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2111发布日期:2019-10-15 19:48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链中的次级生产者,对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可以摄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蓝绿藻以及水体中的浮屑、部分悬浮物等,有利于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同时枝脚类浮游动物本身营养丰富,可为鱼、虾等动物的饵料,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一般个体较小、生命周期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的获取方式主要是野外捕捞和室外粗放培养,产量不稳定、持续供应时间短等问题,无法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因此,室内高密度养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以便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底肥:

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4~6份、猪粪5~6份、发酵剂0.5~1份、秸秆1~2份;其中,鸡粪、猪粪和秸秆均以干重计量;

底肥的制备步骤具体为: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密闭堆制40~50天;堆制期间,待中心温度升至60~70℃,保温3~5天后翻堆一次;

(2)配置以下三种营养剂:

小球藻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钾19~21份、磷酸二氢钾7~9份、微量元素a0.8~1.2份、vb10.05~0.11份、vb120.03~0.07份;

扁藻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钠11~13份、磷酸二氢钾5~7份、碳酸氢钠15~17份、微量元素a1~3份、vb10.2~0.4份、vb120.15~0.25份;

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淀粉9~11份、微量元素b0.1~0.3份;

(3)搭建养殖装置:

所述养殖装置包括第一培养池以及罩于第一培养池上方的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柱,支柱上设置有水平的台板;所述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安装有第一浊度仪,第一浊度仪的显示器安装在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且能测定温度,所述第一浊度仪的探头安装在第一培养池的左侧壁上,第一培养池右侧壁上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第一培养池的中下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管,第一培养池的上方安装有光照设备,且光照设备安装于台板的下平面上,第一培养池的右侧壁下部位安装有出水管道,管道上面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台板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放置有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台板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第二浊度仪、第三浊度仪及第四浊度仪,所述第二浊度仪的探头安装在第二培养池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三浊度仪的探头安装在第三培养池的左侧壁上,所述第四浊度仪的探头安装在第四培养池的左侧壁上,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的右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出水管道向下穿过台板并延伸至第一培养池内,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内均安装有搅拌器;

(4)将底肥平铺第一培养池内底部,分别在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内加入小球藻的营养剂、扁藻的营养剂和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向第一培养池、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内分别加入曝气24小时后的水,开启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内的搅拌器,转速为6~8r/s;

(5)接种:

用120~160目的浮游动物采集网采集大型枝脚类动物,放入第一培养池内,将小球藻、扁藻浓缩液分别加入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接种密度为300个/l,第四培养池内加入面包酵母干粉,接种量为5g/l;

(6)养殖管理:

接种后,根据第一培养池内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生长情况,定期打开阀门,将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第四培养池内的混合液排入第一培养池内;待第一培养池浊度达到20ntu,收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第一培养池内浊度降至5ntu后停止收取。

优选的,第一培养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4mg/l~6mg/l,温度控制在25~28℃。

优选的,光照设备的光照强度为5000lx~8000lx,每日光照时间8~16h。

优选的,所述发酵菌采用em菌。

优选的,第一培养池、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均采用厚度为1cm~2.5cm的玻璃制作。

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a包括硫酸亚铁1份、氯化钙2份、硫酸锌1.5份和二氧化锰0.8份;所述微量元素b包括氯化钙1.6份、肌醇3份、硫酸铜0.8份和盐酸硫铵2.5份。

本发明所述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室内养殖可以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生长环境的稳定,保证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室内培养可以人工控制饵料的生长密度,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有足够的饵料;该培养系统对温度、溶解氧含量等参数实时监测,对数据进行比对,生成相应调节决策,使培养池保持在有利于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生长的范围内;培养系统内的曝气设施可以保证培养池内的溶氧含量始终维持在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生长的最适范围内,以保证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制备底肥

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4份、猪粪5份、发酵剂0.5份、秸秆1份;其中,鸡粪、猪粪和秸秆均以干重计量;

底肥的制备步骤具体为: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密闭堆制40天;堆制期间,待中心温度升至60℃,保温3天后翻堆一次;

(2)配置营养液

分别配置以下三种营养剂:

小球藻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钾:19份、磷酸二氢钾:7份、微量元素:0.8份、vb1:0.05份、vb12:0.03份;

扁藻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钠11份、磷酸二氢钾5份、碳酸氢钠15份、微量元素1份、vb10.2份、vb120.15份;

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淀粉9份、微量元素0.1份;

