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8507发布日期:2020-09-15 18:2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



背景技术:

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一般分布在十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而且鲍鱼的吸附力极强,在完全吸附的情况下,很难人为徒手将其取下。

现有的鲍鱼捕捞作业者通常是下潜至离海面一定深度的海下,利用铲子或者刀具对吸附在礁石上的鲍鱼进行掀铲来达到鲍鱼与礁石分离的目的。由于鲍鱼生长的环境水流通常较为湍急,加上采收过程中需要一手按着鲍鱼壳,另一手利用铲子作业,故鲍鱼捕捞作业者在捕捞作业时很难平衡身体,经常被乱流冲走,使得捕捞过程极为艰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实现单手完成鲍鱼采收作业,降低鲍鱼采收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固定杆、拉杆、控制线和刀具;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

所述刀具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开口端;

所述拉杆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于所述拉杆上;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刀具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包括四把刀片;

所述不同刀片之间为铰链连接;且构成平行四边形;

所述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与所述控制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刀具复位弹簧;

所述平行四边另外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连接所述刀具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刀具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上;

所述刀具复位弹簧为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朝向所述筒体中心的一侧边间隔设有多个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上远离所述筒体端口的一面为预设角度的斜楔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拉杆复位弹簧;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筒体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拉杆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为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呈“7”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表面设有多个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包括筒体、固定杆、拉杆、控制线和刀具;通过控制固定杆上的拉杆从而控制筒体底部的刀具动作,从而完成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操作本装置时只需将筒体底部的端口对准礁石上鲍鱼,整个操作过程只需单手进行操作,故可以解放出另一只手抓在礁石等固定物上来平衡捕捞者的身体,避免被水流冲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第一结构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第二结构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正视构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的刀具结构图;

标号说明:

1、筒体;2、固定杆;3、刀具;4、拉杆;5、控制线;6、刀片;7、刀具复位弹簧;8、拉杆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固定杆、拉杆、控制线和刀具;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

所述刀具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开口端;

所述拉杆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于所述拉杆上;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刀具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筒体的开口端对住礁石上的鲍鱼,通过控制拉杆即将拉杆向上提,拉杆带动控制住线回缩,从而控制住刀具动作,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后再将鲍鱼从筒体内拿出放到捕捞者随时携带的网兜里。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包括筒体、固定杆、拉杆、控制线和刀具;通过控制固定杆上的拉杆从而控制筒体底部的刀具动作,从而完成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操作本装置时只需将筒体底部的端口对准礁石上鲍鱼,整个操作过程只需单手进行操作,故可以解放出另一只手抓在礁石等固定物上来平衡捕捞者的身体,避免被水流冲走。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包括四把刀片;

所述不同刀片之间为铰链连接;且构成平行四边形;

所述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与所述控制线连接。

刀具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线的收缩使得刀片组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缩小,使得刀片插入到鲍鱼与礁石之间,从而达到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的目的。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形变规律来控制刀具的动作,该刀具具有结构简单,机械故障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刀具复位弹簧;

所述平行四边另外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连接所述刀具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刀具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上;

所述刀具复位弹簧为拉簧。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刀具复位弹簧的拉力使在完成捕捞作业后刀具能够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朝向所述筒体中心的一侧边间隔设有多个锯齿。

由上述描述可知,锯齿的设计能够使刀具更容易插进鲍鱼与礁石的缝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上远离所述筒体端口的一面为预设角度的斜楔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刀具设计成斜楔面能够使刀具更容易插进鲍鱼与礁石的缝隙之间,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

进一步的,还包括拉杆复位弹簧;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筒体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拉杆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为拉簧。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拉杆复位弹簧的拉力使在完成捕捞作业后拉杆能够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呈“7”字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固定杆设计成“7”字形便于捕捞作业者对本装置的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的顺手。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表面设有多个孔洞。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筒体表面设计成多个孔洞为了便于观察捕捞过程刀具的作用情况。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包括筒体1、固定杆2、拉杆4和控制线5和刀具3;

所述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1的顶部;

所述刀具3设置于所述筒体1底部的开口端;

所述拉杆4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2上;

所述控制线5一端连接于所述拉杆4上;所述控制线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刀具3的一端。

其中,所述筒体1和固定杆2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控制线5的两端的固定都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具体的,将所述控制线5的两端制作成带有圆环的端部,通过螺钉穿过相应圆环后旋入相应的螺孔中实现控制线5两端的固定;或者,将控制线5的两端放进相应的让位槽内在利用螺钉将控制线5锁紧。

其中,所述控制线5由外皮和内部的钢丝线组成;其中通过扎带将控制线5固定在筒体1的外壁上,使得装置更加紧凑美观。

请参照图4,具体的,所述刀具3包括四把刀片6;

所述不同刀片6之间为铰链连接;且构成平行四边形;

所述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与所述控制线5连接。

其中,所述刀片6之间通过铰接螺栓或者铆钉实现铰接。

请参照图4,具体的,还包括两个刀具复位弹簧7;

所述平行四边另外相对的两个铰接处分别连接所述刀具复位弹簧7的一端;所述刀具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1上;

所述刀具复位弹簧7为拉簧。

其中,所述刀具复位弹簧7为带钩弹簧,通过挂钩实现所述刀具复位弹簧7两端的固定。

请参照图4,具体的,所述刀片6朝向所述筒体1中心的一侧边间隔设有多个锯齿。

请参照图4,具体的,所述刀片6上远离所述筒体1端口的一面为预设角度的斜楔面。

优选的,所述预设角度为10°~15°。

请参照图1和图3,具体的,还包括拉杆复位弹簧8;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筒体1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拉杆4上;

所述拉杆复位弹簧8为拉簧。

其中,所述拉杆复位弹簧8为带钩弹簧,通过挂钩实现所述拉杆复位弹簧8两端的固定。

请参照图1和图3,具体的,所述固定杆2呈“7”字形。

请参照图1,具体的,所述筒体1表面设有多个孔洞。

具体的,先将钢板班冲裁出多个孔洞后在卷制成所述筒体1的外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生鲍鱼采收装置,包括筒体、固定杆、控制装置和刀具;通过控制固定杆上的控制装置控制筒体底部的刀具动作,从而完成将鲍鱼从礁石上铲下。进一步的,采用拉杆和控制线对刀片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刀具进行控制,控制过程简单方便而且省力;而且,操作本装置时只需将筒体底部的端口对准礁石上鲍鱼,整个操作过程只需单手进行操作,故可以解放出另一只手抓在礁石等固定物上来平衡捕捞者的身体,避免被水流冲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