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2221发布日期:2021-03-12 13:0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农田残膜回收清理机械的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增加作物产量等优点,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最为行之有效的增产手段。地膜技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开始使用,由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农用塑料薄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如果将地膜遗留在土壤中,会对农业生产本身构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及时将地膜进行回收。目前,我国在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上均是世界第一,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覆膜技术应用尤为广泛,我国使用地膜的耕地面积已有上千万公顷,每年的地膜用量也已达到几百万吨,地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因为价格因素,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地膜材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这种材料在土壤中存留几百年也不易降解,而且在回收时大量残膜碎片留在泥土中,导致水分流通不顺畅,阻碍土壤与空气交换,使土壤中的微生物难以存活,致使土壤板结,一些区域可能会导致土地的盐碱化,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大幅下降,特别是经过风吹、掩埋或者焚烧之后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与空气质量,最终导致严重的“白色污染”。

目前国内残膜回收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人工捡拾、使用降解膜和机械化回收。人工捡拾存在效率低、劳动量大、作业范围受限等缺点,对埋藏在深层土壤里的残膜无法进行回收。这种回收方式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而渐渐被淘汰。降解膜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地膜,其材质主要是由塑料粒子母料与生物降解母料混合制成,使用后可以极好地分解到土壤中去;但这种降解膜成本较高,技术还不成熟,现阶段很难被广大农户尤其是中小农户所接受,在国内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机械化回收方式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工回收与降解膜两种回收方式存在的缺点。我国对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的相关专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至今,多种残膜回收机具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试验与推广。尽管如此,残膜污染现象依然严峻,残膜回收机存在回收率低等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大多数地区还依然依靠人工捡拾残膜。为了进一步提升残膜回收质量,亟待对现有残膜回收机的功能部件进行系统研究,梳理并归纳其结构特点与作业原理,为残膜回收机的进一步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农田残膜回收清理的需求,研发了一种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此装置可将残膜捡拾机捡拾的残膜中掺杂的土块分离出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圆筒形分离壳体、残膜入口、残膜出口、排土孔、摩擦轮以及摩擦轮驱动轴组成,圆筒形分离壳体一侧设置有残膜入口,另一侧设置有残膜出口;圆筒形分离壳体下部设置有排土孔;圆筒形分离壳体外壁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中轴线外侧安装有摩擦轮驱动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可以连续高效的进行残膜除土操作,满足残膜捡拾机膜土分离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结构或元件,其中:

1.圆筒形分离壳体,2.残膜入口,3.残膜出口,4.排土孔,5.摩擦轮,6.摩擦轮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具体说明。

在图1中,圆筒形分离壳体(1)一侧设置有残膜入口(2),另一侧设置有残膜出口(3);圆筒形分离壳体(1)下部设置有排土孔(4);圆筒形分离壳体(1)外壁与摩擦轮(5)接触;摩擦轮(5)中轴线外侧安装有摩擦轮驱动轴(6)。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包括圆筒形分离壳体(1)、残膜入口(2)、残膜出口(3)、排土孔(4)、摩擦轮(5)以及摩擦轮驱动轴(6);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分离壳体(1)一侧设置有残膜入口(2),另一侧设置有残膜出口(3);圆筒形分离壳体(1)下部设置有排土孔(4);圆筒形分离壳体(1)外壁与摩擦轮(5)接触;摩擦轮(5)中轴线外侧安装有摩擦轮驱动轴(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膜土分离装置,圆筒形分离壳体、残膜入口、残膜出口、排土孔、摩擦轮以及摩擦轮驱动轴组成,圆筒形分离壳体一侧设置有残膜入口,另一侧设置有残膜出口;圆筒形分离壳体下部设置有排土孔;圆筒形分离壳体外壁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中轴线外侧安装有摩擦轮驱动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可以连续高效的进行残膜除土操作,满足残膜捡拾机膜土分离的功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赤峰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