(3)搭建养殖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养殖装置包括体积4m3、深度1.2m第一培养池9以及罩于第一培养池上方的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柱,支柱上设置有水平的台板;所述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安装有第一浊度仪,第一浊度仪的显示器11安装在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且能测定温度,所述第一浊度仪的探头21安装在第一培养池9的左侧壁上,第一培养池9右侧壁上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7,第一培养池9的中下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管6,第一培养池9的上方安装有光照设备5,且光照设备5安装于台板的下平面上,第一培养池9的右侧壁下部位安装有出水管道,管道上面安装有第一阀门41;所述台板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放置有体积0.8m3、深度0.6m的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第二浊度仪12、第三浊度仪13、第四浊度仪14的显示器安装于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左侧,各浊度仪显示器分别连接有第二浊度检测探头22、第三浊度检测探头23和第四浊度检测探头24,所述浊度仪探头分别安装在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左侧壁上,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右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向下穿过台板并延伸至第一培养池9内,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内均安装有搅拌器3,各培养池内注入曝气24h的自来水,第一培养池水深0.8m,并开启曝气6,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水深0.4m,分别加入配置好的营养液,并开启搅拌机,转速为6r/s;;

(4)将底肥放置第一培养池9内,底肥平铺池底,厚度为11cm,分别在第二培养池103、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1内加入20g小球藻的营养剂、25扁藻的营养剂和26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内分别养殖小球藻、扁藻和面包酵母菌;

(5)接种

用150目的浮游动物采集网采集大型支架类,放入第一培养池9内,购买小球藻、扁藻浓缩液加入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接种密度为300个/l,第四培养池103内加入面包酵母干粉,接种量为5g/l;

(6)养殖管理

接种后,根据第一培养池9内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生长情况,定期打开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43和第三阀门44,将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第四培养池103内的混合液排入第一培养池9内;待第一培养池9浊度达到20ntu,收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第一培养池内浊度降至5ntu后停止收取;

第一培养池9定期打开第一阀门41以保证第一培养池9的水位维持在0.8m深,打开第一阀门41时,在出水管道末端套有160目的网兜,以防止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流失;

第一培养池9内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4mg/l,温度控制在25℃;

第一培养池9的光照设备5的光照强度为5000lx,每日光照时间10h;

按照上述方法的培养后,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每隔4天可以捕获一次。每次可获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200g。

实施例2: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制备底肥

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5份、猪粪6份、发酵剂0.8份、秸秆1.5份;其中,鸡粪、猪粪和秸秆均以干重计量;

底肥的制备步骤具体为: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密闭堆制45天;堆制期间,待中心温度升至65℃,保温4天后翻堆一次;

(2)配置营养液

分别配置以下三种营养液:

小球藻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钾:20份、磷酸二氢钾:8份、微量元素:1份、vb1:0.08份、vb12:0.05份;

扁藻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钠12份、磷酸二氢钾6份、碳酸氢钠16份、微量元素2份、vb10.3份、vb120.2份;

面包酵母菌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淀粉10份、微量元素0.2份;

(3)搭建养殖装置

包括体积5m3、深度1.4m的第一培养池9以及罩于第一培养池上方的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柱,支柱上设置有水平的台板;所述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安装有第一浊度仪,第一浊度仪的显示器11安装在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且能测定温度,所述第一浊度仪的探头21安装在第一培养池9的左侧壁上,第一培养池9右侧壁上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7,第一培养池9的中下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管6,第一培养池9的上方安装有光照设备5,且光照设备5安装于台板的下平面上,第一培养池9的右侧壁下部位安装有出水管道,管道上面安装有第一阀门41;所述台板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放置有体积0.8m3、深度0.6m的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第二浊度仪12、第三浊度仪13、第四浊度仪14的显示器安装于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左侧,各浊度仪显示器分别连接有第二浊度检测探头22、第三浊度检测探头23和第四浊度检测探头24,所述浊度仪探头分别安装在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左侧壁上,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右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向下穿过台板并延伸至第一培养池9内,第二培养池103、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1内均安装有搅拌器3,各培养池内注入曝气24h的自来水,第一培养池水深1m,并开启曝气6,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水深0.4m,分别加入配置好的营养液,并开启搅拌机,转速为7r/s;

(4)将底肥放置第一培养池9内,底肥平铺池底,厚度为13cm,分别在第二培养池103、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1内加入25g小球藻的营养剂、28扁藻的营养剂和30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内分别养殖小球藻、扁藻和面包酵母菌;

