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0802发布日期:2019-06-25 22:49阅读:1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果树育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育苗效率高、成本低的穴盘草莓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fragria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类上属于小浆果。草莓果实色泽鲜艳,外形美观,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生长周期短,结果早,经济效益高。种苗质量是草莓促成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俗话说,“苗好七分收”,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到定植后的成活率、结果期的早迟,并影响草莓的产量(尤其是前期产量)和品质。

我国目前仍以露天地栽育苗的方法生产草莓苗,易感染土传病害,需每年更换育苗地,种苗质量也往往较差。穴盘苗优点很多,国内目前草莓穴盘苗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喷灌扦插育苗,肥水浪费大且炭疽病难以有效控制;第二种可以实现滴灌供应肥水,但需搭建大棚、育苗平台及降温设施,生产成本偏高,阴雨天容易光照不足导致种苗徒长,降低种苗质量,制约了草莓穴盘苗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目前草莓育苗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成本低、育苗效率高、种苗质量好,且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草莓穴盘苗繁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选择不易积水、光照充足、有水源和电源的露天地块作为草莓育苗场地,平整后做成宽1.5米、长30-40米的畦面,畦与畦之间的走道深0.1~0.2米、宽0.5~0.8米;

(2)园艺地布地面覆盖:畦面和畦之间的走道以园艺地布分别覆盖;

(3)肥水滴灌设施建设:

在与水源相连的主供水管道上依次安装增压泵、压力表、施肥器和过滤器;在主供水管道上连接滴灌带;在主供水管道与滴灌带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电磁阀,电磁阀连接定时器;将增压泵和压力表均与变频器相连。在主供水管道入口端安装止回阀;使主供水管道在畦面的一端并以与畦面垂直的走向布置,采用定时器与电磁阀实现定时自动浇水;草莓育苗母株和穴盘苗均采用滴孔间距为10~20厘米的内嵌式滴灌带供应肥水,每条母株栽培槽布置一条滴灌带,每排24孔育苗专用穴盘布置两条滴灌带;

(4)栽培基质配制:草莓母株和穴盘苗采用无土基质栽培,控制基质以ph值在5.5-7之间、ec值小于0.2ms/cm,平均每升无土基质混合3-5克缓释肥作为基肥;

(5)母株栽培槽建设:采用镀锌管搭建草莓母株栽培架,放置于畦面中间,栽培架上用白色无纺布兜成栽培槽,槽内放置步骤(4)的栽培基质;

(6)母株定植: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栽培槽中,株距80厘米,母株根茎部与基质平齐,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7)母株花、叶整理:及时去除母株长出的花序要;每月去除一次母株老叶,连叶柄基部的托叶一起去除;

(8)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育苗穴盘装好步骤(4)栽培基质后,于6月上旬开始放置在母株栽培架的两边,每边各摆放1~2排,穴盘长边与母株栽培架平行;

(9)肥水管理:母株定植或扦插7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4%左右,每隔7天施肥一次;子苗扦插10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2%左右,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中旬以后氮肥施用量减半;单独采用滴灌浇水时,水质要求ph值在7左右、ec值在0.2以下;下雨天肥水暂时停施;

(10)草莓扦插育苗:

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步骤(5)的母株栽培槽中,株距60~80厘米;草莓一级母株早期(5月中旬之前)萌发的5棵具有2片以上真叶的匍匐茎子苗就近扦插在一级母株两侧作为二级母株,间距15~20厘米,多余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中期萌发的匍匐茎子苗均于6月中旬开始接种在育苗穴盘中;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后期(7月下旬以后)萌发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8月上旬开始剪断母株与子苗连接的匍匐茎,并可陆续去除草莓一级母株;8月中旬开始剪断仔苗之间相连的匍匐茎,陆续将草莓穴盘苗连同根盘拔出,逐层平放于塑料周转箱中。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穴盘采用专利号为zl201720712197.0草莓育苗穴盘(见说明书附图1和图2及其说明)

