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0601发布日期:2019-07-10 09:3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犊牛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犊牛养殖的棚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犊牛舍。



背景技术:

在肉牛养殖场,犊牛是重点保护对象,犊牛的存活率及是否健康成长是养殖场经营管理的核心,新生犊牛自身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抗病能力较差,主要依靠吸收母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来抵御疾病,3-4天母源抗体活性下降,14天前后抗体达到最低,而犊牛自体免疫系统需要20日龄左右时间才能形成能力,犊牛免疫系统在形成能力之前,有一高危期,最容易患病。一些犊牛由于身体较弱抵抗力低,需要保温灯进行照射,这段时间内,需要一个温暖、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饲养环境,等到犊牛长大、长壮,抵抗力增强之后,再放到其他牛舍中饲养。

但是很多养殖场并没有提供一种符合犊牛生长的犊牛舍,大多数犊牛舍为临时喂养场所,犊牛的饲喂与休息混杂,混杂的牛舍不利于清洁打扫;对于身体较弱的犊牛需要另寻场所进行保温灯照射,特备是在冬季,给犊牛的存活制造了极大的危险,犊牛的存活率得不到保障;在病毒高发期,无法做到犊牛与成年牛的完全分离。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犊牛舍,包括由四面外墙和双坡屋顶围设而成的长方形牛舍,所述四面外墙包括第一外墙、第二外墙、第三外墙、第四外墙,所述牛舍内设置有第一牛只休息区、第二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均由所述第四外墙、围栏、隔墙围合而成,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之间设置饲喂通道,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与所述第一外墙之间设置第一牛群通道,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与所述第二外墙之间设置第二牛群通道;

所述牛舍内还包括初乳处理室,所述初乳处理室抵靠所述第三外墙设置,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第二牛只休息区的左端之间设置犊牛回栏通道,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一外墙之间、所述初乳处理室与所述第二外墙之间分别设置若干犊牛栏,所述犊牛栏上方设置犊牛保温灯;

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中间区域设置初乳配送室,所述初乳配送室内设置自动饲喂主机,所述初乳配送室与所述饲喂通道的相邻隔墙上设置第一门、观察窗,所述相邻外墙的对面外墙上设置用于通风的排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饲喂通道与所述第四外墙相交处设置饲喂通道口部,所述第一牛群通道与所述第四外墙相交处设置第一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二牛群通道与所述四外墙相交处设置第二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一牛群通道口部、所述第二牛群通道口部、所述饲喂通道口部上方分别设置卷帘门;所述第一外墙、所述第二外墙上分别均匀设置采光窗,所述采光窗之间的窗间墙上设置排风扇,所述第三外墙、所述第四外墙上分别设置若干排风扇;所述双坡屋顶上均匀设置若干采光顶窗。所述采光窗为可开启外窗,所述采光窗为可开启电动天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的平面为矩形,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由第一长边围栏、第一短边围栏、第一隔墙、所述第四外墙的一段墙体围合而成;所述第一长边围栏上设置若干栅栏门,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长向设置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被所述初乳配送室隔断;所述初乳配送室左侧的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设置第一喂养站、第一电加热饮水槽、第一料槽,所述初乳配送室右侧的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设置第二喂养站、第二电加热饮水槽、第二料槽;所述第一喂养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初乳配送室的内墙脚处,所述第一料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二喂养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初乳配送室的内墙脚处,所述第一料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的平面为矩形,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由第二长边围栏、第二短边围栏、第二隔墙、所述第四外墙的一段墙体围合而成;所述第二长边围栏上设置若干栅栏门,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内长向设置第二挡墙;所述第二隔墙上间隔设置第三料槽、第四料槽,所述第二挡墙中间部位设置第三喂养站、第四喂养站,所述第三喂养站、所述第四喂养站将所述第二挡墙分隔为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饲喂主机通过水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喂养站、所述第二喂养站、所述第三喂养站、所述第四喂养站;所述饲喂通道内设置第一采食槽、第二采食槽,所述第一采食槽沿所述第一隔墙设置,所述第二采食槽沿所述第二隔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一隔墙之间的地面标高为基准标高,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一长边围栏之间的地面低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所述第一挡墙顶面高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二牛只休息区内,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的地面与所述基准标高一致,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第二长边围栏之间的地面低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所述第二挡墙顶面高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所述第一牛群通道、所述第二牛群通道的地面高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所述初乳处理室、所述初乳配送室的地面低于所述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内通长设置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内通长设置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牛舍内还包括平行所述第三外墙设置的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分别垂直连通所述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贯穿所述初乳处理室,所述初乳处理室内设置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的右端垂直连通所述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的左端垂直连通所述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的另一端垂直连通所述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的一端,所述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的另一端垂直连通所述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的右端贯穿所述第四外墙后连接通粪污沟。所述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均为‘u’形沟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一隔墙之间设置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与所述第一挡墙相邻布置;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第二隔墙之间设置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所述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与所述第二挡墙相邻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方案提供一种犊牛舍,初乳喂养区与休息区隔离设置,便于清洁喂养区与休息区;设置带有犊牛保温灯的犊牛栏,为新出生犊牛进行保温灯的照射,保证犊牛的合理体温;初乳处理室与初乳配送室的设置使得犊牛喂养更加便利,员工可在犊牛舍内完成对犊牛的喂养,减少工作人员携带病毒进出犊牛舍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犊牛舍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犊牛舍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犊牛舍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犊牛舍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外墙,12、第二外墙,13、第三外墙,14、第四外墙,15、双坡屋顶,16、采光窗,17、采光顶窗,18、卷帘门,21、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2、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3、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4、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25、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26、六采食及清粪通道,100、第一牛只休息区,101、第一隔墙,102、第一长边围栏,103、第一短边围栏,104、第一挡墙,105、初乳配送室,106、冷缸,107、巴杀罐,108、自动饲喂主机,109、第一配电箱,110、观察窗,111、第一门,112、排风扇,113、第一喂养站,114、第一料槽,115、第一电加热饮水槽,116、第二喂养站,117、第二料槽,118、第二电加热饮水槽,200、第二牛只休息区,201、第二隔墙,202、第二长边围栏,203、第二短边围栏,204、第二挡墙,205、第三喂养站,206、第三料槽,207、第三电加热饮水槽,208、第四喂养站,209、第四料槽,210、第四电加热饮水槽,300、栅栏门,401、第一牛群通道,402、第一牛群通道口部,501、第二牛群通道,502、第二牛群通道口部,600、饲喂通道,601、第一采食槽,602、第二采食槽,603、饲喂通道口部,700、初乳处理室,701、热水器,702、橱柜,703、初乳冷冻柜,704、初乳巴杀机,705、第二门,706、第二配电箱,800、犊牛回栏通道,901、犊牛栏,902、犊牛保温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犊牛舍,包括由四面外墙和双坡屋顶15围设而成的长方形牛四面外墙包括第一外墙11、第二外墙12、第三外墙13、第四外墙14,牛舍内设置有第一牛只休息区100、第二牛只休息区200,所述第一牛只休息区100、所述第二牛只休息区200均由所述第四外墙14、围栏、隔墙围合而成,第一牛只休息区100、第二牛只休息区200之间设置饲喂通道600,第一牛只休息区100与第一外墙11之间设置第一牛群通道401,第二牛只休息区200与第二外墙12之间设置第二牛群通道501;