(5)接种

用150目的浮游动物采集网采集大型支架类,放入第一培养池9内,购买小球藻、扁藻浓缩液加入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接种密度为300个/l,第四培养池103内加入面包酵母干粉,接种量为5g/l;

(6)养殖管理

接种后,根据第一培养池9内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生长情况,定期打开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43和第三阀门44,将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第四培养池103内的混合液排入第一培养池9内;待第一培养池9浊度达到20ntu,收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第一培养池内浊度降至5ntu后停止收取;

第一培养池9定期打开第一阀门41以保证第一培养池9的水位维持在0.8m深,打开第一阀门41时,在出水管道末端套有160目的网兜,以防止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流失;

第一培养池9内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5mg/l,温度控制在27℃;

第一培养池9的光照设备5的光照强度为6500lx,每日光照时间13h;

按照上述方法的培养后,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每隔3天可以捕获一次。每次可获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240g。

实施例3: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高密度养殖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制备底肥

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粪6份、猪粪6份、发酵剂1份、秸秆2份;其中,鸡粪、猪粪和秸秆均以干重计量;

底肥的制备步骤具体为: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密闭堆制50天;堆制期间,待中心温度升至70℃,保温5天后翻堆一次;

(2)配置营养液

分别配置以下三种营养液:

小球藻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钾:21份、磷酸二氢钾:9份、微量元素:1.2份、vb1:0.11份、vb12:0.07份;

扁藻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硝酸钠13份、磷酸二氢钾7份、碳酸氢钠17份、微量元素3份、vb10.4份、vb120.25份;

面包酵母菌的营养液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淀粉11份、微量元素0.3份;

(3)搭建养殖装置

包括体积6m3、深度1.5m的第一培养池9以及罩于第一培养池上方的支架平台,所述支架平台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柱,支柱上设置有水平的台板;所述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安装有第一浊度仪,第一浊度仪的显示器11安装在支架平台的左侧支柱上,且能测定温度,所述第一浊度仪的探头21安装在第一培养池9的左侧壁上,第一培养池9右侧壁上安装有溶解氧测定仪7,第一培养池9的中下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管6,第一培养池9的上方安装有光照设备5,且光照设备5安装于台板的下平面上,第一培养池9的右侧壁下部位安装有出水管道,管道上面安装有第一阀门41;所述台板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放置有体积0.8m3、深度0.6m的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第二浊度仪12、第三浊度仪13、第四浊度仪14的显示器安装于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左侧,各浊度仪显示器分别连接有第二浊度检测探头22、第三浊度检测探头23和第四浊度检测探头24,所述浊度仪探头分别安装在第二培养池、第三培养池和第四培养池的左侧壁上,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的右侧壁下部均安装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向下穿过台板并延伸至第一培养池9内,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内均安装有搅拌器3,各培养池内注入曝气24h的自来水,第一培养池水深1.1m,并开启曝气6,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水深0.4m,分别加入配置好的营养液,并开启搅拌机,转速为8r/s;

(4)将底肥放置第一培养池9内,底肥平铺池底,厚度为15cm,分别在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3内加入28g小球藻的营养剂、31g扁藻的营养剂和35g面包酵母菌的营养剂,第二培养池103、第三培养池102和第四培养池101内分别养殖小球藻、扁藻和面包酵母菌;

(5)用150目的浮游动物采集网采集大型支架类,放入第一培养池9内,购买小球藻、扁藻浓缩液加入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接种密度为300个/l,第四培养池103内加入面包酵母干粉,接种量为5g/l;

(6)养殖管理

接种后,根据第一培养池9内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的生长情况,定期打开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43和第三阀门44,将第二培养池101、第三培养池102、第四培养池103内的混合液排入第一培养池9内,待第一培养池9浊度达到20ntu,收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第一培养池内浊度降至5ntu后停止收取;

第一培养池9定期打开第一阀门41以保证第一培养池9的水位维持在0.8m深,打开第一阀门41时,在出水管道末端套有160目的网兜,以防止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流失;

第一培养池9内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6mg/l,温度控制在28℃;

第一培养池9的光照设备5的光照强度为8000lx,每日光照时间16h。

按照上述方法的培养后,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每隔2.4天可以捕获一次。每次可获取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300g。

通过以上实例结果表明,利用该发明进行培养能够稳定的获得大型枝脚类浮游动物。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