄糖。

所述发酵乳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发酵而成:

(1)将发酵菌溶于30±5℃的温水中,孵育25~35min,得菌液;

(2)将奶源、糖、水和菌液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为45~50h。

原料中奶源和糖的总质量占奶源、糖和水的总质量的浓度的变化通过调整水的用量实现。

所述发酵菌包括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所述菌液中发酵菌的菌种量分别为:戊糖片球菌(3.5~4.5)×107cfu/l,植物乳杆菌(1.5~2.5)×107cfu/l,枯草芽孢杆菌(2.5~3.5)×106cfu/l,酿酒酵母(1~1.5)×107cfu/l。

在单独饲喂教槽料和保育料时,分别饲喂与水的混合湿料。饲喂混合湿料可以减少换料应激并且可以加大仔猪采食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饲喂方法的实施在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西土桥三场养猪场进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饲料制备

本实施例所用基础日料分别为教槽料(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zy006)和保育料(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保育料1501s),其中教槽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玉米36%、膨化玉米20%、豆粕12%、膨化大豆10%、乳清粉15%、葡萄糖3%、石粉0.7%、磷酸氢钙1.1%、豆油1.2%、预混料1%。其中所述预混料为每kg教槽料提供:维生素a10000iu、维生素d31500iu、维生素e40iu、维生素b12mg、维生素b24mg、维生素b120.04mg、烟酸30mg、泛酸13mg、生物素0.16mg、叶酸0.6mg;为每kg教槽料提供微量元素:铜120mg、铁100mg、锌100mg、锰30mg、碘0.2mg、硒0.4mg。

本实施例所用发酵乳由以下方法制得:

(1)将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溶于250ml30±5℃的温水中,孵育30min,得菌液;

(2)将37.5kg奶粉、12.5kg葡萄糖、200kg水和孵育后的菌液搅拌混合均匀,在23℃条件下发酵48h,得ph值为5~5.5的发酵乳。

菌液中发酵菌的菌种量分别为:戊糖片球菌4×107cfu/l,植物乳杆菌2×107cfu/l,枯草芽孢杆菌3×106cfu/l,酿酒酵母1.3×107cfu/l。

上述方法制得的发酵乳为第一批发酵乳,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为奶粉、葡萄糖和水的总质量的20%。

参照上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制备第二批发酵乳,调整水的量使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为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4.3%,其余条件均不变。

参照上述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制备第三批发酵乳,调整水的量使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为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0.3%,其余条件均不变。

二、饲喂管理

选择同批次断奶后转群的断奶仔猪,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选取体重范围为7.1~10.3kg的仔猪作为试验组,试验组中断奶仔猪的平均初始体重为8.88kg/头,设置4个处理小组,分别标记为a1、a2、a3、a4,每个处理小组均有43头断奶仔猪,每个处理小组一个圈,每个圈中均设置两个水泥料槽。

先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7天,然后饲喂教槽料3天,再饲喂保育料18天。在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的7天中,每天饲喂的发酵乳的总量为6l,前三天饲喂第一批发酵乳,第4、5天饲喂第二批发酵乳,第6、7天饲喂第三批发酵乳。同时保证猪群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猪场正常程序进行。在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的过程中,按照少喂勤添的原则,确保教槽料和发酵乳都被吃完,随着断奶猪的生长需要,在混合料的基础上额外补充教槽料。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断奶仔猪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同批次断奶后转群的断奶仔猪,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选取体重范围为7.1~10.3kg的仔猪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断奶仔猪的平均初始体重为8.62kg/头,设置4个处理小组,分别标记为b1、b2、b3、b4,每个处理小组均有43头断奶仔猪,每个处理小组一个圈,每个圈中均设置两个水泥料槽。

向对照组的断奶仔猪饲喂和实施例1相同的教槽料10天,然后饲喂保育料18天,其他未述及控制条件同实施例1。

试验例1

在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为期28天的试验期间,记录给料量和余料量,计算采食量。本试验例的主要考察指标为增重(kg/头)、平均日采食量(adfi,g/天)、平均日增重(adg,g/天)、料重比(f/g)。其中:增重=末重-初重;平均日采食量=总采食量/试验天数;平均日增重=(试验末重-试验初始重)/试验天数;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实施例1和对比例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试验结果

(↑表示增加,↓表示降低)

由表1可知,饲料中添加发酵乳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1),但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增加30g/头/天,料重比降低0.08。

其中各处理小组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小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试验结果

