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429发布日期:2019-11-15 23: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一般有:洗盐、平整土地、适时耙地、“治碱”液改良等,其中“治碱”能促进土壤中金属离子交换释放出来,降低盐分含量;且内含一种植物源提取酸性物质,能有效中和土壤中碱性成分,并且对植物和土壤本身不产生任何伤害,符合未来绿色农业发展方向,这种植物源酸性物质本身对植物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有效防治植物苗期病害的发生;但目前在“治碱”液改良前需要对盐碱地进行耕犁,且“治碱”液多采用人工喷灌或漫灌的形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导致“治碱”液在盐碱土壤中的分布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治碱”液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通过盐碱地改良机对“治碱”液自动均匀的喷洒,增强了“治碱”液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通过盐碱地改良机对“治碱”液自动均匀的喷洒,增强了“治碱”液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或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s2:在s1中对盐碱地进行洗盐后,利用盐碱地改良机对盐碱地进行深耕,且同时将加水稀释后的“治碱”液利用盐碱地改良机均匀喷于地表的同时进行深耕,随后进行喷灌;

s3:在s2中对盐碱地进行“治碱”液改良后,对改良后的土壤施加有机肥或化学肥料并翻动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养料含量;

s4:在s3中对改良后的盐碱地施加有机肥后,在该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

其中,s2中使用的所述盐碱地改良机包括机架与辊轮,所述辊轮安装在机架底部,所述机架上设有耕犁架,所述耕犁架底部均布设有一组耕犁刀;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底部安装有喷洒箱,所述喷洒箱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垫;所述辊轮顶部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辊轮之间用皮带相连,所述辊轮转动时带动皮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皮带轮上连接有喷洒轴,所述喷洒轴安装在喷洒箱的空腔内,所述喷洒轴径向与轴向的外表面处均布设置有一组一号槽口,所述一号槽口顶部的喷洒箱处均设置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另一端与储液箱底部相通,所述一号槽口底部的喷洒箱处均设置有出液槽,所述出液槽底部的端口处安装有喷管,所述喷管内安装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表面设置有缩孔,所述弹性膜受力膨胀时带动表面的缩孔张开;所述出液槽一侧的喷洒箱内设置有二号槽口,所述二号槽口内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安装在喷洒轴上,所述二号槽口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凸轮底部,所述气囊上设有气管,所述气管另一端与出液槽侧壁相通;工作时,将“治碱”液置于储液箱内,利用牵引车拉动盐碱地改良机进行工作,此时辊轮在盐碱地上行进转动时,辊轮通过皮带带动连接的皮带轮同步转动,使得皮带轮带动连接的喷洒轴在喷洒箱中的空腔中进行转动,且空腔内壁上设置的弹性垫大大减小了喷洒轴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当喷洒轴上的一号槽口转动到进液槽的底端时,此时一号槽口与进液槽相通,储液箱中的“治碱”液流入一号槽口内部,当一号槽口随着喷洒轴继续转动时,一号槽口在弹性垫的封堵下将内部的“治碱”液输送至底部的出液槽处,此时一号槽口端部与出液槽内部相通,一号槽口内的“治碱”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出液槽底部的弹性膜上,且喷洒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二号槽口内的凸轮进行转动,当凸轮大径端运动到二号槽口内的气囊处时,此时凸轮外表面对气囊外表面进行挤压,使得气囊在凸轮的压力下将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挤压进出液槽内,从而使得弹性膜顶部腔室内的气压增大,此时,腔室内的气压增大带动底部的弹性膜进行膨胀,使得弹性膜在膨胀时带动其表面的缩孔进行扩张,从而使得弹性膜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顶部的“治碱”液喷出在盐碱地上,且同时盐碱地改良机行进时带动耕犁刀对喷洒过“治碱”液的盐碱地进行耕犁,从而更好的将“治碱”液均匀的混合掩埋在盐碱地内层,起到更好的治碱效果;采用此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盐碱地改良机,使得盐碱地的耕犁与“治碱”液的喷洒同步进行,不仅减少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改良效率,且利用辊轮的转动带动喷洒轴同步转动的形式,使得喷洒轴喷洒“治碱”液的速度与辊轮转动的速度成正比,从而使得盐碱地改良机在牵引车处于不同的速度时,仍能使“治碱”液更均匀的喷洒,从而大大增强了“治碱”液的治碱效果。

