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7056发布日期:2021-03-26 21:46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是在阿维菌素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农药,具有高活性、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长、无残留、使用安全等特点,其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提高3个数量级,杀虫谱广,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蓟马和螨类害虫效果明显,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其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受体,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但该药剂对刺吸式害虫防治效果较差,单独使用靶标防治谱较窄且易产生抗性。
3.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属季酮酸类化合物,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螺虫乙酯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上下移动,对果树树皮及白菜、生菜等上的害虫活性很高并能保护植物的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能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粉虱等。与此同时,该化合物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然而其作用速度较慢,一般药后7天才有较高的防效且该药剂单独使用易产生抗性。
4.cn104430403a公开了一种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该组合物包括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a)和呋喃虫酰肼(b),质量比为1-30:30-1。该组合物通过添加乳化剂、助溶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ph调节剂等组分制成各种农药剂型。该组合物在杀虫效果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延缓害虫抗药性,可防治农作物上飞虱、粉虱、蚜虫、蓟马、小菜蛾、甜菜夜蛾、螨类等各种害虫。
5.cn107771832a公开了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烯酰吗啉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为螺虫乙酯和烯酰吗啉,螺虫乙酯和烯酰吗啉的质量比为0.5:1-25:1。其通过螺虫乙酯与烯酰吗啉之间的合理混配,扩大杀虫谱,提高药效,降低用药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安全高效。
6.然而,上述两篇文献未披露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也未公开对特定种类蓟马的防效。
7.目前也有文献披露了采用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进行复配的杀虫组合物,例如cn101642117a中公开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其正是采用了质量比为100:1-1:40的螺虫乙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尽管该杀虫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虫,尤其适合于蚜虫、粉虱、蓟马、木虱等害虫,然而,对于蓟马这类害虫,其仅公开了在豇豆花蓟马中的防效。
8.众所周知,蓟马为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全世界已知约6000种,中国已知约600种,而不同的蓟马品种无论是在作用位点还是危害程度上都千差万别,因此,要想更有针对性
地防治某些蓟马品种,则需要农药的配制更加精准。
9.综上,通过优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复配比例,进一步开发上述复配杀虫组合物在特定种类蓟马上的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
11.本发明发现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两种活性化合物在既定的配比下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够特异性地用于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同时还能达到减少农药用量,实现快速作用和长效作用、避免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效果。
1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中的用途。
14.本发明意外发现,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两种活性化合物复配,能够特异性地用于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
15.优选地,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为1:(2.5-10),例如可以是1:2.5、1:2.8、1:3、1:3.5、1:3.8、1:4、1:4.5、1:4.8、1:5、1:5.5、1:6、1:6.2、1:6.5、1:7、1:7.3、1:7.5、1:8、1:8.5、1:9、1:9.1、1:9.5或1:10等,优选为1:(5-10),进一步优选为1:10。
16.本发明通过优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这两种活性化合物的质量配比,使所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上述三种蓟马的活性超过这两种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的活性之和,显示出增效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用药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同时,由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作用于上述三种蓟马的机理和方式完全不同,组合之后对低龄和高龄幼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
17.优选地,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括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18.优选地,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微乳剂中的任意一种。
19.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分别或同时处理目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或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20.所述方法具体施用的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先处理目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再处理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先处理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再处理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先处理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再处理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以及同时处理目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和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21.其中,所述植物的繁殖材料是指为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等。
22.优选地,用所述杀虫组合物与目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或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接触。
23.优选地,在目标有用植物或其环境、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或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上以任意希望顺序或同时施用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
