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及旋耕机用副刀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763发布日期:2020-06-02 18:09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耕机及旋耕机用副刀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耕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耕机及副刀辊。



背景技术:

耕地是农业种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传统的农业耕作栽培中,通过深耕和翻扣土壤,把作物残茬、病虫害以及遭到破坏的表土层深翻,使恢复后的深层土壤翻至地表,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旋耕机是一种常见的耕地机械,通常由拖拉机拖动,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刀片的转动,使刀片一边转动一边匀速向前运动,对土壤进行切割、翻动,切土、碎土能力强,但是,由于旋耕机是将泥土整块切下,切下的泥土撞击挡板完成碎土,对于泥土中的草根破坏较少,除草能力差,同时泥土中的草根容易附着在刀片上,影响耕地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耕机及副刀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和刀辊,所述传动系统和刀辊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与拖拉机连接,所述传动系统用于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刀辊;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齿轮箱、左输出轴、第一传动箱、右输出轴和第二传动箱,所述齿轮箱的前端设置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输入端,齿轮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输出端,齿轮箱左侧的输出端通过左输出轴与第一传动箱连接,齿轮箱右侧的输出端通过右输出轴与第二传动箱连接;

所述刀辊包括:主刀辊和副刀辊,所述副刀辊与第一传动箱连接,所述主刀辊与第二传动箱连接,所述副刀辊设置在主刀辊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刀辊包括主刀轴、主刀盘和主刀片,若干个所述的主刀片通过主刀盘固定连接在主刀轴上,所述主刀轴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上,所述主刀轴一端与第二传动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刀辊的耕深小于主刀辊的耕深。

进一步地,所述副刀辊包括:副刀轴、副刀盘、切割刀和长刀片,所述副刀轴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上,且副刀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箱连接,若干个所述的副刀盘间隔设置在副刀轴上,所述副刀盘的外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切割刀,相邻的副刀盘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长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长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副刀盘上,长刀片的中间扭曲,长刀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副刀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包括悬挂架、左主梁、左支臂、右主梁和右支臂,所述左主梁的一端与悬挂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支臂固定连接,所述右主梁的一端与悬挂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支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输出轴穿过左主梁后与固定在左支臂上的第一传动箱连接,所述右输出轴穿过右主梁后与固定在右支臂上的第二传动箱连接。

一种旋耕机用副刀辊,包括:副刀轴、副刀盘、切割刀和长刀片,所述副刀轴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上,且副刀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箱连接,若干个所述的副刀盘间隔设置在副刀轴上,所述副刀盘的外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切割刀,相邻的副刀盘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长刀片,所述所述长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副刀盘上,长刀片的中间扭曲,长刀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副刀盘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旋耕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和刀辊,传动系统的齿轮箱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传动箱驱动主刀辊和副刀辊,副刀辊位于主刀辊前方,在进行耕地时,位于前方的副刀辊能够对耕地表层土壤进行切割、翻动,粉碎土壤中的草根,位于后方的主刀辊进行主要的耕地作业,使旋耕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同时避免泥土中的草根附着在主刀辊上,影响耕地效果。

2、本发明的副刀辊上设置有切割刀和长刀片,切割刀较深的切入泥土,在长刀片的侧面泥土切出槽沟,便于长刀片端部的切入,长刀片对泥土表层进行切削,割断泥土中的残茬和草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旋耕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副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动系统;3刀辊;2-1齿轮箱;2-2左输出轴;2-3第一传动箱;2-4右输出轴;2-5第二传动箱;3-1主刀辊;3-2副刀辊;3-2-1副刀轴;3-2-2副刀盘;3-2-3切割刀;3-2-4长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1、传动系统2和刀辊3,所述传动系统2和刀辊3均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与拖拉机连接,所述传动系统2用于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刀辊3;通过机架1与拖拉机连接,在拖拉机的拖动下实现匀速向前运动,传动系统2将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刀辊3,使刀辊3转动切削、翻动土壤;

结合图2所示,所述传动系统2包括:齿轮箱2-1、左输出轴2-2、第一传动箱2-3、右输出轴2-4和第二传动箱2-5,所述齿轮箱2-1的前端设置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输入端,齿轮箱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输出端,齿轮箱2-1左侧的输出端通过左输出轴2-2与第一传动箱2-3连接,齿轮箱2-1右侧的输出端通过右输出轴2-4与第二传动箱2-5连接;齿轮箱2-1前端的输入端通过万向节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齿轮箱2-1通过内部的齿轮组,改变旋转方向和转速后,通过齿轮箱2-1侧面的两个输出端输出,左输出端通过左输出轴2-2连接第一传动箱2-3,右输出端通过右输出轴2-4连接第二传动箱2-5,与现有的传动系统不同,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系统,采用两个输出端的齿轮箱2-1,由于单个输出端的齿轮箱与两个输出端的齿轮箱,在本领域中,均是常用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选配,由于采用了两个输出端的齿轮箱,通过两个输出轴和传动,形成两个刀辊3的连接端;