优选的,所述一号槽口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液槽的径向长度,所述一号槽口内安装有不同长度类型的控制销;工作时,一号槽口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液槽的径向长度,根据盐碱地的盐碱程度,在一号槽口内安装不同长度类型的控制销,使得控制销对一号槽口内部的体积大小进行调节,即一号槽口对“治碱”液的输送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调节了“治碱”液在盐碱地上的喷洒剂量,从而达到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情况下,有效的对“治碱”液的喷洒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优选的,所述一号槽口底部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一号槽口底面上;工作时,当一号槽口转动到与进液槽相通时,储液箱内的“治碱”液流入一号槽口内部的同时,“治碱”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对一号槽口底部的弹片向下压缩,且弹片底部连接的弹簧增强了弹片的弹性效果,当一号槽口将“治碱”液输送至出液槽处时,此时一号槽口的端部不再受到弹性垫的封堵,一号槽口内的“治碱”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同时一号槽口底部的弹片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对位于一号槽口内的“治碱”液反弹挤出,加快“治碱”液的下落速度,防止一号槽口内的“治碱”液在喷洒轴快速转动时残留在一号槽口内部,加强了喷洒轴对于“治碱”液的输送效果。

优选的,所述耕犁刀中部设置有三号槽口,所述三号槽口内对称安装有弧形的破碎板,所述破碎板分别安装在耕犁刀的侧壁上,所述破碎板上安装有破碎齿;工作时,当耕犁刀对盐碱地进行耕犁时,耕犁刀端部首先对盐碱地土壤进行垂直切开,此时位于耕犁刀侧壁上的破碎板与切开的土壤相互接触,从而使得破碎板在前进的过程中利用表面的破碎齿对板结的土壤块进行破碎,增强了耕犁刀对盐碱地耕犁破碎的效果,间接增强了“治碱”液均匀喷洒在土壤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治碱”液对盐碱地的治碱效果。

优选的,所述耕犁刀中部的三号槽口处设有破碎刀,所述破碎刀外表面凸出在三号槽口外端,所述破碎刀内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外套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外表面连接有一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破碎板中部的内表面上;工作时,当耕犁刀对土壤板结严重的盐碱地进行耕犁时,三号槽口处设有的破碎刀在土壤压力的作用下向三号槽口内运动,破碎刀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的挤压板对外部的挤压环进行挤压,使得挤压环在挤压板的作用下向外膨胀,挤压环膨胀时带动外表面的连接杆向外侧的破碎板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连接杆对破碎板中部进行支撑,使得破碎板向三号槽口外端运动,加大了破碎板与板结土壤的接触面积与挤压力,从而对板结严重的土壤起到更好的破碎效果,增强了盐碱地的治碱效果。

优选的,所述挤压环外端的外表面上对称固连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另一端与弹性膜侧边相连;工作时,在土壤盐碱程度严重时,挤压板带动挤压环向三号槽口内运动,挤压环运动带动外端的连接绳对弹性膜侧边进行拉伸,使得弹性膜的外表面在连接绳拉力的作用下进行绷紧,不仅增强了弹性膜与弹性膜顶部腔室气体的挤压力,也加大了弹性膜表面缩孔的扩张程度,使得弹性膜顶部的“治碱”液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充分喷出,加强了“治碱”液的喷洒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中通过盐碱地改良机的辊轮、喷洒箱与喷洒轴相互配合,使得辊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喷洒轴对喷洒箱中的“治碱”液进行均匀喷洒,大大提高了盐碱地的改良效率与改良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中通过在一号槽口内安装有不同长度类型的控制销,有效的调节了“治碱”液在盐碱地上的喷洒剂量,从而达到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情况下,有效的对“治碱”液的喷洒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中盐碱地改良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喷洒轴与喷洒箱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耕犁刀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d-d处的剖视图;

图中:机架1、辊轮2、皮带轮21、耕犁架3、耕犁刀4、三号槽口41、破碎板42、破碎齿43、破碎刀44、挤压板45、挤压环46、连接杆47、连接绳48、储液箱5、喷洒箱6、弹性垫61、进液槽62、出液槽63、喷管64、弹性膜65、二号槽口66、凸轮67、气囊68、气管69、喷洒轴7、一号槽口71、控制销72、弹片73、弹簧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或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s2:在s1中对盐碱地进行洗盐后,利用盐碱地改良机对盐碱地进行深耕,且同时将加水稀释后的“治碱”液利用盐碱地改良机均匀喷于地表的同时进行深耕,随后进行喷灌;

s3:在s2中对盐碱地进行“治碱”液改良后,对改良后的土壤施加有机肥或化学肥料并翻动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养料含量;

