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7835发布日期:2019-11-27 17: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



背景技术:

盐碱地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和滨海地区。在内陆地区,由于土层内和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经地面蒸发和土壤的毛细作用,土壤失去水分使得盐分聚集在地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而在海滨地区,由于存在常驻海水浸渍并伴随着水分蒸发,形成了大量的盐碱地。总之,盐碱化土地的成因主要与浅层地下咸水有关。由于地下咸水占据着地层的浅部地质空间,阻碍了地层蓄纳大气降水及地表淡水,所以经日积月累蒸发浓缩,便成为土地盐碱化的根源。土地盐碱化造成了大量低产田和土地荒废,使得大面积土地资源不能利用,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阻碍我国广大滨海地区、内陆盐碱化地区的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率高、能够改良土壤盐碱化,有效吸排土壤多余的盐碱水,增加植被成活率,能够保护环境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包括由hdpe制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外表面向内凹陷成型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凹环,每个所述凹环内均环布有六个透水槽。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透水槽的宽度为0.8-1.2mm,长度为18-22mm。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管体的壁厚为0.5-1mm。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凹环的两侧面向外倾斜形成角度a,所述角度a为8-15°。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相邻两个凹环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5mm。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凹环的深度为4-6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hdpe制成的管体,其具有透水率高、环强度和刚度高,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将本管体埋入盐碱地内,能够改良土壤盐碱化,有效吸排土壤多余的盐碱水,增加植被成活率,保护环境,透水槽的宽度为0.8-1.2mm,长度为18-22mm能够尽可能避免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管体;2-凹环;3-透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包括由hdpe制成的管体1,所述管体1外表面向内凹陷成型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凹环2,每个所述凹环内2均环布有六个透水槽3,所述透水槽3的宽度为0.8-1.2mm,长度为18-22mm,本实用新型采用hdpe制成的管体,本实用新型采用hdpe制成的管体,其具有透水率高、环强度和刚度高,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将本管体埋入盐碱地内,能够改良土壤盐碱化,有效吸排土壤多余的盐碱水,增加植被成活率,保护环境,透水槽的宽度为0.8-1.2mm,长度为18-22mm能够尽可能避免堵塞的问题。

在上述的用于盐碱地改造的新型波纹管中,所述管体1的壁厚为0.5-1mm,所述凹环2的两侧面向外倾斜形成角度a,所述角度a为8-15°,所述相邻两个凹环2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5mm,所述凹环2的深度为4-6mm,上述方案设计的壁厚在不影响管体的使用效果的同时,保证管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减轻管体的重量,设计的角度a是为了方便管体成型,提高汇聚盐碱水性能,设计的侧壁距离能够保证不影响管体的使用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保证管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设计的凹环深度是为了增加管体的整体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