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割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299发布日期:2019-10-08 18:5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割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灌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割灌机。



背景技术:

割灌机在林业上用于林地清理、幼林和成林抚育、次生林抚育改造等多种作业,主要以切割直径18cm以内的多种林木和杂草。目前割灌机在林业、园艺和农牧等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割灌作业是城市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工作,园林工人在清除杂草、修剪灌木时经常使用割灌机来完成绿化作业。

现有的割灌机可以满足在路面平整或者没有坡度的路面行走,但能够满足进行爬山而且能够自主作业的小型机械设备的种类少之又少,在道路崎岖不平等复杂的林区环境下工作,机器越障能力和防倾覆能力较差,无法进行平稳的行走,且林间作业的割灌机大多体型较大,行走不灵活,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一款结构简单稳定,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和跨越能力,能在复杂的环境下灵活走动,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新型割灌机,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割灌机,其结构简单稳定,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和跨越能力,能在复杂的环境下灵活走动,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割灌机,其包括行走机架、步行机构、传动杆、切割头,所述切割头通过传动杆与汽油机连接,所述行走机架上部设置有驾驶室、汽油机、离合器,所述行走机架通过前导杆系、后导杆系与设置在其下部的步行机构连接;

所述步行机构包括有八个行走装置、四拐曲轴、凸轮,所述行走机架左右对称的各设置有四个行走装置,每个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有前支撑脚、后支撑脚、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有前支撑脚、后支撑脚,所述前支撑脚、后支撑脚通过连接杆的连接构成一组平行四边形机构,每个所述连接杆通过端轴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的末端通过轴承座与四拐曲轴连接,所述凸轮设置在四拐曲轴的输入轴上。

进一步,所述前支撑脚、后支撑脚为三角形结构,包括有脚底板、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架由多根方钢管焊接和折弯而成。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架上设置有离合器托架、汽油机前支板、汽油机后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方式相比较传统的履带式和轮式机器来说,具有较强的机动性、牵引能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通过汽油机驱动多组行走装置实现行走,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系统的平衡难度补偿也降低,大大提高割灌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使得割灌机的爬山和自主作业能够并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B-B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A-A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行走机架;2-离合器托架;3-汽油机后托板;4-汽油机前支板;5-汽油机;6-驾驶室;7-切割头;8-前导杆系;9-后导杆系;10-后支撑脚;11-前支撑脚;12-离合器;13-连接杆;14-轴承座;15-端轴;16-曲轴;17-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B-B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是本实用新型步行机构A-A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一种新型割灌机,其包括行走机架1、步行机构、传动杆、切割头7,切割头7通过传动杆与汽油机5连接,行走机架1上部设置有驾驶室6、汽油机5、离合器12,行走机架1通过前导杆系8、后导杆系9与设置在其下部的步行机构连接,步行机构包括有八个行走装置、四拐曲轴16、凸轮17,行走机架1左右对称的各设置有四个行走装置,每个行走装置包括有前支撑脚11、后支撑脚10、连接杆13,连接杆13两端分别固定有前支撑脚11、后支撑脚10,前支撑脚11、后支撑脚10通过连接杆13的连接构成一组平行四边形机构,每个行走装置连接杆13的末端通过端轴15相互连接在一起,连接杆13的末端通过轴承座14与四拐曲轴16连接,凸轮17设置在四拐曲轴16的输入轴上。

步行机构在割灌机的最下方,起到支撑与行走的作用。步行机构共有8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左右对称,每个四边形机构有两只脚支撑,两只脚通过连接杆13的连接构成一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机构,即平面四连杆机构,不同的四边形机构上每个角之间的轴向夹角形成90°,每一个侧面的四只脚在不同时间内交错着地,这样保证了在任何时间都至少有两只脚在地面上,而这两只脚分别在机器步行机构的两侧,同时前支撑脚11与后支撑脚10采用三角形结构,由脚底板、连接板连接构成,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器本身可以顺利向前方向行走,又可以保证行走时的稳定性。

步行机构的行走是将动力传递到曲轴16上的输入轴,由输入轴传递到凸轮17,在凸轮17转动时,步行机构的第一条腿也随之转动,凸轮17转动的角度与腿的转动角度相同,之后其余腿也随之转动,这样每条腿都会向前行走。反之当动力传递到曲轴16为反转时,每条腿便会向后行走,形成步行机构的倒挡。步行机构中第一条腿由凸轮17带动旋转,凸轮17代替曲柄,目的是抵消机器在行走时产生的震动。

轴承座14用于支撑行走装置与曲轴16,行走装置通过汽油机5提供动力,由步行机构的四拐曲轴16依次将一侧的四个腿抬起,而四个腿抬起的高度取决于曲轴16曲柄的长度,四个腿的曲柄所成的角度依次相差90°,这样可以保证每次行走时整机至少有两条腿在地面上,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较强的机动性能和跨越能力。

四拐曲轴16的曲轴16是由多点支撑,与传统大跨距的两个端点的结构相比,刚性和强度大大增强,有利于承受较大的弯矩,而且拆卸方便,可以用滚动轴承为转动副,有利于润滑,能够提高曲柄机构的运动性能。

行走机架1是由不同的方钢管焊接和折弯而成,行走机架上设置有离合器12托架2、汽油机5前支板4、汽油机5后托板3,它的作用是支撑步行机构和连接各个零件,可以缓冲行走过程中步行机构的震动。方钢管适合在质量小的机器上使用,而且具有足够的刚度、良好的抗震性,可以尽量减小热变形和内应力,防止步行机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形变。汽油机5前支板4主要是对汽油机5的一种支撑,汽油机5后托板3主要是托住汽油机5,起到固定汽油机5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行走方式相比较传统的履带式和轮式机器来说,具有较强的机动性、牵引能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通过汽油机5驱动多组行走装置实现行走,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系统的平衡难度补偿也降低。大大提高割灌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使得割灌机的爬山和自主作业能够并行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