24.优选地,所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为1:(2.5-10),例如可以是1:2.5、1:2.8、1:3、1:3.5、1:3.8、1:4、1:4.5、1:4.8、1:5、1:5.5、1:6、1:6.2、1:6.5、1:7、1:7.3、1:7.5、1:8、1:8.5、1:9、1:9.1、1:9.5或1:10等,优选为1:(5-10),进一步优选为1:10。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将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通过优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配比,使得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活性超过这两种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于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的活性之和,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27.(2)本发明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两者混用,对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的药后7天防效可以达到90%以上,这就解决了持效期与速效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由于两者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完全不同,组合之后对低龄和高龄幼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发明发现: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组合不仅带来对杀虫谱加和性提高,而且还实现了令人惊喜的协同作用。
29.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协同作用”指本发明两种活性成分组合后杀虫效果大于各活性成分效果之和,或者说,其作用是超加和性的。
30.本发明中的杀虫活性成分含量可根据具体因素而决定,从而达到期望的效果。所述的因素包括剂型、待施用对象和施用方法等。
31.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任选地包含农学上可接受的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32.根据本发明,所述填充剂指可与活性成分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于施用给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所述填充剂优选为惰性的,至少应为农业上可接受的。
33.所述填充剂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
34.所述固体载体选自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或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渣等)、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或酸性瓷土等)、滑石粉类、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含水硅酸或硅酸钙等)、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例如浮石、绿坡缕石或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等)、无机矿物性粉末(例如氯化钾、碳酸钙或磷酸钙等)、化学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尿素或氯化铵等)或土肥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5.所述液体载体选自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或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噁烷、甲基纤维素
或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或氯苯等)、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或动物油中的任意一种。
36.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具有离子或非离子性质的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7.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胺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胺盐、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苯乙基酚聚氧乙醚磷酸酯胺盐、聚氧乙烯脂肪酰胺、烷基吡啶鎓盐、烷基异喹啉鎓盐、二烷基吗啉鎓盐、油酰胺磺酸盐、二异丙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或聚氧化丙二醇单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8.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二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磷酸盐、苯乙烯-马来酸盐共聚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羊毛脂醇、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基单脂肪酸酯、烷基醇酰胺或聚氧乙烯烷基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9.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羧酸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磷酸酯盐、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或山梨聚糖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0.当活性化合物中的一种和/或惰性载体中的一种不溶于水且当在水中施用时,必须存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占本发明组合物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5-40wt%。
41.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括粘合剂、崩解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稳定剂、防腐剂或ph调节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2.所述粘合剂选自蔗糖、淀粉、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明胶、阿拉伯胶或黄原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3.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尿素、硫酸钠、硫酸钙、碳酸氢钠、硫酸铵、氯化镁、氯化钠或膨润土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4.所述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明胶、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硅酸镁铝、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5.所述消泡剂选自磷酸丁酯、磷酸异丁酯、正-辛醇或硅酮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
种的组合。
46.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7.所述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n-大豆油基三亚甲基二胺、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环氧氯丙烷或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8.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和/或苯甲酸钠。
49.所述ph调节剂选自盐酸、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三乙醇胺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0.本发明所述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组分与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混合:溶剂或稀释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或粘合剂或固定剂、润湿剂或防水剂。
51.优选地,所述制剂还包括催干剂、着色剂、稳定剂、颜料、消泡剂、防腐剂、增稠剂、水或其它加工助剂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2.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是其本身使用,或者根据其各自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以其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使用。预混组合物的剂型实例是:
53.gr:颗粒剂;
54.wp:可湿性粉剂;
55.sp:可溶性粉剂;
56.wg:水可分散粒剂;
57.sg:可溶粒剂;
58.sl:可溶液剂;
59.ec:乳油;
60.ew:乳剂、水乳剂;
61.me:微乳剂;
62.sc:悬浮剂;
63.cs:微囊悬浮剂;
64.od:油基悬浮剂;
65.se:悬乳剂;
66.fs:种衣剂。
67.适合桶混组合物的剂型实例是溶液、稀释乳剂、悬浮剂或其混合和粉剂。通常,桶混组合物是用溶剂(如水)稀释而成的含不同农药,和任选地助剂的一种或多种预混组合物。
68.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不仅包括可用合适的装置施用于植物或种子的即用组合物,而且包括在施用之前必须用水稀释的市售浓缩液。
