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1788发布日期:2019-08-06 22:3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甘蔗螟虫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及采用该饲养装置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作为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和种植周期长,加上长期连作,易积累大量的病源和虫源,甘蔗病虫害的发生给甘蔗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例如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等害虫,对甘蔗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甘蔗害虫的研究对预防甘蔗虫害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害虫样本的饲养又是深入开展甘蔗害虫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甘蔗螟虫从幼虫期生长至化蛹期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内需要多次进行饲料的更换,而现有用于饲养甘蔗螟虫的装置通常为简单的箱体或者盒体,每次更换饲料前,都需要将甘蔗螟虫从取食饲料的箱体中转移至另一干净的箱体中,再向干净的箱体中投放新鲜的饲料,从而保证食物的新鲜,以及喂养环境的清洁卫生,但是整个幼虫转移过程费时费力,并且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幼虫,因此会对甘蔗幼虫造成伤害,影响甘蔗幼虫的成活率,同时饲养装置内的湿度不能控制在适宜螟虫生长的范围内,容易使饲料发生霉变或变干,影响幼虫的取食,这对甘蔗螟虫的成活率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减少甘蔗螟虫在饲养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避免对甘蔗螟虫的接触,减小对甘蔗螟虫的伤害,并且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甘蔗螟虫生长的湿度环境,提高甘蔗螟虫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包括:

喂养仓,所述喂养仓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且上下叠放设置的仓体,所述仓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开口和上开口,设置在最下方的所述仓体的下开口可拆卸的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底板,设置在最上方的所述仓体的上开口可拆卸的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顶板,两相邻的所述仓体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可将两相邻所述仓体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封闭,且所述隔板和所述顶板上均设置有能够使螟虫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上活动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盖体;

化蛹仓,所述化蛹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喂养仓的顶部,且其底部设有与所述仓体的上开口配合的开口,所述化蛹仓内设置有滤纸,所述滤纸呈波纹状设置,以使所述滤纸的表面形成若干用于螟虫化蛹的槽体,所述仓体以及所述化蛹仓均为透明材料制成,且其侧部均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安装有纱网;

湿度控制组件,所述仓体以及所述化蛹仓内均安装有湿度控制组件,所述湿度控制组件包括湿度检测计和供湿盒,所述供湿盒包括可打开的盒体以及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湿棉球,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所述仓体的内壁配合的围边,所述围边的上端朝外延伸有与所述上开口的边缘配合的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外壁位于所述上开口处环绕设置有安装槽,与其相连的所述仓体的下开口边缘延伸有与安装槽配合的第一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化蛹仓的开口边缘延伸有与安装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盖体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与所述盖体的厚度相配,所述盖体上设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固设于所述仓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仓体的外壁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处活动设有可将其封闭的门体。

进一步地,所述纱网的边缘通过拉链与通风口的边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纱网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由最底层的所述仓体至最上层的所述仓体逐渐增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甘蔗螟虫的饲养方法,该饲养方法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饲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虫卵筛选:选取变黑头的虫卵;

幼虫喂养:将一个所述仓体置于室内作为第一饲养仓室,将选取的虫卵放入所述第一饲养仓室中,并向所述第一饲养仓室中投入新鲜的饲料,将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饲养仓室的上开口盖合,并通过所述盖体将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封闭;观察幼虫的饲养情况,当幼虫不取食并爬至所述仓体的侧壁或者所述隔板上时,在所述第一饲养仓室的上方叠加一层所述仓体,作为第二饲养仓室,向第二饲养仓室内投入新鲜的饲料,并打开其底部的盖体,通过隔板将其顶部的上开口盖合,使螟虫自行从第一饲养仓室通过所述通孔爬至第二饲养仓室中,观察螟虫的喂养情况,逐渐向上叠加仓体,直至螟虫不再觅食新鲜的饲料,并爬至仓体的侧壁或者顶板上;

成虫化蛹:将所述化蛹仓叠加在最上层的所述仓体顶部,然后打开所述顶板上的通孔,使得螟虫爬至所述滤纸上化蛹;

