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及贻贝采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4467发布日期:2020-01-18 03:1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及贻贝采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及贻贝采摘方法。



背景技术:

贻贝是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贻贝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被誉为“海中鸡蛋”。厚壳贻贝多采用养殖绳进行养殖,贻贝幼苗放养在养殖绳上,并使用膜、网进行固定,待幼苗长成后,厚壳贻贝也会攀附在养殖绳。成熟贻贝会成堆的附着在养殖绳上,其附着力很大。申请号为201610421828.3,“一种厚壳贻贝剥落机”,其包括用于放置养殖绳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剥离筒与绞绳机,所述养殖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剥离筒、缠绕在所述绞绳机的绞轮上,所述养殖绳与剥离筒的最大间隙小于等于10mm。该方案通过绞绳机拉动养殖绳穿过剥离筒,养殖绳上的厚壳贻贝在剥离筒的作用下被剥落,与手工剥落相比,具有效率高、省时省力的特点。

然而,剥离筒剥落贻贝过程中,剥离筒直接挤压贻贝,易使贻贝破损,减低贻贝品质。此外,由于养殖绳长度长,养殖绳上不仅有直接附着在养殖绳上的内侧贻贝,还有附着在内侧贻贝上的外侧贻贝,因此养殖绳上的贻贝数量多。养殖绳刚开始在剥离筒剥落贻贝时承受巨大拉力,而且养殖绳长期浸泡于水中,养殖绳易腐坏,从而容易导致养殖绳拉断,严重影响到工作进度;随着附着在养殖绳上贻贝的长度逐渐减小,剥离筒受到的阻力也随之减小,这导致绞绳机工作过程中所受负载急剧变化,从而容易导致绞绳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及贻贝采摘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养殖绳上采摘贻贝,减小对贻贝的破坏。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养殖绳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分别设置有绞缆机和贻贝分离管,以及还包括:

圆台形壳体,所述圆台形壳体与贻贝分离管同轴设置,所述圆台形壳体直径小的端部经转轮转动设置在贻贝分离管上,所述圆台形壳体直径大的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圆台形壳体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排出贻贝的通槽;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转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圆台形壳体内围绕圆台形壳体轴线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活动条;每根所述活动条的外端均铰接在圆台形壳体直径大的端部上,内端均伸至圆台形壳体直径小的端部;每根所述活动条上均铰接有活动条连杆,所述活动条连杆插设在圆台形壳体内壁上,每根所述活动条连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在活动条上,另一端抵压在圆台形壳体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活动条的一端靠近圆台形壳体轴线。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贻贝分离管的一端伸入圆台形壳体内并且该端部与圆台形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分离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圆台形壳体内壁上围绕圆台形壳体轴线垂直固设有若干个筒形的挤压杆外壳;每个所述挤压杆外壳轴向上均插设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外壳内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挤压杆上,另一端抵压在挤压杆外壳底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圆台形壳体内壁上围绕圆台形壳体轴线固设有若干个筒形的辅助分离杆外壳,每个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轴线均垂直于圆台形壳体轴线;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轴向上插设有辅助分离杆,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压在辅助分离杆上,另一端抵压在辅助分离杆外壳底部上;所述辅助分离杆伸出辅助分离杆外壳外的端部上固设有辅助分离刀;所述辅助分离刀朝向圆台形壳体直径小的端部。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挤压杆伸出挤压杆外壳外的端部上固设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圆弧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台形壳体的轴线。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经传动机构与转轮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位于圆台形壳体两端边沿附近。

在上述的一种贻贝采摘装置中,所述圆台形外壳的下方设置有贻贝收集框,所述贻贝收集框具有倾斜设置的收集框底板。

一种利用该贻贝采摘装置的贻贝采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养殖绳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绞缆机输出端穿过贻贝分离管与养殖绳的前端脱卸连接;

步骤二:驱动机构和绞缆机分别启动;

