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1230发布日期:2020-05-12 17:1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菇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菇房是人工栽培食用菌(食用菇、耳类大型真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食用菌在栽培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出菇房进行规模性的养殖,从而提高出产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出菇房,在维持室内食用菌的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利用大型机组进行送风、降温,投资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维护成本高,且存在资源浪费,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能够有效维持出菇房内的环境条件,以适应食用菌的生长,并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包括进风房和降温房,所述进风房的进风口处设有水帘降温系统,所述进风房与降温房之间设有输气系统,所述输气系统包括地下通道、地上管道和引风组件,所述地下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房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地下通道的出风端与地上管道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地上管道的出风端与引风组件连接;所述引风组件包括引风管和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于所述引风管内,所述引风管的进风端与地上管道的出风端连接,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与降温房连接。

进风房作为收集空气的一端,在进风房的进风口处设置水帘降温系统,能够在耗能小的情况下快速实现对空气的初步降温,经初步降温的空气再经地下通道输送到地上管道,由于地下通道在夏季的温度较低,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温度隔离效果,初步降温的空气进入地下通道能够继续进行降温,之后在输送到地上管道内,而与地上管道连接的引风管通过排风扇实现整个管路的引风效果,引风管再将降温的空气输送到降温房内,达到保持合适的生产环境的目的,本系统只需在夏季使用即可,整个对降温房内的降温过程仅需启动水帘降温系统以及排风扇即可,能耗小,降温效果好,且建设完成之后可以长期使用,维护成本低,降低了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实现对食用菌培育提供更有效的生长环境且保证规模化的培育,所述降温房设有多个且降温房均为出菇房,所述引风组件的数量与出菇房的数量一致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菇车间,所述出菇房设于出菇车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菇房的侧壁的上端设有进风开口,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进风开口连接。

进风开口设置在出菇房的侧壁的上端,由于进入到出菇房内的空气温度较低,因此,根据低温度的空气会下沉的原理,此种设计结构,能够保证出菇房内的温度更为均匀。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出菇房的降温效果,延长低温空气的流动路径,实现进入到出菇房内的空气更均匀的分布在出菇房内,所述出菇房与设有进风开口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内排风口,所述内排风口位于该侧壁的下端。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出菇房的合理布局,减小低温空气的温度损失,所述地上管道包括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垂直段的下端与所述地下通道连接,所述垂直段的上端与水平段连接,所述水平段设于所述出菇车间内靠近出菇车间的上部,所述水平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菇车间的长度方向一致,多个出菇房分别设置在水平段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水平段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设有与引风组件的数量一致的出风开口,所述出风开口与对应的引风管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引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进风开口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出菇房内排出的空气的直接排出,所述出菇车间设有外排风口。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快速的排出出菇车间的空气,所述外排风口有两个,两个外排风口分别设置在靠近内排风口的出菇车间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地上管道采用聚氨酯防火板制成,聚氨酯防火板的防火、保温效果更佳,性能更持久。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所述进风房的四周均设有水帘降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进风房作为收集空气的一端,在进风房的进风口处设置水帘降温系统,能够在耗能小的情况下快速实现对空气的初步降温,经初步降温的空气再经地下通道输送到地上管道,由于地下通道在夏季的温度较低,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温度隔离效果,初步降温的空气进入地下通道能够继续进行降温,之后在输送到地上管道内,而与地上管道连接的引风管通过排风扇实现整个管路的引风效果,引风管再将降温的空气输送到降温房内,达到保持合适的生产环境的目的,本系统只需在夏季使用即可,整个对降温房内的降温过程仅需启动水帘降温系统以及排风扇即可,能耗小,降温效果好,且建设完成之后可以长期使用,维护成本低,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风房1;水帘降温系统2;地下通道3;地上管道4;垂直段4.1;水平段4.2;引风管5;排风扇6;出菇房7;出菇车间8;进风开口9;内排风口10;外排风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新型新风系统,包括进风房1和降温房,进风房1的进风口处设有水帘降温系统2,进风房1与降温房之间设有输气系统,输气系统包括地下通道3、地上管道4和引风组件,地下通道3的进风端与进风房1的出风口连接,地下通道3的出风端与地上管道4的进风端连接,地上管道4的出风端与引风组件连接;引风组件包括引风管5和排风扇6,排风扇6设于引风管5内,引风管5的进风端与地上管道4的出风端连接,引风管5的出风端与降温房连接。

