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9247发布日期:2020-05-06 19:21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用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powerlift),具有可安装在农用拖拉机上的支撑结构,在该支撑结构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左侧下连杆和右侧下连杆以及中心上连杆,其中,所述下连杆和上连杆具有用于安装农用悬挂式农具的对应联接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动力升降装置以在农用拖拉机上的三点式农具挂件形式广为流传。大多安装在农用拖拉机尾部中的动力升降装置包括液压升降机构,其具有用于对应升降臂的枢转操作的左侧和右侧的液压升降缸,升降臂借助安装在农用拖拉机尾部中的升降轴相互转动联接。在升降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升降撑杆,两个下连杆之一又吊挂在升降撑杆上,从而这两个下连杆可通过液压升降缸的移入和移出相对于地面同步升降。因为有大量的活动部件,故这种动力升降装置的成本和结构空间需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在相同的有效功率或相同的升降能力情况下在其结构方面就构建而言简化前言所述类型的动力升降装置。

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完成。

用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包括可安装在农用拖拉机上的支撑结构,左侧下连杆和右侧下连杆以及中心上连杆可枢转运动地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其中,下连杆和上连杆都具有用于安装农用悬挂式农具的对应的联接件。这两个下连杆通过与下连杆枢转轴线对齐的升降轴可转动地相互联接,其中这两个下连杆借助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下连杆与该支撑结构的支承部位之间延伸的调节件可共同绕下连杆枢转轴线关于该支撑结构枢转。

省掉传统动力升降装置的两个升降臂以及升降撑杆在无损有效功率或升降能力的情况下导致了本发明动力升降装置的很简单且省地的构型。

该支撑结构例如在农用拖拉机尾部区域中通过差速器壳体等构成,其中,升降轴借助对应的转动轴承被安装在差速器壳体上。由升降轴限定的下连杆枢转轴线此时在农用拖拉机的横向上延伸。

设置在下连杆或上连杆上的联接件一般由可分离的抓钩构成,它们用于接纳农用悬挂式农具的对应的联接部位。确切说,该农用悬挂式农具具有所谓的a框,a框具有左下和右下联接部位以及中心上联接部位。

为了在动力升降装置上提供在规定的农用悬挂式农具工作中所需要的侧向自由度而可以想到,两个下连杆均绕垂直于下连杆枢转轴线延伸的横轴线可枢转地铰接在升降轴上。为了铰接,两个下连杆均在朝向拖拉机的一端具有包夹住该升降轴的叉形活节,叉形活节借助活节销被容纳在该升降轴的横孔中。侧向自由度可以借助在下连杆和支撑结构之间延伸的侧稳定器被有目的地限制。

所述调节件一般是液压升降缸,其以下端铰接在该下连杆上并以上端铰接在支撑结构的支承部位上。支承部位尤其设计成安装在差速器壳体的顶面上的绞刑架状固定支腿形式,液压升降缸以其上端悬挂在该固定支腿上。以绞刑架状构成固定支腿容许提高液压升降缸高位铰接,这又导致两个下连杆的相应扩大的调节距离。液压升降缸本身可以设计成是单向作用或双向作用的。

还有以下可能,即,在两个下连杆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用于与借助所述至少一个调节件所执行的枢转运动无关地调整联接件高度的校准机构。这允许补偿在农用悬挂式农具的下联接部位之间存在的竖向错误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下连杆可以根据长度被分为配属于支撑结构的第一下连杆段和支撑该联接件的第二下连杆段,其中第二下连杆段可借助该校准机构相对于第一下连杆段竖向枢转并且锁定在不同的枢转位置中。该校准机构例如包括将两个下连杆段相连的销活节或肘节以及用于固定通过销活节或肘节所执行的枢转运动的锁定部件。

此时可行的是,该校准机构为了两个下连杆段的枢转和锁定而具有自锁式丝杠驱动机构。丝杠驱动机构例如可以借助摇柄来手动操作,因而允许两个下连杆段的省力的无级枢转,其中两个下连杆段因为丝杠驱动机构的自锁性能而总是被锁定在其各自枢转位置上。丝杠驱动机构尤其包括可借助摇柄被置于转动中的丝杠,丝杠支承在形成在第一下连杆段上的保持部内并且插入安装在第二下连杆段中的螺纹套中。为了完整起见而要注意,代替借助摇柄的丝杠驱动机构的人工操作,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机构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想到,该校准机构具有用于在多个固定的枢转位置之一中锁定两个下连杆段的可分离的销接机构。在第一下连杆段上形成的保持部在此情况下包括多个与这些单独枢转位置对应的孔,用于容纳安装销,所述安装销为了锁定第二下连杆段而插入设于其中的配对孔之一中。固定销此时可以在其自由端借助扁销等被锁定住以避免不小心掉出保持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升降装置,其中,一致的附图标记标示在结构上相同的或就其功能而言相似的零部件,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农业拖拉机的动力升降装置的实施例,

图2示出由根据图1的动力升降装置包含的校准机构的第一设计,和

图3示出由根据图1的动力升降装置包含的校准机构的第二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动力升降装置10,该动力升降装置安装在农用拖拉机14的尾部区域12上。呈三点式农具挂件形式的动力升降装置10包括安装在农用拖拉机14上的支撑结构16,左侧和右侧下连杆18、20以及一个中心上连杆22可枢转运动地安装在该支撑结构上。下连杆18、20和上连杆22都在其自由端具有对应的、用于安装农用悬挂式农具(未示出)的联接件24、26、28。设置在下连杆18、20或上连杆22上的联接件24、26、28通过可分离的抓钩形成,其用于接纳农用悬挂式农具的对应的联接部位30、32、34。确切说,农用悬挂式农具具有所谓的a框36,a框具有左侧和右侧的下联接部位30、32以及一个中心上联接部位34。联接部位30、32、34此时通过对应于抓钩的接合球来构成。