试验组整体比对照组的猪增重多。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试验组的断奶仔猪比对照组毛色好看些,皮肤更红润些。由于试验采集的是小样本数据,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仔猪的死淘头数相差不多,没有体现出本发明的饲喂方法的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1)教槽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玉米10%、膨化玉米30%、豆粕15%、膨化大豆3%、乳清粉30%、葡萄糖6%、石粉0.5%、磷酸氢钙1.0%、豆油3%、预混料1.5%。其中所述预混料为每kg教槽料提供:维生素a9000iu、维生素d31400iu、维生素e38iu、维生素b11.8mg、维生素b23.8mg、维生素b120.038mg、烟酸28mg、泛酸12mg、生物素0.14mg、叶酸0.5mg;为每kg教槽料提供微量元素:铜115mg、铁110mg、锌90mg、锰34mg、碘0.18mg、硒0.42mg。

2)在饲喂断奶仔猪的过程中,先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6天,然后饲喂教槽料2天,再饲喂保育料20天。

在饲喂混合料的6天中,前两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糖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8%,第3、4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糖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3%,第5、6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糖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9%。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采用本实施例的饲喂方法饲喂断奶仔猪时取得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1)教槽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玉米30%、膨化玉米25%、豆粕15%、膨化大豆10%、乳清粉12%、葡萄糖3.4%、石粉0.6%、磷酸氢钙1.5%、豆油2%、预混料0.5%。其中所述预混料为每kg教槽料提供:维生素a11000iu、维生素d31600iu、维生素e42iu、维生素b12.2mg、维生素b24.2mg、维生素b120.042mg、烟酸32mg、泛酸14mg、生物素0.18mg、叶酸0.7mg;为每kg教槽料提供微量元素:铜125mg、铁90mg、锌110mg、锰26mg、碘0.22mg、硒0.38mg。

2)在饲喂断奶仔猪的过程中,先饲喂发酵乳和教槽料的混合料9天,然后饲喂教槽料4天,再饲喂保育料15天。

在饲喂混合料的9天中,前三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22%,第4、5、6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6%,第7、8、9天发酵乳的原料中奶粉和葡萄糖的总质量占奶粉、葡萄糖和水总质量的12%。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采用本实施例的饲喂方法饲喂断奶仔猪时取得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饲料制备

本实施例所用基础日料分别为教槽料(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zy006)和保育料(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保育料1501s),其中教槽料的具体组成同实施例1中所用教槽料。本实施例中所用发酵乳同实施例1中的第一批发酵乳。

二、饲喂管理

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同、公母各半的25±2日龄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作为试验组,设置5个处理小组,分别标记为a1、a2、a3、a4、a5,每个处理小组一个圈,每个圈中均设置两个水泥料槽。

在饲喂教槽料的基础上额外饲喂发酵乳,持续饲喂13天(d),每天饲喂三次。第1、2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100ml/(d·头),第3、4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150ml/(d·头),以后按照200ml/(d·头)的量饲喂。同时保证猪群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猪场正常程序进行。在饲喂过程中保证发酵乳全部被吃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断奶仔猪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品种相同、体重相同、公母各半的25±2日龄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作为对照组,设置5个处理小组,分别标记为b1、b2、b3、b4、b5,每个处理小组一个圈,每个圈中均设置两个水泥料槽。

向对照组的断奶仔猪饲喂和实施例4相同的教槽料,不额外饲喂发酵乳,其他未述及控制条件同实施例4。

试验例2

在实施例4和对比例2的试验期间,记录给料量和余料量。本试验例的考察指标同试验例1,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试验结果

(↑表示增加,↓表示降低)

由表3可知,饲喂发酵乳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仔猪的日采食量增加18g,日增重增加40g,料重比下降0.17。

其中各处理小组的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小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试验结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参照实施例4的饲喂方法,区别在于,在饲喂教槽料的基础上额外饲喂发酵乳时持续饲喂13天(d),每天饲喂三次。第1、2、3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90ml/(d·头),第4、5、6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160ml/(d·头),以后按照210ml/(d·头)的量饲喂。同时保证猪群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猪场正常程序进行。在饲喂过程中保证发酵乳全部被吃完。

采用本实施例的饲喂方法饲喂断奶仔猪时取得的效果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饲喂方法参照实施例4的饲喂方法,区别在于,在饲喂教槽料的基础上额外饲喂发酵乳时持续饲喂11天(d),每天饲喂三次。第1、2、3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110ml/(d·头),第4、5d发酵乳的饲喂量为140ml/(d·头),以后按照190ml/(d·头)的量饲喂。同时保证猪群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猪场正常程序进行。在饲喂过程中保证发酵乳全部被吃完。

采用本实施例的饲喂方法饲喂断奶仔猪时取得的效果与实施例4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