其中施肥器采用市售的德州牧科畜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牧科牌比例施肥器,型号6分,或者采用以色列进口泰丰施肥器,型号是2504等。施肥器通过管道与主供水管道相连。

本发明采用的增压泵、压力表、过滤器、电磁阀和定时器均可采用市售的现有常规产品。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1)所述草莓育苗场地畦面局部(0.3平方米)的水平度需小于11°,走道兼作排水通道,需不能积水。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前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2)所述园艺地布畦面部分为白色。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3)所述增压泵与变频器的功率根据水泵与最远出水端的距离确定,浇水频率根据降雨量和气温确定;育苗专用穴盘布置的滴灌带每个滴孔供应相邻两棵草莓苗的水肥。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4)所述草莓母株栽培基质为粗泥炭:椰糠=1:1(体积比),草莓子苗培育基质为细泥炭:椰糠=1:1(体积比)。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5)所述栽培架高0.18米、宽0.2米、长30米-40米,栽培槽宽20厘米、深18厘米。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6)所述作为一级母株的脱毒草莓苗为组培苗通过匍匐茎无性繁殖得到的一代苗。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8)所述草莓育苗专用穴盘每只长0.6米、宽0.5米、24个孔穴。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良好效果,申请人对目前草莓主要育苗方式进行了如下比较试验:

1.两种滴灌方式的成本比较

在穴盘育苗方法下,比较了常规手动滴灌育苗与本发明中的自动滴灌育苗的浇水成本如表1。

表1两种滴灌方式成本比较

注:本表未列出两种滴灌方式共同的其他成本。

草莓穴盘滴灌育苗单位面积滴孔达1.6万个/亩,受滴灌带和滴水均匀度的限制,需进行分区滴灌,生产上一般每个区的面积在2亩左右,滴灌供水时需人工在田间频繁开关阀门,且作业时往往是高温天气,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较大。由表1可见,与常规手动滴灌育苗相比,自动滴灌育苗方法虽然小幅增加了材料成本,但可显著降低浇水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每亩可减少浇水成本约740元。

2.三种育苗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比较了传统露天地栽育苗、避雨穴盘育苗与本发明中的露天穴盘育苗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如表2。

表2三种育苗方式投入与产出分析

注:本表中设施与耗材等投入含所有非人工投入,并对非一次性消耗品的投入按通常标准进行了折旧处理。

由表2结果表明,三种草莓育苗方式中,传统露天地栽育苗虽然种苗产出最低,但设施与耗材等方面的投入也最低,种苗生产利润与避雨穴盘育苗相差不大,露天穴盘育苗的设施与耗材等方面的投入属于中等,但种苗产出较高,种苗生产利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育苗方式。同时,露天穴盘育苗无需大棚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简单,容易得到推广应用。

3.三种类型草莓苗性状比较

将露天地栽育苗、避雨穴盘育苗与露天穴盘育苗三种育苗方式生产的草莓苗的四个主要质量性状指标情况进行了比较,如表3。

表3三种草莓苗性状比较

注:鲜重为草莓苗地上部分与根系重量之和。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与露天地栽育苗相比,穴盘育苗均可使草莓的开花期提早,从而提前果品上市时间,经济效益高。露天穴盘育苗生产的草莓苗叶柄最短、根茎最粗、鲜重最大,各项壮苗指标均显著优于其它两种育苗方式。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与避雨穴盘育苗相比,本发明的穴盘育苗方式无需建设大棚等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较低、草莓苗体健壮等优点,同时,建设和管理相对简单,容易得到推广应用。

2.与现有的滴灌育苗相比,本发明通过对肥水供应设施(增压泵、过滤器、止回阀、压力表、变频器、施肥器、定时器与电磁阀)科学独特的组合,实现了肥水供应的自动化、低成本且稳定可靠的运行,可大大降低草莓苗浇水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同时,通过采用“二级母株”和“延迟扦插”的技术方案,不仅大幅减少育苗母株的用量,而且可有效缩短草莓苗的苗龄差异,提高种苗的质量。

