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482发布日期:2020-08-11 20:1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种子播种机是一种农业种植辅助机械,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用于对某类或者某种作物进行播种。在现代农业中,种子播种机对提高播种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些植物的种子如韭菜、油菜、芝麻等的种子通常粒径较小,播种时存在一定困难,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对小粒种子进行包衣,包衣后的小粒种子形成外表规则的颗粒状,则有效提升了播种的便利性,便于对播种过程进行控制。现代农业设施中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种子包衣机,能够实现对小粒种子的包衣加工。

一般情况下,种子播种机设备要求具备开沟、播种与覆土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同时应具备多个通道同步播种的能力,这样能够极大地提升播种机的播种效率。由于小粒径的种子颗粒自身的特性,在播种过程中对播种机的工作模式以及对种子的提取、播种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考验。现有的小粒种子播种机其工作特性难以满足高效率的工作要求,需要对播种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播种效率高、操作便捷的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包括底盘装置,在底盘装置上并列安装有多个播种装置;底盘装置包括横梁,在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与横梁固定的车轮支架,在车轮支架上安装有车轮,在两个行走组件的车轮支架上均安装有第一轴座,在两个第一轴座之间安装有联动轴,车轮的轮轴与联动轴传动连接;播种装置包括前部安装有前压土轮、后部安装有后压土轮的下支臂,在下支臂的中部安装固定有下种管,在下种管的底部安装有开沟铲;还包括上支臂,其下端与下支臂的中部铰接连接,在上支臂的上端铰接安装有基座,在基座与上支臂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在基座上安装有底部带有种子引出管的种子箱,种子引出管的下端通过输种软管与下种管连接;在种子箱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排种组件,排种组件包括中部带有轴孔、外壁带有成周向分布的多个种子孔的取种辊,联动轴穿过各播种装置的取种辊的轴孔并与各取种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与现有的小粒种子播种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气流抽吸方式取用种子进行播种的方式。通过在横梁上加装并列设置的多个播种装置并通过联动轴驱动各播种装置同步动作,实现了多个通道的同步播种操作,提升了播种的效率。通过设置各播种装置自成单元,实现了根据需要选择性配置播种装置数量的效果,因此播种机的可调节性以及播种适配性好。本小粒种子播种机结构紧凑,采用小型拖曳设备即可实现拖动运转,便于播种使用,操作便捷。

优选地:取种辊上的种子孔至少设置为两组,各组种子孔的内径不同;取种辊在联动轴上左右平移时只有其中一组种子孔位于种子箱的内腔中。

优选地:排种组件还包括与种子箱固定的导种弧形板,导种弧形板的宽度与种子箱内腔底部的宽度相等,导种弧形板的底部边缘与取种辊的表面抵靠。

优选地:排种组件还包括搅动器,搅动器包括套管,在套管上安装固定有搅动棒;在其中一个行走组件的车轮支架上还安装有第二轴座,在第二轴座上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与联动轴传动连接;驱动轴穿过各播种装置的搅动器的套管并与各套管固定。

优选地:在驱动轴的左端和联动轴的左端均安装有皮带轮,这两个皮带轮采用皮带传动连接;在联动轴的右端和右侧行走组件的车轮的轮轴内端均安装有齿轮,这两个齿轮采用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在下支臂的后部采用锁链拖行有平整杆。

优选地:车轮包括轮毂,在轮毂的外侧设有由多个环形金属带构成的轮缘,在轮缘的外表面上焊接安装有多个周向等角度间隔的、v形的轮拨板。

优选地:在下支臂上、后压土轮的前方安装有刮土板,刮土板的边缘与后压土轮的表面抵靠。

优选地:在横梁的中部设有牵引支架,在牵引支架的前端安装有固定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种子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排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组件;1-1、车轮;1-2、车轮支架;1-3、第一轴座;1-4、链条;1-5、第二轴座;1-6、传动皮带;2、横梁;3、播种装置;3-1、前压土轮;3-2、减震弹簧;3-3、基座;3-4、种子箱;3-5、排种组件;3-5-1、搅动器;3-5-2、导种弧形板;3-5-3、取种辊;3-6、输种软管;3-7、下种管;3-8、上支臂;3-9、后压土轮;3-10、锁链;3-11、平整杆;3-12、下支臂;3-13、开沟铲;3-14、刮土板;4、联动轴;5、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小粒径种子的精量播种机包括底盘装置,在底盘装置上并列安装有多个播种装置3。底盘装置作为各播种装置3的载体,由拖曳设施如拖拉机等进行拖行移动,多个播种装置3同步运转,实现了多个通道的同步播种操作。