步骤三:驱动机构经转轮带动圆台形壳体转动,所述绞缆机拉动养殖绳的前端进入圆台形壳体中;

步骤四:所述圆台形壳体分离养殖绳上的贻贝,主要过程如下:

a)所述圆台形壳体内壁与养殖绳上的外侧贻贝接触并发生挤压,分离外侧贻贝;

b)所述活动条内端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插进贻贝之间的缝隙中;

c)所述挤压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挤压圆台形壳体外的贻贝;

d)所述辅助分离刀在第三复位弹簧作用下插入贻贝之间的缝隙中;

步骤五:所述养殖绳的前端进入贻贝分离管内,所述贻贝分离管分离养殖绳上的内侧贻贝;

步骤六:已分离的贻贝从通槽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从养殖绳上采摘贻贝过程中,先把养殖绳通过吊机放置到操作台的贻贝滑道上,再将缆绳的端部穿过贻贝分离管并将该端部连接在养殖绳的前端上。然后同时启动驱动机构和绞缆机。驱动机构带动圆台形壳体转动,绞缆机经缆绳拉动养殖绳,使养殖绳的前端进入圆台形壳体中并向贻贝分离管前进。贻贝经养殖绳带动下逐渐进入圆台形壳体中,此时,养殖绳上的外侧贻贝与圆台形壳体内壁接触并发生挤压,使外侧贻贝受到与养殖绳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圆台形壳体转动时带动外侧贻贝相对于养殖绳发生偏转,使外侧贻贝受到周向上的扭矩作用。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而从养殖绳上分离下来,减少贻贝数量。由于外侧贻贝掉落前附着在内侧贻贝上,外侧贻贝受到圆台形壳体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传递给内侧贻贝,使紧密相连的内侧贻贝松散,大大减小内侧贻贝附着在养殖绳上的附着力,贻贝之间的缝隙增大。随着养殖绳向前移动进入贻贝分离管中,内侧贻贝的根部与贻贝分离管端部接触并发生挤压;在贻贝分离管端部作用下,内侧贻贝从养殖绳分离下来。已分离的贻贝经通槽排出。上述过程中,由于圆台形壳体使外侧贻贝同时受到圆台形壳体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这使外侧贻贝易于从养殖绳上分离下来,同时也使内侧贻贝附着在养殖绳上的附着力大大减小,从而降低贻贝分离管对贻贝的挤压,避免贻贝破损。该结构将外侧贻贝和内侧贻贝先后分离下来,显著提高贻贝的采摘效率。

2、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后,外侧贻贝先接触并挤压活动条。活动条带动活动条连杆向圆台形壳体外运动,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后的第一复位弹簧使活动条具有向圆台形壳体轴线靠近的运动趋势。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从内侧贻贝上分离、掉落,同时也使内侧贻贝松散,贻贝之间的缝隙增大,这有助于活动条插进贻贝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松散养殖绳上的贻贝,有助于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当贻贝从养殖绳上分离、掉落后,活动条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挤压掉落的贻贝,从而有助于贻贝排出圆台形壳体外,加速贻贝排出。

3、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过程中,挤压杆受到贻贝挤压,缩进挤压杆外壳内,同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挤压杆挤压圆台形壳体外的贻贝,从而增大圆台形壳体外的贻贝与圆台形壳体内的贻贝之间的缝隙,有助于提高圆台形壳体对贻贝的扭矩作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同时,该结构使处于圆台形壳体内的养殖绳两端受到拉伸,有效提高该部分养殖绳的张紧程度,进一步提高圆台形壳体对贻贝的扭矩作用。

4、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后,辅助分离刀受到贻贝的挤压,使辅助分离杆缩进辅助分离杆外壳内,压缩第三复位弹簧。在第三复位弹簧作用下,辅助分离刀插入贻贝的缝隙中。贻贝在圆台形壳体的扭矩作用以及贻贝分离管的反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不断运动,从而使辅助分离杆作缩进和伸出运动。辅助分离刀经辅助分离杆带动下作上下运动,辅助分离刀使贻贝受到上下方向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局部放大图。