s4:在s3中对改良后的盐碱地施加有机肥后,在该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

其中,s2中使用的所述盐碱地改良机包括机架1与辊轮2,所述辊轮2安装在机架1底部,所述机架1上设有耕犁架3,所述耕犁架3底部均布设有一组耕犁刀4;所述机架1顶部安装有储液箱5,所述储液箱5底部安装有喷洒箱6,所述喷洒箱6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垫61;所述辊轮2顶部安装有皮带轮21,所述皮带轮21与辊轮2之间用皮带相连,所述辊轮2转动时带动皮带轮21同步转动,所述皮带轮21上连接有喷洒轴7,所述喷洒轴7安装在喷洒箱6的空腔内,所述喷洒轴7径向与轴向的外表面处均布设置有一组一号槽口71,所述一号槽口71顶部的喷洒箱6处均设置有进液槽62,所述进液槽62另一端与储液箱5底部相通,所述一号槽口71底部的喷洒箱6处均设置有出液槽63,所述出液槽63底部的端口处安装有喷管64,所述喷管64内安装有弹性膜65,所述弹性膜65表面设置有缩孔,所述弹性膜65受力膨胀时带动表面的缩孔张开;所述出液槽63一侧的喷洒箱6内设置有二号槽口66,所述二号槽口66内设有凸轮67,所述凸轮67安装在喷洒轴7上,所述二号槽口66内设有气囊68,所述气囊68位于凸轮67底部,所述气囊68上设有气管69,所述气管69另一端与出液槽63侧壁相通;工作时,将“治碱”液置于储液箱5内,利用牵引车拉动盐碱地改良机进行工作,此时辊轮2在盐碱地上行进转动时,辊轮2通过皮带带动连接的皮带轮21同步转动,使得皮带轮21带动连接的喷洒轴7在喷洒箱6中的空腔中进行转动,且空腔内壁上设置的弹性垫61大大减小了喷洒轴7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当喷洒轴7上的一号槽口71转动到进液槽62的底端时,此时一号槽口71与进液槽62相通,储液箱5中的“治碱”液流入一号槽口71内部,当一号槽口71随着喷洒轴7继续转动时,一号槽口71在弹性垫61的封堵下将内部的“治碱”液输送至底部的出液槽63处,此时一号槽口71端部与出液槽63内部相通,一号槽口71内的“治碱”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出液槽63底部的弹性膜65上,且喷洒轴7转动的同时带动二号槽口66内的凸轮67进行转动,当凸轮67大径端运动到二号槽口66内的气囊68处时,此时凸轮67外表面对气囊68外表面进行挤压,使得气囊68在凸轮67的压力下将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69挤压进出液槽63内,从而使得弹性膜65顶部腔室内的气压增大,此时,腔室内的气压增大带动底部的弹性膜65进行膨胀,使得弹性膜65在膨胀时带动其表面的缩孔进行扩张,从而使得弹性膜6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顶部的“治碱”液喷出在盐碱地上,且同时盐碱地改良机行进时带动耕犁刀4对喷洒过“治碱”液的盐碱地进行耕犁,从而更好的将“治碱”液均匀的混合掩埋在盐碱地内层,起到更好的治碱效果;采用此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盐碱地改良机,使得盐碱地的耕犁与“治碱”液的喷洒同步进行,不仅减少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改良效率,且利用辊轮2的转动带动喷洒轴7同步转动的形式,使得喷洒轴7喷洒“治碱”液的速度与辊轮2转动的速度成正比,从而使得盐碱地改良机在牵引车处于不同的速度时,仍能使“治碱”液更均匀的喷洒,从而大大增强了“治碱”液的治碱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槽口71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液槽62的径向长度,所述一号槽口71内安装有不同长度类型的控制销72;工作时,一号槽口71的轴向长度大于进液槽62的径向长度,根据盐碱地的盐碱程度,在一号槽口71内安装不同长度类型的控制销72,使得控制销72对一号槽口71内部的体积大小进行调节,即一号槽口71对“治碱”液的输送容量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调节了“治碱”液在盐碱地上的喷洒剂量,从而达到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情况下,有效的对“治碱”液的喷洒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槽口71底部设有弹片73,所述弹片73底部连接有弹簧74,所述弹簧74另一端连接在一号槽口71底面上;工作时,当一号槽口71转动到与进液槽62相通时,储液箱5内的“治碱”液流入一号槽口71内部的同时,“治碱”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对一号槽口71底部的弹片73向下压缩,且弹片73底部连接的弹簧74增强了弹片73的弹性效果,当一号槽口71将“治碱”液输送至出液槽63处时,此时一号槽口71的端部不再受到弹性垫61的封堵,一号槽口71内的“治碱”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同时一号槽口71底部的弹片73在弹簧74的反弹力作用下对位于一号槽口71内的“治碱”液反弹挤出,加快“治碱”液的下落速度,防止一号槽口71内的“治碱”液在喷洒轴7快速转动时残留在一号槽口71内部,加强了喷洒轴7对于“治碱”液的输送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耕犁刀4中部设置有三号槽口41,所述三号槽口41内对称安装有弧形的破碎板42,所述破碎板42分别安装在耕犁刀4的侧壁上,所述破碎板42上安装有破碎齿43;工作时,当耕犁刀4对盐碱地进行耕犁时,耕犁刀4端部首先对盐碱地土壤进行垂直切开,此时位于耕犁刀4侧壁上的破碎板42与切开的土壤相互接触,从而使得破碎板42在前进的过程中利用表面的破碎齿43对板结的土壤块进行破碎,增强了耕犁刀4对盐碱地耕犁破碎的效果,间接增强了“治碱”液均匀喷洒在土壤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治碱”液对盐碱地的治碱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耕犁刀4中部的三号槽口41处设有破碎刀44,所述破碎刀44外表面凸出在三号槽口41外端,所述破碎刀44内端连接有挤压板45,所述挤压板45外套有挤压环46,所述挤压环46外表面连接有一组连接杆47,所述连接杆47另一端连接在破碎板42中部的内表面上;工作时,当耕犁刀4对土壤板结严重的盐碱地进行耕犁时,三号槽口41处设有的破碎刀44在土壤压力的作用下向三号槽口41内运动,破碎刀44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的挤压板45对外部的挤压环46进行挤压,使得挤压环46在挤压板45的作用下向外膨胀,挤压环46膨胀时带动外表面的连接杆47向外侧的破碎板42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连接杆47对破碎板42中部进行支撑,使得破碎板42向三号槽口41外端运动,加大了破碎板42与板结土壤的接触面积与挤压力,从而对板结严重的土壤起到更好的破碎效果,增强了盐碱地的治碱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挤压环46外端的外表面上对称固连有连接绳48,所述连接绳48另一端与弹性膜65侧边相连;工作时,在土壤盐碱程度严重时,挤压板45带动挤压环46向三号槽口41内运动,挤压环46运动带动外端的连接绳48对弹性膜65侧边进行拉伸,使得弹性膜65的外表面在连接绳48拉力的作用下进行绷紧,不仅增强了弹性膜65与弹性膜65顶部腔室气体的挤压力,也加大了弹性膜65表面缩孔的扩张程度,使得弹性膜65顶部的“治碱”液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充分喷出,加强了“治碱”液的喷洒效果。

