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19463发布日期:2019-07-10 09:3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科学种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自然肥力是指自然土壤在未开垦利用之前所具有的肥力;人为肥力是指人们对土壤进行耕种、施肥、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而创造出来新的肥力。土壤肥力的高低,不只是受每个肥力因素数量适当与否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水、肥、气、热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协调程度的左右。因此,必须研究掌握土壤各个肥力因素状况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目前,许多农户只用地不养地,且在施肥时各作物间极不平衡,经济作物用量大,粮食作物用量少。盲目施肥现象不仅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同时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通过利用获取到的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控制,然后在土壤改善后进行再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施肥进行再控制,实现了因地施肥的效果,

有助于提升土质及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及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了现有的许多农户在施肥时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采集土壤及该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样本,并对所述样本进行化验;

ss02:对施肥过程及所述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ss03:对所述土壤及该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化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结合所述植株的生长状况信息对土壤性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ss04:根据经数据分析后所获取的所述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土壤修复及改善,并根据目前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

ss05:对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进行再监测,并根据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化验包括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进行化验,并结合所述土壤所在地的gis系统对土壤信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包括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性状信息包括土壤质地信息、土壤结构信息、土壤吸收性能信息、土壤酸碱度信息及土壤缓冲性能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包括将当地土壤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历史信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并将所检测的土壤及植株信息、植株的生长状况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照,以此获取土壤性状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利用获取到的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控制,然后在土壤改善后进行再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施肥进行再控制,实现了因地施肥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土质及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及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

2、本发明通过将当地土壤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历史信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有助于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贴合实际,避免对土壤性状造成误判。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土壤样本实验数据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采集土壤及该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化验;

ss02:对施肥过程及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ss03:对土壤及该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化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结合植株的生长状况信息对土壤性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ss04:

根据经数据分析后所获取的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土壤修复及改善,并根据目前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

ss05:对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进行再监测,并根据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

其中,化验包括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进行化验,并结合土壤所在地的gis系统对土壤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数据处理包括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模型的建立。

其中,土壤性状信息包括土壤质地信息、土壤结构信息、土壤吸收性能信息、土壤酸碱度信息及土壤缓冲性能信息。

其中,数据分析包括将当地土壤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历史信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并将所检测的土壤及植株信息、植株的生长状况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照,以此获取土壤性状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性状监测系统的农作物科学施肥方法,涉及科学种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对土壤及该土壤内所生长植株的化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结合植株的生长状况信息对土壤性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经数据分析后所获取的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土壤修复及改善,并根据目前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对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进行再监测,并根据修复及改善后的土壤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动作。本发明通过利用获取到的土壤性状信息对土壤进行施肥控制,然后在土壤改善后进行再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施肥进行再控制,实现了因地施肥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土质及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及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蒋翠清;刘艳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