牛舍内还包括初乳处理室700,初乳处理室700抵靠第三外墙13设置,初乳处理室700与第一牛只休息区100、第二牛只休息区200之间设置犊牛回栏通道800,初乳处理室700与第一外墙11之间、初乳处理室700与第二外墙12之间分别设置若干犊牛栏901,犊牛栏901平面呈矩形,犊牛栏901通过围栏围合而成,犊牛栏901上方设置犊牛保温灯902,第一外墙11与初乳处理室700之间设置连接杆,第二外墙12与初乳处理室700之间设置连接杆,犊牛保温灯902悬挂设置在连接杆上;

第一牛只休息区100中间区域设置初乳配送室105,所述初乳配送室105内设置自动饲喂主机108,初乳配送室105与饲喂通道600的相邻隔墙上设置第一门111、观察窗110,相邻外墙的对面外墙上设置用于通风的排风扇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喂通道600与第四外墙14相交处设置饲喂通道口部603,第一牛群通道401第四外墙14相交处设置第一牛群通道口部402,第二牛群通道501第四外墙14相交处设置第二牛群通道口部502,第一牛群通道口部401、第二牛群通道口部501、饲喂通道口部603上方分别设置卷帘门18;第一外墙11、第二外墙12上分别均匀设置采光窗16,采光窗16之间的窗间墙上设置排风扇112,第三外墙13、第四外墙14上分别设置若干排风扇112;双坡屋顶15上均匀设置若干采光顶窗17,采光窗16为可开启外窗,采光顶窗17为可开启电动天窗,采光顶窗17采用四川莱奥科技有限公司la2t-1015一字型天窗。采光窗16、采光顶窗17用于犊牛舍的采光,为新生的犊牛提供充足的阳光,排风扇112用于犊牛舍的通风,为犊牛舍提供新鲜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牛只休息区100的平面为矩形,第一牛只休息区100由第一长边围栏102、第一短边围栏103、第一隔墙101、第四外墙14的一段墙体围合而成;第一长边围栏102上设置若干栅栏门300,第一牛只休息区100内长向设置第一挡墙104,第一挡墙104被初乳配送室105隔断;初乳配送室105左侧的第一牛只休息区100内设置第一喂养站113、第一电加热饮水槽115、第一料槽114,初乳配送室105右侧的第一牛只休息区100内设置第二喂养站116、第二电加热饮水槽118、第二料槽117;第一喂养站113设置在第一隔墙101与初乳配送室105的内墙脚处,第一料槽114设置在第一隔墙11上,第二喂养站116设置在第一隔墙101与初乳配送室105的内墙脚处,第一料槽114设置在第一隔墙11上;第二牛只休息区200的平面为矩形,第二牛只休息区200由第二长边围栏202、第二短边围栏203、第二隔墙201、第四外墙14的一段墙体围合而成;第二长边围栏202上设置若干栅栏门300,第二牛只休息区200内长向设置第二挡墙204;第二隔墙201上间隔设置第三料槽206、第四料槽209,第二挡墙204中间部位设置第三喂养站205、第四喂养站208,第三喂养站205、第四喂养站208将第二挡墙204分隔为两段,第二牛只休息区200内还设置第三电加热饮水槽207、第四电加热饮水槽210。第一料槽114、第二料槽117、第三料槽206、第四料槽209的横断面均为‘u’形,本方案中第一电加热饮水槽115、第二电加热饮水槽118、第三电加热饮水槽207、第四电加热饮水槽210选用淄博盛琰农牧设备厂生产的电加热牛羊不锈钢保温饮水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饲喂主机108通过水管分别连通第一喂养站113、第二喂养站116、第三喂养站205、第四喂养站208,喂养站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箱体,箱体上设置出水管,箱体内的一侧短边侧壁上焊接设置不锈钢水管,水管端头设置饮奶龙头,箱体的另一侧短边侧壁、箱体的上表面均取消设置,箱体可容纳一只犊牛进入吸吮饮奶龙头,喂养站通过水龙头对犊牛进行喂养;饲喂通道600内设置第一采食槽601、第二采食槽602,第一采食槽601沿第一隔墙101设置,第二采食槽602沿第二隔墙201设置,采食槽通过螺钉钉装在隔墙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牛只休息区100内,第一挡墙104与第一隔墙101之间的地面标高为基准标高,第一挡墙104与第一长边围栏102之间的地面低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一挡墙104顶面高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二牛只休息区200内,第二挡墙204与第二隔墙201之间的地面与基准标高一致,第二挡墙204与第二长边围栏202之间的地面低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二挡墙204顶面高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一牛群通道401、第二牛群通道501的地面高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初乳处理室700、初乳配送室105的地面低于基准标高一百五十毫米。