两个下连杆18、20通过与下连杆枢转轴线38对齐的升降轴40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其中这两个下连杆18、20借助在下连杆18、20与支撑结构16的各自支承部位46、48之间延伸的左侧和右侧的调节件42、44可共同绕下连杆转动轴线38关于支撑结构16枢转。由升降轴40限定的下连杆转动轴线38此时在农用拖拉机14的横向50上延伸。

例如,在每个下连杆18、20上配设有各自的调节件42、44。但因为通过升降轴40建立了下连杆18、20刚性联接,因此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单独的调节件也就够了。这样的配置建议用在比较低的载荷要求情况下,例如针对的是应用在小型拖拉机中的情况。

调节件42、44是液压升降缸52、54,它们是动力升降装置10的液压升降机构的组成部分,其中每个液压升降缸以下端铰接在下连杆18、20上并以上端铰接在支撑结构16的支承部位46、48上。液压升降缸53、54本身设计成是单向作用或双向作用的。后者允许有目的地朝向待处理的场地面施加压力。

为了在动力升降装置10上提供在规定的农用悬挂式农具运行时所需要的侧向自由度,两个下连杆18、20均可绕垂直于下连杆枢转轴线38延伸的横轴线56、58铰接在升降轴40上。为了铰接,两个下连杆18、20均在其朝向拖拉机的一端具有包夹该升降轴40的叉形活节60、62,叉形活节借助铰销64、66容纳在升降轴40的横孔内。这样提供的侧向自由度可以借助在下连杆18、20和支撑结构16之间延伸的(未示出)侧稳定器被有目的地限制。这例如在完成公路运输行驶时为了抑制安装在动力升降装置上的农用悬挂式农具的失控来回摆动而是所期望的。

在这种情况下,支撑结构16通过农用拖拉机14的差速器壳体68构成,其中该升降轴40借助对应的转动轴承70、72被安装在差速器壳体68上。转动轴承70、72是滑动轴承或球轴承或滚子轴承。

支承部位46、48以安装在差速器壳体68的顶面上的绞刑架状固定支腿74、76的形式构成,液压升降缸52、54以其上端被悬挂在固定支腿上。呈绞刑架状构成固定支腿74、76容许更高的液压升降缸44、46高位铰接,这又导致了相应扩大的下连杆18、20的调节距离。固定支腿74、76借助多个螺栓被法兰安装在差速器壳体68的顶面上。

根据图2或图3,不言而喻的是在左侧下连杆18上设有用于与借助液压升降缸52、54所执行的枢转运动无关地调整联接件24的高度的校准机构78。这允许补偿在农用悬挂式农具的下联接部位30、32之间存在的竖向错误位置。出于概览考虑,在图2或图3中只示出了左侧下连杆18,右侧下连杆20关于校准机构78同样地或呈镜像地构成。

下连杆18根据长度被分为配属于支撑结构16的第一下连杆段80和支承联接件24的第二下连杆段82。第二下连杆段82可以借助校准机构78竖向枢转并且在不同的枢转位置中锁定。为此,校准机构78包括将两个下连杆段80、82相连的销活节84以及一个用于固定通过销活节84所执行的枢转运动的锁定部件86。

关于校准机构78的、尤其是其所包含的锁定部件86的技术实现方式,现在有不同的可能性。

图2示出校准机构78的第一设计的剖视图,其中,校准机构78为了两个下连杆段82、84的枢转和锁定而具有自锁式丝杠驱动机构88。丝杠驱动机构88可借助摇柄90被手动操作,因而允许两个下连杆段80、82的省力的无级枢转,其中它们因为丝杠驱动机构88的自锁性能而总是被锁定在其各自的枢转位置中。丝杠驱动机构88包括可借助摇柄90被置于转动中的丝杠92,丝杠支承在形成于第一下连杆段80上的保持部94内并且插入安装在第二下连杆段82内的螺纹套96中。保持部94由一个整体形成在第一下连杆段80上的靴状壳体98构成,该壳体同时保护包围内置的销活节84。为了可以看得更清楚,壳体98在丝杠驱动机构88区域中被剖视示出。螺纹套96以螺纹套管100形式可转动地安装在设于第二下连杆段82上的凹口102内。摇柄90可以在未使用状态中置入等候位置并在那里借助安装在保持部94上的弹簧夹104来固定。

图3示出校准机构78的第二设计的剖视图,其中,该校准机构78具有用于将两个下连杆段80、82锁定在多个固定的枢转位置之一中的可分离的销接机构106。形成在第一下连杆段80上的保持部94在此情况下包括多个对应于这些枢转位置的孔108,用于接纳安装销110,安装销为了锁定第二下连杆段82而插入设于第二下连杆段中的配对孔112。安装销110在其自由端借助(未示出)扁销被锁定以防止不小心掉出保持部94。在这里也剖视示出了壳体98,因此能看到内置的配对孔112。

为了调节第二下连杆段82,安装销110首先从保持部94被取出,第二下连杆段82被置入期望的枢转位置,直到第二下连杆段82中的配对孔112与保持部94中的期望的孔118对齐,并且接着通过安装销110的穿过被锁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