进风房1作为收集空气的一端,在进风房1的进风口处设置水帘降温系统2,能够在耗能小的情况下快速实现对空气的初步降温,经初步降温的空气再经地下通道3输送到地上管道4,由于地下通道3在夏季的温度较低,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温度隔离效果,初步降温的空气进入地下通道3能够继续进行降温,之后在输送到地上管道4内,而与地上管道4连接的引风管5通过排风扇6实现整个管路的引风效果,引风管5再将降温的空气输送到降温房内,达到保持合适的生产环境的目的,本系统只需在夏季使用即可,整个对降温房内的降温过程仅需启动水帘降温系统2以及排风扇6即可,能耗小,降温效果好,且建设完成之后可以长期使用,维护成本低,降低了使用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能够实现对食用菌培育提供更有效的生长环境且保证规模化的培育,降温房设有多个且降温房均为出菇房7,引风组件的数量与出菇房7的数量一致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设有八个出菇房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还包括出菇车间8,出菇房7设于出菇车间8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出菇房7的侧壁的上端设有进风开口9,引风管5的出风端与进风开口9连接。

具体的,进风开口9设置在出菇房7的靠近地上管道4的侧壁上。

进风开口9设置在出菇房7的侧壁的上端,由于进入到出菇房7内的空气温度较低,因此,根据低温度的空气会下沉的原理,此种设计结构,能够保证出菇房7内的温度更为均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保证出菇房7的降温效果,延长低温空气的流动路径,实现进入到出菇房7内的空气更均匀的分布在出菇房7内,出菇房7与设有进风开口9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内排风口10,内排风口10位于该侧壁的下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出菇房7的合理布局,减小低温空气的温度损失,地上管道4包括垂直段4.1和水平段4.2,垂直段4.1的下端与地下通道3连接,垂直段4.1的上端与水平段4.2连接,水平段4.2设于出菇车间8内靠近出菇车间8的上部,水平段4.2的长度方向与出菇车间8的长度方向一致,八个出菇房7分别对称设置在水平段4.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也即是水平段4.2的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出菇房7,水平段4.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设有与引风组件的数量一致的出风开口,出风开口与对应的引风管5的进风端连接,引风管5的出风端与进风开口9连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出菇房7内排出的空气的直接排出,出菇车间8设有外排风口1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更加快速的排出出菇车间8的空气,外排风口11有两个,两个外排风口11分别设置在靠近内排风口10的出菇车间8的侧壁上。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地上管道4采用聚氨酯防火板制成,聚氨酯防火板的防火、保温效果更佳,性能更持久。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更好的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进风房1的四周均设有水帘降温系统2。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出菇房7内排出的空气的直接排出,出菇车间8设有外排风口11。

为了更加快速的排出出菇车间8的空气,外排风口11有两个,两个外排风口11分别设置在靠近内排风口10的出菇车间8的侧壁上。

地上管道4采用聚氨酯防火板制成,聚氨酯防火板的防火、保温效果更佳,性能更持久。

为了更好的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进风房1的四周均设有水帘降温系统2。水帘降温系统2包括蜂窝板、水池、水泵,水泵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蜂窝板的上方,水池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浮球阀,该水帘降温系统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结构主要应用在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食用菌培育需要保证较低的温度,因此,本系统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才须使用,因此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耗,同时,根据需要可以开启不同的排风扇6实现引风,每一出菇房7根据需要进行各自控制,适用性较强,此外由于水帘降温系统2设计有多个,因此,在开启不同数量的水帘降温系统2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降温的不同需求,本系统能够实现对降温需求的方便控制,易于推广使用。

本系统与其他新风系统相比该新型新风系统其是利用地下恒温特性获取地下土壤中冷热源,由于是提取自然界中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排放物,属于清洁能源、经济能源,其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以大大降低食用菌工厂化高耗能问题。

使用本系统可以将空气中的温度快速降到15度左右,从而不需要一直使用制冷设备高耗能进行降温,可以大幅减少食用菌工厂化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