第一喂养站113、第一电加热饮水槽115、第一料槽114、第二喂养站116、第二电加热饮水槽118、第二料槽117均设置在第一挡墙104与第一隔墙101之间,第三料槽206、第四料槽209、第三喂养站205、第四喂养站208、第三电加热饮水槽207、第四电加热饮水槽210均设置在第二挡墙204与第二隔墙201之间。第一挡墙104与第一隔墙101之间、第二挡墙204与第二隔墙201之间均为犊牛进食物料以及饮水的区域,该区域设置有采食及清粪通道,便于清洁打扫。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均为‘u’形沟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牛只休息区100内通长设置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1,第二牛只休息区200内通长设置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2,牛舍内还包括平行第三外墙13设置的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3,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1、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2分别垂直连通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3,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3贯穿初乳处理室700,初乳处理室700内设置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24、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25、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26,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24的右端垂直连通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3,第四采食及清粪通道24的左端垂直连通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25的一端,第五采食及清粪通道25的另一端垂直连通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26的一端,第六采食及清粪通道26的另一端垂直连通第三采食及清粪通道23;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1、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2的右端贯穿第四外墙14后连接通粪污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墙104与第一隔墙101之间设置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1,第一采食及清粪通道21与第一挡墙104相邻布置;第二挡墙204与第二隔墙201之间设置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2,第二采食及清粪通道22与第二挡墙204相邻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乳处理室700与犊牛回栏通道800相邻的墙体上设置第二门705,初乳处理室700内沿第三外墙13顺序设置热水器701、橱柜702、初乳冷冻柜703,初乳冷冻柜703对面设置初乳巴杀机704;初乳处理室700的一短边墙体上镶嵌设置第二配电箱706,第二配电箱706用于初乳处理室700的配电,初乳处理室700用于消毒、储藏新鲜的初乳,犊牛舍内储藏新鲜的初乳,可减少工作人员的出入牛舍的频率,减少因工作人员的出入携带病毒进入犊牛舍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乳配送室105内还设置冷缸106、巴杀罐107,排风扇112所在的外墙一侧设置冷缸106、巴杀罐107,观察窗110所在的外墙一侧设置自动饲喂主机108;初乳配送室105内还设置第一配电箱108,第一配电箱109悬挂设置在初乳配送室105的短边隔墙上,第一配电箱109用于初乳配送室105的配电。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自动饲喂主机108可选用北京北牧鑫商贸中心bmr1877型饲喂主机,本方案对自动饲喂主机108不做具体型号的限制,选用的自动饲喂主机108可以实现北京北牧鑫商贸中心bmr1877型饲喂主机在本方案中所起到的技术效果即可。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冷缸、巴杀罐、喂养站、电加热饮水槽、热水器、初乳冷冻柜、初乳巴杀机、料槽、犊牛保温灯均为现有产品,本方案对上述成品不做具体型号的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