以及,在幼虫喂养和成虫化蛹阶段,保持室内温度为25-28℃,并通过湿度控制组件调节所述仓体和所述化蛹仓内的湿度,使湿度保持在7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多个可拆卸且上下叠放的仓体,当仓体中的饲料被吃完后,可以在仓体的上方再叠加一层仓体并重新放入新鲜的饲料,同时打开相邻两仓体之间的通孔,使得螟虫能够从下层的仓体通过通孔爬至上层的仓体继续觅食新鲜的饲料,整个饲养过程几乎无需触碰螟虫,避免了人为对螟虫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螟虫饲养的成活率,同时极大的减少了螟虫饲养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了饲养效率;

2、在饲养过程中,通过湿度检测计测量仓体和化蛹仓内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向盒体内添加湿棉球,从而提高仓体和化蛹仓内的湿度,并使湿度保持在75-85%,以提供一个适宜的饲养湿度环境,提高了螟虫饲养的成活率;

3、由于相邻仓体之间可拆卸叠放设置,便于整个饲养装置的拆装、清洗,同时当仓体数量不够时,可以将底层的仓体拆卸下来叠放至最上层进行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4、通过在化蛹仓内设置有滤纸,并将滤纸折叠成波纹状,提高了化蛹仓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便于螟虫在槽体内化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甘蔗螟虫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化蛹仓与喂养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滤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邻两仓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供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部件被称为“设置在中部”,不仅仅是设置在正中间位置,只要不是设置在两端部都属于中部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包括喂养仓1、化蛹仓2和湿度控制组件4,具体的:

喂养仓1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且上下叠放设置的仓体11,仓体1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开口和上开口,设置在最下方的仓体11的下开口可拆卸的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底板12,底板12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纹配合进行固定,设置在最上方的仓体11的上开口可拆卸的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顶板13,两相邻的仓体11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可将两相邻仓体11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封闭,即隔板14可将设置在下方的仓体11的上开口以及设置在上方的仓体11的下开口同时封闭,使得相邻两仓体11之间分隔开,且隔板14和顶板13上均设置有能够使螟虫通过的通孔151,使得相连的两仓体11仅通过一通孔151连通,通孔151可以设置有多个,且每一个通孔151上均活动安装有可将其封闭的盖体152,以便于螟虫从下层爬至上层,具体的,仓体11可以为圆柱状或长方体状,且两端部完全敞开以形成所述的上开口和下开口。

化蛹仓2可拆卸的安装在喂养仓1的顶部,即安装在最上方的仓体11的顶部,且化蛹仓2的底部设有与仓体11的上开口配合的开口,使得开口与上开口完全对合,并通过顶板13将化蛹仓2和仓体11分隔开来,化蛹仓2内设置有滤纸21,滤纸21呈波纹状设置,以使滤纸21的表面形成若干用于螟虫化蛹的槽体211,且滤纸21的边缘与化蛹仓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使得螟虫能够通过间隙爬至滤纸21上化蛹,化蛹仓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滤纸21为方形,可以通过将滤纸21的四个夹角处粘接或者通过挂钩挂接在化蛹仓2的内壁,以使滤纸21与化蛹仓2的内壁之间构造成所述的间隙,若干槽体211之间相互平行排列设置,槽体211可以水平设置、竖直设置或者呈一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优选的,滤纸21倾斜设置,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以便于螟虫化蛹。为了便于观察螟虫的饲养情况,仓体11以及化蛹仓2均为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可以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且其侧部均设有通风口3,通风口3安装有纱网31,具体的,仓体11以及化蛹仓2至少在其相对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3,从而增强仓体11及化蛹仓2内空气的流动性,纱网31上的网孔的孔径小于螟虫体宽的大小,以防止螟虫从网孔爬出。