69.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联合施用,所述其它活性成分包括杀真菌剂、杀细菌剂、引诱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信息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0.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相容性和有利的恒温动物毒性,适于防治在农业、林业、保护储藏产品和材料以及卫生领域中遇到的有害生物,尤其是昆虫、螨虫和线虫。它们对于通常敏感和抗性的物种具有活性,并且对于所有或单个发育阶段均具有活性。
71.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有害生物”指可对植物的正常状态造成损失的任何有机体。包括:
72.缨翅目害虫,如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naeus)、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karny))、微长胸蓟马(perissothrips parviceps hood)、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ed)、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棕榈黄蓟马(thrips palmi karny)、色蓟马(thrips coloratus schmutz)或花蓟马(frankiniella intonsa(trybom))。
73.本发明的农药活性成分特别适用于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
74.本发明的农药活性成分适用的有用植物包括:
75.蔬菜:黄瓜;
76.花卉:月季;
77.水果:芒果。
7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护作物以防有害生物侵袭的方法,包括联合或分开施用活性化合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依次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分开施用的情况下,顺序通常对防治措施的结果没有影响。
79.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处理还可产生如下的超加和效应:改善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植物对干旱或者对水或土壤含盐量的耐受性,提高开花品质,使采收更简便,加快成熟,提高采收产率,改善采收产品的质量和/或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或其加工性能。
8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81.除另有说明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82.(一)制剂实施例
83.实施例1
8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8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螺虫乙酯10%、对fs3000(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阿拉伯胶2%、丙二醇4%、硅酮1%、水补足至100%。
8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87.将活性组分以及各种助剂与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砂磨后,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悬浮剂。
88.实施例2
8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90.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螺虫乙酯25%、聚氧乙烯羊毛脂醇13%、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6%、阿拉伯胶2%、异丙醇5%、硅酮2%、水补足至100%。
91.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92.将活性组分以及各种助剂与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砂磨后,形成高分
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悬浮剂。
93.实施例3
9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水乳剂的制备方法。
9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螺虫乙酯5%、混三甲苯28%、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蓖麻油乙氧基化物5%、羧甲基纤维素钠2%、磷酸丁酯1%、丙二醇4%、水补足至100%。
9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97.将活性组分、溶剂、乳化剂混合制备成油相,将其他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水相,然后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水相,搅拌均匀,制得水乳剂。
98.实施例4
9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水乳剂的制备方法。
100.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螺虫乙酯6%、n-甲基吡咯烷酮23%、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6%、聚氧乙烯烷基胺4%、羧甲基纤维素钠3%、磷酸丁酯2%、丙三醇2%、亚磷酸三苯酯1%、水补足至100%。
101.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02.将活性组分、溶剂、乳化剂混合制备成油相,将其他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水相,然后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水相,搅拌均匀,制得水乳剂。
103.实施例5
10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10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螺虫乙酯5%、环己酮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5%、聚乙烯醇3%、磷酸异丁酯2%、丙二醇5%、水补足至100%。
10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07.将活性组分、溶剂、乳化剂混合制备成油相,将其他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水相,然后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水相,搅拌均匀,制得微乳剂。
108.实施例6
10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110.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螺虫乙酯15%、木质素磺酸盐3%、丙烯酸共聚物4%、羧甲基淀粉钠2%、固体消泡剂1%、高岭土补足至100%。
111.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12.将上述各组分混合、研磨、粉碎、造粒,制得水分散粒剂。
113.实施例7
1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11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螺虫乙酯10%、solvesso 150 26%、二甲基甲酰胺4%、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聚乙烯醇3%、磷酸异丁酯2%、丙二醇5%、水补足至100%。
11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水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17.将活性组分、溶剂、乳化剂混合制备成油相,将其他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备
成水相,然后边搅拌边将油相加入水相,搅拌均匀,制得微乳剂。
118.实施例8
1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20.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螺虫乙酯50%、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2%、脂肪醇聚乙烯醚2%、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121.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22.将各组分混合,经研磨、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123.实施例9
1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2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螺虫乙酯20%、木质素磺酸盐3%、聚羧酸盐2%、硅藻土补足至100%。
12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27.将各组分混合,经研磨、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128.实施例10
1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130.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螺虫乙酯20%、萘磺酸盐8%、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11%、羧甲基淀粉钠4%、高岭土补足至100%。