工作时,将“治碱”液置于储液箱5内,利用牵引车拉动盐碱地改良机进行工作,此时辊轮2在盐碱地上行进转动时,辊轮2通过皮带带动连接的皮带轮21同步转动,使得皮带轮21带动连接的喷洒轴7在喷洒箱6中的空腔中进行转动,且空腔内壁上设置的弹性垫61大大减小了喷洒轴7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当喷洒轴7上的一号槽口71转动到进液槽62的底端时,此时一号槽口71与进液槽62相通,储液箱5中的“治碱”液流入一号槽口71内部,当一号槽口71随着喷洒轴7继续转动时,一号槽口71在弹性垫61的封堵下将内部的“治碱”液输送至底部的出液槽63处,此时一号槽口71端部与出液槽63内部相通,一号槽口71内的“治碱”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出液槽63底部的弹性膜65上,且喷洒轴7转动的同时带动二号槽口66内的凸轮67进行转动,当凸轮67大径端运动到二号槽口66内的气囊68处时,此时凸轮67外表面对气囊68外表面进行挤压,使得气囊68在凸轮67的压力下将内部的气体通过气管69挤压进出液槽63内,从而使得弹性膜65顶部腔室内的气压增大,此时,腔室内的气压增大带动底部的弹性膜65进行膨胀,使得弹性膜65在膨胀时带动其表面的缩孔进行扩张,从而使得弹性膜6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顶部的“治碱”液喷出在盐碱地上,且同时盐碱地改良机行进时带动耕犁刀4对喷洒过“治碱”液的盐碱地进行耕犁,从而更好的将“治碱”液均匀的混合掩埋在盐碱地内层,起到更好的治碱效果;采用此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盐碱地改良机,使得盐碱地的耕犁与“治碱”液的喷洒同步进行,不仅减少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改良效率,且利用辊轮2的转动带动喷洒轴7同步转动的形式,使得喷洒轴7喷洒“治碱”液的速度与辊轮2转动的速度成正比,从而使得盐碱地改良机在牵引车处于不同的速度时,仍能使“治碱”液更均匀的喷洒,从而大大增强了“治碱”液的治碱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