仓体11以及化蛹仓2内均安装有湿度控制组件4,湿度控制组件4包括湿度检测计41和供湿盒42,供湿盒42包括可打开的盒体421以及放置在盒体421内的湿棉球422,湿度检测计41固定安装在盒体421的外部,盒体421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小孔423,湿棉球422上的水分可以通过透气小孔423分散至仓体11或化蛹仓2中,同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打开盒体421,进行湿棉球422的更换。此外,湿度控制组件还可以采用现有市面上的加湿器,通过湿度检测计41检测湿度后,自动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进而减少了人工操作。

优选的,仓体11和化蛹仓2的开口边缘以及内壁应该圆滑,从而便于拆卸后的清洗。

如图4和图5所示,隔板14可以包括基板141,基板141呈平板状且形状与上开口的形状相配,基板141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仓体11的内壁配合的围边142,围边142的上端朝外延伸有与上开口的边缘配合的凸缘143,隔板14在安装时,围边142与上开口边缘处的内壁抵接,凸缘143的下表面与上开口处的端面平行相贴合,使得上开口处的端面对凸缘143起到支撑的作用,采用这种结构的隔板14,提高了隔板14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围边142与基板141相对于仓体11的顶部形成一凹槽,以便于饲料的放置和螟虫的饲养。优选的,为了便于替换使用,顶板13与隔板14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尺寸。此外,在基板141的中部可以设有围边,以使基板141的中部构造成一用于放置饲料的空间,从而对饲料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仓体11的外壁位于上开口处环绕设置有安装槽111,与其相连的仓体11的下开口边缘延伸有与安装槽111配合的第一凸起112,安装槽111环绕上开口处的外壁设置,通过第一凸起112与安装槽111插接配合,并将凸缘143夹紧在上下两层仓体11之间,从而使得两相连仓体11套接,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时第一凸起112凸伸的高度与安装槽111的深度相匹配,以提高连接处结构的紧密性。

如图2所示,与两相邻仓体11之间的插接结构相同,化蛹仓2的开口边缘也可以延伸有与安装槽111配合的第二凸起22,通过第二凸起22与安装槽111插接,从而将化蛹仓2套接在仓体11上。

如图6所示,通孔15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盖体152的凹陷部153,凹陷部153的深度与所述盖体152的厚度相配,使得盖体152在安装后,其上表面与隔板14的上表面平齐,且盖体152的边缘与凹陷部153的边缘配合,以避免盖体152与通孔151配合后留有较大的间隙,同时为了便于盖体152的拆装,盖体152上还设有提手154。

如图7所示,盒体421固设于仓体11的侧壁上,并在所述仓体11的外壁形成一开口,开口处活动设有可将其封闭的门体424,具体的,盒体421可以呈长方体状,且一侧设有敞口,仓体11的侧壁设有与敞口大小相配的安装孔,敞口的边缘与安装口的边缘固接,从而使得盒体421在仓体11的外壁形成一开口,门体424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开口上,使得湿棉球422在放置和更换时,可以从仓体11的外部打开盒体421,操作方便。

为了便于纱网31的拆装更换,纱网31的边缘可以通过拉链与通风口3的边缘固定连接,在更为简单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在通风口3的边缘设置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将纱网31粘接在通风口3处。

纱网3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且透气孔的孔径由最底层的仓体11至最上层的仓体11逐渐增大,随着喂养时间的增长,螟虫的体型逐渐增大,因此为了确保足够的通风量,透气孔的孔径也应随着逐渐增大,在本发明的饲养装置中,位于上层的仓体11内的螟虫体型大于位于下层的仓体11内的螟虫体型,因此透气孔的孔径也应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即位于最下层的仓体11上的纱网31的网孔孔径最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甘蔗螟虫的饲养方法,该饲养方法采用上述的饲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虫卵筛选:选取变黑头的虫卵,优选的,虫卵的数量为80-100粒;

