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59060发布日期:2019-07-13 09:14阅读:10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特种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成虫体长29~40mm,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由于其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从而存在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的问题,美洲大蠊因此被视为世界性害虫。

虽然美洲大蠊作为一种害虫被人们所厌恶,但是它却具有意想不到的药用价值。美洲大蠊性寒味咸,有毒,有辛辣味、有散瘀、消积、解毒、利水、消肿等功能。美洲大蠊的醇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硒元素作为一种稀有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补硒能防止骨髓端病变和促进修复,其次硒对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除此之外,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硒也因此被科学家称之为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目前,利用美洲大蠊入药以及研制新药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是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每只雄性美洲大蠊和雌性美洲大蠊的交配次数仅为一次,但是美洲大蠊的生长周期却长达一年以上,因此长时间养殖已完成交配的大蠊会增加养殖成本。

2.目前针对美洲大蠊的养殖技术不尽完善,无法对同批蟑螂进行统一的转移或者聚集管理。

3.药用价值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种能提高大蠊的药用价值和管理效率的养殖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缩短生长周期的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所

1)在所述养殖所设置用于养殖药用美洲大蠊的筛箱;在所述筛箱的旁边安装盛食平台;

2)养殖所内安装温湿度计,实时监测所述养殖所的温度和湿度;

3)在所述养殖所外安装锅炉,并将所述锅炉与伸入养殖所室内的管道连接;

4)在所述养殖所的墙外壁设置密封设备和保温设施;

饲料的制备

5)称取如下原料玉米粉,麦麸皮,鱼粉,豆粕,莱枯,食盐,水,富硒粉;

6)混合制得所述饲料;

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饲养

7)在所述盛食平台上放置饲料、水果或者蔬菜。

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捕杀

8)在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成虫交配产卵高峰期的4~5周后,将所述养殖所与装有快速升温装置的捕杀箱连通,在所述养殖所中放置驱赶剂,使所述成虫自行转移到捕杀箱中;

9)当全部成虫转移至捕杀箱后,密封捕杀箱,快速将箱室温度升高并维持至杀死箱中的成虫,并将其烘干;

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孵化

10)保持所述养殖所处于黑暗、宁静和通风的状态,并将温度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使所述成虫的虫卵得以孵化。

优选的,所述筛箱由木板制成;所述筛箱紧密放置;所述筛箱的数目根据养殖所的容纳空间决定。

优选的,所述饲料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粉,麦麸皮,鱼粉,豆粕,莱枯,食盐,水,富硒粉。

优选的,所述饲料的投喂频率是1天/次,所述水果或者蔬菜的投喂频率是2天/次。

优选的,所述饲料每次的投喂重量为大蠊体重的30%。

优选的,所述捕杀室在捕杀成虫时的温度为40~42℃;所述温度应维持30分钟。

优选的,所述温度应保持在;所述湿度应保持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在喂养所述药用大蠊的饲料中加入了富硒粉,硒元素作为一种稀有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药用美洲大蠊食用含富硒粉的饲料后,能提高其体内硒元素的含量,从而达到了提高药用价值的效果。

2.本发明的一种含富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通过在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成虫交配产卵高峰期的4~5周后,对成虫进行捕杀并对虫卵进行孵化从而缩短了药用美洲大蠊的生长周期,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富含硒的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药用美洲大蠊的养殖所

1)在15m2的养殖所设置2排以木板制成的筛箱,筛箱之间紧密排列;在筛箱的旁边安装盛食平台;

2)养殖所内安装温湿度计,实时监测养殖所的温度和湿度;

3)在养殖所外安装锅炉,并将锅炉与伸入养殖所室内的管道连接;

4)在养殖所的墙外壁设置密封设备和保温设施;

饲料的制备

5)称取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玉米粉为80%,麦麸皮为5.8%,鱼粉为4%,豆粕为4%,莱枯为6%,食盐为0.08%,水为1%,富硒粉为0.02%;

6)混合制得所述饲料;

所述药用美洲大蠊的饲养

7)在盛食平台上放置饲料、水果或者蔬菜;其中,饲料的投喂频率是1天/次,重量为大蠊体重的30%;所述水果或者蔬菜的投喂频率是2天/次;

药用美洲大蠊的捕杀

8)在药用美洲大蠊的成虫交配产卵高峰期的4周后,将养殖所与装有红外线加热管的捕杀箱连通,在养殖所中放置蟑螂驱赶剂,使成虫自行转移到捕杀箱中;

9)当全部成虫转移至捕杀箱后,密封捕杀箱,快速将箱室温度升高至40℃并维持30分钟,杀死箱中的成虫,并将其烘干;

药用美洲大蠊的孵化

10)保持养殖所处于黑暗、宁静和通风的状态,并将温度保持在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使成虫的虫卵得以孵化。

试验效果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对生产周期的缩短及产量的提高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试验采用了2个养殖室的统计数据,将两个养殖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向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随机加入100只雌大蠊和100只雄大蠊。其中对照组采用了除了不同于本实施例的自然死亡和自然孵化的方式以外,其余方法均相同的养殖方式;实验组采用了本实施例中的养殖方式。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年产量为1.34吨,实验组的年产量为1.69吨,产量提高了26.2%。由此表明,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以缩短药用大蠊的生长周期,既提升了产量又降低了成本。

除此之外,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对大蠊体内硒含量的提高效果,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验。试验采用了2个养殖室的统计数据,将两个养殖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向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随机加入50只雌大蠊和50只雄大蠊。其中对照组投喂的饲料为玉米粉,麦麸皮,鱼粉,豆粕,莱枯,食盐,水;实验组投喂的饲料为玉米粉,麦麸皮,鱼粉,豆粕,莱枯,食盐,水和富硒粉。一年以后,对所得烘干大蠊体内的硒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对照组中烘干大蠊体内的硒元素含量为0.06%,实验组中烘干大蠊体内的硒元素含量为0.19%,硒元素含量提高了216.7%。由此表明,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以提升药用大蠊体内硒元素的含量,提升药用大蠊的药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