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694发布日期:2019-09-20 20: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亲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亲虾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亲虾收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也可采集于自然水体(如河流) 中,亲虾的选择标准是:(1)个体大;(2)健康无病;(3)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4)年龄适中,一般选择1~2龄虾;(5)雌雄比例合理等。有时,还会根据需要会选取抱卵亲虾。

然而现有的亲虾捕捞装置在选捕亲虾的过程中,亲虾会发生弹跳和挣扎,这样容易造成亲虾附肢的脱落和损伤,且易使抱卵亲虾掉卵,不利于亲虾育种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装置捕捞亲虾易造成亲虾附肢的脱落和损伤、抱卵亲虾掉卵的问题,提供一种亲虾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亲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诱捕笼和提竿,所述收集罐为球形,收集罐的上端开口,所述收集罐的上端与诱捕笼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罐的侧壁上部设有若干通孔,收集罐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底盖,所述底盖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诱饵盒;

所述诱捕笼为圆柱形,诱捕笼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的倒须,诱捕笼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的倒须,且向下的倒须穿过收集罐的上端开口位于收集罐内部,所述提竿通过绳索与收集罐连接,所述提竿的前端设有连接杆,提竿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诱饵盒,所述外诱饵盒位于诱捕笼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下部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与底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诱饵盒为表面设有孔的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诱饵盒为表面设有孔的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罐侧壁上的通孔直径为1~2cm。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罐侧壁上的通孔设置于距离收集罐上端开口的1/3处。

进一步的,所述诱捕笼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的倒须的数量为2~8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收集亲虾时,先将亲虾饵料放置于内诱饵盒和外诱饵盒中,收集者手持提竿,将亲虾收集装置放入水池或河流中,水通过收集罐表面的通孔进入罐体内。在外诱饵盒中饵料的诱导下,亲虾通过诱捕笼侧面的倒须进入诱捕笼内,而无法逃出。在收集罐中内诱饵盒中饵料的诱导下,诱捕笼内的亲虾通过向下的倒须进入收集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足够数量的亲虾进入收集罐内,然后将提竿提起,使亲虾收集装置离开水面,收集罐内的水会从通孔中流出,但由于通孔设置与罐体上部,因此会有一部分的水连同亲虾一起留在收集罐内。实现亲虾捕捞的带水操作。后续可以将诱捕装置底部的底盖打开使亲虾和水流入另外的容器中,根据需要进行亲虾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亲虾收集装置可以在亲虾捕捉的过程中实现带水操作,能够避免亲虾被捕捞的过程中过度挣扎和弹跳产生损失,尤其是抱卵亲虾在捕捞过程中容易掉乱,本实用新型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虾由一个水体到另一个水体,实现了自然的分离,解决了抱卵亲虾掉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亲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亲虾收集装置中诱捕笼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亲虾收集装置中诱捕笼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亲虾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1、诱捕笼2和提竿3,所述收集罐1为球形,收集罐1的上端开口,所述收集罐1 的上端与诱捕笼2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罐1的侧壁上部设有若干通孔4,收集罐1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底盖5,所述底盖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诱饵盒;

所述诱捕笼2为圆柱形,诱捕笼2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的倒须6,诱捕笼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的倒须7,且向下的倒须7穿过收集罐1的上端开口位于收集罐1内部,所述提竿3通过绳索8与收集罐1连接,所述提竿3的前端设有连接杆9,提竿3与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诱饵盒10,所述外诱饵盒10位于诱捕笼 2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收集罐可以为玻璃或不锈钢材质,保证自身重量,便于收集罐沉入水下。

在收集亲虾时,先将亲虾饵料放置于内诱饵盒和外诱饵盒10中,收集者手持提竿3,将亲虾收集装置放入水池或河流中,水通过收集罐1表面的通孔进入罐体内。在外诱饵盒 10中饵料的诱导下,亲虾通过诱捕笼2侧面的倒须进入诱捕笼2内,而无法逃出。在收集罐1中内诱饵盒中饵料的诱导下,诱捕笼2内的亲虾通过向下的倒须进入收集罐1内。经过一段时间后,足够数量的亲虾进入收集罐1内,然后将提竿3提起,使亲虾收集装置离开水面,收集罐1内的水会从通孔中流出,但由于通孔设置与罐体上部,因此会有一部分的水连同亲虾一起留在收集罐1内。实现亲虾捕捞的带水操作。后续可以将诱捕装置底部的底盖打开使亲虾和水流入另外的容器中,根据需要进行亲虾的选择。

本实施方式亲虾收集装置可以在亲虾捕捉的过程中实现带水操作,能够避免亲虾被捕捞的过程中过度挣扎和弹跳产生损失,尤其是抱卵亲虾在捕捞过程中容易掉乱,本实用新型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虾由一个水体到另一个水体,实现了自然的分离,解决了抱卵亲虾掉卵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底盖5的下部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与底盖固定连接。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配重块能够增加收集罐1的重量,使得配重块更容易沉入水底。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内诱饵盒为表面设有孔的盒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用于存放亲虾诱饵,可以使诱饵限制在特定区域,便于诱导亲虾进行捕食。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外诱饵盒 10为表面设有孔的盒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用于存放亲虾诱饵,可以使诱饵限制在特定区域,便于诱导亲虾进行捕食。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收集罐1 侧壁上的通孔直径为1~2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通孔直径小于亲虾个体的宽度,能够防止亲虾进入收集罐1后从通孔逃出。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收集罐1 侧壁上的通孔设置于距离收集罐1上端开口的1/3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将收集罐1从水中提起后,有足够的水分存留在收集罐1内,便于亲虾存放。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诱捕笼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的倒须的数量为2~8个。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诱捕笼侧壁上向内的倒须数量多,便于亲虾进入诱捕笼内,增大亲虾进入诱捕笼的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绳索8的长度为1.5米以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绳索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调整,以满足亲虾收集装置可以位于水下的目标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