131.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32.将上述各组分混合、研磨、粉碎、造粒,制得水分散粒剂。
133.实施例11
1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乳油的制备方法。
135.其中,杀虫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螺虫乙酯10%、乙氧基化蓖麻油4%、十二烷基磺酸钙3%、芳烃溶剂补足至100%。
136.本实施例杀虫组合物乳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37.将上述成分按照比例配制,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相,制得乳油。
138.实施例12
1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40.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仅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7%、螺虫乙酯39.3%。
141.实施例13
1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43.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仅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1%、螺虫乙酯45.9%。
144.实施例14
1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46.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仅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7.5%、螺虫乙酯27.5%。
147.实施例15
14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49.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仅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6%、螺虫乙酯52.4%。
150.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害虫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是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够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延缓了害虫抗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
151.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实验,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不同配比进行了大量实验以及效果性分析,发现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所得到的杀虫组合物具有增益效果,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加和,具体用如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52.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153.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饲料原料、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154.(二)室内生物测试
155.供试对象:
156.黄瓜黄胸蓟马,供试蓟马采自江苏昆山周市新镇东方农场黄瓜上种群;
157.月季西花蓟马,供试蓟马采自江苏昆山周市新镇东方农场月季上种群;
158.芒果茶黄蓟马,供试蓟马海南省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角岭一芒果种植地。
159.试验药剂:
160.95%螺虫乙酯原药、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161.试验方法:
16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试验采用叶管药膜法,并在此基础上稍加进行改进。测定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及二者不同比例的复配对试虫的室内生物活性。
163.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64.1、浸管:事先用00#号昆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在离心管管盖和管底分别打数个小孔,大小以蓟马2龄若虫不能钻出为宜。将供试药剂用丙酮稀释成6~8个浓度(含0.1%v/v triton x-100),用移液枪吸取1ml药液注入4ml的离心管中,上下颠倒摇晃数次后将药液倒掉,置于实验台自然晾干,待用。每管为1个重复,每个浓度4个重复。以丙酮浸管为对照。
165.2、浸果:用小刀将鲜嫩的豇豆豆荚切成长度为2cm左右的片段(豆荚两端平整,不留豆粒孔,便于结果调查),分别在每个浓度药液中浸渍15s,以丙酮浸果为对照。处理后的果荚置于吸水纸上自然晾干,用小镊子夹入相应药液浓度的离心管中,每管1节。
166.3、吸虫:采用自制吸虫器将虫吸入,然后将试虫弹入药管中,每管20头。吸虫器的基本构造为:在1ml移液枪枪头大开口的一端用240目的昆虫网橡皮筋缠紧封口,然后截掉尖头部分(约1/2)套在一个新的枪头上,将组合后的枪头再套在一个硅胶管上,最后将硅胶管连接到抽气泵(100w)上或人工吸入。试虫吸入枪头后,从两个枪头的接合部断开,将试虫弹入药管中。
167.将所有处理放置在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每隔24h调查死虫数,计算死
亡率。用dps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
50
,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168.联合作用方式采用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共毒系数(ctc)法。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69.实测毒力指数(at1)=(标准药剂lc
50
/供试药剂lc
50
)
×
100;
17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
×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
×
混剂b中的百分含量;
171.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100;
[0172]
当ctc<80,则组合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该组合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表现为增效作用。
[0173]
1、采用如前所述方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不同比例复配对黄瓜黄胸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0174]
表1不同复配比例的杀虫组合物对黄瓜黄胸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0175][0176][0177]
表1所示的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2.5-1:10配比范围内ctc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10混配时ctc超过150,表现出最高的增效作用,是本发明的优选复配比例。
[0178]
2、采用如前所述方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不同比例复配对
月季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0179]
表2不同复配比例的杀虫组合物对月季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0180][0181][0182]
表2所示的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2.5-1:10配比范围内ctc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10混配时ctc超过170,表现出最高的增效作用,是本发明的优选复配比例。
[0183]
3、采用如前所述方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不同比例复配对芒果茶黄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0184]
表3不同复配比例的杀虫组合物对芒果茶黄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0185][0186][0187]
表3所示的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2.5-1:10配比范围内ctc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10混配时ctc超过160,表现出最高的增效作用,是本发明的优选复配比例。
[0188]
4、采用如前所述方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不同比例复配对苹果烟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0189]
表4不同复配比例的杀虫组合物对苹果烟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0190][0191][0192]