3.与传统露天地栽育苗相比,本发明的穴盘育苗方式无需频繁更换育苗地点,通过在种苗生长后期适当控制肥水,提早苗体的花芽分化,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肥水滴灌设施建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选择不易积水、光照充足、有水源和电源的露天地块作为草莓育苗场地,平整后做成宽1.5米、长30-40米的畦面,畦与畦之间的走道深约0.1米、宽约0.5米;

(2)园艺地布地面覆盖:畦面和畦之间的走道以园艺地布分别覆盖,其中园艺地布畦面部分为白色;

(3)肥水滴灌设施建设:

如图1所示,在与水源相连的主供水管道1上依次安装增压泵2、压力表3、施肥器4和过滤器5;在主供水管道1上连接滴灌带6;在主供水管道1与滴灌带6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电磁阀7,电磁阀7连接定时器8;将增压泵2和压力表3均与变频器9相连。在主供水管道1入口端安装止回阀10;并使主供水管道1在畦面的一端并以与畦面垂直的走向布置,采用定时器8与电磁阀7实现定时自动浇水;草莓育苗母株和穴盘苗均采用滴孔间距为10厘米的内嵌式滴灌带供应肥水,每条母株栽培槽布置一条滴灌带6,每排24孔育苗专用穴盘(采用专利号为zl201720712197.0的草莓育苗穴盘,草莓育苗专用穴盘每只长0.6米,宽0.5米,24个孔穴)布置两条滴灌带6;

(4)栽培基质配制:草莓母株采用无土基质栽培(体积比为1:1的粗泥炭和椰糠),草莓子苗培育的无土基质(体积比1:1的细泥炭和椰糠),基质以ph值在5.5-7之间、ec值小于0.2ms/cm为宜,平均每升栽培基质混合3-5克缓释肥作为基肥;

(5)母株栽培槽建设:采用直径20毫米的镀锌管搭建草莓母株栽培架,草莓母株栽培架高0.18米、宽0.2米、长30米,母株栽培槽宽20厘米、深18厘米;放置于畦面中间,栽培架上用白色无纺布兜成栽培槽,槽内放置步骤(4)的栽培基质;

(6)母株定植: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栽培槽中,株距80厘米,母株根茎部与基质平齐,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7)母株花、叶整理:及时去除母株长出的花序;每月去除一次母株老叶,要连叶柄基部的托叶一起去除;

(8)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育苗穴盘装好步骤(4)栽培基质后,于6月上旬开始放置在母株栽培架的两边,每边各摆放1排,穴盘长边与母株栽培架平行;

(9)肥水管理:母株定植7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8月上旬之前施用n:p:k=1:1:1的水溶肥,8月份上旬之后施用n:p:k=1:2-3:3-5的水溶肥),控制浓度为0.4%左右,每隔7天施肥一次;子苗扦插10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2%左右,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中旬以后氮肥施用量减半;单独采用滴灌浇水时,水质要求ph值在7左右、ec值在0.2以下;下雨天肥水暂时停施;

(10)草莓扦插育苗:

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为组培苗通过匍匐茎无性繁殖得到的一代苗),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步骤(5)的母株栽培槽中,株距80厘米;草莓一级母株早期(5月中旬之前)萌发的5棵具有2片以上真叶的匍匐茎子苗就近扦插在一级母株两侧作为二级母株,间距15厘米,多余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中期萌发的匍匐茎子苗均于6月中旬开始接种在育苗穴盘中;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后期(7月下旬以后)萌发的匍匐茎及时去除;8月上旬开始剪断母株与子苗连接的匍匐茎,并可陆续去除草莓一级母株;8月中旬开始剪断仔苗之间相连的匍匐茎,陆续将草莓穴盘苗连同根盘拔出,每亩可收获苗龄在60-80天之间的优质草莓苗约3万株。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