请参见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底盘装置包括横梁2,在横梁2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组件1,行走组件1用于支撑底盘装置行走,将行走时的运动传递给各播种装置3。

行走组件1包括与横梁2固定的车轮支架1-2,在车轮支架1-2上安装有车轮1-1,在两个行走组件1的车轮支架1-2上均安装有第一轴座1-3,在两个第一轴座1-3之间安装有联动轴4,车轮1-1的轮轴与联动轴4传动连接。

车轮支架1-2采用金属管型材焊接制得,如图2中所示,横梁2采用矩形截面的金属管型材制作,构成车轮支架1-2的其中一个金属管型材其内腔的尺寸略大于横梁2的金属管型材的尺寸,这样车轮支架1-2的该型材套在横梁2的型材上并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上述结构令行走组件1能够便捷快速地从横梁2的端部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中,在联动轴4的右端和右侧行走组件1的车轮1-1的轮轴内端均安装有齿轮,这两个齿轮采用链条1-4传动连接,车轮1-1的转动通过链条1-4传递给联动轴4。在右侧行走组件1的车轮支架1-2上还可以安装对链条1-4的张紧器,保证运动的传递效果。

本实施例中,车轮1-1包括轮毂,在轮毂的外侧设有由多个环形金属带构成的轮缘,在轮缘的外表面上焊接安装有多个周向等角度间隔的、v形的轮拨板。上述车轮1-1的结构令整个行走组件1轻量化,与现有的橡胶实体轮胎相比,上述镂空式的车轮1-1较为轻便,而且整体宽度较大,能够有效避免车轮1-1陷入土壤内。由于设置了多个v形的轮拨板,在车轮1-1转动时上述轮拨板嵌入土壤,能够有效防止车轮1-1打滑。

为了令本播种机便于与拖曳设施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横梁2的中部前方设有牵引支架,在牵引支架的前端安装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固定在牵引支架前端的上下两个带有销孔的连接板,与拖曳设施进行连接时,拖曳实施的拖曳臂的后端嵌入两个连接板之间,采用销钉上下贯穿实现本播种机与拖曳设施的连接。

请参见图5和图6,播种装置3包括前部安装有前压土轮3-1、后部安装有后压土轮3-9的下支臂3-12,在下支臂3-12的中部安装固定有下种管3-7,在下种管3-7的底部安装有开沟铲3-13。前压土轮3-1用于将行进路线上的土壤压实,便于开沟,开沟铲3-13用于在行进的过程中开挖土沟,后压土轮3-9用于对播种后的土沟进行碾压,在碾压作用下土沟两侧翻起来的土壤向内侧移动,将土沟内的种子颗粒掩埋起来,起到一定的覆土作用。

开沟铲3-13采用金属板材弯折压制成型,横截面为u形,前部形成一个破土的尖端,将土壤向两侧推移实现开沟,下种管3-7的下端从开沟铲3-13的顶部开口向下伸入开沟铲3-13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在下支臂3-12的后部采用锁链3-10拖行有平整杆3-11,平整杆3-11自身应具备一定的重量,可以采用金属棒料制作,在被锁链3-10拖行移动的过程中,平整杆3-11在地面平移,对地面产生平整作用,如未完全由后压土轮3-9回填进入土沟内的土壤在平整杆3-11的作用下进一步回填到土沟内,本精量播种机完成播种后,其后方的土壤表面相对较为平整。

本实施例中,在下支臂3-12上、后压土轮3-9的前方安装有刮土板3-14,刮土板3-14的边缘与后压土轮3-9的表面抵靠。后压土轮3-9在转动的过程表面会粘附土壤,刮土板3-14用于刮除粘附的土壤,保持后压土轮3-9的表面相对洁净。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为前压土轮3-1设置刮土板3-14。

还包括上支臂3-8,其下端与下支臂3-21的中部铰接连接,在上支臂3-8的上端铰接安装有基座3-3,在基座3-3与上支臂3-8之间设有减震弹簧3-2,减震弹簧3-2在基座3-3与上支臂3-8之间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如图5中所示,为了令上支臂3-8与下支臂3-21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大的改变,如在整个播种装置3向上提起来后下支臂3-12及其前压土轮3-1、后压土轮3-9构成的组合体发生反转,可以在上支臂3-8的中上部与下支臂3-21的中前部之间设置锁链,这样当整个播种装置3向上提起来后,下支臂3-12及其前压土轮3-1、后压土轮3-9构成的组合体保持近似水平状态。

整个播种装置3通过基座3-3向横梁2上进行安装固定,与车轮支架1-2的结构类似,基座3-3也采用金属管型材、金属板型材焊接制得,构成基座3-3的其中一个金属管型材其内腔的尺寸略大于横梁2的金属管型材的尺寸,这样基座3-3的该型材套在横梁2的型材上并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上述结构令播种装置3能够便捷快速地在横梁2上横向调节位置。