表4所示的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1:1-1:20配比范围内ctc均低于120,仅表现为加和作用。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在2.5:1混配时ctc为75.1,表现为拮抗作用。
[0193]
由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采用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重量配比控制在1:2.5-1:10范围内时,其能够对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或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治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而在此配比范围内,对于苹果烟蓟马的防治却无法实现协同增效作用。
[0194]
(三)生物测试例
[0195]
当活性化合物组合物的作用超过当各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时的作用总和时,存在协同的杀虫和杀螨作用。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特定组合的预期作用可使用所谓的"colby公式"(参见s.r.colby,“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1967,15,20-22)进行如下计算:
[0196]
如果x是当使用用量为mg/ha或浓度为mppm的活性化合物a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y是当使用用量为ng/ha或浓度为nppm的活性化合物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e是当使用用量为m和ng/ha或浓度为m和nppm的活性化合物a和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那么
[0197]
如果实际的杀虫致死率超过计算值,则组合物的致死作用是超加和的,即存在协
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观察到的杀死率必须超过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期望杀死率值(e)的值。
[0198]
采用制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240g/l螺虫乙酯sc和实施例做防治黄瓜黄胸蓟马、月季西花蓟马和芒果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0199]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复配对黄瓜黄胸蓟马的田间药效
[0200]
试验采用田间喷雾法,小区面积为5m2,每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于施药后1天、3天和7天调查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以清水对照处理进行校正。结果如表5-9所示。
[0201]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100/施药前活虫数
[0202]
防效(%)=(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0203]
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0配制时对黄瓜黄胸蓟马的防效
[0204][0205]
表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5配制时对黄瓜黄胸蓟马的防效
[0206][0207][0208]
表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5配制时对黄瓜黄胸蓟马
的防效
[0209][0210]
表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配制时对黄瓜黄胸蓟马的防效
[0211][0212][0213]
表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0配制时对黄瓜黄胸蓟马的防效
[0214][0215]
由表5-7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在1:(2.5-10)范围内进行复配,能有效防治黄瓜黄胸蓟马,防治效果均优于两种单剂理论预期的防效,二者协同作用明显,且防效时间长,药后7天防效可达到93%以上,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
[0216]
从表8和表9中数据可见,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超出1:(2.5-10)的范围时,例如当二者的质量比在1:1或1:20时,杀虫组合物作用于黄瓜黄胸蓟马的实际防效均低于预期防效,即对黄瓜黄胸蓟马的防治无协同增效作用。
[0217]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复配对月季西花蓟马的田间药效
[0218]
试验采用田间喷雾法,小区面积为5m2,每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于施药后1天、3天和7天调查活虫数,计算防效,以清水对照处理进行校正。结果如表10-14所示。
[0219]
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0配制时对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效
[0220][0221]
表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5配制时对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效
[0222][0223]
表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5配制时对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效
[0224][0225]
表1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配制时对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效
[0226]
[0227]
表1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0配制时对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效
[0228][0229][0230]
由表10-12可以看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在1:(2.5-10)的范围内进行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月季西花蓟马,防治效果均优于两单剂联合施用的理论预期防效,二者协同作用明显,且防效时间长,药后7天防效能达到95%以上,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
[0231]
从表13和表1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超出1:(2.5-10)的范围时,例如当二者的质量比在1:1或1:20时,杀虫组合物作用于月季西花蓟马的实际防效均低于与预期防效,其防治效果未体现协同增效作用。
[0232]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复配对芒果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
[0233]
试验采用田间喷雾法,小区面积为5m2,每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于施药后1天、3天和7天调查活虫数,计算防效,以清水对照处理进行校正。结果如表15-19所示。
[0234]
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0配制时对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效
[0235][0236]
[0237]
表1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5配制时对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效
[0238][0239]
表1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5配制时对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效
[0240][0241][0242]
表1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1配制时对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效
[0243][0244]
表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螺虫乙酯按质量比为1:20配制时对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效
[0245][0246]
由表15-17可以看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在1:(2.5-10)的范围内进行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芒果茶黄蓟马,防治效果均优于两种单剂联合施用的理论预期防效,二者协同作用明显,且防效时间长,药后7天防效能达到91%以上,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
[0247]
从表18和表19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螺虫乙酯的质量比超出1:(2.5-10)的范围时,例如当二者的质量比在1:1或1:20时,杀虫组合物作用于芒果茶黄蓟马的实际防均低于与预期防效,其防治效果未体现协同增效作用。
[0248]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