幼虫喂养:将一个仓体11置于室内作为第一饲养仓室,将选取的虫卵放入第一饲养仓室中,并向第一饲养仓室中投入新鲜的饲料,选用变黑头的虫卵,虫卵在1-2天内便会孵化出幼虫,因此对放置在第一饲养仓室中的饲料的新鲜度影响较小,在本饲养方法中所采用的饲料优选为新鲜的玉米棒,玉米棒可以切成三段,每次投入一段进行喂食,值得注意的是,玉米棒在放置时应当立着放,使得玉米棒不容易变干,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市面上专门用于喂养螟虫的混合饲料,投入饲料后,将隔板14与第一饲养仓室的上开口盖合,并通过盖体152将隔板14上的通孔151封闭,以防止螟虫从仓体11的顶部爬出;由于螟虫具有向上爬行觅食的习性,观察仓体11内螟虫的饲养情况,当螟虫不取食并爬至仓体11的侧壁或者隔板14上时,说明仓体11内的饲料已被吃完或者饲料不够新鲜了,导致螟虫不再取食而向上爬行,因此观察到这种情况后,在第一饲养仓室的上方再叠加一层仓体11,作为第二饲养仓室,向第二饲养仓室内投入新鲜的饲料,并打开其底部的盖体152,由于第二饲养仓室内有新鲜的饲料,螟虫会主动的从第一饲养仓室通过通孔151爬至第二饲养仓室中进行觅食,然后通过隔板14将第二饲养仓室顶部的上开口盖合,持续的每天观察螟虫的喂养情况,当观察到螟虫不吃食并爬附在隔板14上时,按照第二饲养仓室的叠加方法,逐渐向上叠加仓体11,直至将螟虫喂养至不再觅食新鲜的饲料,并爬至仓体11的侧壁或者顶板13上;螟虫的幼虫期大概需要25-40天的时间,不同类型的螟虫其幼虫发育历期略有不同,具体的,在26℃的温度条件下,条螟幼虫的发育历期约为30天;二点螟幼虫的发育历期约为28天,红尾白螟幼虫的发育历期约为35天。因此在判断何时放置化蛹仓2时,可以通过观察喂养情况以及幼虫发育历期的时间进行结合,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成虫化蛹:当幼虫发育至末龄不再觅食后,将化蛹仓2叠加在最上层的仓体11顶部,然后打开设置在仓体11顶部的顶板13上的通孔151,使得螟虫通过通孔151爬至滤纸21的槽体211上化蛹;

在整个幼虫喂养和成虫化蛹阶段,保持室内温度为25-28℃,并通过湿度控制组件4调节仓体11和化蛹仓2内的湿度,使湿度保持在75-85%。

在饲养过程中,会出现一小部分螟虫仍留在下层仓体11而不爬至上层仓体11的情况,可以将下层仓体11的底部拆开,将这小部分螟虫人工转移至上层仓体11中,并且由于本发明的仓体11采用叠放的结构,拆卸也是非常的方便。

本发明的甘蔗螟虫饲养装置和饲养方法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多个可拆卸且上下叠放的仓体11,当仓体11中的饲料被吃完后,可以在仓体11的上方再叠加一层仓体11并重新放入新鲜的饲料,同时打开相邻两仓体11之间的通孔151,使得螟虫能够从下层的仓体11通过通孔151爬至上层的仓体11继续觅食新鲜的饲料,整个饲养过程几乎无需触碰螟虫,避免人为对螟虫造成伤害,提高了螟虫饲养的成活率,同时极大的减少了螟虫饲养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了饲养效率;

2、在饲养过程中,通过湿度检测计41测量仓体11和化蛹仓2内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向盒体421内加入湿棉球422,从而提高仓体11和化蛹仓2内的湿度,并使湿度保持在75-85%,以提供一个适宜的饲养湿度环境,提高了螟虫饲养的成活率;

3、由于相邻仓体11之间可拆卸叠放设置,便于整个饲养装置的拆装、清洗,当仓体11数量不够时,还可以将底层的仓体11拆卸下来叠放至最上层进行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4、通过在化蛹仓2内设置有滤纸21,并将滤纸21设置成波纹状,提高了化蛹仓2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更加方便螟虫的化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