在基座3-3上安装有底部带有种子引出管的种子箱3-4,种子引出管的下端通过输种软管3-6与下种管3-7连接,如图中所示,输种软管3-6可以选取为塑料波纹管,优点是:波纹管便于牵拉移动以及走向,另一方面,波纹管的内壁不平滑,当种子颗粒进入波纹管内时会与内壁上的凸棱产生碰撞,因而种子颗粒会发生弹跳,上述弹跳效果令同时进入波纹管内的种子颗粒拉开距离,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种子颗粒从下种管3-7的下端集中掉落。

请参见图7和图8,在种子箱3-4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排种组件3-5,排种组件3-5包括中部带有轴孔、外壁带有成周向分布的多个种子孔的取种辊3-5-3,联动轴4穿过各播种装置3的取种辊3-5-3的轴孔并与各取种辊3-5-3固定。排种组件3-5用于从种子箱3-4内提取种子颗粒,在取种辊3-5-3转动的过程中,种子颗粒落入表面的种子孔内,当取种辊3-5-3继续转动,则种子颗粒被带到下方,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离开种子孔并向下掉落进入输种软管3-6。

取种辊3-5-3上的种子孔至少设置为两组,各组种子孔的内径不同,这样同样的播种装置3就能够对多种粒径的种子颗粒进行播种操作;取种辊3-5-3在联动轴4上的位置是能够左右平移移动的,在左右平移时实现位置的调节(此时种子箱3-4的位置是不动的)则只有其中一组种子孔位于种子箱3-4的内腔中,这组种子孔适配当前播种的种子颗粒的粒径大小。

具体地,在取种辊3-5-3的中心设置轴套,取种辊3-5-3一体注塑成型在轴套上,在种子箱3-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套筒,套筒的内径与取种辊3-5-3的外径相同,这样取种辊3-5-3的两端分位于两个套筒内,种子箱3-4内的种子颗粒就不会从取种辊3-5-3与套筒之间漏出来。调节时,种子箱3-4位置不动,左右调节取种辊3-5-3的横向位置,也就是调整取种辊3-5-3与种子箱3-4之间的相对位置。联动轴4穿过取种辊3-5-3中心的轴套,在轴套的侧壁上设有径向贯通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紧固螺钉,在取种辊3-5-3完成位置调整后通过拧紧紧固螺钉实现轴套与联动轴4之间的固定。

请参见图8,排种组件3-5还包括与种子箱3-4固定的导种弧形板3-5-2,导种弧形板3-5-2的宽度与种子箱3-4内腔底部的宽度相等,导种弧形板3-5-2的底部边缘与取种辊3-5-3的表面抵靠。导种弧形板3-5-2用于对种子箱3-4内的种子颗粒进行引导流动,令种子颗粒更易于进入取种辊3-5-3上的种子孔内。

请参见图8,排种组件3-5还包括搅动器3-5-1,搅动器3-5-1用于对内部的种子颗粒进行持续搅动,防止种子颗粒出现卡阻。搅动器3-5-1包括套管,在套管上安装固定有搅动棒,搅动棒的轴线与套管的中心线具有一个锐角,这样当套管转动时,搅动棒在空间中具有“8”字形的轨迹线,对种子颗粒产生良好的搅动效果。在其中一个行走组件1的车轮支架1-2(如图2和图4中所示,是位于左侧的行走组件1)上还安装有第二轴座1-5,在第二轴座1-5上安装有驱动轴5,驱动轴5与联动轴4传动连接;驱动轴5穿过各播种装置3的搅动器3-5-1的套管并与各套管固定。本实施例中,在驱动轴5的左端和联动轴4的左端均安装有皮带轮,这两个皮带轮采用皮带1-6传动连接,联动轴4通过皮带1-6将运动传递给驱动轴5,驱动轴5驱动各播种装置3的搅动器3-5-1同步转动。

工作过程:

将本播种机与拖曳设施连接;将种子颗粒置入各播种装置3的种子箱3-4内;拖曳设施沿着待播种的土壤行驶,各播种装置3的前压土轮3-1在前面压实土壤便于开沟,开沟铲3-13在播种路径上开沟,种子箱3-4内的种子颗粒被取种辊3-5-3的种子孔提取,种子颗粒顺着输种软管3-6下落进入下种管3-7,最终经由开沟铲3-13中部的空间落下进入开好的土沟内,后压土轮3-9对土沟进行回填、压实,后面的平整杆3-11对土沟进行进一步回填、压实,同时对土壤表面进行拖行平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