结合图2所示,所述刀辊3包括:主刀辊3-1和副刀辊3-2,所述副刀辊3-2与第一传动箱2-3连接,所述主刀辊3-1与第二传动箱2-5连接,所述副刀辊3-2设置在主刀辊3-1前方;位于前方的副刀辊3-2完成对泥土中残茬和草根的打碎,主刀辊3-1用于主要的耕地作业,由于草根在副刀辊3-2的作用下被粉碎,使草根不容易附着在主刀辊3-1上,同时提高了旋耕机的除草效果,同时对残茬与病虫具有更好的清理效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刀辊3-1包括主刀轴、主刀盘和主刀片,若干个所述的主刀片通过主刀盘固定连接在主刀轴上,所述主刀轴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1上,所述主刀轴一端与第二传动箱2-5连接;

具体地,所述副刀辊3-2的耕深小于主刀辊3-1的耕深;

结合图3所示,位于前方的副刀辊3-2对表层地面进行切削,对残茬及草根进行粉碎,位于后方的主刀辊3-1将大块泥土切削,切削下的泥土块撞击挡板达到粉碎的目的;

结合图4所示,所述副刀辊3-2包括:副刀轴3-2-1、副刀盘3-2-2、切割刀3-2-3和长刀片3-2-4,所述副刀轴3-2-1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1上,且副刀轴3-2-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箱2-3连接,若干个所述的副刀盘3-2-2间隔设置在副刀轴3-2-1上,所述副刀盘3-2-2的外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切割刀3-2-3,相邻的副刀盘3-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长刀片3-2-4。

具体地,所述所述长刀片3-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副刀盘3-2-2上,长刀片3-2-4的中间扭曲,长刀片3-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副刀盘3-2-2上;

若干个长刀片3-2-4形成刀笼,刀笼在副刀轴3-2-1的驱动下转动,同时随机架1匀速前进,转动的长刀片3-2-4切削土层表面,长刀片3-2-4将泥土中的草根割断,副刀盘3-2-2带动切割刀3-2-3转动,在刀笼的两侧开出沟槽,便于刀笼切入,同时开出的沟槽将地表切割为长条状,将土地切割,切断土层间的连接,便于主刀辊3-1的切割;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机架1包括悬挂架1-1、左主梁1-2、左支臂1-3、右主梁1-4和右支臂1-5,所述左主梁1-2的一端与悬挂架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支臂1-3固定连接,所述右主梁1-4的一端与悬挂架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支臂1-5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左输出轴2-2穿过左主梁1-2后与固定在左支臂1-3上的第一传动箱2-3连接,所述右输出轴2-4穿过右主梁1-4后与固定在右支臂1-5上的第二传动箱2-5连接;

左主梁1-2和右主梁1-4为空心圆管,左主梁1-2和右主梁1-4相对的一端均通过法兰与齿轮箱连接,左支臂1-3和右支臂1-5之间固定有覆盖主刀辊3-1和副刀辊3-2的罩壳。

一种旋耕机用副刀辊,结合图2-图4所示包括:副刀轴3-2-1、副刀盘3-2-2、切割刀3-2-3和长刀片3-2-4,所述副刀轴3-2-1的两端固定在在机架1上,且副刀轴3-2-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箱2-3连接,若干个所述的副刀盘3-2-2间隔设置在副刀轴3-2-1上,所述副刀盘3-2-2的外沿上设置有若干个切割刀3-2-3,相邻的副刀盘3-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长刀片3-2-4,所述所述长刀片3-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的副刀盘3-2-2上,长刀片3-2-4的中间扭曲,长刀片3-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副刀盘3-2-2上;

若干个长刀片3-2-4形成刀笼,刀笼在副刀轴3-2-1的驱动下转动,转动的长刀片3-2-4切削土层表面,长刀片3-2-4将泥土中的草根割断,副刀盘3-2-2带动切割刀3-2-3转动,在刀笼的两侧开出沟槽,便于刀笼切入,同时开出的沟槽将地表切割为长条状,将土地切割,切断土层间的连接,能够实现草根的粉碎同时切割土层;

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高中阶段所学习的排列组合数学知识,穷尽所有排列组合后的结果,因此这些结果在本申请中不再重复说明,但应理解为每一种排列组合结果都被本申请所记载;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