图中,1、操作台;11、贻贝滑道;12、养殖绳回收滑道;13、绞缆机;131、缆绳;14、贻贝收集框;141、收集框底板;2、贻贝分离管;21、分离间隙;22、挡板;3、圆台形壳体;31、通槽;32、活动条;33、活动条连杆;331、定位孔;34、第一复位弹簧;4、挤压杆外壳;41、挤压杆;411、弧形条;5、辅助分离杆;51、辅助分离刀;52、辅助分离杆外壳;53、第三复位弹簧;6、电机;61、转轮;611、齿圈;7、养殖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一种贻贝采摘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养殖绳7的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包括贻贝滑道11以及同方向上的养殖绳回收滑道12,所述养殖绳回收滑道12一端上竖直固设有挡板22,挡板22上固设有贻贝分离管2,该贻贝分离管2轴线平行于养殖绳回收滑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操作台1上分别设置有绞缆机13,所述绞缆机13上缠绕有缆绳131,所述养殖绳7的一端穿过贻贝分离管2并且端部与缆绳131的端部脱卸连接;以及还包括:

圆台形壳体3,所述圆台形壳体3与贻贝分离管2同轴设置,所述圆台形壳体3直径小的端部固设在转轮61上,转轮61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在贻贝分离管2上,所述圆台形壳体3直径大的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圆台形壳体3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排出贻贝的通槽31;所述操作台1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转轮61转动的驱动机构。

本装置从养殖绳7上采摘贻贝过程中,先把养殖绳7通过吊机放置到操作台1的贻贝滑道11上,再将缆绳131的端部穿过贻贝分离管2并将该端部连接在养殖绳7的前端上。然后同时启动驱动机构和绞缆机13。驱动机构带动圆台形壳体3转动,绞缆机13经缆绳131拉动养殖绳7,使养殖绳7的前端进入圆台形壳体3中并向贻贝分离管2前进。贻贝经养殖绳7带动下逐渐进入圆台形壳体3中,此时,养殖绳7上的外侧贻贝与圆台形壳体3内壁接触并发生挤压,使外侧贻贝受到与养殖绳7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圆台形壳体3转动时带动外侧贻贝相对于养殖绳7发生偏转,使外侧贻贝受到周向上的扭矩作用。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而从养殖绳7上分离下来,减少贻贝数量。另外,由于养殖绳7上贻贝数量多,这使养殖绳7整体的重量大,并且养殖绳7还受到绞缆机13的拉力而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圆台形壳体3对外侧贻贝的扭矩作用不足以带动养殖绳7扭转,从而使圆台形壳体3有效从养殖绳7上分离外侧贻贝。由于外侧贻贝掉落前附着在内侧贻贝上,外侧贻贝受到圆台形壳体3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传递给内侧贻贝,使紧密相连的内侧贻贝松散,大大减小内侧贻贝附着在养殖绳7上的附着力,贻贝之间的缝隙增大。随着养殖绳7向前移动进入贻贝分离管2中,内侧贻贝的根部与贻贝分离管2端部接触并发生挤压;在贻贝分离管2端部作用下,内侧贻贝从养殖绳7分离下来。已分离的贻贝经通槽31排出。

