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6773发布日期:2020-08-07 17:1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猕猴桃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黄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果肉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在养殖过程中,为保证猕猴桃健康生长,需多次为猕猴桃果树进行追肥。传统追肥方式是将肥料喷洒在果树周围的土壤。但将肥料直接喷洒在土壤上,不利于果树吸收肥料且会造成肥料浪费,而直接将肥料通过注射装置注入果树附近的土壤内,果树可以充分将肥料吸收且不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但是这些追肥装置普遍存在不能方便的将肥料注入土壤内,不能控制注射装置插入土壤的深度,且施肥罐内的肥料不能充分混合,容易结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包括施肥罐,所述施肥罐的后侧连接有施肥罐支架,且施肥罐的顶端设置有进肥口,所述施肥罐的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施肥罐的底端开设有出肥口,所述施肥罐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施肥罐支架的前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施肥罐支架的底端的两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施肥罐支架的顶部连接有两个扶手,所述施肥罐支架的底端连接有土壤注肥装置,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等距离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潜水泵的一侧连接有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壤注肥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的顶端均安装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外侧套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两个滚珠螺母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连接有锥形柱,所述锥形柱的内侧设置有注肥管,所述锥形柱的顶端连接有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潜水泵和第一旋转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和支撑板的顶端均与施肥罐支架的底端相连接,所述锥形柱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挡泥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出肥口的内侧相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注肥管的内侧相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出肥口的内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施肥罐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与第一旋转电机安装座相连接,所述扶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密致的纹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滚珠丝杠、支撑板、滚珠螺母、连接杆、第二旋转电机、注肥管、软管、潜水泵、锥形柱和挡泥板,当需要使用该追肥装置对猕猴桃果树进行追肥作业时,手持并推动两个扶手,在移动轮的作用下,将锥形柱移动到所需追肥位上,然后打开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使得滚珠丝杠上套接的滚珠螺母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珠螺母所连接的连接杆和两个连接杆共同连接的锥形柱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锥形柱的底部插入土壤内,然后再打开潜水泵,潜水泵将施肥罐内的肥料经水管出肥口和软管注入注肥管内,使得肥料从注肥管注入至土壤内,从而可以方便的将肥料注入至猕猴桃果树附近的土壤内,且可以方便的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控制锥形柱插入土壤内的深度,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2、通过第一旋转电机、搅拌叶和搅拌杆,在将肥料从进肥口注入施肥罐内后,打开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转动,从而不断的对施肥罐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得施肥罐内的肥料充分混合,且避免肥料结块,影响追肥效率,从而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且提高了该追肥装置对猕猴挑果树的追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中的施肥罐和土壤注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中的土壤注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移动轮;2、施肥罐支架;3、扶手;4、控制器;5、第一旋转电机;6、进肥口;7、施肥罐;8、土壤注肥装置;9、出肥口;10、水管;11、潜水泵;12、搅拌叶;13、搅拌杆;81、滚珠丝杠;82、滚珠螺母;83、连接杆;84、软管;85、注肥管;86、锥形柱;87、第二旋转电机;8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手持式追肥装置,包括施肥罐7,施肥罐7的后侧连接有施肥罐支架2,且施肥罐7的顶端设置有进肥口6,施肥罐7的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5,施肥罐7的底端开设有出肥口9,施肥罐7的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潜水泵11,施肥罐支架2的前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4,施肥罐支架2的底端的两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移动轮1,施肥罐支架2的顶部连接有两个扶手3,施肥罐支架2的底端连接有土壤注肥装置8,第一旋转电机5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杆13,搅拌杆13的两侧等距离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12,潜水泵11的一侧连接有水管10。

在图3中:土壤注肥装置8包括两个支撑板88,两个支撑板88的顶端均安装有滚珠丝杠81,滚珠丝杠81的外侧套接有滚珠螺母82,滚珠丝杠81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87,两个滚珠螺母8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杆83,两个连接杆83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连接有锥形柱86,锥形柱86的内侧设置有注肥管85,锥形柱86的顶端连接有软管84,从而可以方便的将肥料注入至猕猴桃果树附近的土壤内,且可以方便的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控制锥形柱86插入土壤内的深度。

在图1、2和3中:第二旋转电机87、潜水泵11和第一旋转电机5均与控制器4电性相连,从而控制器4可以控制第二旋转电机87、潜水泵11和第一旋转电机5工作。

在图2和3中:第二旋转电机87和支撑板88的顶端均与施肥罐支架2的底端相连接,锥形柱86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挡泥网,从而避免泥土将注肥管85堵塞住。

在图2中:水管10的一端与潜水泵11相连接,水管10的另一端与出肥口9的内侧相连接,软管84的一端与注肥管85的内侧相连接,软管84的另一端与出肥口9的内侧相连接,从而潜水泵11可以将施肥罐7内的肥料经水管10出肥口9和软管84注入注肥管85内,使得肥料从注肥管85注入至土壤内。

在图1中:施肥罐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旋转电机安装座,第一旋转电机5与第一旋转电机安装座相连接,扶手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密致的纹理,从而人们可以更加有力的把握扶手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将肥料从进肥口6注入施肥罐7内后,打开第一旋转电机5,第一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13和搅拌叶12转动,从而不断的对施肥罐7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得施肥罐7内的肥料充分混合,当需要使用该追肥装置对猕猴桃果树进行追肥作业时,手持并推动两个扶手3,在移动轮1的作用下,将锥形柱86移动到所需追肥位上,然后打开第二旋转电机87,第二旋转电机87的输出轴带动滚珠丝杠81转动,使得滚珠丝杠81上套接的滚珠螺母8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珠螺母82所连接的连接杆83和两个连接杆83共同连接的锥形柱86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锥形柱86的底部插入土壤内,然后再打开潜水泵11,潜水泵11将施肥罐7内的肥料经水管10出肥口9和软管84注入注肥管85内,使得肥料从注肥管85注入至土壤内。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