上述过程中,由于圆台形壳体3使外侧贻贝同时受到圆台形壳体3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这使外侧贻贝易于从养殖绳7上分离下来,同时也使内侧贻贝附着在养殖绳7上的附着力大大减小,从而降低贻贝分离管2对贻贝的挤压,避免贻贝破损。该结构将外侧贻贝和内侧贻贝先后分离下来,显著提高贻贝的采摘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圆台形壳体3内围绕圆台形壳体3轴线设置有六个长条形的活动条32;每根所述活动条32的外端均铰接在圆台形壳体3直径大的端部上,内端均伸至圆台形壳体3直径小的端部;每根所述活动条32上均铰接有活动条连杆33,所述活动条连杆33插设在开设于圆台形壳体3内壁上的定位孔331中,每根所述活动条连杆33上均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4的一端抵在在活动条32上,另一端抵压在圆台形壳体3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4作用下,所述活动条32的一端靠近圆台形壳体3轴线。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后,外侧贻贝先接触并挤压活动条33。活动条33带动活动条连杆33向圆台形壳体3外运动,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4。被压缩后的第一复位弹簧34使活动条33具有向圆台形壳体3轴线靠近的运动趋势。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从内侧贻贝上分离、掉落,同时也使内侧贻贝松散,贻贝之间的缝隙增大,这有助于活动条33内端插进贻贝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松散养殖绳7上的贻贝,有助于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当贻贝从养殖绳7上分离、掉落后,活动条33在第一复位弹簧34作用下挤压掉落的贻贝,从而有助于贻贝排出圆台形壳体3外,加速贻贝排出。

具体来说,所述贻贝分离管2的一端伸入圆台形壳体3内并且该端部与圆台形壳体3内壁之间形成有分离间隙21。

分离间隙21的设置有助于贻贝分离管2接触并挤压内侧贻贝的根部,同时圆台形壳体3内壁又接触和挤压外侧贻贝的顶部,该结构使外侧贻贝和内侧贻贝同时受到圆台形壳体3和贻贝分离管2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圆台形壳体3内壁上围绕圆台形壳体3轴线垂直固设有若干个筒形的挤压杆外壳4;每个所述挤压杆外壳4轴向上均插设有挤压杆41,所述挤压杆外壳4内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4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的一端抵压在挤压杆41上,另一端抵压在挤压杆外壳4底部上。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过程中,挤压杆41受到贻贝挤压,缩进挤压杆外壳4内,同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42。在第二复位弹簧42作用下,挤压杆41挤压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从而增大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与圆台形壳体3内的贻贝之间的缝隙,有助于提高圆台形壳体3对贻贝的扭矩作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同时,该结构使处于圆台形壳体3内的养殖绳7两端受到拉伸,有效提高该部分养殖绳7的张紧程度,进一步提高圆台形壳体3对贻贝的扭矩作用。

具体来说,所述圆台形壳体3内壁上围绕圆台形壳体3轴线固设有若干个筒形的辅助分离杆外壳52,每个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52轴线均垂直于圆台形壳体3轴线;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52轴向上插设有辅助分离杆5,所述辅助分离杆外壳52内还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53;所述第三复位弹簧53的一端抵压在辅助分离杆5上,另一端抵压在辅助分离杆外壳52底部上;所述辅助分离杆5伸出辅助分离杆外壳52外的端部上固设有辅助分离刀51;所述辅助分离刀51朝向圆台形壳体3直径小的端部。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后,辅助分离刀51受到贻贝的挤压,使辅助分离杆5缩进辅助分离杆外壳52内,压缩第三复位弹簧53。在第三复位弹簧53作用下,辅助分离刀51插入贻贝的缝隙中。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的扭矩作用以及贻贝分离管2的反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不断运动,从而使辅助分离杆5作缩进和伸出运动。辅助分离刀51经辅助分离杆5带动下作上下运动,辅助分离刀51使贻贝受到上下方向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挤压杆41伸出挤压杆外壳4外的端部上固设有弧形条411,所述弧形条411圆弧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台形壳体3的轴线。

弧形条411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挤压杆41与贻贝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与圆台形壳体3内的贻贝之间的缝隙。

具体来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轴经传动机构与转轮61传动连接;所述转轮61的轮面上具有齿圈611.该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或者链传动或者皮带传动。

电机6输出轴带动转轮61转动,转轮61带动圆台形壳体3,从而使圆台形壳体3对圆台形壳体3中的贻贝产生扭矩作用。

具体来说,所述通槽31的两端分别位于圆台形壳体3两端边沿附近。

该结构有助于贻贝排出圆台形壳体3。

具体来说,所述圆台形外壳3的下方设置有贻贝收集框14,所述贻贝收集框14具有倾斜设置的收集框底板141。

从圆台形壳体3掉落的贻贝收集在贻贝收集框14中,收集框底板141的设置有助于贻贝排出贻贝收集框14外。

一种利用该贻贝采摘装置的贻贝采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养殖绳7放置在操作台1上,所述绞缆机13的缆绳131穿过贻贝分离管2与养殖绳7的前端脱卸连接;

步骤二:驱动机构和绞缆机13分别启动;

步骤三:驱动机构经转轮61带动圆台形壳体3转动,所述绞缆机13拉动养殖绳7的前端进入圆台形壳体3中;

步骤四:所述圆台形壳体3分离养殖绳7上的贻贝,主要过程如下:

a)所述圆台形壳体3内壁与养殖绳7上的外侧贻贝接触并发生挤压,分离外侧贻贝;

养殖绳7上的外侧贻贝与圆台形壳体3内壁接触并发生挤压,使外侧贻贝受到与养殖绳7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圆台形壳体3转动时带动外侧贻贝相对于养殖绳7发生偏转,使外侧贻贝受到周向上的扭矩作用。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给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而从养殖绳7上分离下来,也使内侧贻贝附着在养殖绳7上的附着力大大减小,从而降低贻贝分离管2对贻贝的挤压,避免贻贝破损。

b)所述活动条32内端在第一复位弹簧34作用下插进贻贝之间的缝隙中;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后,外侧贻贝先接触并挤压活动条33。活动条33带动活动条连杆33向圆台形壳体3外运动,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4。被压缩后的第一复位弹簧34使活动条33具有向圆台形壳体3轴线靠近的运动趋势。外侧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的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下从内侧贻贝上分离、掉落,同时也使内侧贻贝松散,贻贝之间的缝隙增大,这有助于活动条33内端插进贻贝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松散养殖绳7上的贻贝,有助于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当贻贝从养殖绳7上分离、掉落后,活动条33在第一复位弹簧34作用下挤压掉落的贻贝,从而有助于贻贝排出圆台形壳体3外,加速贻贝排出。

c)所述挤压杆41在第二复位弹簧42作用下挤压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过程中,挤压杆41受到贻贝挤压,缩进挤压杆外壳4内,同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42。在第二复位弹簧42作用下,挤压杆41挤压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从而增大圆台形壳体3外的贻贝与圆台形壳体3内的贻贝之间的缝隙,有助于提高圆台形壳体3对贻贝的扭矩作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同时,该结构使处于圆台形壳体3内的养殖绳7两端受到拉伸,有效提高该部分养殖绳7的张紧程度,进一步提高圆台形壳体3对贻贝的扭矩作用。

d)所述辅助分离刀51在第三复位弹簧53作用下插入贻贝之间的缝隙中;

贻贝进入圆台形壳体3后,辅助分离刀51受到贻贝的挤压,使辅助分离杆5缩进辅助分离杆外壳52内,压缩第三复位弹簧53。在第三复位弹簧53作用下,辅助分离刀51插入贻贝的缝隙中。贻贝在圆台形壳体3的扭矩作用以及贻贝分离管2的反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不断运动,从而使辅助分离杆5作缩进和伸出运动。辅助分离刀51经辅助分离杆5带动下作上下运动,辅助分离刀51使贻贝受到上下方向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步骤五:所述养殖绳7的前端进入贻贝分离管2内,所述贻贝分离管2分离养殖绳7上的内侧贻贝;

随着养殖绳7向前移动进入贻贝分离管2中,内侧贻贝的根部与贻贝分离管2端部接触并发生挤压;在贻贝分离管2端部作用下,内侧贻贝从养殖绳7分离下来。外侧贻贝和内侧贻贝同时受到圆台形壳体3和贻贝分离管2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贻贝采摘效率。

步骤六:已分离的贻贝从通槽31排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